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USN 综合训练,观察组在接受上述治疗同时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进行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 指数(MBI)、USN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MBI、USN评定均有明显好转(P<0.01),且观察组3 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有效提高USN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USN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3个月内的54例脑卒中后偏侧忽略患者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音乐疗法干预,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凯瑟琳-波哥量表检查(CBS)、上肢简易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2组患者单侧忽略的程度、上肢运动控制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2组C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在卒中后发病初期有效改善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单侧忽略的程度,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悬吊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悬吊下虚拟现实技术训练,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Brunnstrom分期(包括上肢和手)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及Brunnstorm分期(包括上肢和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及上肢Brunnstorm分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Brunnstorm分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悬吊下进行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的疗效。方法:选取病程3个月以内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4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20min/次,1次/天,5天/周,共9周。治疗前后选取单侧忽略行为注意障碍测试(BIT)、凯瑟琳-波哥量表(CBS)、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分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9周后,2组患者CB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BIT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MA-UE)和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及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有针对性的单侧空间忽略治疗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 方法选取USN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3例。2组患者均未给予抗抑郁药物及多巴胺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每日给予2次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将每日2次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改为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训练1次和有针对性的USN治疗1次。于治疗前和治疗28d后(治疗后)采用简式Fugl9-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USN评定分别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抑郁程度、ADL能力和USN程度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2组的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治疗后的FMA[(48.65±7.12)分]、MBI[(41.26±4.88)]分、HAMD[(18.16±2.84)分]以及USN评定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有针对性的单侧空间忽略治疗结合常规康复可显著改善USN患者的运动功能、ADL能力、抑郁情绪和USN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表现和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对2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忽略功能筛查,分析其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表现,并将有单侧空间忽略的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发病初和住院2,4周时对2组患者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评定(MBI),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住院2周末时2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差异显著,MBI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住院4周末时2组的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早期行为分析及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纠正忽略现象,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纠正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康复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单侧空间忽略、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间各项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进行纠正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训练可更为显著地改善患侧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训练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虚拟现实训练,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 Meyer 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 UE)和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 UE、WMFT、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虚拟现实训练结合作业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和观察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FMA、STEF、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STEF、MBI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MA、STEF、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较常规康复疗法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表现和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对2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忽略功能筛查,分析其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表现,并将有单侧空间忽略的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发病初和住院2,4周时对2组患者进行Fugl-Mev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评定(MBI),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住院2周末时2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差异显著,MBI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住院4周末时2组的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早期行为分析及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纠正忽略现象,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了Armeo Spring上肢运动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 方法 52例偏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每日1次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每日1次Armeo Spring上肢运动反馈的作业疗法训练,2组治疗时间均为5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上肢和手的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AROM)、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y Barthel Index,MBI)、Fugl-Meyer 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FMA)和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BI、FMA和WM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FMA和WMFT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I、FMA和WMFT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通过上肢运动反馈训练联合常规康复可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结合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并伴有单侧空间忽略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二等分线段、删除试验和临摹图形评定,凯瑟琳-波哥量表(CBS)评价法、上下肢Fugl-Meyer评价法(FMA),评估患者的单侧空间忽略程度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6周后,2组二等分线段、删除试验和临摹图形试验、CBS、FMA评定均有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定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结合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单侧忽略的程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让患者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对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发生及其对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住入本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进行评测,确定18例单侧空间忽略患者为观察组,将27例无忽略的右侧大脑半球病变致脑卒中偏瘫患者列为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观察组的MMSE评分在治疗后虽有提高(P<0.05),但其FMA、FIM评分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FMA、FIM、MMS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单侧空间忽略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常规康复治疗无助于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每天进行2次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每天进行1次常规康复训练及1次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周治疗5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上肢部分,FMA-UE)、改良日常生活能力(MBI)、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评价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和MBI评估均有明显提高(P0.05),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组的FMA-UE和肩关节前屈、水平内收、水平外展主动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爬行训练结合双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对照组加用单侧电刺激,治疗组加爬行训练和双侧电刺激,共2 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 量表(MAS)、Fugl-Meyer 评定(FMA)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肢MAS 评分、FMA评分及改良MBI 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优(P<0.05)。结论爬行训练结合双侧电刺激能比传统的患侧刺激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小组模式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辅以小组模式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小组模式训练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UEF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8周治疗后,2组患者FMA-UE、UEFT评分、M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MAUE、UEFT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MBI指数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联合小组模式康复训练能提高训练疗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结合肩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7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肩部强化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侧肩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中上肢部分(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FMA和MB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肌内效贴结合肩部强化训练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的肩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