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 ,2 9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 7d入院 ,无发热 ,一般状态好。超声检查 :肝大小正常 ,实质回声均匀 ,血管走形清晰 ,右肝前叶见 2 .1cm× 2 .0cm强回声结节 ,边界清 ,内部回声均匀 ,未见晕环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结节内可测及少许血流信号。胆囊大小 7.0cm× 2 .0cm ,壁光滑。胆总管全程扩张 ,最宽处 3 .9cm ,胆总管中段后壁见 3 .6cm× 2 .0cm等回声结节 ,表面不光滑 ,似“菜花样”突入胆总管腔内 ,该结节后方胆总管壁层次消失 (图 1) ,结节内部可测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最大血流速度 0 .8m/s ,阻力指数 0 .7(图 2 ) ;胆总管末端另见…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8岁,胆囊结石5年。超声检查:胆囊增大,腔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反射,伴淡声影,胆囊体后壁见大小约4.6cm×2.0cm弱回声反射,中央呈低回声,大小约2.9cm×1.5cm,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4岁,以右下腹痛20天、发现盆腔包块半天为主诉入院.平素体健,38天前因过期流产行清宫术,术后B超见子宫肌层内3 cm×3 cm团块状弱回声,疑为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4.
岳林先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11):F0003-F0003
患者男,31岁,主因阴囊增大不适数年就诊,查体:左侧阴囊显著增大,约为右侧阴囊的3倍,变硬,平卧后不能缩小,超声检查,左侧阴囊精索静脉增粗,内径3-5mm,显著充血,为重度精索静脉曲张,腹部超声见胰腺头,体,尾弥漫性肿大。 相似文献
5.
6.
7.
8.
患者女,35岁。因后颈肿物1年入院。1年前偶见后颈部有一黄豆粒大小无痛性肿物,渐大。查体:后颈部可触及一拇指肚大小肿物,质硬,无压痛。超声检查:后颈部正中偏右侧深筋膜与肌层之间可见1.0cm×0.8cm的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整,边界欠清晰,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图1)。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后颈部实性肿物(性质待定)。术后病理:软骨化生。讨论疤痕、出血灶及骨骼肌在受伤后都可发生骨或软骨化生。本例见于正常的深筋膜与肌层之间,属罕见。软骨化生在临床上,除触及局部硬块外,一般无其它症状。X-线片对其诊断意义不大。超…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1岁,因"发现左侧颈部包块1周"入院.查体:左侧颈部扪及一包块,质中,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双侧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实验室检查:降钙素:>2000 pg/mL,癌胚抗原:33.5 ng/mL.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见大小约2.3 cm×2.1 cm×1.9 cm的低回声,见图1,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其内散...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8个月,因腹痛腹胀10d来我院就诊。入院前行超声检查:于右下腹部测及一大小约10.0cm×5.9cm×6.9cm的团状低回声,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肿块中之肿块及簇状钙化样强回声,其内测及数条管状无回声区,迂曲走行(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其内血流信号充盈。超声诊断:腹腔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结合病史,考虑神经母细胞瘤可能性大)。术中所见:后腹膜实性肿物呈分叶状,右侧输尿管、腹主动脉、右侧髂动脉、下腔静脉均被肿瘤包绕,将肿瘤与迂曲管腔分离,切除肿瘤约90%。病理结果:神经母细胞瘤。讨论神经母细胞瘤是…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9岁,因左睾丸肿胀疼痛20d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睾丸坚硬,体积稍增大,触痛阳性。右侧睾丸及双侧附睾未触及异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临床拟诊:左睾丸实性占位,建议行阴囊超声检查。采用HPImagePoint彩超仪,探头频率10MHz。超声检查:左侧睾丸增大,其内可测及一4.6cm×2.2cm高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肿块,其中肿块内高回声周围可见低回声包绕,肿块周围可见包膜样回声,与正常睾丸组织分界清晰(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肿块内部未见血流信号,于肿块周边可测及少量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为低速低阻动脉血流。右侧睾丸及双侧…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41岁。因右上腹慢性疼痛就诊。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肝肾功正常。B超检查:右肝前叶S5段门静脉前方见一大小约1·8cm×1·3cm类圆形低回声占位,边界清晰,无包膜,内部回声均质。CDFI:团块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余肝内回声正常。超声提示:右肝内实质占位(图1)。作经皮经肝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肝正常组织,穿刺后声像图未见明显变化。经非正规抗炎治疗后分次B超复查,声像图同前。于10个月后作剖腹探查手术。术中见病变区肝脏颜色略不同于正常肝组织,触摸与正常肝组织硬度一样。术中B超见该处仍为中低实性回声团块。术中… 相似文献
13.
刘爱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2):1820-1820
患者男,44岁,右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平素体键,无肝炎史.超声检查:肝左外、内叶及右后叶探及数个实性不均质略强回声团,形态欠规则,部分边界欠清,最大的4.0 cm×3.1 cm,左内叶探及5.2 cm×5.4 cm混合性包块,暗区为不规则片状;右侧腹部探及27.0 cm×11.1 cm×17.8 cm混合性包块,与肝右叶下缘无分界,随呼吸与肝同步移动,暗区为片状不规则,部分呈网络样;此包块占据右侧腹部,下达盆腔且压迫右输尿管致右肾轻度积水,余肝组织回声正常.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0岁,因进行性气喘加剧伴陈发性窒息20个月,出现咯血2周而就诊。外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无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声门下方2cm处见一赘生物,表面粗糙易出血,气管大部已堵塞,考虑为气管肿瘤而转入我院。外科查体:气管居中,颈部末触及明显肿物, 相似文献
15.
刘覃俊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2):108-108
孕妇 ,34岁。孕 1产 0 ,孕 2 0周。婚后多年未孕 ,此胎为人工受精。应用 3.5 MHz凸阵探头 ,常规产前超声检查 ,见胎儿双顶径为 5 .2 cm,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沿胎儿颈部横切可见一大小为 3.4 cm× 3.6cm的囊状无回声区 ,边界清晰 ,壁薄 ,内可见分隔强回声带 ,与颈部皮肤相连 ,漂浮于羊水中 (图 1)。胎心、胎动正常 ,四肢结构正常 ,胎儿胸部探测时可见双侧胸腔内呈现无回声区 (图 2 )。羊水多 ,最大无回声区为 10 .1cm,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 ,成熟度为 级。超声诊断 :1.单胎妊娠 ;2 .胎儿发育畸形 :胎儿颈部呈多分隔无回声区图 1 颈部淋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4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表现、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乳腺肿块2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4例均为不均匀低回声,2例表现为斑点状钙化,3例血流信号丰富。免疫组化检查,均表达嗜铬颗粒蛋白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3例表达突触素(Syn)。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雌孕激素受体阳性与CerbB-2基因表达阴性是预后良好的指标,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80岁,因右上腹胀痛3^+个月,加重10d来院就诊。体格检查:患者腹部平软,右上腹及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肋下扪及胆囊,大约3.0cm×3.5cm,轻微触痛,质硬,活动度极差,Murphy征阴性;肝脾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CT提示:胆囊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胆囊癌伴肝门区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8.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超声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70岁[平均(55.2±12.2)岁].4例肿块位于右侧乳房,1例位于左侧乳房,大小0.65~3.90 cm[平均(2.04±1.17)cm].5例肿块超声为不均匀低回声,4例形态不规则,1例为圆形;4例边界清晰,1例边界模糊;其中2例有钙化,超声表现为点状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3例血流丰富,1例未见明确血流.病理:大体形态学均表现为实性肿物、颜色灰白,边界尚清.结论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血流丰富.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8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大腿肿物,肿块逐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无发热、乏力及体质量下降等。查体:左大腿上部前外侧可触及一肿块,质中等,界清,活动度尚可,无压痛。超声检查示:左大腿上部前外侧皮下软组织内可见4.0cm×2.0cm的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尚均匀(图1),边界清晰,形态不规整,呈分叶状。CDFI:团块内可探图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声像图及点状血流信号。术中所见:肿物位于皮下脂肪层内,质韧,包膜不完整,切开后断面呈黄白色。病理诊断:左大腿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entin(+)、巨细胞抗体CD68(+)。讨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由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一般发病年龄较晚,为50~70岁。多发于肢体(尤以大腿多见)及后腹膜等部位,呈浸润性生长,术后容易复发,预后不良。由于瘤组织学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影像学特点的非典型性,超声检查常表现为低回声型、混合型(有明显液化坏死区)或无回声型肿块,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稀少星点状血流信号。本例肿瘤呈低回声,内部回声尚均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但呈多分叶状,故高度怀疑恶性组织来源。但由于该瘤不具有...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46岁,因不规则反复阴道流血来院检查,行妇科检查示:宫颈内口有赘生物,宫体前位。双附件均触及包块,质硬,无压痛。B超示:宫体右侧见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肿块,大小90mm×60mm×45mm,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