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克深2井储层受固相侵入和水锁伤害程度深、范围广,若不经改造,基本无法建产。为探寻适合深度伤害致密砂岩储层的改造方式,对该井先后采取了酸压、重晶石解堵和加砂压裂3种改造措施。研究表明:酸压改造不能突破深度伤害带,无法恢复气井产能;重晶石解堵作业只针对储层的重晶石堵塞有用,作用能力和范围有限,仍无法释放大部分产能;加砂压裂突破了深度伤害带,可沟通远端天然裂缝,恢复气井产能,压裂后日产气20.4×104m3。  相似文献   

2.
克深区带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中东部。由于受特殊的构造背景影响, 该区储层地应力场 与天然裂缝是影响气井产能的两个重要地质属性。研究利用钻井井壁破裂行迹、构造形态和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等信息综 合评价克深区带现今地应力大小和方向, 发现该区应力场与天然裂缝之间交互作用强, 天然裂缝的规模发育扰动了储层 内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评价结果表明: ①克深区带气田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以北西和北东为主, 但在气藏内部受天然 裂缝的影响, 应力方位分布复杂。②克深储层内应力状态为走滑型机制(即垂向应力为中间应力)。总体来看构造上轴 部、断层区应力低, 构造翼部、地层陡峭处应力高, 构造东部和南部应力相对低值, 而构造北部和西部应力高。③地应 力场与天然裂缝产状之间的组合关系与储层品质和气井产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充分认识地应力场大小和方向在 储层内的分布特征, 有利于克深区带复杂条件下的单井投产方案的合理设计, 科学制订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3.
和田河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巴楚凸起南缘与麦盖提斜坡相交的枢纽部位的玛扎塔格构造带上,储层埋深1500~3000m,属低孔低渗储层。早期封隔器滑套的水平井改造手段在和田河气田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介绍了连续管带底封喷砂射孔环空分段压裂技术在该气田的一口水平试验井成功应用,作业后增产效果明显,说明该技术可用作和田河气田水平井改造,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该技术相关作业参数需要优化。  相似文献   

4.
库车坳陷克深区块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高温、高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 气水分布关系十分复杂, 给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通过系统剖析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气藏源储关系、气水分布特征等, 结合相渗等实验, 研究气藏的气水分布成因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该致密砂岩储层基质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 孔喉结构复杂, 断层、裂缝形成不同尺度的裂缝网络系统, 储层非均质性强;“源储显著分离” 是克深区块有别于国内外其他典型致密砂岩气藏的主要特征, “源储分离” 使得天然气需要通过断层、裂缝系统, 经过较长距离的二次运移进入致密储层;天然气充注程度受断层—裂缝系统、裂缝网密度、岩石基质物性与孔隙结构影响, 距离裂缝面越近, 岩石基质中天然气充注强度越大;在膏盐岩直接盖层影响下, 气藏地层水主要通过断层和裂缝网络返排, 排替作用是主要的成藏机制。据此将克深地区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归纳为3类:缝网发育的正常气水分布模式、缝网不发育的气水分布模式和局部缝网发育的气水共存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5.
克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强烈的南北向挤压和古近系上部致密膏盐岩盖层同时作用使深部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为准确评价优质储层,提出了用测井曲线预测优质储层发育的方法。有效应力增大使岩石颗粒之间的胶结物产生塑性变形,强烈的压实作用使孔隙空间减小,导致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小;有效应力系数可以很好地描述储层的有效性,克深地区储层有效应力系数低于0.85的井段优质储层发育。水平主应力差值越大,储层孔隙度越小,渗透率变低。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油田库车前陆盆地地层高陡、地层异常高温高压、地应力分布复杂,储层具有基质孔隙度低、孔隙结构复杂、裂缝发育等典型非常规致密砂岩特征。现有研究资料表明,该区地应力大小和方向与储层有效性关系密切。利用常规测井和声电成像测井资料,基于岩石力学实验,结合压裂、地层测试等实测数据,建立了适合于大北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地应力计算模型,并提取储层有效性评价指标,为工区从地应力角度评价低孔低渗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判据。  相似文献   

7.
克深三维区目前处于勘探开发的前期,需要明确地应力场及地下储层裂缝的分布规律,指导开发工作,但该区存在地层埋深大、取心困难、成像测井资料缺乏等实际情况,应力场研究及裂缝预测难度大。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以井点现今地应力值为约束进行了克深三维区现今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同时建立了应力应变与裂缝参数的定量关系模型,利用古今应力场结合法对克深三维区的裂缝参数进行了预测,模拟结果显示构造高部位和断层带是低应力值区及裂缝的有利发育区。裂缝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对比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度较高,裂缝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克拉苏构造带盐下白垩系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内裂缝普遍发育且分布复杂,对单井产量影响较大,目前仍然缺乏成熟的理论模型和预测方法。本次研究综合应用钻井、测井资料及黏土裂缝模拟实验对裂缝空间展布规律和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建立断背斜裂缝带分布垂向结构模型,根据褶皱中和面将裂缝分为3层结构,上部为高角度裂缝带,中部为裂缝欠发育带,底部为裂缝倾角复杂带。(2)建立断背斜裂缝带平面分布模型,将裂缝带分为纵向挤压缝带、纵向张性缝带及横向调节缝带。(3)根据黏土裂缝实验统计结果,建立了调节裂缝带的“抖动点预测模型”及张裂缝带的“褶曲度预测模型”。通过有利裂缝带预测指导了克深区带井位部署,克深8井区天然气平均日产超百万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库车坳陷克深油气田目的层巴什基奇克组储层埋深大,高温高压,天然裂缝发育,属超深高温高压气藏。但是由于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储层伤害严重,井况复杂,测试资料录取困难,缺乏必要的储层参数,亟需加深对储层的认识。研究发现,大量的酸压施工压降曲线没有得到有效分析和利用。利用压降曲线建立了井底压差与产能关系图版,用以准确判断储层真实物性,消除地层伤害带来的影响。首次利用压降曲线计算储层渗透率,为渗透率模型地质建模提供参数,建立渗透率、米采气指数、裂缝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反演测试井段裂缝发育程度,给油基钻井液成像测井裂缝解释提供参考。按照单井渗透率和裂缝发育程度,预测区块内临井的储层发育特征,对储层改造进行指导并预测 产能。  相似文献   

10.
迪那2气田为超高压低孔裂缝性砂岩凝析气藏,区域构造属于库车坳陷东部的东秋里塔格构造带,受迪北和东秋两条逆断层控制,局部裂缝发育。已有的钻井取心、成像测井及生产动态数据表明,储层裂缝发育程度与单井产能关系密切,因此,对单井裂缝的评价及裂缝空间预测将显得尤为重要。综合迪那2气田大量的岩心、成像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以裂缝及建模一体化的研究思路,量化总结了裂缝的发育规律,并应用多属性体权重约束方法建立了裂缝发育约束体和三维裂缝网络模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针对裂缝性低孔砂岩气藏的裂缝建模方法,为该类气藏的数值模拟及合理技术政策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油田迪北区块气藏低孔低渗,属典型致密砂岩气藏,水锁损害严重,采用常规钻井加储层改造技术难以获得工业油气流,为此,油田在迪北区块开展了储层氮气钻井的前期研究与现场试验,形成了氮气钻井工艺、井控装备研制与配套、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四大技术系列。该技术在该区块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功应用,创造了中石油氮气钻井产量、井口压力等最高纪录,为塔里木油田致密砂岩油气藏规模性增储上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塔中Ⅰ号碳酸盐岩气田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其储层参数及单井控制储量评价非常复杂。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综合考虑流动压力和产量的关系,通过典型曲线法、流动物质平衡法、解析模型法等分析方法对单井生产动态进行诊断分析,并求取储层渗透率、表皮因子等相关参数及单井动态储量。文章以塔中Ⅰ号气田开发试验区为例,说明了该方法在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动态评价中的具体应用。由结果可知,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对单井生产动态具有一定的诊断作用,对单井生产动态与储层的关系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该方法对储层参数评价准确,通过产量不稳定分析结果与不稳定试井解释结果对比发现,对未有不稳定测试资料的碳酸盐岩凝析气井来说,可直接采用产量不稳定分析法对储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对塔里木油田同区块、同层位、同井次的现场不同油基钻井液和水基钻井液油层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 分 别对室内配制的加入相同加重剂、相同的表面活性剂、相同的油层保护材料的油基钻井液和水基钻井液的储层保护效果 进行了对比, 并对油基钻井液伤害储层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油基钻井液在储层保护效果上没有绝对的优势, 与 水基钻井液相比对储层伤害要小一些。  相似文献   

14.
体积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手段,利用天然裂缝剪切激活的临界应力GMI准则论证了库车超深、超高压、超高水平应力差气藏压裂可激活优势方位的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网络裂缝;同时,库车致密砂岩气藏天然裂缝具有方解石全充填或半充填特征,具备通过酸—岩反应获得网络裂缝导流能力的物质基础。缝内暂堵可提高裂缝内流体压力,使之前未激活的天然裂缝剪切滑移,增加平面上网络裂缝复杂程度;缝口和射孔孔眼暂堵可使井筒憋压,在纵向上压开更多层段,增加纵向改造动用程度;缝内转向和纵向转层是提高油藏改造体积的有效方法。探索了可降解纤维球和/或颗粒纵向转层和缝内转向工艺在库车低孔裂缝性气藏的适用性,进行了18井次的暂堵转向体积酸压作业,压后增产效果显著。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组合的纤维球和纤维颗粒具有较好的纵向转层效果,施工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小粒径纤维球与纤维颗粒组合的缝内转向效果较差,仅纤维球与纤维丝组合具有较好的缝内转向效果,施工压力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15.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由于构造作用和岩溶作用等复杂的地质作用而缝洞发育,形成种类多样的储集空间,如何提高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不同储集空间类型凝析气藏采收率是目前塔中凝析气藏高效开发面临的主要难题。综合钻井、录井、测井静态资料和完井酸压改造、试井、试采动态等资料制定了一套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类型综合判别技术及标准。借助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不同储集空间类型的凝析气藏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表明,对于洞穴型储层适宜注水替气开采,对于裂缝孔洞型或孔洞型凝析气藏采用早期注气保压的开发方式。提出的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集空间类型判别方法及其对应的开发对策,有效地指导了碳酸盐岩凝析气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油田库车地区低孔裂缝性砂岩储层流体性质复杂,制约了综合录井仪在录井现场对油气水层的发现和精确的评价解释,为了提高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评价解释符合率,引进了钻井液核磁共振分析技术。阐述了钻井液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基本原理、钻井液中流体的核磁共振基本特征、评价方法以及应用情况,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按不同钻井液类型、不同地区分别建立了解释标准,应用效果良好,对油气水层综合解释符合率达85.71%。钻井液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油田的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钻井方式的不同会对凝析气藏动态产生重要影响,气体钻井由于极低的井底压力易引起反凝析现象的发生。为此,分析了气体钻井过程环空压力分布及地层压力变化、气体钻井过程环空和地层的反凝析现象,以及反凝析对压井完井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凝析气藏气体钻井时,地层中会发生反凝析和蒸发现象,反凝析区域随钻进过程逐渐由井筒向地层扩展;反凝析现象可使地层在后续压井完井过程中形成混相乳化带和纯油相带,通过润湿反转作用改变毛细管压力方向并产生液阻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作液侵入地层产生伤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