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塔中4油田CⅢ油藏含砾砂岩段大多数井采用一套层系笼统生产,由于层间矛盾突出,各层产能及采出程度差异大,对单井单层产量的准确劈分是剩余油研究的关键。常用的地层系数结合生产压差的方法进行劈分后定量吻合程度不高,因此结合生产实例建立动态劈产模型:①依据不同水驱模式、隔夹层、储层物性差异、产液剖面等6种因素进行CⅢ1~3小层与下部CⅢ4~5小层间的产量劈分;②用试凑法建立了油井CⅢ1~3小层累计产油量与油层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关系的劈产动态模型,并提出该模型的应用原则。通过老井产液剖面、岩心渗透率等资料较好验证了劈产结果的可靠性,为此后剩余油挖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塔中4油田CⅠ油藏大多数井合采多个单砂体,各单砂体产能及采出程度差异大,对各单砂体产量的准确劈分是剩余油研究的关键。油藏精细描述阶段CⅠ油藏的产量劈分主要依据KH及产液剖面资料,但结果显示动静矛盾突出。结合生产实例,在单砂体分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新的劈产模型及标准:①依据含油饱和度与比产油贡献的模型结合油层厚度确定劈产系数;②参考试油资料和单层测试数据,结合单砂体的储量及边水能量核查微调劈产系数。最终利用动态资料(产液剖面、试油)确定产能与饱和度及油层厚度的关系,提高了劈分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为下步剩余油挖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油田迪北区块气藏低孔低渗,属典型致密砂岩气藏,水锁损害严重,采用常规钻井加储层改造技术难以获得工业油气流,为此,油田在迪北区块开展了储层氮气钻井的前期研究与现场试验,形成了氮气钻井工艺、井控装备研制与配套、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四大技术系列。该技术在该区块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功应用,创造了中石油氮气钻井产量、井口压力等最高纪录,为塔里木油田致密砂岩油气藏规模性增储上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注采井组内油井受效情况不均衡。之前主要应用稳定同位素监测井间连通状况及注入水速度、推进方向等,但受限于可用同位素品种较少且水样的后处理过程有较强放射性,近年逐渐改用品种较多、全程无放射性的微量元素示踪剂。该微量元素示踪剂在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3个相邻注采井组进行试验,通过362天的取样监测,13口油井中有6口井见到示踪剂显示,推进速度3.02~4.78m/d,基本符合井组的生产动态变化,表明微量元素示踪剂在本区有较好的适应性,为下步高含水井稳油控水、区块生产调整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针对将进入高含水期的东河塘油田东河砂岩组油藏,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矿场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影响产量递减的主要因素及产量递减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东河塘油田东河油层组产量呈指数型递减;影响递减率的主要因素是含水上升率,其次是采液速度;影响初始递减率的主要因素是稳产期末的相关指标。该研究对油田动态分析和开发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库车前陆冲断带盐下深层发育一套厚200~300m的辫状河(扇)三角洲前缘低孔砂岩储层,平均孔隙度为5%,平均渗透率为0.05mD。该套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蚀扩大孔及晚期沿缝网溶蚀微孔—溶蚀扩大孔,具有孔隙结构好、连通性强的特点。储层演化分析表明,表生溶蚀期的溶蚀改造作用形成大孔隙,快速深埋期非均质强胶结保留部分大孔隙,晚期强挤压期造缝、沿缝网溶蚀沟通大孔隙。膏盐岩顶篷构造减压效应,低地温梯度快速深埋,晚期强挤压造缝、沿缝网溶蚀改造是盐下超深低孔砂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7.
致密砂岩油藏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增储上产的重要资源基础之一。台盆区志留系柯下段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套海相碎屑岩含油气储盖组合,储层为典型致密砂岩。依合2A井是新钻探的一口重要的区域探井,该井在志留系柯下段获良好油气显示,通过该井系统取心、取样分析,使深入研究这套致密储层特征成为可能。通过对岩心样品进行岩石薄片、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黏土矿物等系统测试分析,详细研究了柯下段致密含油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柯下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为细粒、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含量高,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为特低—超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晶间孔、粒内孔等微孔隙,次为粒间孔;孔喉结构为细孔 —微孔微细喉型,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特点可分为4类。造成储层致密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以及较弱的溶解作用,使得孔隙不发育,同时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孔隙空间和结构进一步变差,储层渗透性进一步降低,并具较强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岗位评价又称职位评价,是指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要素、复杂因素、任职要素、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1].岗位评价方案通过对一系列报酬要素的排序或评分,衡量工作的相对价值,明确各个岗位的分类、级别的高低,保证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晋升、奖罚等管理时,具有统一的标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国内外岗位评价方法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克拉苏构造带古近系盐下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发育宽缓湖盆三角洲沉积,以中—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溶蚀扩大孔、粒内溶孔、微孔隙和裂缝,物性特征表现为特低孔低渗—特低渗,总体表现为裂缝性低孔砂岩储层。提出克拉苏构造带古近系盐下白垩系发育受应力控制的特殊储层类型,揭示其形成的关键因素:宽缓湖盆沉积、物源充分,三角洲前缘砂体叠置连片的沉积背景;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的成岩演化过程;侧向挤压为主的构造应力。明确古近系盐下白垩系储层受断背斜应力中和面控制,具有垂向分层特征。  相似文献   

10.
塔中奥陶系油气藏为礁滩型和层间岩溶储集体控制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准层状凝析气藏,整体富气局部含油,储层非均质性强,相态特征复杂,气油比变化大。通过对塔中I号气田气油比变化特征,划分出基本稳定型、上升型、波动型和先升后降型4种气油比变化类型。分析了不同变化特征的主控因素,储集空间类型、驱动方式、相态变化及钻井轨迹是影响气油比变化的重要原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结合生产需要,提出了根据气油比变化在该气田的应用方法,如出水预警机制、钻井轨迹优化、提高采收率对策等。  相似文献   

11.
库车坳陷中部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为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气藏埋深大,地震资料品质差,圈闭难以搞准,勘探难度大。近几年通过在该区反复实践,应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可以直接识别裂缝性储层,解释裂缝,计算裂缝参数,预测裂缝有效性。经过实例应用,展示了成像测井新技术在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碎屑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