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根领  袁毓梅 《山东医药》1999,39(11):15-16
我们采用OKT单克隆抗体玫瑰花环试验直接法,对30例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了动态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观察组为我院1993年3月至1994年3月住院的30例患者,均符合1987年卫生部颁发的HFRS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病程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病情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一步揭示本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入选22例确诊HFRS患者,其中轻型9例,中型13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病1、4、12周时淋巴细胞亚群.56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将疾病不同阶段与对照组及轻、中型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观察的12周中,患者B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K细胞计数起病1周时有显著下降(P<0.01),在4周时迅速恢复.本研究中HFR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发病1、4周时记忆表型的CD+4CD45RA-T淋巴细胞比例增高(P<0.01),分别达到(64.1±17.5)%、(59.9±10.1)%,在12周时恢复正常.CD+4CD+28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无显著变化.CD+8T淋巴细胞计数在发病1、4周时有明显增高,12周恢复正常.CD+8CD-28T淋巴细胞计数有显著增高(P<0.05),且在轻型患者中这种变化更迅速、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38或HLA-DR+的CD+8T淋巴细胞激活亚群在发病1、4周时也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 细胞免疫与HFRS有密切的关系,早期细胞毒效应T细胞及时有效的应答能清除病毒,减轻病情.  相似文献   

3.
通常认为,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过程中,汉坦病毒感染作为致病的始动因素.激发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我们旨在通过对重要免疫学指标T细胞亚群、IL-6、IL-10及其与病期和病型的动态性及相关性研究.以揭示免疫功能紊乱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关于HF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表型变化的研究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2]。本研究应用双色荧光单克隆抗体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对HFRS患者外周血CD 8细胞毒性T细胞及CD28在该亚群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探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HBV不同感染形式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BeAg阳性ALT异常者40例(A组)、HBeAg阳性ALT持续正常者20例(B组)、HBeAg及HBV DNA阴性ALT正常者20例(C组)、健康体检者(各型肝炎病毒检测均为阴性)15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A、B组CD4^ T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及C组明显降低,CD8^ T细胞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CD4/CD8、CD8^ CD28^ 、CD28^ T细胞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而CD8^ CD28^-T细胞则明显升高。结论:HBeAg阳性ALT正常患者TS细胞数量增多,TH细胞和CTL细胞受到抑制,乙肝病毒高度复制,与CD4^ T细胞及CTL数量低下,抑制性T细胞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肝病患者外周血CD28+T细胞亚群变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需要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CD3复合物信号,同时还需要共刺激信号.现已证实,在CD40-CD40-L和B7-CD28/CTLA-4(CD152)二条共刺激途径中,CD28,CTLA-4和ICOS与其配体B7家族分子(B7.1/CD80和B7.2/CD86)结合后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costimulatory signal)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迄今,国内外开展有关肝移植排异[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疾病[3]、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4]、HCV病毒感染[5,6]、肿瘤[7]、重症肝炎[8 ]中肝损伤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共刺激研究,但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损伤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共刺激研究不多[9].鉴此,我们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130例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CD4+,CD8+和CD28+T细胞变化,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T细胞亚群及γδ—T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γδ-T细胞的表达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双染法检测13例正常人,10列活动性溃疡结肠炎(AUC)及12例非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IAUC)患者外周血及PHA刺激后的T细胞亚群及γδ-T细胞的表达,结果:PHA刺激后,CD4细胞在AUC及IAUC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均〈0.05);AUC及IAU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AUC组的CD4  相似文献   

8.
许振宗  高伟  王丕明 《山东医药》2011,51(51):47-4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28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手术前后外周血CD28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41例胃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比较。结果胃癌组术前CD3+、CD4+、CD4+/CD8+、CD8+CD2+8水平明显低于、CD8+水平显著高于术后及对照组、良性组,(P〈0.05);分期Ⅲ、Ⅳ患者CD3+、CD4+、CD4+/CD8+、CD8+CD2+8水平明显低于、CD8+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CD3+、CD4+、CD4+/CD8+、CD8+CD2+8表达水平低下,影响B7-CD28共刺激通路,使T细胞不能有效的清除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CD28表达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1世纪人口老龄化对人类社会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免疫反应性与老年个体的健康状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免疫系统的衰老是老年个体感染性疾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此外,免疫衰老与个体寿命间的联系也得到了大量证据  相似文献   

10.
梅毒在我国再度流行已有 10余年 ,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全国性病控制中心统计 1998年我国梅毒发病人数达53 768例 ,发病率为 4.3 1/ 10万[1 ] 。在梅毒的发病过程中 ,T淋巴细胞对梅毒螺旋体的免疫反应极为重要[2 ] 。为了解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情况 ,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对 3 0例梅毒患者进行了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 (NK)细胞检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共收集我院门诊 3 0例未经驱梅治疗过的早期梅毒患者。其中男 16例 ,女 14例。年龄 2 0~ 48岁 ,平均 2 8.1岁。所有患者快速血浆反应素 (RPR )均阳性 ,并经TPPA确证 ,其中Ⅰ…  相似文献   

11.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sIL-2R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各病期sIL 2R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动态变化和二者间关系以及与肾脏损伤的关系 ,以探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 3 0例HFRS患者血清sIL 2R水平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 9例HFRS患者的 95份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HFRS患者在发热期sIL 2R水平即已明显升高 ,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 ,多尿期开始逐渐下降 ,至恢复期仍处于较高水平 (P <0 .0 1)。HFRS患者各病期T细胞 (CD3 + )百分比无变化。但在发热期CD3 + ,CD4+ 细胞百分比已明显减少 ,CD3 + ,CD8+ 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 ,导致CD4+ /CD8+ 比值下降、倒置 ;低血压少尿期达极值(P <0 .0 1) ,多尿期开始逐渐恢复 ,但至恢复期仍未恢复正常水平 (P <0 .0 5 )。HFRS患者在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自然杀伤 (NK)细胞 (CD16+ ,CD5 6+ )百分比下降 ,而B细胞 (CD19+ )百分比升高 ,多尿期开始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sIL 2R水平与CD3 + ,CD4+ 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 (P <0 .0 1) ,与CD3 + ,CD8+ 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CD4+ /CD8+ 比值呈负相关 (P <0 .0 1)。sIL 2R水平与尿素氮、肌酐成正相关 (均P <0 .0 1) ,CD4+ /CD8+ 比值与尿素氮、肌酐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大高峰期与其他时间段的病例特征,指导该病的预防治疗工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西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地区病例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临床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rank检验.结果 共调查病例429例,其中男280例,占65.3%,男女比例为1.9∶1.16~60岁的青壮年为发病主要人群,占74.8%.流行大高峰期和其他时间段年龄为16~60岁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76.1%(245/322)、71.0%(76/107),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93∶1、1.74∶1,发热距入院时间分别为3d和4d,住院时间均为10 d,入院时病情急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9.8%(189/316)、67.6%(71/105),出院时治愈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6.4%(181/321)、43.4%(46/106),两个时间段患者的基本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17,P=0.572;x2 =0.185,P=0.667;Z=-1.430,P=0.153;Z=-1.254,P=0.213;x2 =3.145,P=0.208;x2=8.215,P=0.084).IgM抗体阳性率为85.4%(315/369),其中大高峰期IgM抗体阳性率为88.4%(251/284),其他时间段为75.3%(64/85),大高峰期IgM抗体阳性率较其他时间段高(x2 =8.968,P<0.01).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出院情况之间存在相关性(x2 =18.558,P<0.01),症状越轻,结局转归越好.结论 西安市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在大高峰期与其他时间段内表现的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10年病情变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病学规律、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感染科1995年和2005年HFR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年份的病例在性别,发病年龄、职业分布、发病区域、发病季节、临床分型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1995年和2005年.HFRS流行方式仍然是散发,高发人群以男性青壮年为主。1995年HFRS发病高峰为冬季,11、12月份发病例数为全年病例的65.33%(49/75);2005年HFRS发病时间发生了变化,冬季发病仅占31.48%(34/108),春夏季病例增加,3—6月份发病病例数为全年病例的43.52%(47/108),比较两年各月发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0.88,P〈0.01);2005年发病人群中农民所占的比例下降,由1995年的81.33%下降勾2005年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3.13,P〈0.01);同1995年相比,2005年病例重型和危重型减少.轻型和不典型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8.24,P〈0.01);结论黑龙江省部分地区HFRS病例出现了春夏季发病增多.农民发病比例下降,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增多,提示黑龙江省部分HFRS病例为家鼠型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PLT表面β3整合素CD6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HFRS病情的关系。方法 HFRS患者104例与正常对照3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61分子阳性PLT的百分率及PLT表面CD61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并按患者少尿期PLT表面CD61的MFI,将104例患者分为3组,进一步对PLT表面CD61表达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结合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HFRS患者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CD61阳性PLT的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发热期、少尿期和多尿期PLT CD61的表达水平(MFI分别为19.75±2.57、17.46±1.48和15.55±0.6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FI为3.20±0.12)。少尿期HFRS患者PLT CD6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PLT计数、血Alb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和-0.695),而与WBC、BUN、Cr和ALT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5、0.904、0.956和0.891);PLT CD61水平高表达组的PLT减少,而尿毒症、低白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和WBC升高的发生率则显著增高。结论 HFRS患者PLT表面CD6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与患者的病期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PLT CD61表达水平可反映HFR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检测HFRS患者PLT CD61表达水平有助于监测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热期和多尿期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中CD141、CD31及CD95的动态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型HFRS发热期和多尿期患者外周血细胞CD141、CD31及CD95的表达.多组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HFRS患者发热期和多尿期CD141+CD31+细胞(CEC)占外周血细胞的9.47%±1.98%和8.26%±1.55%.高于健康对照者的7.05%±1.45%(F=8.42;P=0.000,P=0.029),且发热期CD141+CD31+细胞较多尿期增高(P=0.48).HFRS发热期及多尿期患者CEC中CD95+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F=19.93;P=0.000,P=0.000),且发热期较多尿期明显增高(P=0.049).发热期各型患者CEC中CD95+细胞的MFI较健康对照者均明显增高(F=7.36;P=0.000),其中以重(危重)型患者最高,与中型和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2).结论 CEC所占比例及CD95表达可能与HFRS病期及病情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16.
Wang XY  Kang P  Gao J  Yu JW  Lü SL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887-890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T)活化诱导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celldeath,AICD)的发生情况,探讨AICD在HF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磁珠负性分离PBL-T;应用植物血凝素(PH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体外培养诱导细胞活化;采用HE染色和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凋亡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L-T的凋亡率。应用Westernblot检测HF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aspase-3的表达情况,用RT-PCR对汉坦病毒的特异性基因片段进行检测。结果HFRS患者诱导组PBL-T凋亡率为(27.79±0.99)%,明显高于未诱导组的(17.16±1.14)%(P<0.01);无论是否诱导,患者PBL-T的凋亡率均高于健康人。HFRS患者诱导组PBL-Tcaspase-3的17000活性成分表达显著增加。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有19例患者血清出现阳性条带,其中汉滩病毒7例,汉城病毒12例。结论以PHA和离子霉素可有效地诱导体外培养的PBL-T发生AICD。HFRS患者PBL-T经激活诱导后凋亡率明显提高。有79.2%的患者可以扩增到汉坦病毒特异性的基因片段。HFRS患者PBL-T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增加,提示AICD可能与HFRS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黑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中汉坦病毒(HV)进行分离、扩增,寻找其与国际标准株(76-118株)之间的差异.方法 应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对50例发病不同时期的HFRS患者血清中HV进行分离、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发病7 d内患者血清HV检出率为36.36%(8/22),发病8~14 d的患者血清HV检出率为13.04%(3/23),发病15 d以上的5例患者均未检出.选取的7例样本(第1、9、18、31、37、38、44号标本)HV S基因片段序列与76-118株S基因片段的同源性分别为90.24%、86.72%、89.97%、89.16%、86.45%、87.26%和89.43%.结论 发病7 d内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黑龙江省HV致病株与国际标准株存在一定差异,说明HV除具有宿主依赖性外,还具有地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规律性。方法对453例各期HFRS患者的肝功能及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期HFRS患者均伴有肝损害,转氨酶轻度增高居多,γ-谷氨酰转肽酶(GGT)早期轻到中度升高,总胆红素仅轻度升高,碱性磷酸酶变化不明显。轻型、中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肝损害较少,重型、危重型多并发肝损害。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即可并发肝损害,发生率较高,以转氨酶及GGT轻至中度增高为特征。不同类型HFRS患者肝损害程度与临床表现成正相关。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分别检测HFRS患者54例、狼疮性肾炎52例、儿童肾病综合征69例和50例体格检查者(对照组)血清ACA-IgM和ACA-IgG。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未检测出ACA-IgM和ACA-IgG;HFRS组ACA-IgM阳性率为85.2%,ACA-IgG为24.1%;狼疮性肾炎组分别为25.0%和21.2%;儿童肾病综合征组分别为13.0%和8.7%。HFRS组ACA-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狼疮性肾炎组和儿童肾病综合征组(P〈0.01),其ACA-I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肾病综合征组(P〈0.05)。结论 ACA可能参与HFRS的免疫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