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老的五行学说不仅仅影响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对于祖国传统医学更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作为奠定中医基础理论的黄帝内经对于五行的论述也有相当的比重,随着历代中医名家们的认识和阐发,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外经微言的腾空出世,又给古老的五行学说新的生机和力量。内经中的五行之常与外经微言中的五行之变形成了五行学说两种主要的学说影响着中医的临床辨证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2.
3.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之一,此文用《黄帝内经》中的五形人理论来分析这一经典人物形象。从中医角度出发,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用五形分类法对其形象从绛珠还泪的前世今生、祖籍为姑苏的地缘因素、病若西子的外貌特点、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才情绝佳的形象特点、体弱多病的体质特点等维度进行剖析,发现人物的整体形象与五形人理论中木形人特点的契合度,归纳总结经典人物林黛玉的中医体质特点。 相似文献
4.
试论《伤寒论》之举变达常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成书不久,即遭战乱,幸得王叔和编次整理,得以流传,其功同日月。然至明代,由方有执启其端,讥成驳王,倡言错简,力行重编。此后效之者蜂起,错简之声不绝于耳,所新编之作洋洋大观,动辄错简或王篡,借此以售私见,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错简派。此无疑推动了伤寒学术的发展,使《伤寒论》无论从结构上或意义的阐释上都有显著的变化,使人耳目一新。但仔细研究原文不难发现,被后世争议较多的原文,并未有错,而是仲景采用了举变达常的方法,兹初探于后。亚举奎达常的意义众所周知,知常达变是认识和掌握知识的一般原则,属于人们…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其收录了十分丰富的脉诊资料。然而作者在创建完成多个《黄帝内经》英译本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后发现,脉象名称的英译存在诸多问题。借此作者提取了李照国版和Paul Unschuld版两个译本中关于脉象名称的英译语料,对其总体翻译方法和策略、具体的名称英译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两译本在脉象的英译上各有优缺点,希望各英译本在再版中能扬长避短,让中医典籍的英译能够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6.
中医脉象机理复杂,特征抽象,不易理解和接受。本文以《黄帝内经·素问》有关脉象动物隐喻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种代表性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对于脉象动物隐喻的英译,译者需根据隐喻类型,明晰脉象本体和动物喻体的相似性,以医理传递和文化传播为考量,使用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才能使译文准确,使读者理解复杂抽象的脉象学说,进而有效促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7.
8.
对《金匮要略》全书在杂病辨证论治中蕴含的知常达变思维从发病传变、诊断疾病、治疗病证、鉴别诊断、处方用药、预后转归六个方面进行举例剖析。认为知常达变思维在杂病辨证论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者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对当今临床辨证思维的运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经典著作,而被誉为\"医门之规绳,治病之宗本\"。《伤寒论》之所以历近两千年而不衰,并为后世众多医家所推崇,其原因之一,就是该书全面应用了辨证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治未病思想非常丰富,不仅在养生方面有深入的阐述,而且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等内容,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等,对即将传变的脏腑进行先行调护,防止疾病发展,这是上工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现代提倡预防为主的医学背景下,通过整理研究《内经》疾病传变思想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本文通过探析《内经》疾病传变思想,整理总结疾病传变规律,进而为治未病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胃四合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每日口服2次,20 mg/次,莫沙必利每日口服3次,5 m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调胃四合汤加减口服(药物组成:姜半夏10 g,黄连10 g,黄芩10 g,干姜10 g,甘草5 g,党参20 g,旋覆花10 g,代赭石20 g,吴茱萸5 g,海螵蛸20 g,浙贝母10 g,柴胡10 g,茯苓20 g)。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8.9%和66.67%(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5 a复发率治疗组为19.05%,对照组为35.7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胃四合汤治疗反流食管炎疗效显著,复发率底。 相似文献
12.
13.
14.
林开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54+56-54,56
[目的]观察参芪五味子联合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参芪五味子联合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68例,排除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发现有阻碍睡眠的其它器质性疾病。[结果]使长期顽固性不寐症状得到改善,无成瘾性及毒副作用发生,并不易反跳,复发率低,总有效率93.1%。 相似文献
15.
人体脏腑中,脾胃、肝肺、心肾三个"轴心"脏腑构成了人体的气机运动中心。脾胃轴心的生理功能体现在调节气机升降出入上,当其出现异常,由脾胃轴心维系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失常,也会导致其他相关脏腑疾病及营卫失调。治疗当谨守病机,把握好具体疾病的标本缓急、虚实寒热,注重气机的调整,应用药物的升降浮沉以调治气机的升降失常。肝肺轴心在调节气机升降,推动气血运行、津液代谢方面发挥了紧密的协同作用。当肝肺轴心出现紊乱时,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津液代谢方面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脾胃升降也受到其影响而失常,出现脾胃轴心的病证;肾中阳气借助肝气生发不能升腾至上焦,心火也不能借助肺气清肃下潜至下焦;肝病及肺;出现血液、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应针对主要病机进行治疗。心肾轴心机能可以概括为水火既济、君相安位,心肾轴心出现紊乱,因其升降的相因性,往往二脏同时出现病变。如心阳不足,不能下降暖肾,肾水不温;或肾阳不足,阳虚水泛,水饮上冲于心;肾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导致心阴亏虚,心阳偏亢;肾阳不足,不能蒸腾阴液于上,心阴不足,心阳偏亢;或阳气上亢于心,不能潜敛,肾阳失温,则为上热下寒之证。应先判断其主要病机,之后仔细分析阳气阴液在心肾中的偏亢与不足。脾胃、肝肺、心肾三对轴心脏腑在生理上虽各司其职,却有着密切的协同关系,应分清主次,兼顾彼此。 相似文献
16.
17.
2型糖尿病与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双向关系。脾胃居中央,对全身气机升降运行起着中轴转枢的关键作用,而这种转枢功能的发挥也是脾胃调控糖代谢和骨骼肌系统的重要生理基础。基于\"脾胃转枢\"理论,认为脾病而\"转枢不利\"是2型糖尿病相关性肌少症的核心病理环节,调畅脾胃枢机是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性肌少症的核心。提出分期治疗,初期以气郁脾胃为主,治宜开郁运脾;中期以脾虚络阻为主,治宜扶脾通络;晚期以脾肾亏虚为主,治宜补脾固本。 相似文献
18.
更年期抑郁症病因主要在心神,病本在肾,与肝相关,强教授认为治疗本病应"木郁达之",以疏通气机为要,同时需要明辨虚实阴阳,以达到阴阳和合、气机调畅,神有所养,同时还要顾护脾胃,注重心理疏导。取穴以督脉、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多针刺百会、四神聪、内关、神门、大陵、膻中、太冲、中脘、足三里等穴。临床根据病情不同,辨证用药,随症加减。1肝气郁结证:治以调神疏肝,理气和中,针刺加行间、支沟。2心肝火郁证:治以疏肝解郁,清泻肝火,针刺加行间、内庭、支沟。3痰气郁结证:治以行气疏肝,化痰散结,针刺加天突、丰隆、照海。4心脾两虚证:治以健脾养心,调神安智,针刺加脾腧、通里。5心肾阴虚证:治以滋养心肾,针刺加太溪。另外,咽部异物硬塞感明显者加照海、天突;癔症性失明者加睛明、四白、光明;癔症性失听者加耳门、听宫、听会;癔症性失语症加廉泉、旁廉泉。 相似文献
19.
谈“木横乘土”与“木不疏土”及其他——对肝脾不调证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泽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2):7-8
对“木横乘土”和“土壅侮木”导致产生肝脾不调证的观点提出南疑,并根据中医五行乘侮理论和肝的生理功能提出肝脾不调证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肝气郁结,木不疏土和脾虚温带,温壅木郁的观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