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跟骨骨折多见 ,跟骨距下关节面 (后关节面和载距突 )侵及程度是评价的重点。X线平片和CT是其主要检查方法。螺旋CT三维重建跟骨骨折 ,国内未见报道[1~ 4 ] 。现就我院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 (ShadedSurfaceDisplay ,SSD)重建 5例跟骨骨折和 1例跟骨模型进行讨论。1 材料和方法跟骨骨折共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8~ 6 1岁 ,平均 33岁。 1例跟骨模型。跟骨骨折先由X线平片确诊 ,再行螺旋CT三维重建。PhilipsTomoscanAVP1型CT机器。患者坐于扫描床上 ,屈髋屈膝 ,患侧大腿与小腿…  相似文献   

2.
跟骨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仍是一个有争论的课题。国外自1970年对跟骨骨折的治疗由保守转为手术,理由有:①手术治疗者增多且疗效好。②内固定器材及手术器械的改进。③对跟骨骨折损伤的机制比较清楚,分类更为恰当。④保守治疗康复慢、不满意,由于跟距关节紊乱,...  相似文献   

3.
骆宇春  黄洪 《人民军医》1994,(10):61-63
根据国际的规定:“横截皮带运输机煤流采样时,所使用的机械化采样器应能采出煤流全断面煤样。”为此,开滦煤矿唐山矿新研制了一种应用于皮带运输机的、双臂全断面煤流自动取样机。本文对该机的主要部分采样器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同时还提出采样器有关参数的新的优化和设想。  相似文献   

4.
跟骨骨折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分型与临床治疗措施的选择。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1月,选择我科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中的100例,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其中非手术组50例,手术组50例;男85例,女15例。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跟部疼痛不适、行走受限较非手术组明显轻。结论:手术治疗能大限度恢复跟骨的解剖结构,减少跟骨骨折所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跟骨骨折作为最常见的跗骨骨折,虽然过去几十年对跟骨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研究比较彻底,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不同的跟骨骨折类型都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但不恰当的治疗方式会影响其临床疗效,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手术治疗的方式较多,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存在争议。目前,由于微创手术技术、关节镜辅助技术的发展应用,对骨折复位和软组织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2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28例徐能杨丰真陆晨照章承修张晓剑金小平李建强蒋富贵朱晓东笔者对自1995年3月~1997年3月收治且有随访记录的28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病人作了总结。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21~61岁,平均35岁。受伤...  相似文献   

7.
跟骨骨折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其发生机制包括剪切力导致骨折和压缩力导致骨折;跟骨骨折分型的方法很多,目前普遍使用Sanders的CT分型方法对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跟骨骨折的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但目前国内开展较少。本文对这些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阐述,对并发症及有关问题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周贤飞 《西南军医》2005,7(4):43-43
近年,随着建筑业和交通业的发展,跟骨骨折有明显增多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常遗留一些后遗症,病废率高,随着对骨折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和CT检查的普及。加之用于跟骨骨折的内固定的异型钢板的出现,对跟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已日益为人们所接受。我科自2001年11月-2004年8月对30例跟骨骨折病人进行了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开放植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慢性跟骨骨髓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伤口感染甚至并发慢性跟骨骨髓炎已不少见,治疗非常困难。1996—2006年我科收治跟骨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伴溃疡瘘管或皮肤缺损患者11例,采用病灶清除,Ⅰ期或Ⅱ期自体髂骨开放植骨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国生 《中华创伤杂志》1988,4(1):48-48,F0003
跟骨骨折的发病率约占全部骨折的1~2%,而跟骨骨折中典型的鸟嘴型骨折(严重跟骨结节大块撕脱骨折)甚为少见,Robert Soeur报告的112例跟骨骨折中鸟嘴型骨折有2例,占1.8%。我院04年治疗鸟嘴型跟骨骨折一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骨折中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骨折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5例二维CT诊断下颌骨骨折病人行三维重建,显示下颌骨结构,测量骨折移位距离及下颌骨厚度.结果:45例下颌骨折中颏部和体部骨折最多见,其次为下颌角及髁状突颈部,下颌升支骨折最少见.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精确、多方位地显示骨折部位、范围、移位、骨缺损范围等情况,对下颌骨骨折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三维CT对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SFMC)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SFMC好发位置及临床特点。材料和方法:对25例( 50侧)疑有髁状突骨折的患者作了螺旋CT三维重建的检查,结合横断位和冠状位二维CT图像,确定SFMC。结果:11例(11侧)SFMC占检出的38侧髁状突骨折的28.9%(11/38),其中发生在髁状突中、外1/3交界段者9侧,髁状突内侧1/3段者2侧。4例SFMC并发下颌其他部位的骨折。结论:三维CT对诊断SFMC有着重要意义。SFMC好发于髁状突的中、外1/3交界段,其原因可能与髁状突的解剖特征及其与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MS 3D-CTA)容积重建(VR)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9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病人行MS 3D-CTA和DSA检查.使用GE Lightspeed pro 16层螺旋CT扫描仪获得原始图像,所有病例均采用VR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20例同时有最大密度投影(MIP)辅助检查.VR和MIP后处理图像以及DSA图像由3位放射科医生用双盲法进行分析.结果DSA和手术证实83例共94个动脉瘤,其中单发74例,多发9例(7例2个动脉瘤,2例3个动脉瘤).VR图像上所测动脉瘤大小为1.3~32 mm,与DS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548,P>0.05).VR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92.9%,准确度为95.9%,阳性预测值为97.8%,阴性预测值为89.7%;DSA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96.3%,准确度为97.5%,阳性预测值为98.9%,阴性预测值为92.9%.94个动脉瘤中,89个(94.7%)动脉瘤在VR图像上能清晰显示瘤体、瘤颈与载瘤动脉的三维空间关系,DSA为57个(60.6%).结论MS 3D-CTA VR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是一种快捷、经济和有效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4.
跟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由于暴力的直接作用使骨折碎块上下左右分裂,因而难于获得解剖复位,易遗留严重功能障碍,笔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多针张力带骨外固定治疗35例,疗效满意。结果表明:多针张力带既可使跟骨侧壁碎骨片不易滑脱移位;又可使舌型骨折、后关节面骨折移位、塌陷及Bohler角复位后固定满意。有利骨折愈合及恢复跟骨横径与后关节面平整,促进足部韧带、跖筋膜等软组织恢复生理功能及伤足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影像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结论 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 ,可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 ,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但二维影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基础 ,两者应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胫骨下端爆裂性关节内骨折的CT三维影像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CT影像重建在评估胫骨下端爆裂性关节内(Pilon)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1994年10月~1996年10月间的Pilon骨折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摄片、CT扫描和CT三维影像重建检查。根据以上3种影像学检查的显示,评估骨折的形态、骨折的碎裂程度及移位情况,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AO系统对骨折分类:C1型2例,C2型3例,C3型5例。4例在X线平片上显示关节面较完整,仅有轻度移位,但在三维CT影像和CT平扫中可见骨关节面不平整,有明显移位。6例患者在CT影像上可见骨折碎片数目多于平片,并有碎骨块的嵌插。根据三维CT重建对Pilon骨折不同方位的立体显示,结合X线征和CT扫描对10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得良好疗效。结论三维CT重建能多角度立体显示复杂的涉及关节面的Pi-lon骨折,弥补了X线平片和CT扫描等二维影像在这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显示关节面碎裂和移位的程度、碎骨块的嵌插及主要骨折线形态上,更是体现了三维影像和CT扫描的优点,是提高复杂关节内骨折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电子束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肺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效果及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80例,均接受EBCT扫描。扫描条件:130kV/630mA,层厚/间隔分别有6mm/6mm,3mm/3mm,3mm/1.5mm和1.5mm/1.5mm等不同的扫描组合;扫描方式:连续容积扫描(CVS)。其横断面图像转入Insight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式为遮盖表面显示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重建阈值为-500Hu--300Hu。结果:3mm层厚/间隔连续容积扫描的三维重建图像可良好地显示部分段及以上的支气管、气管。3mm/3mm层厚/间隔和1.5mm/1.5mm层厚/间隔扫描组的左主、左上叶、左尖后段支气管三维重建图像的评分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其积分均高于6mm/6mm层厚/间隔扫描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可良好地显示气管以及部分段和段以上的支气管;3mm层厚/间隔连续容积扫描是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临床最适合的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18.
肺癌的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63例肺癌患者的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2月已证实的肺癌患者共63例,包括中央型肺癌35例,周围型肺癌28例。所有病例均接受了EBCT扫描。扫描条件为130kV/630mA,层厚/间隔分别为3mm/3mm或1.5mm/1.5mm,扫描方式为连续容积扫描(CVS)。三维重建方式为遮盖表面显示法(SSD)。重建阈值为-500Hu--300Hu。结果: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显示中央型肺癌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树狭窄或闭塞的形态为:42.9%表现为锥状中断,22.9%表现为不规则偏心性狭窄,17.1%表现为杵状中断,14.3表现为截断且断端不规则,2.8%表现为右主支气管的裂开和右上叶支气管的截断。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可用于确定病变的准确部位,测定狭窄的范围和程序,可显示周围性肺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于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探讨螺旋CT(S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16例髋臼骨折的轴位、多平面CT及三维CT表现。结果 表面重建(SSD)对14例超过2mm的骨折均很好显示,但对于2mm以下移位显示较差,多平面重建(MPR)良好显示髋臼负重区的损伤及稳定性。结论 SCT三维重建和MPR对复杂的髋臼骨折的术前分类、指示手术入路及估计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维CT在脊柱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三维CT在脊柱骨折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比较14例脊柱骨折脱位患者X线平片,CT扫描全部采用EBISC150XP型快速CT机,1.5m层厚。扫描所得断层资料通过网络传送至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WindowsNT3.51平台上Insight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发现三维CT可通过三维空间内的任意旋转、切割,直观、清晰、精确地显示各种复杂脊柱骨折脱位的具体细节及椎体间空间关系的改变,特别是能清晰显示椎管有无狭窄受压,显示椎管内骨块的具体形态,较常规X线及CT有明显的优势。结论:三维CT在脊柱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