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衡水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状况和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水平,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年份的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异常检出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由2011年的0.15~1 420.00μSv/h下降至2015年的0.09~97.00μSv/h。2011年、2013年和2015年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7.06%、2.05%和0.84%,2013年和2015年的异常检出率与201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80、41.40,P0.05)。结论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放射剂量率水平与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的异常检出率呈正相关。通过加强监督管理,改善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防护措施,降低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率,从而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以及微核率的异常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变化。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常规培养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标本。结果138名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类型以无着丝粒断片为主,其微核阳性检出率、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是评价慢性小剂量受射线照人员远期医学效应的重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放射人员的辐射效应 ,为卫生防护监督管理部门搞好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取温州地区 32 5例放射工作人员 (放射组 )和 5 0例未明显接触放射源的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 ,检测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结果 放射组染色体平均畸变率为 0 .36 % ,细胞平均微核率为 2 .87% ,染色体畸变体和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P <0 .0 5 )。结论 温州地区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微核率已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接触不同射线工种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损伤敏感指标,保障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和对照组的放射损伤指标,包括Ⅰ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检出率、眼晶状体混浊率、双着丝粒畸变率、无着丝粒断片畸变率、染色体型畸变率、染色单体型畸变率、染色体总畸变率、微核率以及微核异常率,并探讨其与各比较组的累积剂量的关系。结果不同工种间Ⅰ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56,P0.01)。各工种放射组的Ⅰ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检出率和微核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4.153,12.809,6.882,P0.01)。不同工种间晶状体混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786,P0.05),但工业同位素应用组晶状体混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1)。不同工种间的微核率、ace畸变率、染色体型畸变率和染色体畸变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871,12.345,14.706,19.510,P0.01)。烟厂卷接工放射组与对照组的无着丝粒断片(acentric fragment,ace)畸变率、染色体型畸变率和染色体畸变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88,7.820,8.547,P0.05)。不同工种放射人员微核率与累积剂量呈线性相关(F=38.445,P0.01)。结论小剂量辐射损伤在不同工种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针对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制定不同的辐射损伤敏感指标的检测周期,减少电离辐射累积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工业辐射晶状体混浊放射人员体检结果及职业特点。方法:统计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情况的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20例晶状体混浊患者与100例无晶状体混浊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遗传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分析发现,观察组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微核率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均存在无着丝粒环和双着丝粒断片的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染色体畸变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且存在双着丝粒体的畸变情况(P<0.05);通过对比不同工龄的晶状体混浊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情况发现,工龄的长短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及染色体畸变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放射线对身体的损害不仅作用于晶状体,同样还对人体的基因染色体造成影响。对长期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需加强辐射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加强防护措施,规范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6.
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有密切关系,采用微核测定检测染色体损伤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的特点〔1〕。据有关资料报道,放射性工作者长期小剂量照射后淋巴细胞微核有所改变〔2〕。为了解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给防护条件的整改提供依据,我们对我市327名放射接触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本文就淋巴细胞微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1.对象 调查组为从事医用诊断、治疗的X射线工作者及厂矿企业中从事同位素和探伤工作的放射接触人员共327例,其中男256例、女71例;年龄20~72岁,平均35.4岁;放射工龄1~50年,平均11.4年。选择45例未接触放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唐山市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状况,探索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唐山市2 144名不同工种、不同性别、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疗组和工业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率分别为8.2%与6.4%,高于对照组的0.8%与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组中,工龄0~9年的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率为2.5%,低于医疗组其他工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业组中,工龄0~9年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率为1.9%,低于工龄在10~19年与20~29年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小剂量电离辐射可以造成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方面变化,变化程度随工龄增加有所增加。需进一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我院13 079例放射体检标本职业照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13 079例放射体检标本为研究对象,比较放射体检标本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外周血细胞检出情况,探析职业照射对受检者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13 079例放射体检标本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568例,占比4.34%;染色体畸变检出678例,占比5.18%;外周血计数异常检出385例,占比2.94%。工龄>25年放射工作人员、医学应用工作人员、有肿瘤疾病家族史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率更高,医学应用者染色体畸变类型为断片、双着丝粒的人数多于汽车生产、铁路集团、其他职业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工作工龄>15年、工作类型为医学应用、有肿瘤疾病家族史这三种因素均为放射体检标本检出结果异常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86、3.228、2.812,P<0.05)。结论:工龄>25年、职业类型为医学应用、有肿瘤疾病家族史是导致放射工作人员出现外周血...  相似文献   

9.
安庆地区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安庆地区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遗传学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染色体畸变分析和淋巴细胞微核检测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 ,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上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无着丝粒断片是放射组染色体畸变中最主要的改变 (P <0 0 1)。同时 ,无着丝粒断片与淋巴细胞微核之间并未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 ,而淋巴细胞微核率在工龄组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小剂量的慢性照射可造成一定的染色体损伤效应 ,工作在第一线的职业放射性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了解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为监督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2013年沧州市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沧州市区放射工作人员每两年体检一次)中染色体和微核率进行分析,利用X2检验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对照组人员(不接触电离辐射的普通人)进行染色体畸变与微核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与微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30、X2=9526.56,P〈0.01);并且染色体、微核异常人数正在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8、X2=27.71,P〈0.01)。结论分析表明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遗传物质有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不同民族放射工作人员损伤敏感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20名不同民族的放射工作人员,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各占50%,对其损伤敏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电离辐射对不同民族的放射工作人员的损害敏感指标的差异性不大,损害敏感指标主要是跟放射人员工作时间有关,特别是对眼睛和皮肤的损伤,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民族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损伤指标,包括皮肤异变、眼晶状体混浊微核率、外周血象、染色体畸变等发现不同民族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跟工作时间有关。结论不同民族放射工作人员造成电离辐射影响身体健康的主因是长期面对低剂量电离辐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电离辐射效应对人体的损害。方法 用微量全血法体外培养检测染色体畸变,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浓集法检测微核。结果 染色体畸变和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与接触射线累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长期小剂量外照射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出率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疗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简称从放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状况及医疗非从放人员的淋巴细胞畸变本底值。方法对549名医疗从放人员及525名医疗非从放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工龄、不同岗位医疗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数目均值及染色体畸数目均值差异。结果医疗从放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数目均值为(1.90±1.62)个,非从放组人员淋巴细胞微核数目均值为(0.53±1.11)个,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04,P0.05)。医疗从放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数目均值为(0.15±0.50)个,非从放组人员染色体畸变数目均值为(0.07±0.36)个,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2,P0.05)。医疗从放人员0~9年工龄组微核数目均值为(1.53±1.55)个,低于其他工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1,P0.05);医疗从放人员核医学组与介入治疗组微核数目均值分别为(2.50±1.60)、(2.59±1.75)个,高于其他岗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0,P0.05);医疗从放人员介入从放组染色体畸变数目均值为(0.35±0.84)个,高于诊断从放组、牙科从放组及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3,P0.05);医疗非从放人员10~19年工龄组微核数目均值为(0.56±1.15)个,低于30年以上工龄组(0.89±1.3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333,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接触电离辐射后可造成医疗从放人员细胞遗传学损伤,工龄长者及核医学与介入治疗岗位者损伤程度较大。需进一步加强医疗从放人员职业健康保护。  相似文献   

14.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在放射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和血液病研究方面都有很大意义。自本世纪七十年代Schmid 和Heddle 提出微核测定方法以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被认为是染色体畸变分析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电离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放射免疫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为了研究长期小剂量受到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者细胞遗传学变化,为了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为进一步搞好防护和健康监护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4年对105名医用X射工作人员及100名健康人员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发生率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检测结果表明,我市200例放射工作人员微核淋巴细胞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0.474%和0.522%,在正常范围0-6‰内。不同工龄、性别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淋巴细胞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电离辐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设备不断更新,但放射工作人员仍长期接受小剂量的电离辐射,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进一步探讨长期小剂量放射线照射对放射工作者的细胞遗传学变化,为搞好防护和健康监护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03年对215名放射工作人员及86名健康人员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发生率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玉  党迷  蒋良  刘旻 《农垦医学》2016,(4):336-337
目的:统计分析石河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专业工作人员154人两次(两年)体检结果,了解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方法: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全血细胞计数,培养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1)154名放射专业工作人员两次血液学体检结果无显著性差异;(2)与2013年体检结果比较,2015年男性及女性平均淋巴细胞微核率均减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2013体检结果比较,2015年工龄10~19年及≥20年两组微核率明显减低(P<0.05);与2013年比较,放射专业工作人员微核检出率为55.84%,明显减低(χ~2=9.56,P<0.01)。结论:2015年放射专业工作人员微核率及检出率均低于2013体检结果,放射专业工作人员细胞损伤程度减低。  相似文献   

19.
染色体畸变是辐射损伤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操作较繁、观察费时,国外有资料认为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法简便易行,是染色体畸变的一种快速诊断法。我室自1975年以来相继建立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直接浓缩法和体外培养法。我们在建立100例健康人正常值的基础上,对218例射线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发现大多数射线工种者的微核出现率比正常健康组高,提示有一定射线影响。此方法在国内已成为慢性放射损伤诊断的参考依据之一,并已在抗放药物筛选,核装备安全度鉴定,职业中毒等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是众所周知的一项反映放射性工作人员受辐射损伤照射情况的重要指标。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这一指标,对监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受照剂量情况有重要意义。1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