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实施PCI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7),观察组通过追踪随访,用电话和家访的方式施以延续护理,以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袁与健康行为量表,评价出院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1年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及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明显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从而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出院回访护理模式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2例,采用出院回访护理模式;常规组66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改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耐受强度、胸闷发作频率、射血分数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回访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心脏康复功能,建议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13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加用渐进式康复护理。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其对促进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胸闷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可提高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渐进性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理指标、运动耐受力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如皋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58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渐进性康复护理措施。于护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指标、运动耐受力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生理指标(血压、血脂及心脏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每次不间断爬楼梯可达(73.12±5.29)级,对照组为(52.76±5.0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每月胸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胸闷发作次数为(3.42±0.93)次/月,对照组为(10.46±1.84)次/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渐进性康复护理能够改善疾病预后,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运动耐受力,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72-973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心脏康复效果。护理干预半年后,试验组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胸闷发作频率、运动耐受强度、射血分数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行集束化护理有利于提升心脏血管功能,改善症状,达到了良好的心脏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局部麻醉下,经度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后,用特制球囊导管扩张病变部位,再将带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至病变处,以8个大气压扩张球囊30~60秒植入支架。术后住CCU24小时,严密心电、血压监护,测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严密观察有无血栓形成、股动脉伤口出血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和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等情况发生。实践证明:加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142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6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失控感量表评估患者心境状态,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评估患者健康行为状况及评估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失控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研究组服药、饮食、复诊、心情调节等自我管理能力、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躯体活动、心理健康、社交关系、健康责任感、营养状况、压力管理等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性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持续护理计划,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规范患者出院后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进入监护室监护,由于手术创伤、环境改变、睡眠紊乱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精神异常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其发生原因,加强预防护理,以减轻精神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作为一种较新的冠心病治疗手段,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相比较,前者可明显减少手术所致的急性并发症并降低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本文通过对60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施行动脉内支架术的护理,总结出术后对留置导管,严密监护病人生命体征及心理护理,可确保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杨慧敏 《现代护理》2002,8(6):488-489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作为一种较新的冠心病治疗手段,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相比较,前者可明显减少手术所致的急性并发症并降低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本文通过对60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施行动脉内支架术的护理,总结出术后对留置导管,严密监护病人生命体征及心理护理,可确保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评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对11例在我科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预防急性冠状动脉再梗塞和闭塞。由于手术成功率高,残余狭窄小,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常被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紧急抢救治疗。我们通过对106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在确保患者术后康复中起到了很好作用。现总结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2年8月共做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106例,其中男性77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7岁。女性29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8岁。其中43例有高血压病病史,12例有糖尿病病史,术后血肿5例,并发心跳骤停7例,死亡3例,其余均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7.2%。2 术后护理要点2.1 持续心电监护 术后头3天病情未稳定,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结局量表,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59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总分为(55.58±10.59)分,生存质量总分为(79.09±11.98)分.以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为自变量,生存质量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常生活管理是症状控制、认知功能、治疗满意度和生存质量总体水平的预测因子(P<0.05),疾病医学管理是症状控制的预测因子(P<0.05),情绪管理是症状控制、躯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不同维度对生存质量的不同维度的预测作用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症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循证护理的48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2组的术后并发症以及康复情况。结果并发症方面研究组患者的低血压、迷走神经反射、腰背酸痛、尿潴留、腹胀便秘以及失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康复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早期活动能力以及心理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且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能迅速改善冠脉供血,疗效明显,手术成功率高,现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由于冠脉内支架植入后并不能逆转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进程,因此,术后冠脉再狭窄仍有发生。Lissper[1]认为冠脉介入术后患者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与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格林模式指导的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医院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格林模式指导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希望水平、用药依从性及健康生活方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6.6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积极态度、亲密关系、行动态度评分及希望水平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人际关系、营养、健康责任、体育运动、压力管理、精神成长评分及健康生活方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格林模式指导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希望水平,促进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和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心功能、术后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1,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问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诊PCI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干预,能缓解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和康复训练的认知能力,改善不良行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术后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知信行模式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抑郁焦虑情绪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我院66例行PCI手术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知信行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病人抑郁焦虑状况及健康行为状况.结果 两组病人护理前...  相似文献   

19.
20.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临床已广泛应用,但术后可发生急性冠脉闭塞、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严重并发症,如何早期预防术后并发症,一直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我科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