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UPLC法测定复方氨基酸胶囊(9-5)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以9种氨基酸对照为外标物,异硫氰酸苯酯为柱前衍生剂,采用ACQUITY UPLCBEH C_(18)(2.1 mm×100 mm,1.7μm)柱,流动相A为0.1 mol/L的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整pH至6.50)-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4∶1),检测波长254 nm,流速为0.45 mL/min,柱温36℃。结果复方氨基酸胶囊(9-5)中9种氨基酸出峰时间与对照品出峰时间一致,其他物质无干扰;仪器精密度RSD为0.5%~1.2%,中间精密度RSD为1.3%~1.9%;各氨基酸的溶液浓度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溶液稳定性RSD为0.6%~1.8%,各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在95.0%~105.0%之间。含量测定方法比对实验中UPLC法与HPLC法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分析速度明显提高。结论建立的UPLC法高效,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复方氨基酸胶囊(9-5)中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用HPLC法和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多维氨基酸片中18种氨基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RP-HPLC法和氨基酸分析仪(amino acid analyzer,AAA)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比较。方法:采用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日立835-50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多维氨基酸片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RP-HPLC法采用C18柱和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化进行,AAA法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柱和茚三酮柱后衍生化进行。结果:HPLC法和AAA法的变异系数分别〈1.5%和3%,最小检测量分别为3pmol和30pmol。HPLC法的测定值与AAA的测定值有相关性。两种测定方法的平均相对偏差为5.74%(0.24%~9.60%)。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测定氨基酸,但测定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雷丸中16种氨基酸的柱前衍生化RP-HPLC法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雷丸中1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样品以6 mol.L-1盐酸于150℃水解1 h,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43℃;流动相A为0.1mol.L-1醋酸钠缓冲液(以醋酸调pH 6.5)-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4∶1),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16种氨基酸浓度在1.16~47.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1.000);平均回收率在93.3%~107.2%之间;RSD均小于3.0%。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雷丸中氨基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0.1 mol/L醋酸钠溶液(pH 6.5)-乙腈(93∶7);B为乙腈-水(80∶2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各个氨基酸的浓度与其相应色谱峰面积的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各个氨基酸的浓度与其相应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8.5%~99.6%。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的含量,具有准确、快速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复方α酮酸片中五种氨基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世林  丁文忠 《安徽医药》2007,11(9):797-798
目的建立复方α酮酸片中5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FDNB)为衍生化试剂,将片剂中的氨基酸定量衍生化,衍生化条件为在碱性溶液中60℃暗处反应1 h,制得5种DNP-氨基酸。色谱柱为Luna C18(250 mm×4.6mm,5μm);以甲醇-醋酸盐缓冲液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衍生化产物性质稳定;5种氨基酸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加样回收率为97.2%~102.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HPLC—ELSD法测定疏血通注射液中17种未衍生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直接测定疏血通注射液中17种未衍生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异亮氨酸等氨基酸为标准品;色谱柱:Prevail~(TM) C_(18)(4.6mm×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5.0mmol·L~(-1)七氟丁酸的0.7%三氟醋酸溶液,流动相A与B比例:0min为0∶100,5min为0∶100,8min为15∶85,25min为35∶65;漂移管温度:115℃;气体流量:2.5L·min~(-1);流速:0.8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在25min内即可完成对疏血通注射液中17种氨基酸的分离测定,氨基酸质量浓度0.071~2.285g·L~(-1)时,其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17种氨基酸的加样回收率为92.9%~105.1%,信噪比为3时,异亮氨酸检出限为20mg·L~(-1)。结论:该法不需要专门的氨基酸分析仪和衍生化氨基酸,操作简便,有足够的灵敏度,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复合氨基酸胶囊中氨基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氨基酸胶囊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为衍生剂,与各种氨基酸柱前衍生后,用Waters 2690高效液相色谱仪,AccQ.Tag C18柱(150 mm×3.9 mm,4 μm),以水为溶剂A,Eluent(醋酸盐-磷酸盐缓冲液)稀释液为溶剂B,乙腈为溶剂C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8 nm,柱温37℃,进样量10μL。结果:所有氨基酸在37 min内测定完毕,回收率为101.4%-110.2%,RSD 1.1%-4.5%。结论:本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阿胶中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0.1mol/L乙酸钠(7:93),用乙酸调节pH为6.5,流动相B:乙腈-水(4:1),梯度洗脱;柱温为4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化。结果30 min内6种氨基酸分离完全,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 r=0.999。加样回收率97.33%~100.17%, RSD〈3。结论 HPLC法测定阿胶中6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操作流程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焦谷氨酸、环(甘氨酰-谷氨酰胺)和环(甘氨酰-酪氨酸)等杂质含量的HPLC法。方法:使用Agela venusil AS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1.6)-甲醇(90:1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50μl。结果:焦谷氨酸、环(甘氨酰-谷氨酰胺)和环(甘氨酰-酪氨酸)浓度分别在29.47~589.37(r=0.999 7),47.94~958.82(r=0.999 8)和4.84~96.9 mg·L-1(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 7,0.999 8,0.999 8。检出限分别为1.47,2.49和0.29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9.9%和100.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焦谷氨酸、环(甘氨酰-谷氨酰胺)和环(甘氨酰-酪氨酸)含量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0.
胡妍  梅文枫 《药学学报》2023,(5):1301-1306
建立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高表达程序性死亡蛋白-1 (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 PD-1)抗体的细胞株培养液中17种游离氨基酸浓度的方法,根据浓度检测结果,对表达抗PD-1抗体的细胞株进行氨基酸代谢分析。使用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6-aminoquinoline-N-hydroxysuccinimidyl carbamate,AQC)作为衍生剂,将不同浓度的氨基酸标准品或细胞株培养液中的游离氨基酸转化为稳定的紫外衍生物,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 (2.1 mm×100 mm, 1.7μm)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流速为0.7 mL·min-1,柱温55℃,进样量为1μL,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60 nm的条件下进行检测,使用外标法计算氨基酸浓度,并对高表达抗PD-1抗体的细胞株培养液中游离氨基酸浓度进行测定,根据细胞培养周期内氨基酸浓度变化进行代谢分析。结果表明,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在11 min内将17种氨基酸进行完全分离,在0.75~500μmol·L-1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内皮抑素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 Hitachi L-8800型氨基酸分析仪对重组人内皮抑素(rh-endostatin)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以为其结构确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酸水解,以外标法测定样品的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结果:测定了 rh-endostatin 样品中15种氨基酸的组成,与其理论值相符,误差在15%以内。结论:以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样品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重复性好,误差较小,能够为样品的结构确认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黄芪的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对黄芪经适当提取分离后,用63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检测波长λ1=570nm,λ2=440nm,柱温50-65-77℃。结果: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云南栽培黄芪为1.7343%,梭果黄芪为0.5608%,金翼黄芪为0.3741%。结论:游离氨基酸含量云南栽培黄芪最高,金翼黄芪最低。  相似文献   

14.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药期刊报道的137例复方氨基酸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方氨基酸所致ADR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过程中半小时内发生.ADR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结论:应加强复方氨基酸的应用监测,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展  张黎莉 《中国药事》2007,21(8):612-614
为建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笔者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该药原液对细菌内毒素和鲎试剂的反应无干扰作用.该药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控制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国产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的质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第六册(生化药品第一分册)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如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渗透压摩尔浓度、相对密度、铝盐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菌内毒素、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对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法定检验显示161批样品中152批合格(94.4%),9批不合格(5.6%),不合格项目主要有性状、可见异物、透光率、氨基酸含量;探索性研究显示若增加亚硫酸氢钠、渗透压浓度、相对密度、铝盐检查项,样品的不合格率将显著增加到34.4%。结论目前绝大部分国产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的产品质量能符合现行标准要求,少部分企业产品仍存在性状、可见异物不合格,透光率与氨基酸含量偏低等问题。现行的法定检验标准虽然基本可行,但仍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以氢氧根作为淋洗液的离子色谱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中醋酸根的方法。方法使用Dionex ICS 3000离子谱仪,Dionex As19-Ag19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 mm),水–30 mmol/L氢氧化钠溶液为淋洗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池温度35℃。结果醋酸根与相邻杂质的分离度为1.8,最低检出浓度0.75μmol/L,线性范围0.75~2.24 mmol/L(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值为1.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度好,背景低,是控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中醋酸根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中牛磺酸的分析方法.方法用SHIMADZU VP-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采用甲醇流动相体系,检测波长为248nm.结果牛磺酸在8μg·mL~25μg·m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1.24%).结论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有关物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Ultimate AQ-C18(250mm *4.6mm,5µm)色谱柱,以0.01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pH2.0)-甲醇(98:2)为流动相,流速为0.7mL?min-1,检测波长为205nm,进样量为50µL。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环-(甘氨酰谷氨酰胺)峰、焦谷氨酸峰和环-(甘氨酰酪氨酸)峰与各自相邻色谱峰可以有效分离;环-(甘氨酰谷氨酰胺)、焦谷氨酸、环-(甘氨酰酪氨酸)分别在7.863~52.42µg?mL-1、5.256~35.04µg?mL-1、0.9393~6.262µ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试验的RSD值均小于0.2%;重复性试验的RSD值均小于2.0%;环-(甘氨酰谷氨酰胺)、焦谷氨酸和环-(甘氨酰酪氨酸)定量限分别为3.15、14.0和7.5ng,检测限分别为0.95、7.0和2.5n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0、101.5和103.3%(n=9),RSD值分别为1.0%、0.9%和0.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能有效的反应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