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小儿推拿补泻六则王道全周建国任玉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推拿手法/补泻小儿推拿补泻,是医者据患儿病证的虚实,在其经络穴位上运用推拿手法的补与泻,达到补虚泻实,治愈疾病的目的。现将小儿推拿补泻六则叙述如下:1手法快慢补泻法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比推拿手法频率快慢为补泻的治疗方法对小儿便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便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儿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带有频率补泻的小儿推拿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儿便秘推拿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11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好转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4.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有频率补泻手法的小儿推拿治疗便秘,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常规小儿推拿治疗便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根据针灸学"迎随补泻"理论,运用平衡舒筋推拿手法治疗脑梗死后手痉挛疗效。方法 60例脑梗死后手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并给予相应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手痉挛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手痉挛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将"迎随补泻"理论,运用于平衡舒筋手法中治疗脑梗死后手痉挛,可提高推拿治疗中风后手痉挛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推拿手法是区分补泻的,一般而言,能降低脏腑的兴奋性、对脏腑功能起抑制作用的手法是泻法,能提高脏腑兴奋性、对脏腑功能起激活或增强作用的手法是补法。推拿补法具有升阳、兴奋或营养机体、促进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推拿泻法有降温、抑制脏腑生理功能、祛除外邪、调畅气机等作用。王国才认为,推拿手法的补泻是通过手法的轻重、推拿的方向、推拿的频率、推拿的时间以及手法和穴位的属性等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小儿推拿补泻,是医者根据患儿病症的虚实,在其经络穴位上运用推拿手法的补与泻,达到补虚泻实,治愈疾病的目的。笔者通过教学、医疗10余年的体验,并温习有关推拿文献,将小儿推拿补泻分为手法快慢补泻、方向补泻、轻重补泻、次数补泻、顺逆补泻及平补平泻6个方面作简要介绍。一、快慢补泻法手法的快慢,是指医者运用手法在患儿穴位上操作的速度,也就是频率。一般来说,手法快为泻法,手法慢为补法。清·骆玉龙《幼科推拿秘书》说:“急摩为泻,缓摩为补。”如推三关、揉一窝风等用快而有力的手法操作为泻,重在发散外邪,用于风寒表症,用慢而轻柔的手法操作为补,重在温阳益气,用于虚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快而有力的手法作用于穴位、局部,能加快血液、  相似文献   

6.
推拿治病,首重于气。推拿调气,重在补泻。推拿手法的补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仅就推拿补泻与气的关系,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作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小儿推拿手法轻重的范畴和施术技巧,阐述了手法轻重补泻的原理和手法轻重的临床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循经补泻手法配合擦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运用循经补泻手法配合擦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推拿方法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临床治愈率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临床治愈率3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经补泻手法配合擦法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现代鼠标手"选穴及所用手法的类别、补泻等规律。方法通过系统结合人工逐条检索方法检索CNKI、WF、VIP、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主要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出近10年(2008年~2018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中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现代鼠标手"的临床文献,运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现代鼠标手"的选穴及所用手法规律。经过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有11篇,包括38个穴位16种中医推拿手法。结果与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选用经脉主要为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为主,以大陵穴为主穴,穴位类型以五输穴和原穴为主;推拿手法为挤压类手法、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以按法、揉法、擦法为主。  相似文献   

10.
推拿疗法是医者于患者体表某特定部位或穴位上施以一定的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身治病的一种方法,其疗效的优劣大凡取决于手法的应用。笔者从师于江苏省中医院推拿专家邵铭熙副教授,观其治病,所施手法刚柔相济,补泻得宜,强调整体观,点线面结合。现将邵老师治疗软组织损伤中习用的四指推、鱼际揉推、振颤、点压及后伸拔伸诸法作一归纳,以飨读者。一、四指推法:操作时以大拇指及食、中、无名三指指腹着力于患者某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肩关节及上肢肌肉放  相似文献   

11.
推拿疗法可以治疗许多病症,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被广泛应用。指拨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通过指拨手法对特定部位的治疗,可以使经络疏通、气血循环增加。本文从指拨推拿的基本手法、基本原则、具体操作、注意事项四个方面,简要介绍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缓与急是推拿手法操作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影响手法补泻的重要因素。缓急主要表现为频率和速度,频率高低和速度快慢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补泻标准值,导致操作时各施各法,产生诸多歧义,既不利于教学、学术交流,也使临床手法操作参差不齐,甚至是否存在缓急补泻差异也尚存争议。本文从古代认识、现代研究、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以期向推拿手法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6,(3):324-326
目的:中泰日韩推拿各自的特点。方法:以"推拿"或"按摩"为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经查重分析、文献资料总结,对中泰日韩各国推拿的起源、理论基础、手法特点、作用效果、治疗范围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手法上,中国以手法间配合应用,日本多以指压法施术于局部治疗,泰国以被动运动关节的手法为特点。在应用上,中国推拿和日本推拿一般多用于临床医疗,泰国推拿多用于保健,韩国推拿在美容方面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频率快慢补泻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小儿便秘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推拿治疗,按照是否给予频率快慢补泻式推拿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予固定频率推拿)与实验组(40例,予频率快慢补泻式推拿),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72 h后排便困难、腹胀腹痛等中医症状2~3分积分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儿治疗5天后治愈率(62.50%)、显效率(3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儿治疗第3周、第4周、第5周时的排便次数明显增多,且同一时段实验组患儿的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儿,P 0.05。结论:对于小儿便秘患儿给予频率快慢补泻式推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固定频率推拿。  相似文献   

15.
一、望气笔者在推拿治疗过程中曾多次看到患者肢体周围笼罩着雾状灰色气体,根据推拿治疗补泻的法则,对此种情况采用先泻后补或平泻平补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时并要求医者与患者同时意守患者的涌泉穴,意想病气排出体外。经临床观察,其灰色气体随疾病的康复而逐渐消失。笔者认为医者可以通过望气来诊断疾病的轻重和区分推拿手法补泻的运用都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二、望色周××,女,57岁,患有颈椎病,当给予颈、肩、背部隔衣推拿治疗后,患者回家发现白色棉毛衫凡施手法穴位处都染上象酱油样颜色。根据中医望色理论,其颜色赤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运用中的规律与特点,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方法:采用现代计算机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毫针针刺补泻手法数据库,对60多年来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录入、审核、提取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规律和特点。结果: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在临床各科应用广泛,在内科中应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外科,相对于其它疾病,中风、中风后遗症应用频次最高;不同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中以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应用广泛,其中捻转泻法和捻转补法应用频次最高;穴位选择以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为主;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留针时间在30~45min时有效率高于其它留针时间;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在针刺临床各科的疗效显著,尤以皮肤科和外科最为突出。结论:毫针单式针刺补泻手法在内科、外科中应用优势明显,多使用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手法,在临床各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五经穴是小儿推拿最常用且最具代表性的特定穴,然而对于五经穴的定位与补泻操作手法,古今医家均有着不同的认识,这无疑给临床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本文以回顾古代文献为主,结合现代相关研究,浅析五经穴的来源、定位与操作的差异以及研究上的不足,以期为临床应用、教学和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小儿推拿是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或局部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物理疗法。要取得较好疗效首先要有正确的诊断,其次要有正确的取穴位置,还有合适的推拿手法(包括推拿的方向、频率、轻、重、按摩的次数等)。笔者在临床实践和拜读同仁著作时发现,诊断相同,取穴位置大致相同,推拿手法不尽相同甚至相反,但疗效相同。笔者以五脏为例,就小儿推拿取穴部位描述及补泻手法不  相似文献   

19.
靳瑞论补泻手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新生 《新中医》1996,28(10):32-34
靳瑞论补泻手法及其临床应用赖新生我校靳瑞教授为全国500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研究生导师。所创三针针术精湛,在临床上擅长针灸补泻手法,他极力推崇中医传统针刺补泻,对秦汉期间的经络补泻卓有见解。现将靳老主张的针灸治疗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良医不废外治"之说.小儿推拿疗法就是一种外治疗法,具有显著的中医特色.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其操作方法都有较大不同,现就小儿推拿的主要特点探讨如下. 1 重视五经,补泻分明 五经穴居小儿五指末节螺纹面,自拇指至小指依次为脾、肝、心、肺、肾经.小儿推拿流派虽多,但均重视对五经的操作,都强调手法的补泻.在我国目前所见到的第一本推拿学专著《小儿按摩经》中就十分重视手法的补泻,认为推拿疗法"乃以手代针之神术也,亦分补泻",在诊治小儿疾病时应该"视病之虚实,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也".书中介绍了许多补泻的具体方法,如"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之为泻"、"脾土曲补直为推"、"肾水一纹是后溪,推下为补上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