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中药配合胫骨横向骨搬运治疗气阴两虚挟瘀证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榆林市中医医院骨伤三科收治的84例D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胫骨横向骨搬运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手术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同时比较手术前及术后8周证候积分、患足远端血供、患足皮温、踝肱指数及血清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derived factor, PD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cell growth factor, EGF)]水平变化。结果 (1)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0.48%(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2.
何亮  周洪翔  尹东  金哲  牛杨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0):1374-1377
目的:探究胫骨横向搬移术联合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其对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VSD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患肢踝肱指数(A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足部血流指标(足背动脉内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59.38%(P<0.05);治疗后,观察组ABI以及VEGF、bFGF、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横向搬移术联合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高于单用VSD,可能与其增加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足部血供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Wagner 2-4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于术后12周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估。术前和术后12周时,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以及患肢踝肱指数(ABI)、患足皮温、患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价两组对象生活质量状况。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35/35),与对照组[88.57%(31/35)]相比显著升高(P<0.05)。术后12周,两组血清VEGF、EGF、bFG...  相似文献   

4.
张龙  陈朗  王雷  张婕  雍雨  王兰 《广西医学》2023,(4):403-407
目的 比较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与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效果及对创面修复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分为PRP组和rhGM-CSF组,各40例。在外科常规治疗基础上,PRP组采用PRP凝胶治疗,rhGM-CSF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治疗2周后创面愈合率、感染控制水平,治疗前后创面修复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PRP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rhGM-CSF组(P<0.05)。治疗2周后,PRP组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rhGM-CSF组;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创面VEGF、PDGF、bFGF、EGF表达量均较治疗前升高,且PRP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rhGM-CSF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负压滴灌治疗(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 with irrigation, NPWTi)联合红蓝光对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NPWTi+红蓝光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NPWTi治疗,NPWTi+红蓝光组在NPWTi的基础上给予红蓝光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创面愈合速率、血清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和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的变化。随访12周,观察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骨搬移术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下肢大段骨缺损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25例)及联合组(25例)。单一组使用骨搬移术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合端接触后即刻与接触后1周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bFGF、PDGF、VEGF、TGF-β表达情况。 结果联合组骨愈合指数、骨愈合时间、外固定时间低于或短于单一组,骨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对合端接触后即刻,2组CRP、TNF-α、NF-κB、bFGF、PDGF、VEGF、TGF-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后1周,2组血清CRP、〖JP2〗TNF-α、NF-κB水平均低于接触后即刻,联合组bFGF、PDGF、VEGF、TGF-β〖JP〗水平显著高于接触后即刻,联合组血清CRP、TNF-α、NF-κB水平显著低于单一组,bFGF、PDGF、VEGF、TGF-β水平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骨对合端不愈合、钉道感染、固定物松动、关节挛缩、下肢力线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 结论骨搬移术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能有效缩短骨愈合时间,改善骨愈合情况,降低炎症反应,升高骨再生相关因子,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5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予以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实验组(29例)予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总结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例糖尿病足患者(2017年10月25日至2018年10月25日),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各10例,对比2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高,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低。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临床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孵育鸡蛋膜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上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鸡蛋膜、暴露处理为孵育鸡蛋膜对照,测定伤后7、14、21 d创面愈合率、创面羟脯氨酸含量、EGF和bFGF表达量.结果:孵育鸡蛋膜在各时间点愈合率高于暴露组,伤后7 d EGF,bFGF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孵育鸡蛋膜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其促愈机理与覆盖孵育鸡蛋膜后创面EGF,bFGF表达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胃癌转移与血管生成的关系非常密切,受许多分子调控.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 、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SF)、EGF(epidemao growth factor,表皮生长因子)、EGFR(epidemao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Flt-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PD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等等,本文将上述有关分子的机制做一综述性报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对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创面改善、肉芽组织生长和足部微血管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干性坏疽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血管介入术后予复方黄柏液治疗,治疗组予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足部微血管血流灌注量、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肉芽组织生长及足创面改善情况,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足部微血管血流灌注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创面面积、中医证候、NR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面积、创面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络中药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通络+移植组(通心络结合自体外周血于细胞移植)和干细胞移植组(于细胞移植)各30例。于移植前、移植后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VEGF、bFGF水平的变化。结果通络+移植组和血细胞移植组患者的疼痛、冷感、麻木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缓解(P<0.01),除间歇性跛行外,通络+移植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干细胞移植组(p<0.05或P<0.01),2组患者移植后血清VEGF和bFGF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中药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可提高临床疗效,不会导致血清VECF、bFGF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木丹颗粒在重建下肢血运、恢复神经传导方面对于糖尿病足胫骨横向搬移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2组患者均行胫骨横向搬移术,观察组术后口服木丹颗粒继续治疗,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进行对比,持续8周,比较2组糖尿病足患者术后相关结果评价指标,如术后溃疡愈合时间、足部皮温、疼痛评分、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腓总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32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5.6个月(4~9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皮温、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术后疼痛症状的缓解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同时,腓总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也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施行胫骨横向搬移的糖尿病足患者,术后口服木丹颗粒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神经传导,促进溃疡创面的快速愈合,并在预防溃疡复发及骨折的形成方面有一定的增益效果,可能是糖尿病足患者施行胫骨横向搬移术后一种良好的补充强化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EGF、TGF-α、bFGF、TGF-β1和PDGF在兔角膜上皮和基质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角膜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兔角膜上皮和基质中EGF、TGF-α、bFGF、TGF-β1和PDGF mRNA的表达。 结果 EGF、TGF-α和PDGF mRNA仅在正常角膜上皮细胞层表达,基质中未见表达;bFGF和TGF-β1mRNA在正常角膜上皮和基质中均有表达。 结论 角膜能合成和分泌EGF、TGF-α、bFGF、TGF-β1和PDGF,且共同调节着角膜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羟色胺(serotonin,5-HT)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培养技术(CFU-F)检测不同浓度5-HT以及5-HT分别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小鼠及人BMSC体外培养的生长促进作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人BMSC表面5-HT2型受体mRNA表达.结果:5-HT不同浓度(50,100,200,500nM)对小鼠及人BMSC体外培养均有生长促进作用(P<0.05),显示最大作用浓度为200nM.5-HT可增强bFGF,PDGF和VEGF对BMSC生长促进作用.人BMSC表面有5-HT2A,2B,2C受体mRNA表达.结论:5-HT具有BMSC生长促进作用,并可增强bFGF,PDGF,VEGF促进BMSC的生长,其作用途径可能通过BMSC表面5-HT2型受体,从而促进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生肌玉红膏外敷联合活血化瘀中药离子导入对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者足部血流、创面愈合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9月本院DF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生肌玉红膏外敷,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骨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36只家兔的双侧桡骨均建立1.0 cm的骨缺损实验模型后随机分为A,B,C,D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于骨缺损部位植入单纯磷酸钙骨水泥(CPC);B组植入复合bFGF的CPC,C组植入复合VEGF的CPC,D组植入联合应用bFGF和VEGF的CPC。分别于术后3,6,12周切取标本,通过X线摄片、骨密度测量、生物力学测试、组织形态学观察等手段,观察各个时期新骨形成的情况。结果:X线摄片显示12周时D组骨缺损完全修复,材料基本降解;B,C组骨缺损基本修复。骨密度测量显示术后12周时D组骨密度明显高于B,C两组(P<0.05)。生物力学测试(12周时)显示D组最大抗折载荷明显高于B,C两组(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12周时,编织骨改建为成熟的板层骨,D组中皮质骨和髓腔的正常关系以及骨小梁正常的排列结构重新恢复,B和C组则未见骨髓腔再通。 结论:CPC/bFGF,CPC/VEGF和CPC/bFGF+VEGF 3组复合物均能促进骨组织生长及加速骨缺损的修复;CPC/bFGF+VEGF复合物促进骨组织生长的能力明显优于CPC/bFGF和CPC/VEGF复合物,说明bFGF与VEGF促进骨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丝蛋白多功能创面敷料用于大鼠浅二度烧伤创面覆盖后对局部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释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30~250 g。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动物。所有动物于背部造成浅二度皮肤烫伤。创面分别覆以消毒凡士林纱布,丝蛋白创面敷料,丹参注射液纱布,丹参-丝蛋白多功能敷料,外敷无菌纱布包扎。于手术术后3 d处死取材,采用组织培养和比色法测定创面组织释放EGF、bFGF以及PDGF-AB水平,并通过HE和Masson染色对创面组织坏死程度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面组织释放EGF、bFGF以及PDGF-AB水平有明显差异(P均〈0.01)。而实验组中丹参注射液组与丝蛋白敷料组无明显差异,丹参-丝蛋白敷料组与其他2组有明显差异。结论:丹参-丝蛋白多功能敷料能促进大鼠浅二度烫伤创面局部生长因子的释放,对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EGF、bFGF对兔自体穿透角膜移植伤口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自体家兔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利用家兔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采用测量伤口愈合强度、液闪计数、AgNORs染色、VG染色和电镜等方法,观察家兔PKP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1)EGF、bFGF、EGF bFGF点眼均能增加伤口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和∧3H-TdR的掺入率。(2)bFGF和EGF bFGF点眼能刺激伤口处成纤维细胞及其所分泌的胶原纤维呈比较规则的排列。结论 (1)EGF、bFGF、EGF bFGF点眼均能增加PKP术后伤口愈合的强度,增加伤口愈合时DNA的合成。(2)术后14d以后EGF和bFGF联合点眼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仅相当于单独用bFGF点眼的水平。(3)bFGF能提高PKP术后伤口愈合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