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明泛指人的思维活动,然而思维活动究竟为何脏所主?虽然不少中医学者认为由脑主宰,但当其著书立说涉及神明之时,却又不谈脑主神明,而不惜耗费笔墨大谈心主神明。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受传统理论心藏神的束缚;第二是若谈脑主神明就牵涉到许多学科的有关理论,都要做相应的改动,困服很大,难以在中医界通过,所以肆口不谈脑主神明。由于心主神明与客观不符,故造成中医对有关精神、神志疾病的论述不能自园其说,或者含糊不清一笔代过。这也说明中医理论有系统整理和进一步提高的必要。如中风证,谈  相似文献   

2.
研究心主神明理论的临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主神明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 ,尽管历代医家对其做了深入的探讨 ,但迄今仍是智仁各见 ,众说纷纭。鉴此 ,笔者不揣浅陋 ,对其科学内涵及临床意义浅析如下 ,就正于同道。1 “心”的基本内涵正确理解“心”的涵义是研究中医心主神明理论的关键环节。心主神明立论于《内经》 ,是指藏象学说中五脏之主 -心的重要生理功能。《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 :“心藏神” ,并对“心”的涵义进一步解释道 :“心者 ,神之处也。”《灵枢·邪客》阐述了“心”的重要地位 :“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至于何谓心 ,《素问·六节藏象论》则…  相似文献   

3.
“心藏神”,即心主神,或曰心主神明,为心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内经》对此从概念、范围、生理、病理诸方面都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然现行《中基》教材对“心藏神”概念的认识,却有不妥之处,兹结合《内经》有关原文,提出商榷如下.一、心藏(主)之“神”非为“神志”何谓“心藏神”?1978年出版的高校教材《中医学基础》(即四版教材)认为,“心藏神”为心主神志,其云:“古人之所以把心看作‘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心主神志的功能是  相似文献   

4.
脑主神明理论的源流及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先秦、两汉以降有关脑理论的文化背景,以及同时期中医脑主神明理论的发展,剖析脑主神明与心主神明之争的渊源,对中医脑神理论的源流及内涵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5.
一、心主神而非心主神志近年来的中医书籍和教材,论及心的生理功能,多谓“心主神志,也即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并解释说,心所主的神志,即狭  相似文献   

6.
从经典的心主神明、主血脉的概念探讨心的本义。回顾中医脏腑生成说,阐发心是随脾生成后而衍生出来,心是充实与完善了脾的功能;并从神明为五脏所主探讨其源本。认为中医脏腑的核心是在脾,并非在心,脾与心是呈主从关系。展现心脾气血互济,神意相承的密切相关及其临床的运用意义。进一步认识心的本义及心脾相关学说,有利于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答:《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々,因此,心有主神明的功能。所谓神,有广狭两义,而心主神明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但是这种功能活动,西医认为是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而中医把脑作为奇恒之府,其功能归属五脏之中,尤其是心、肝、肾中。虽然在中医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没有关于脑的专著,但《内经》对脑的生成、功能、生理和  相似文献   

8.
“心主神明”即心主神志,或心藏神,此理论是中医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明”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反应等,无不包含在神的范围;而心主神明之神,是指狭义之神,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正如在汉字中凡与精神、思维、情感有关的字,如:思、怒、悲、惊、  相似文献   

9.
王文炎  陈瑞  梁凤霞 《环球中医药》2020,13(9):1499-1502
中医“神明”与心、脑关系密切,目前对其认识争议较多。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对“神明”涵义,及与心、脑关系的论述,认为心藏“神”,为“神”之根,统领生命活动;脑主“明”,为“神”之用,主事生命活动;形成心-目-脑的“神”运行通路;以心为主,心脑协作调控“神明”。基于此认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针刺领域研究取得的成果,对“神明”及与心、脑关系进行思考与展望,以期为中医“神明”及与心脑关系理论的认识提供参考,为脑病的诊治提供思路,促进中医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脑与五脏相关理论研究角度,对脑为“奇恒之腑”和“心主神明”问题加以论述。从《内经》记载起,对神明有两种不同认识。明代李时珍提出的“脑为元神之府”,符合现代解剖、生理、神经生物学的实际,也符合当今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新成果的实际,而“心主神明”之说,已逐步暴露出它的不足。因此,医家提出“脑主神明、肝主情志、心主血脉”的学术观点,并设想脑居于中枢地位,统管五脏六腑,为心、肝、脾、肺、肾之首。主张心神不再是五神之首,心神乃五神之一,神、魂、魄、意、志均受脑神统管和支配。心主神明和肝主情志是同一层次,均是其“象”——脑的生理病理功能的表现。至于历代前辈以“心主神明”理论指导长期积累形成的临床经验和有效方药,仍应该加以认真继承、创新和发展。今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方向,应以脑科学研究为主攻目标,它是当今世界医药科学研究的薄弱环节。笔者建议:我国中西医应该团结合作,多学科参与主攻脑科学研究中尚未知的领域,为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创立我国新医药学和攀登世界医药科学高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心与脑孰主神明的论战旷日持久,令人莫衷一是。与其竞短争长,倒不如澄清“心何以主神”这一关键问题,揭示“心主神”理论形成的过程与成因,或许更有助于化解心脑孰主神明的争端。既往中医学者提出了心主血脉、心居中以主宰人体而主神等诸多观点,但未能结合古人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阐明心何以主神的独特性;并且对于古代典籍中感官七窍与心、神关系的诸多论述,缺乏深入的讨论。因此本文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出发,重新解读古籍中的有关论述,阐释在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的认知模式下,古人对感官七窍与心、神关系的认识如何影响“心主神”理论的形成。认为围绕感官七窍构建的相关概念是古人体认“神”的重要基础,且古人对感官七窍与心、神关系的认识,以及感官七窍与心之七窍的观察联想,促进了“心主神”理论的形成,这也是理解“心主神”与“脑主神”关系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术界关于"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及"心脑共主神明"的争论由来已久,脑主神明、主思维,"脑为元神之府"和"灵机记性在脑"的认识,这些观点是正确的,正确认识脑的生理功能,对防治脑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孰主神明之论争及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中医界对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及心脑共主神明论之论述概况。认为心主神明论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心脑共主神明论实质还是倾向于脑主神明论。脑主神明论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中医脑病学的理论基础,符合中医脑病的临床实践,应该确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命门脑元神与心识神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从明·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后 ,10 0多年来中医界围绕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一直争论不休 ,近十几年来又日趋激烈。如陈士奎强烈呼吁“再不能继续维系错误的心主神明说” ,认为“心主神明说的实质是脑主神明” ,并坚决主张“变革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 ,认为“这是中医脑科学理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的科学意义”[1] 。张挺、李其忠则直言“神明孰主之争毫无继续进行的必要”[2 ] ,坚持传统的心主神明论。许振国和张继东则相继提出“心脑共主神明论”[3、4] ,试图缓解上述两种观点的矛盾。争论的焦点 ,不外乎是孰主…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脑的解剖生理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对脑的解剖生理的认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神经内科李如奎(200031)关键词:脑,解剖,生理,中医脑病中医的基本理论虽是以五脏配五行的藏象学说为中心的整体观,把脑的功能分别归于心、肝、肾等五脏,并形成了心藏神、心为五脏之大主的传统概念,但中...  相似文献   

16.
心脑共主神明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神明所主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两种观点均未能回答神明产生和变化领域的一切问题。而心脑共主神明观点,既有文献记载支持,亦有现代科学证据。该观点的提出,对于正确认识神明之生理及病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神为体,脑神为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心脑共主神明的问题,提出“心神为体,脑神为用”的命题。认为脑在功能上是阴阳气血精明流注的通道,是五脏功能的通道,而且又贮藏精髓,是神汇注之处。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而主神明,神有主导形的作用。心是神明所出之根,脑是神明流注之所。因此,所有的五脏功能表现于“神明之体藏于心,神明之用发于脑。”现代研究也证明心脏对脑和人的精神活动具有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心脏是生命代谢的中枢,脑的功能还必须依赖于心脏的指令。  相似文献   

18.
北乡医话     
<正> “神明之心”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脑为奇恒之腑之一。由于五脏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论》),因而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都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历来为中医界同仁所接受。但其中心与脑的问题,不论前哲或时贤的提法都值得有所商讨,如《医学入门》“有血肉之心,有神明之心”,《中医学术研究》则直接指出“心有大脑皮层的功能”。这种提法,我认为有讨论的必要,其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心和脑的关系,说明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构成内在统一的系统,并揭示了该系统的实质;其次阐明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肿瘤发生与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从“心神脑神系统”着眼,扩展中医思路,提出防治肿瘤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中"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一句可视为心主神明论的总纲。从内容上来讲,心主神明论的理论框架可以总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形态看,心为神之舍;从功能看,心为神之主;从生理看,心得神则生;从病理看,心失神则死。从形式上来讲,《黄帝内经》心主神明论的表述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从意义上来讲,心主神明论可不拘泥于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比五脏藏神论阐述问题更为灵活。两种理论一合一分,相得益彰。脑主神明的提出使心主神明受到极大挑战,二者对后世精神疾病、神经疾病和心身疾病的诊疗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