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在其发病及肺外损害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病情轻重分为两组,20例为轻型支原体肺炎,20例为重症支原体肺炎.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患儿急性期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在发病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症支原体肺炎高于轻型支原体肺炎,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原体肺炎病变越严重,急性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越高.因此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可作为监测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轻症(轻症组)、重症(重症组)支原体肺炎患儿各40例,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水平,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同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IL-6、CRP水平及CPIS评分均高于轻症组(P<0.01);两组患儿血清IL-6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CRP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6、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病情加重二者水平随之升高,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由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其在临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5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7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Α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和IL-10的水平,利用Pearson Correlation对TNF-α、IL-6和IL-10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几组血清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19.24±7.74)、(44.91±18.76)和(15.78±6.54)pg/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5);观察组BALF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31.16±10.54)、(78.44±22.58)、(21.67±9.80)pg/mL,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5);血清和BALF中TNF-α、IL-6和IL-10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及IL-10的水平与支原体肺炎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水平可为支原体肺炎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诱导A549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为MP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和MP,用感染复数为1:20的MP加入到A549细胞中共同孵育,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不同刺激时间的MP作用A549细胞后分泌TNF-α和IL-8的含量。结果:MP能显著诱导A549细胞分泌TNF-α和IL-8(均P<0.01),经相关回归分析,其产生的水平与刺激时间具有依赖性(r=0.821,0.911,P<0.01),且二者之间具有量的正相关(r=0.942,P<0.01)。结论:MP诱导A549细胞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8具有量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 IL-6及ECP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MP)的发病机制,使对MMP多种临床表现治疗更具体化,以提高疗效。方法 把53例确诊为MMP患者按临床表现分成Ⅰ,Ⅱ,Ⅲ组,I组为单纯肺部受累没有喘息症状;Ⅱ组为单纯肺部受累但伴喘息疗效;Ⅲ组除肺部受累外还伴有肺外症状者。对这53例患儿均抽血作TNF-α,IL-6及ECP检查,并与同期正常儿童作比较。结果 各组患儿3种炎性因子与正常组比较P值都小于0.01,差异有显著性。ECP水平Ⅱ组与其他组比较P<0.05;IL-6,TNF-α水平,Ⅲ组与其他组比较P<0.05。结论 MMP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学有明显关系,MMP患儿血清有明显的细胞因子变化,所以MMP的治疗不仅仅是抗微生物治疗,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辅以不同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含量,探讨其水平变化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47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观察组轻症和重症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儿,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指标,其检测结果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段世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07-108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2、IL-6、IL-10、TNF-α)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60例MPP患儿和60例健康儿童血清IL-2、IL-6、IL-10、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患儿血清IL-2的水平与恢复期、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患儿血清IL-6、IL-10、TNF-α的水平与恢复期、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期和对照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IL-6、IL-10、TNF—α参与了MPP发生和疾病进展,检测上述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对判定病情和预后有-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肺炎支原体DNA(MP-DNA)水平变化对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科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6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6、IL-8及MP-DNA水平,并探讨对应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8和MP-DNA水平均明显高与对照组儿童(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8和MP-DNA水平均明显低与同组患儿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6、IL-8与MP-DNA水平在任意两者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结论血清IL-6、IL-8及MP-DNA水平能准确评估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发展,其检测结果对诊断、治疗及预后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5例MPP患儿(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69例存在胸腔积液,其中21例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设为肺部有纤维化组,其余48例未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患者设为肺部无纤维化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肺部无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高于其血清浓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血清浓度(P〈0.05);而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TNF-α、IL-6、IL-8和IL-10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在肺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依据,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雷东红  葛雯雯  闫凡  迟建秀 《海南医学》2020,31(14):1843-1846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的关系及其对患儿免疫球蛋白E (IgE)、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试验组,同期2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非MP感染、非哮喘)设为上感组,200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健康组。测定以上三组儿童的MP滴度、阳性率和试验组不同病程患儿的MP滴度、阳性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比较试验组MP阳性、阴性和不同MP程度患儿的血清IgE、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表达水平,并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P表达与支气管哮喘患儿Ig E、细胞因子水平间的关联性。结果试验组患儿MP滴度及阳性率分别为71.09±8.17、44.50%,明显高于上感组的21.68±4.62、14.50%及健康组的20.08±2.16、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感染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各年龄段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明胶凝集法检测血MP-IgM,对MP—IgM〉1:40确诊为MP感染的48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2例患儿中有154人(32.0%)有明确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接触史,其中年龄〈3岁78例(50.6%),2岁以下的婴幼儿64例中有51例(79.7%)其家庭成员或带养者中至少有一人肺炎支原体抗体呈现阳性,近2周内有临床症状的有42例(65.6%)。共有223例(46.3%)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并发症,3岁以下的婴幼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9.2%,4岁以上患儿为51.5%。受累脏器中以消化、心血管、血液系统和皮肤多见,神经系统少见;累积两个以上器官的占28.7%。全部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抗菌素治疗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疗程3—4周,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33%的患儿3个月MP—IgM滴度降至正常,52.3%于3—6个月降至正常。3个月内复发率为3.1%。结论MP感染易误诊,对于短期内病情易反复者应追问有无流行接触史,并及早进行MP-IgM检测以确诊。MP感染易出现肺外脏器受累,规范治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肺外损害,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玲  刘丽平  戴宝泉 《医学综述》2009,15(19):F0002-F0002,F0003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的98例小儿慢性咳嗽和60例对照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浆MP、CP特异性IgM抗体,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MP感染45例(45.9%)、CP感染12例(12.2%);对照组MP感染4例(6.7%)、CP感染2例(3.3%),研究组混合感染5例(5.1%),对照组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小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MP-IgM、CP-IgM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pneumonia,MP)在昆明的发病率、性别、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的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感染儿童11 473例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近5 a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共有11 47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行支原体抗体检测,MP阳性数为2 952例,阳性率为25.73%,男性患儿阳性率21.89%,女性患儿阳性率30.87%,男性患儿低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冬季阳性率为28.41%,春季其次为28.24%,秋季最低为23.07%;0~1岁年龄阳性率最低为9.86%,其次为1~3岁年龄段和4~6岁年龄阳性率,>6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为30.43%,趋势χ2检验χ2 = 178.208,P<0.001,可见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间比较,2011年MP阳性率最高为33.75%,与其他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1年昆明地区曾有MP感染流行,儿童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感染的高峰期春季和冬季,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蒋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275-127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中,MP-IgM阳性率为46.15%,健康组患儿的MP-IgM阳性率11.54%,哮喘组患儿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可能是导致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常规行MP-IgM检测。  相似文献   

15.
16.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385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检测咽拭子肺炎支原体DNA,同时行血冷凝集试验(Coldagglutinationtest,CAT),进行配对资料研究。结果:不同年龄患儿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发病情况有所不同。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DNA阳性率不受自然病程的影响,CAT法检测阳性率则明显受到病程的影响。PCR法阳性率为38.18%,CAT法阳性率为11.69%,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咽拭子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DNA,不受病程、年龄因素的影响,具有特异、快速、敏感、标本易于采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 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 水平及其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菌量高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42例MPP患儿, 选取50例健康同龄儿童作对照组, 对比2组儿童FeNO测定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 法检测MPP患儿BALF中肺炎支原体的DNA定量 (MP-DNA) , 将其分为低菌量组 (MP-DNA定量≤106copies/m L) 及高菌量组 (MP-DNA定量>106 copies/m L) , 对比不同菌量组的FeNO测值;同时, 根据临床将MPP患儿分为普通MPP组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MPP) 组, 对其FeNO测值进行对比.结果 MPP组FeNO水平[ (27.48±5.34) bb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14.24±4.21) bb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高菌量组FeNO水平[ (27.33±6.20) bbp]与低菌量组[ (27.58±4.74) bbp]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RMPP组FeNO水平[ (29.88±4.51) bbp]高于普通MPP组[ (26.00±5.35) bbp].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FeNO水平增高, 但其与所感染肺炎支原体菌量高低之间不存在有相关性;与普通MPP相比, RMPP对患儿小气道的损伤可能更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清胆固醇水平与易感肺炎支原体( MP )的关系。方法60例哮喘患儿分为哮喘组,40例健康儿童被分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并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随访期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次数。结果哮喘患儿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及随访期内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哮喘患儿存在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其可致哮喘患儿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哮喘关系密切。急、慢性肺炎支原体感染能诱发、加重哮喘,使其难于控制,病程更趋于慢性化。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上皮后,诱发复杂的多因子相关的呼吸道炎症和IgE介导的呼吸道高反应性;除此之外哮喘宿主本身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不足,致使病原体不易从机体清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存在抗菌活性及改善呼吸道炎症的双重作用,对于肺炎支原体慢性感染的喘息患儿,其治疗的有效性中占主导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