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与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氧化酶法、放射免疫双抗体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48例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及 42例健康人的空腹血糖 (FBG)、血清胰岛素 (FINS)及TNF α值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病例组TNF α与FINS、FBG呈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程度与TNF α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共同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氧化酶法、放射免疫双抗体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8例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及42例健康人的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 NS)及TNF -α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病例组TNF-α与FINS、F BG呈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程度与TNF -α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 (a) [Lipoproteinl(a) ]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 42例 2型糖尿病病人及 34例健康人的Lpa水平。根据其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多少将糖尿病患者分成三组 :非糖尿病肾病组 (A1组 ) 16例 (UAER <2 0μg/min) ;微量白蛋白尿组 (A2 组 ) 15例 ( 2 0 μg/min≤UAER <2 0 0 μg/min) ;大量白蛋白尿组 (A3 组 ) 11例 (UAER≥ 2 0 0 μg/min)。B组 :健康正常人 34例。结果2型糖尿病组Lp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2 组Lpa水平 ( 176 .2 5± 40 .13)高于A1组( 10 7.6 1± 36 .30 )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3组Lpa水平 ( 30 8.2 1± 5 9.6 5 )进一步提高。Lpa与URER呈正相关 (r =0 .40 2 ,P <0 .0 5 )。结论随着 2型糖尿患者UAER的增高 ,Lpa有增高趋势。提示测定血清Lpa的水平可能间接反映 2型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二乙基 -对硝基苯磷酸酯酶( paraoxonase ,PON 1)活性与中国人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 ,CRF)发病及PON 1在体内血清中发生作用时与血浆脂质过氧化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性地检测了年龄、性别均相匹配的慢性肾衰病人组 (n =6 2 )和健康对照组 (n =6 2 )血清PON 1活性、丙二醛 (MDA)及血脂水平。结果慢性肾衰病人血清PON 1活性 ( 36 3 .34U /ml± 10 5 .6 3U /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 5 5 8.38U/ml± 16 1.5 0U /ml) ,慢性肾衰病人组血清MDA水平 ( 5 .93nmol/ml± 1.74nmol/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 4 .0 3nmol/ml± 0 .99nmol/ml) ,两者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血清PON 1酶活性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呈显著正相关 (r =0 .472 ,P <0 .0 1) ,与血清MDA、TG、CHO或LDL -C之间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PON 1活性降低与中国人CRF发生有密切关系 ,其在体内发生作用时与HDL -C有关 ,与体内脂质过氧化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SGP)的治疗效果 ,探讨SGP早期手术适应证和最佳手术时间。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 5 2例SGP的手术时机与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早期手术 (住院 48h内 ) 2 2例和延期手术 (病情稳定 6~ 8周后 )3 0例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3 1.8%和 3 .3 % (P<0 .0 2 5 ) ,病死率分别为 13 .6%和 0 (P <0 .0 5 ) ;胆总管探查率分别为 90 .9%和 5 6.7% (P <0 .0 1)。结论SGP的手术时机应采用延期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处理原则 ,即首先应积极系统的非手术治疗 ,在临床症状控制 6~ 8周后延期手术 ,能够降低SGP的病死率、并发症和胆总管探查率。在出现以胆道梗阻为主 ,胰腺炎进行加重或有重症急性胆管炎表现或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应早期手术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血清蛋白水平变化与败血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 40例特重烧伤病人的血清蛋白值。结果2 2例并发败血症的病人血清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败血症组 (18例 ) ,其中因败血症而死亡的 8例病人低蛋白血症未得到纠正 ;血清白蛋白降低值与其败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P <0 .0 1) ,血清球蛋白和总蛋白水平也与之相关 (P <0 .0 5 )。结论严重烧伤病人烧伤后应尽早纠正低蛋白血症 ,以保证白蛋白在 30 g/L以上 ,总蛋白在 5 0g/L以上为宜 ;在整个病程中 ,应积极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维持正常血清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感染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 ,揭示HPV的可能致癌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每例癌组织中HPV的表达 ,用统计方法比较不同生存率组HPV阳性率的差异 ,分析HPV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在 94例经手术、化疗等治疗宫颈癌患者中 ,存活 10年以下患者组 (4 4例 )的HPV阳性率远远高于 10年以上 (5 0例 )的患者组 (P <0 .0 1)。比较临床分期为Ⅱb患者 ,存活 10年以内 33例患者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存活 10年以上的 35例 (P <0 .0 1)。结论HPV感染与宫颈癌预后密切相关 ,HPV阳性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性、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有不同的脑功能异常。方法将 2 2例阴性、2 7例阳性初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17例正常对照组 ,进行事件相关电位 (N10 0 ,P2 0 0 ,N2 0 0 ,P30 0 )测查。结果阴性组在Fz ,Cz ,Pz ,T7,T8五个点的P30 0波幅显著低于和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 ,阳性组在Cz ,Pz点的P30 0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P30 0的波幅与潜伏期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阴性患者N 10 0、N2 0 0的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 ;相关分析发现阴性分量表分与Fz的P30 0波幅有显著负相关 (r =-.31,P <0 .0 5 )、与T7,T8。点的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 (r =.33 ,r =.35 ,P <0 .0 5 )。结论阳性、阴性精神分裂症可能有不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 (humancy tomegalovirus ,HCMV)先天性感染的敏感指标。方法应用病毒分离培养、ELISA及PCR技术检测原发感染或继发活动性感染孕妇羊水中的HCMV、HCMV IgM、HCMV DNA以及羊水沉渣中的HCMV DNA。结果93例羊水上清液标本分离培养出HCMV 5 2例 ,HCMV IgM 11例 ,HCMV DNA阳性 78例 ,阳性率分别为 5 5 .8%、11.6 %和 83.9%。羊水沉渣HCMV DNA阳性 5 4例 ,阳性率 5 8.1% ,与羊水上清液HCMV分离培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1.78,P >0 .0 5 ) ,但显著高于羊水HCMV IgM抗体的检测 (χ2 =9.2 7,P <0 .0 5 )。而羊水上清液的HCMV DNA检测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的检测 (P <0 .0 5 )。结论羊水上清液HCMV DNA的检测可为先天性HCMV感染的产前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农村人口中致病菌菌谱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现状。方法收集郴州市辖区内 12所主要服务于农村人口的医疗机构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期间分离、鉴定的 42 2 6株细菌并作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革兰阳性菌 14 2 8株 ,占 33 .8% ,其中球菌 12 76株 ,杆菌 15 2株 ;革兰阴性菌共 2 798株 ,占6 6 .2 % ,其中杆菌 2 441株 ,球菌 35 7株 ;最常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 ,占 2 4.6 % ,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志贺菌、变形杆菌等。大部分细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红霉素、妥布霉素等耐药 ,对头孢唑啉、头孢拉丁、环丙沙星等耐药率达 5 0 %以上 ;淋球菌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等高度耐药。结论农村人群中致病菌谱及其耐药性有其特点 ,对其进行耐药性监测 ,可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60,自引:5,他引:60  
目的探讨早期基本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和继发性残疾的影响。方法对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康复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康复组进行了早期康复研究,平均于病后9天开始,应用简单的康复医疗程序,进行床边治疗。结果平均35天治疗后,取得明显疗效:①运动功能达BrunnstromⅣ级以上者,上肢49%、手44%,下肢75%。步行恢复率达63%;②坐位平衡功能达Ⅱ级和Ⅲ级者占83%,站位平衡占50%;③日常生活活动积分在60分以上、恢复良好者达54.3%;④预防及减少了继发性残疾。与对照组相比存有显著差异(P<0.0005)。结论以简单的康复医疗程序进行脑卒中早期康复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2.
王云华  侯伟伟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825-1828
【目的】提出慢性球形肺炎的概念并探讨其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与特征。【方法】收集符合本文提出的慢性球形肺炎诊断标准的病例50例,分析其临床、胸片与CT表现。【结果】该病影像学特征为:①球形病灶:直径在2-5 cm之间,②边缘模糊或毛糙,但未见长、短毛刺。③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呈圆形,且其边缘光整为其特征,增强后此更低密度区不强化。④病灶大多靠近胸膜,多伴邻近胸膜较广泛增厚,但其胸膜下脂肪间隙清楚可见,不伴胸膜结节与胸膜凹陷征。⑤部分病例病灶长轴平行胸膜面,表现胸膜下类圆形病灶,宽基底紧贴胸膜,并伴局部胸膜增厚。⑥大多数伴病灶周边血管充血增粗,⑦部分病灶伴晕征。⑧经治疗1-2个月后病灶逐渐缩小,吸收。另外,病灶部分边缘可呈平直状,对该病的诊断可能有一定价值。【结论】慢性球形肺炎是一独立疾病,其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有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 (AM )明胶酶B(MMP 9)在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炎 )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 14例慢支炎及 13例COPD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测定BALF和AM培养上清液中MMP 9的浓度 ,并与 14名健康非吸烟者对照。结果COPD组BALF和AM培养上清液中MMP 9浓度均高于慢支炎组 ,而慢支炎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P <0 .0 1) ;三组BALF中MMP 9浓度与AM培养上清液中MMP 9浓度呈正相关 (r =0 .5 2 9,P <0 .0 1) ;BALF中AM数与MMP 9浓度呈正相关 (r =0 .40 5 ,P <0 .0 1)。结论慢支炎缓解期和COPD稳定期患者气道内存在以AM和多核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AM明胶酶B可能参与了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红细胞 L-精氨酸 (L- Arg) /一氧化氮 (NO)系统的变化。方法 :实验分为 CHF组 (n=2 5 )和对照组 (n=2 0 )。通过核素标记测定红细胞 3H- L- Arg转运的特征 ;一氧化氮合酶 (NOS)改良法测定红细胞 NOS活性。结果 :CHF组红细胞 L- Arg摄入总转运 Vmax及 Y 通道介导的转运 Vmax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 ,Km两组无明显差异。 Y L通道介导的转运 Vmax与正常组无变化 ,Km较正常组下降 ,红细胞 NOS生成量及 NOS活性均增加。结论 :CHF时红细胞膜上 Y 通道介导的 L- Arg的转运增强  相似文献   

15.
尼美舒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尼美舒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NIH分类标准,采用PPMT法及前列腺液(EPS)常规检查,将145例患者分为两组,炎症型(Ⅲa型)组77例,非炎症型(Ⅲb型)组68例。两组均口服尼美舒利100mg,每日两次,治疗4周。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判断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疼痛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CPS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Ⅲa型组EPS中WBC计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Ⅲa型组总有效率为84.5%,Ⅲb型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尼美舒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局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的鼻-鼻窦黏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鼻-鼻窦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变化。【方法】对60例使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门诊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糖精试验,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使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前纤毛传输速率(MTR),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使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后3个月的MTR,与使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使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后6个月的MTR,与使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前、使用雷诺考特鼻喷雾剂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后所有患者症状完全消失,鼻内镜检查发现鼻黏膜充血明显减轻,分泌物消失,黏膜正常化。复查鼻窦CT可见窦腔内的低密度影消失,黏膜变薄。【结论】慢性鼻窦炎的鼻-鼻窦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明显受损,局部糖皮质激素能很好地恢复慢性鼻窦炎鼻-鼻窦黏膜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慢性移植物肾病 (CAN)的预防作用。【方法】检测138例肾功能正常的肾移植患者尿转移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相对浓度 ,即尿TGF β1/尿肌酐 (pg/mg) ,将浓度 >2 5 0 .0pg/mg的 38例随机分为A、B两组 ,各 19例。A组连续服用洛沙坦 (5 0mg/d) 1年以上 ,B组除了未服用洛沙坦外 ,其他治疗与A组相同。两组前瞻性观察至少 3年 ,比较两组尿TGF β1相对浓度、肌酐清除率 (CCr)减少量和肾功不良 (血肌酐 >114 μmol/L)患者的病例数有无差异。【结果】B组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尿TGF β1进行性升高 ;在 3年内A、B两组CCr减少量和肾功不良者的病例数分别为 (6 .9± 5 .7)ml/min、(13.8± 9.6 )ml/min和 3例、11例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A、B两组中肾功不良的患者 ,穿刺活检证实均为CAN ;A组服用洛沙坦后无不良反应。【结论】洛沙坦对CAN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开展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简易问卷对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DS总标准分均值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48.2%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应针对患者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实施进一步的医疗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32例慢性肝血吸虫病的CT征象分析,为该病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慢性肝血吸虫病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进行肝区或全腹的CT平扫和增强.[结果]表现为肝硬化的25例;肝内钙化30例;肝内汇管区低密度灶及中心血管影10例;肝实质结节样低密度灶8例;肝脂肪变性5例;门静脉系钙化6例;合并肝占位11例;脾增大22例.[结论]肝血吸虫病的典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是其有效的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及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Middle-Range Theory Of Chronic Sorro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urpose: To introduce a middle-range nursing theory of chronic sorrow that presents this sorrow as a normal response to ongoing disparity due to loss. Chronic sorrow is the periodic recurrence of permanent, pervasive sadness or other grief related feeling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loss. The theory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working with people following a single or ongoing loss.
Organizing framework: The model of chronic sorrow includes antecedents, trigger events,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nagement methods.
Scope: Theory is useful for analyzing individual responses of people experiencing ongoing disparity due to chronic illness, caregiving responsibilities, loss of the "perfect" child, or bereavement.
Sources: The theory was developed using concept analysis, cri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and validation in 10 qualitative studies of various loss situations.
Conclusions: Chronic sorrow has been shown to explain the experience of people across the lifespan who encounter ongoing disparity because of significant loss. Nurses need to view chronic sorrow as a normal response to loss and, when it is triggered, provide support by fostering positive coping strategies and assuming roles that increase comf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