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考察自尊稳定性和偏执在羞怯与攻击之间的作用。方法:对442名大学生采用攻击性量表、自尊稳定性量表、羞怯量表和SCL-90中的偏执分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羞怯、攻击和偏执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两两正相关,羞怯、攻击和偏执三个变量均与自尊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2)自尊稳定性和偏执在羞怯和攻击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羞怯个体由于自尊稳定性较低并且具有偏执思维,所以会有较高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与网络交往依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交往倾向量表》,《羞怯量表》以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量878名在校大学生。结果:①羞怯与人际交往困扰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网络交往依赖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人际交往困扰与网络交往依赖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②人际交往困扰在羞怯与网络交往依赖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结论:羞怯对网络交往依赖的影响是通过人际交往困扰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应对方式在网络交往和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应对方式问卷(CSQ)、UCLA孤独感量表(第3版)对西南地区63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网络交往水平会对孤独感产生影响(F=17.323,P0.001);2网络交往与问题解决(r=-0.132,P0.01)的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自责(r=0.236,P0.01)、退避(r=0.206,P0.01)的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合理化的中性应对方式成呈正相关(r=0.218,P0.01),和孤独感呈正相关(r=0.216,P0.01);3在网络交往对孤独感的预测中,积极应对方式在网络交往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16.9%,积极应对方式在网络交往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11.9%。结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有显著影响,其中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预测是部分通过应对方式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克服交往中的羞怯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羞怯心理产生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缘于神经活动过分敏感和后来形成的消极性自我防御机制。一般情况下,过于内倾和抑郁气质的人往往习惯于内向活动,特别在大庭广众下不善于自我表露;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拖延: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成就动机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一般拖延量表(GP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30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适应性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与拖延成负相关,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呈负相关,与拖延成正相关;②完美主义和成就动机对拖延均有预测作用,其中成就动机在适应性完美主义和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拖延的影响中均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成就动机在完美主义对拖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正念、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正念注意知觉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与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对34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Hayes开发的SPSS宏程序PROCESS检验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大学生正念和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正念得分与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 = 0.418,P...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角度入手,探讨羞怯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使用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86名11-20岁之间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羞怯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量。结果: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羞怯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使用频率之间起中介作用;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羞怯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使用频率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羞怯与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羞怯的关系,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倾向量表》和《羞怯量表》对湖南省某高校5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总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F=6.149,P〈0.01);②大学生羞怯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各因子均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39,0.34,0.33,0.36,0.28;P〈0.01)。结论大学生羞怯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长活动对大学生羞怯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张贴海报的形式在某大学招募小组成员,用大学生羞怯量表(CSSS)筛选出羞怯大学生12名,进行为期7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的成长小组活动,最后保留有效小组成员8人,分别于小组活动刚结束及结束3个月后,对小组成员施测CSSS。另外,选取小组成员的同班同学共85人为对照组,在小组活动结束3个月后,对照组完成CSSS。结果:小组成员在活动刚结束时的CSSS得分低于活动前(P0.05),而活动结束3个月后的CSSS得分低于活动刚结束时(P0.05)。小组成员在活动结束3个月后的CSS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小组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从自我意识、克服羞怯的主动性、克服羞怯的技巧和克服羞怯的信念4个方面对小组活动的效果作出了较为积极的评价。结论:本研究提示,成长小组活动是改善大学生羞怯症状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学生羞怯与烦恼心理状况及两者间的关系,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189名医学生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烦恼心理问卷、羞怯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1男生来自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的烦恼显著高于女生(t人际关系=2.138,P=0.034;t学业压力=2.580,P=0.011);2美容系各烦恼因子均高于心理系(t人际关系=-3.312,P=0.001;t缺乏自信=-3.289,P=0.001;t前途迷茫=-3.549,P=0.000;t学业压力=-3.570,P=0.000;t经济压力=-3.874,P=0.000),在羞怯上没显著差异;3有班级管理经验者羞怯程度显著低于没有班级管理经验者(t=-3.425,P=0.001),而在烦恼上差异不显著;4羞怯、缺乏自信、前途迷茫、经济压力存在年级差异(t羞怯=5.932,P=0.001;t缺乏自信=5.975,P=0.001;t前途迷茫=4.507,P=0.004;t经济压力=6.980,P=0.000);5烦恼各因子均与羞怯相关显著,缺乏自信和经济压力可解释羞怯的21.6%(R2=0.216)。结论大学生羞怯与烦恼心理状况水平良好;性别、专业和年级对烦恼存在影响;班级管理经验和年级对羞怯存在影响;来自缺乏自信和经济压力的烦恼可预测羞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羞怯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羞怯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河北省某高校17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羞怯与父母亲拒绝、否认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19,0.16;P0.01),与父亲的惩罚、严厉显著正相关(r=0.16,P0.01),父母亲的拒绝否认可正向预测羞怯(β=0.18,0.16;P0.05)。结论来自城镇大学生的羞怯水平低于来自农村大学生的羞怯水平;父母亲采用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越多,其子女的羞怯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害羞和自我意识状况及害羞和自我意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羞怯量表和自我意识量表(SCS)为研究工具,对宁波大学和宁波大红鹰学院的1777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同时匹配年级、性别以及专业等变量。结果大学生的害羞平均值约为37,高于羞怯量表的常模分数;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害羞程度和自我差异均显著(F=6.900,P=0.001;F=3.332,P=0.036),大一学生的害羞程度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自我意识程度低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害羞与自我意识呈正相关,与私我意识呈负相关,与公我意识呈正相关。结论当代大学生的害羞现象普遍存在,自我意识偏高;害羞与自我意识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高师生害羞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害羞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对525名高师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孤独感与害羞有显著正相关(r=0.414,P<0.01),与社会支持有显著负相关(r=-0.558,P<0.01);害羞与社会支持有显著负相关(r=-0.29,P<0.01);②路径分析表明,害羞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孤独感,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间接预测孤独感。结构模型拟合指数GF I=0.99,CF I=1.00,NF I=0.99,拟合良好。结论社会支持是害羞与孤独感关系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进行调查。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72名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地描述,对高一、高二年级,男、女不同性别,独生、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就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各个方面作相关分析。结果①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仍有其情绪性与盲目性;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智力项目上有显著差异(t=2.18,P<0.05);③智力因素是高中生关注的焦点,与自我意识量表总分存在显著性相关(r=0.76,P<0.01)。结论高中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教师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悦纳自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创新效能感各自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现今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提供一定思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创新效能感量表对2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业承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2.41,P0.001);创新效能感的流畅性因子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F=3.467,P0.05);专业承诺和创新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专业承诺中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能显著预测创新效能感。结论:大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创新效能感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可和坚持能够有效地提升其创新意识与能力以及因此获得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的影响。方法:60名网瘾大学生,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时间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TSCS、CSES总分分别为(226.55±23.46)分、(28.48±4.35)分,对照组TSCS、CSES总分分别为(226.49±23.24)分、(28.35±4.29)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研究组SCS、CSES总分分别为(261.72±21.28)分、(35.29±3.41)分,对照组SCS、CSES总分分别为(239.53±25.16)分、(30.15±4.33)分,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3.69、5.11,P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提高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评价水平,具有较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719名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网络成瘾方面差异显著,男生的网络成瘾现象比女生严重(t=2.42,P0.05);父亲偏爱被试(B=0.10,P0.01),父亲拒绝否认(B=0.11,P0.05)和父亲过度保护(B=0.12,P0.001)的教养方式,母亲过干涉、过保护(B=0.12,P0.01),母亲拒绝、否认(B=0.12,P0.05)和母亲偏爱被试(B=0.09,P0.05)的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父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B=0.23,P0.001),母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B=0.22,P0.001)对自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父亲偏爱被试(B=-0.08,P0.05),父亲过度保护(B=-0.12,P0.01)的教养方式和母亲过干涉、过保护(B=-0.11,P0.01),母亲偏爱被试(B=-0.09,P0.01)的教养方式对自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尊对网络成瘾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B=-0.12,P0.05);父亲教养方式、自尊和网络成瘾的关系模型拟合较好(χ2/df=1.857,GFI=0.989,AGFI=0.970,NFI=0.983,IFI=0.992,CFI=0.992,RMSEA=0.035);母亲教养方式、自尊和网络成瘾的关系模型拟合较好(χ2/df=1.905,GFI=0.990,AGFI=0.971,NFI=0.984,IFI=0.992,CFI=0.992,RMSEA=0.036)。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我分化发展的特点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DSI)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421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自我分化量表总分及与人融合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②自我分化量表总分与自我和谐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其中除情绪反应、与人融合与自我的灵活性不存在显著相关外,自我分化与自我和谐的各分量表得分均显著相关;③回归分析发现,情感断绝分量表得分对自我和谐量表总分预测力最佳,解释量达30.4%。结论:自我分化与自我和谐存在相关关系,自我分化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