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92-195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疏肝中药益髓理血饮对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的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益髓理血饮,水煎450ml,日一剂。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统计治疗后1个、3个、6个疗程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后6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和骨髓造血情况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治疗后6个疗程,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均明显升高,均值分别为达4.8±1.4、3.2±0.7、105.9±22.4,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性;血小板数略有升高和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疗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3例,失败4例,有效率达87.88%,且随访显示远程疗效显著。结论:益髓理血饮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优越。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6,(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髓理血饮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模型大鼠骨髓病态造血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皂矾丸阳性组及益髓理血饮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用DMBA诱导建立大鼠MDS模型,于造模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连续30 d。给药后第31天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各组大鼠骨髓增生程度、病态造血,血清IL-3、TNF-α含量,股骨CD34表达及原始细胞所占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髓增生程度和骨髓病态造血明显,各给药组骨髓增生和病态造血明显改善;模型组血清IL-3含量显著降低(P0.01),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各给药组IL-3含量显著升高(P0.05),TNF-α含量降低(P0.05);模型组股骨CD34及髓CD45阳性表达(P0.01),治疗后股骨CD34表达和原始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改善均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益髓理血饮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能改善骨髓增生程度和病态造血,升高血清IL-3含量,降低血清TNF-α含量,减少股骨CD34阳性表达,降低股骨原始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83-1284
目的:观察壮骨益髓颗粒对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壮骨益髓颗粒,对照组口服万通筋骨片,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随诊,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随访时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整骨理筋调曲法结合壮骨益髓颗粒具有远期疗效,具有稳定性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肾益髓法治疗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要求38例的病例随机分成中药组19例,及安雄组19例,在规定疗程中观察中医证候改变情况,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骨髓干/祖髓细胞相关抗原表达的变化,观察两组的疗效、造血及骨髓细胞调控功能、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89.5%,安雄组总有效率73.7%,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的中医证候有效率(94.7%)明显优于安雄组(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及血小板上升有显著差异(P0.05),且血小板上升优于安雄组(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骨髓中CD34,值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肾益髓中药可以明显改善肾阳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以提高患者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数量;可以降低患者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值明显降低,温肾益髓法治疗肾阳虚MDS患者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可能对该疾病进展有良好的干预,还是一种安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药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贫临床效果及疗效特点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在广西高发区治疗β-地贫92例,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红蛋白(Hb)、抗碱血红蛋白(HbF)、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等血液参数变化及停药后随访观察,采用PAGE、PCR-SSCP、RT -PCR、DNA序列分析、mRNA基因表达、DDRT-PCR等技术研究疗效特点的分子机制。结果:经三个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b、HbF、RBC、Ret等血液指标明显提高,停药后疗效平均维持3-6个月,92例中85例有效,有效率92.39%,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血液学指标的提高有很好的一致:性中药益髓生血颗粒对各类β-地贫基因型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可明显提高患者血红蛋白珠蛋白mRNA表达和造血刺激因子GM-CSFmRNA表达,诱导HbF合成增加;益髓生血颗粒可明显降低患髓患者铁蛋白基因表达,减少体内铁的蓄积。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效果显著;中药治疗β-地贫可明显调节功能基因的表达。疗效特点为多靶点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益髓解毒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贫血 ( MDS-RA)的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 ,观察 MDS-R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经益髓解毒方不同剂量作用后 ,细胞增殖、凋亡的变化。结果 :MDS-RA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培养的第 4天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高凋亡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S期。益髓解毒方大剂量组对细胞凋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经其处理过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 CFU -GM集落数增加。结论 :益髓解毒方有明显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抑制过度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髓颗粒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化疗贫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化疗及必要的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髓颗粒,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压积(HCT)方面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且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较大提高,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1);两组近期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髓颗粒能有效提高化疗相关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改善患者中医血虚证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少年假性近视局部推拿联合补肾益脾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局部推拿法联合补肾益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推拿法治疗。20次为1个疗程,每日1次,共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推拿联合补肾益脾法可显著改善青少年假性近视视力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临床疗法。  相似文献   

9.
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9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药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的临床效果及其疗效特点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补肾益髓法代表方益髓生血颗粒在广西高发区治疗β-地贫92例,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红蛋白(Hb)、抗碱血红蛋白(HbF)、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等血液参数变化及停药后随访观察,采用PAGE、PCR-SSCP、RT-PCR、DNA序列分析、mRNA基因表达、DDRT-PCR等技术研究疗效的分子机制.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b、HbF、RBC、Ret等血液指标明显提高,停药后疗效平均维持3~6个月,92例中85例有效,有效率92.39%;中药治疗对各类基因型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可明显提高血红蛋白珠蛋白mRNA表达和造血刺激因子GM-CSFmRNA表达,诱导HbF合成增加;降低铁蛋白基因表达,减少体内铁的蓄积.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效果显著;中药治疗不改变患者基因突变型,可明显调节功能基因表达.疗效特点为多靶点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益髓生血灵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9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补肾益髓法的代表方益髓生血灵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重型、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口服益髓生血灵颗粒剂,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Hb、RBC、Ret、HbF水平的变化,停药后进行疗效随访调查.结果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Hb、RBC、Ret、HnbF水平显著提高,停药后疗效维持平均3-6个月,未见毒副作用.结论益髓生血灵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具有显著疗效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补肾调冲方对卵巢早衰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涓  高慧  夏天  韩冰  董江川 《中医杂志》2011,52(7):592-595
目的从卵泡发育调控的旁分泌途径研究补肾调冲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调冲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每组10只,采用雷公藤多苷灌胃(50mg/kg,14天)建立卵巢早衰模型,分别使用高(1ml/100g)、中(0.5ml/100g)、低(0.25ml/100g)剂量补肾调冲方及倍美力(0.075ml/100g)进行干预,时间为35天,观察各组大鼠各级卵泡及黄体计数和卵巢超微结构改变,检测卵巢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各级卵泡数、黄体数明显减少,卵巢超微结构受损,EGF、Cx43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补肾调冲方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大、中卵泡数及黄体数明显增加,卵巢超微结构明显改善,EGF及Cx43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补肾调冲方可改善雷公藤多苷所致的卵泡发育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卵巢EGF、Cx43mRNA表达这一旁分泌调控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脾瘅"证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瘅"始见于<素问·奇病论>."瘅"与疾病有关的涵义有三.从王冰、张景岳等医家对本病的认识看其病因为"肥美之所发也",病机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口甘、中满"为其症状,治则为"除陈气",方药以兰治之.  相似文献   

13.
辛开苦降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舒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胃舒缩活动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胃康宁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按照夹尾刺激法制备FD模型,造模7天后,胃康宁组大鼠按0.625g/kg体重灌服胃康宁胶囊,每日2次,其他两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天,于第13天留取血清和胃组织,测定血浆胃动素(MTL)、一氧化氮(NO)含量及胃体组织MTL、一氧化氮合酶(NOS)、Cajal间质细胞(ICC)和胃肠平滑肌细胞(SMC)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浆MTL水平较空白组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胃肌间神经丛MTL、ICC及SMC的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减弱,NOS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康宁组血浆MTL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胃组织MTL、ICC及SMC的表达明显增强,NOS的表达减少(P0.01)。结论辛开苦降法对FD大鼠的治疗作用与其调节胃舒缩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程凯  柳湘洁  陈佳  刘平  黄早早  姚弘毅 《河南中医》2016,(12):2170-2172
目的:观察骨痹方熏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寒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9月在本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寒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8例,治疗过程失访2例,脱落1例,资料不完整1例,共完成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骨痹方熏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有效率为84.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LKSS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WOMA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痹方熏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寒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肾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补肾化瘀中药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2剂.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每日1次,每次0.25μg;钙尔奇D片,每晚1次,每次600mg.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指数(SJS)、关节压痛指数(TJS)、健康评价量表(HAQ)、休息痛VAS评分,以及骨密度(BMD)、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血钙(Ca)、血磷(P)、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类风湿因子(RF)、血清皮质醇(COR)等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晨僵持续时间、SJS、TJS、休息痛VAS评分、HAQ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Ca、OC、25-(OH)D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RF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SR、CRP、P和COR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休息痛VAS评分、Ca、OC、COR、25-(OH)D治疗后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肾化瘀法可能具有提高性腺分泌、促进成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对RA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两种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两种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优劣。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合并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 (STZ加单侧肾切除组 )及单纯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 (STZ) (STZ组 )两种方法 ,分别将Wister大鼠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然后检测二种方法在空腹血糖 ,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icroglobulin ,β2 -MG)及尿微量白蛋白 (albulin ,Alb)的排出量方面的差异。结果 :STZ组空腹血糖 (33 5 9mmol/L)明显高于STZ加单侧肾切除组 (16 12mmol/L) ;STZ +单侧肾切除组β2 -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较STZ组有明显增加 ,其病理改变也较明显。结论 :STZ合并单侧肾切除更符合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常见的妇科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PCOS临床表现多样,以稀发排卵或无卵、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导致无排卵性不孕和排卵障碍性不孕,引起闭经、糖尿病、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危及机体远期健康。中医学并无此病名,依其临床表现,可归属"闭经""不孕症"和"癥瘕"等范畴。相比西医,中医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见解,认为肝、肾、脾三脏功能的紊乱共同影响此病的发生和发展,且肾虚证为本病的主要证型。查阅文献表明,中医临床上多采用补肾法治疗PCOS,且用药灵活多样、标本兼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补肾药用于男科疾病"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补肾法在PCOS中的应用。鉴于此,本文从肾虚与生殖的关系,PCOS的病因病机,PCOS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等几方面对补肾法治疗PCOS的机理和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补肾法更好地用于PCOS及其他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方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治疗组,每组12只。哮喘组使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制备支气管哮喘模型,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治疗组在第1次致敏时以补脾益气方10g/kg灌胃治疗,每天1次,共21天。观察各组大鼠嗜酸性粒细胞(EOS)等炎性细胞的计数,并采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TLR4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大鼠肺组织TLR4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哮喘组大鼠血液中EOS计数及其他炎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TLR4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补脾益气方能有效抑制其表达,并同时降低血液中EOS等炎性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李勃  梁肇星  金浪  李建民 《河南中医》2016,(10):1792-1794
目的:观察分期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观察病例均来源于石印玉教授及李勃副主任医师门诊,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AS患者90例。按石印玉教授分期论治经验,分为急性期组、缓解期组、发病初期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24周后,三组患者BASDAI评分、BASF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后、治疗24周后,三组患者CRP、ESR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分期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从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论“脑主神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琳  朴钟源  谢宁 《天津中医药》2007,24(2):133-134
从老年性痴呆(AD)研究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肾精亏虚为主的五脏虚衰是AD发生的病变基础,肾精充盛,髓海有余,脑主神明功能正常。反之,则发为痴呆。可知AD病位在脑。同时,具有补肾填精开窍的古方地黄饮子动物实验研究证实是治疗AD的有效方剂,对于探讨“脑主神明”说也提供了证据。因此,在从老年性痴呆的研究中应重新理清“心主神明”论,确立“脑主神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