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饮食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2 /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C)、高脂组(HFD)、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SLH)(ig,30.0g·kg-1·d-1)、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SLL)(ig,10.0g·kg-1·d-1),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用药组大鼠同时灌服参苓白术散浸膏剂进行干预,16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rf2)、醌氧化还原酶(NQO1)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油红O染色结果证实肝细胞脂质蓄积严重,提示高脂饲料诱导的NAFL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NC组比较,HFD组血清TC、TG、LDL-C、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Nrf2、NQO1、HO-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HFD组比较,SLH组和SLL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蓄积程度明显改善,两组血清TC、TG、LDL-C含量及AST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血清HDL-C呈不同程度升高,肝组织Nrf2、NQO1、HO-1蛋白表达水平呈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其中SLH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 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高脂饮食16周诱导的NAFLD大鼠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Nrf2-ARE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饮食饲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细胞信号转导因子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从炎症角度揭示参苓白术散抗大鼠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低剂量组(30,10 g·kg^-1),每组2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各药物干预组大鼠灌服相应剂量的参苓白术散,8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定量;对肝组织进行油红O,苏木素-伊红(HE)染色;采用Ⅳ型胶原酶离体循环灌注法分离肝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肝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5及IL-6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细胞mTORC1,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病理组织学改变表明,肝组织炎症及脂肪蓄积显著,血清ALT,AST,TC,TG及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显著下降,肝细胞TNF-α,IL-1β,IL-5及IL-6水平显著升高,mTORC1,STAT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高、低剂量组肝组织脂质蓄积明显改善,血清ALT,AST,TC,TG及LDL-C含量明显下降,肝细胞TNF-α,IL-1β,IL-5及IL-6水平明显下降,肝细胞mTORC1,STAT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在改善脂质蓄积,抑制肝组织炎症反应方面,效果优于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mTORC1,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及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细胞内mTORC1/STAT3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饲料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脂质代谢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解偶联蛋白2(UCP2)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低剂量组(30,10 g·kg~(-1)),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给药组大鼠灌服参苓白术散,16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对肝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实时荧光定量RT-PCR仪检测肝组织SIRT1、UCP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SIRT1、UC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病理证实肝组织脂质蓄积严重,血清TG、TC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UCP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高、低剂量组肝组织脂质蓄积明显改善,血清TG、TC含量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P0.01),UCP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效果好;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肝细胞内SIRT1/UCP2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饮食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30g/kg剂量组、参苓白术散10g/kg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分别灌服30g/kg和10g/kg参苓白术散进行干预,16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和肝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AMPK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MPKα蛋白及其磷酸化AMPKα蛋白(p AMPK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病理证实肝组织脂质蓄积严重,肝组织匀浆和血清TG、TC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AMPKαmRNA和p AMPK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30g/kg和10g/kg剂量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蓄积明显改善,肝组织匀浆和血清TG、TC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AMPKαmRNA及p AMPKα蛋白水平显著上调,其中参苓白术散30g/kg剂量组疗效更好;但各组大鼠总AMPKα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16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AMPKαmRNA及其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9,(1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mTOR、STAT3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参苓白术散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组,8 w后处死大鼠,取血、肝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血清TC、TG、ALT、AST,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mTOR、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8 w高脂饮食成功复制了NAFLD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存在严重的脂质蓄积和肝脏脂肪变性,血清TNF-α、IL-6含量及肝组织p-mTOR/mTOR、p-STAT3/STAT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脂及病理组织学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TC、TG、ALT、AST、TNF-α、IL-6水平及肝组织mTOR、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参苓白术散高剂量作用优于低剂量。结论:mTOR、STAT3蛋白可能是参苓白术散防治NAFLD的有效作用靶点。参苓白术散可能通过抑制肝组织mTOR、STAT3蛋白磷酸化,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及炎症反应,发挥防治NAF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饲料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脂质代谢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 解偶联蛋白2(UCP2)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ig,30.0g·kg-1·d-1),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ig,10.0g·kg-1·d-1),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分别灌服参苓白术散的高、低剂量进行干预,16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对肝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实时荧光定量RT-PCR仪检测肝组织SIRT1、UCP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SIRT1、UC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病理证实肝组织脂质蓄积严重,血清TG、TC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UCP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高、低剂量组肝组织脂质蓄积明显改善,血清TG、TC含量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P<0.01),UCP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效果较好;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16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肝细胞内SIRT1/UCP2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Kupffer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 TORC1)/细胞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及参苓白术散低、高剂量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同时参苓白术散低、高剂量组均按10 m L/kg给予相应剂量参苓白术散灌胃,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生药含量1.0 g/m L,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生药含量3.0 g/m L,每日1次,连续8周。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体态毛色、行为能力、食欲、大小便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情况。在第8周末次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比较各组大鼠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变化;比较各组大鼠Kupffer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5、IL-6变化;比较各组大鼠Kupffer细胞m TORC1、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体型肥胖,肝组织病理学观察肝脏存在明显的脂质蓄积及炎性病变,说明高脂饮食饲养8周能诱导大鼠NAFLD表现。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及Kupffer细胞TNF-α、IL-1β、IL-5及IL-6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说明造模成功。参苓白术散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及Kupffer细胞TNF-α、IL-1β、IL-5、IL-6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说明治疗有效,其中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模型组大鼠Kupffer细胞m TORC1、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参苓白术散低、高剂量组大鼠Kupffer细胞m TORC1、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能通过抑制m TORC1、STAT3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减轻肝脏炎性反应及脂质蓄积,发挥防治NAFLD的作用,m TORC1、STAT3相关基因及蛋白可能是防治NAFLD的有效药理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氧化应激的角度,观察苓桂术甘汤与茵陈蒿汤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干预效应,并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合方组(6.93 g·kg~(-1)),苓桂术甘汤组(3.465 g·kg~(-1)),茵陈蒿汤组(3.465 g·kg~(-1)),莱菔硫烷组(0.5 mg·kg~(-1)),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NASH模型;高脂饲料饲养8周并同时给药,取材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取部分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与逆转录PCR(RT-PCR)法测定肝脏细胞质接头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核因子E2-关联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脂TC,TG,HDL-C,LDL-C及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肝脏脂肪变明显,肝脏Keap1表达量降低,Nrf2,NQO1,HO-1蛋白与mRNA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脂TC,TG,HDL-C,LDL-C及血清ALT,AST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肝脏病理学也有不同程度改善,除茵陈蒿汤组变化不明显外,各给药组大鼠肝脏Nrf2,NQO1,HO-1蛋白与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但对于Keap1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苓桂术甘汤以及合方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改善氧化应激,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导NAFLD大鼠模型,对其肝细胞脂质蓄积及氧化应激状态进行评价。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正常组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比较两组大鼠的肝湿重、Lee's指数;超声下观察大鼠肝脏影像学改变;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组织匀浆TC、TG含量;取肝组织行HE染色、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学改变;Ⅳ型胶原酶法提取原代肝细胞行油红O染色并检测肝细胞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模型组肝脏超声所见符合脂肪性肝病影像学改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湿重、Lee's指数、血清TC、TG、LDL-C,肝组织匀浆TC、TG及肝细胞MDA、NO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HDL-C及肝细胞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及肝细胞病理提示肝细胞脂质蓄积。结论:高脂饲料喂养16周的大鼠模型其肝细胞存在脂质蓄积和氧化应激状态,是成功的NAFLD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方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0周,茵陈蒿汤组第6周起给予茵陈蒿汤灌胃5周。10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Ch)含量,肝组织TG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茵陈蒿汤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G、LDL-C、Ch含量,增加血清HDL-C含量,显著降低肝脏TG含量,改善肝组织脂质沉积的病理状态。结论:茵陈蒿汤能够有效的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是促进HDL-C合成,减少Ch、TG、LDL-C在体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肝纤维化大鼠Nrf2-ARE途径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异甘草酸镁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异甘草酸镁组采用四氯化碳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给予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每2周1次,异甘草酸镁组同时给予异甘草酸镁30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8周。末次注射24 h后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抗氧化反应元件(ARE)诱导Ⅱ相解毒酶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Nrf2、HO-1、NQ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异甘草酸镁组Nrf2、HO-1、NQ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异甘草酸镁组可通过激活Nrf2-ARE途径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葛根汤对高脂饲料(HFD)诱导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阿托伐他汀钙片5 mg/kg)、黄芪葛根汤低剂量组(5 g/kg)、黄芪葛根汤中剂量组(10 g/kg),每组10只;采用HFD喂养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大鼠,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灌胃20天。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HE染色及油红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肝组织活性氧簇(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C、TG、LDL-C和肝脏ROS、MDA水平升高(P<0.01),血清HDL-C、肝脏Nrf2、HO-1 mRNA及蛋白和肝脏GSH、SOD水平下降(P<0.01,P<0.05),肝脏脂肪、脂滴显著堆积。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葛根汤低剂量组血清TC、TG、LDL-C和肝脏ROS、MDA水平降低(P<0.01,P<0.05),Nrf2、HO-1 mRNA和蛋白水平及肝脏GSH、SOD水平升高(P<0.01,P<0.05),模型大鼠肝脏脂肪堆积和脂滴积聚改善。结论黄芪葛根汤对HFD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具有降血脂作用,并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细胞、Kupffer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参苓白术散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参苓白术散低、高剂量组。对模型组、各药物组连续8周喂养高脂饲料制备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Ⅳ型胶原酶离体循环灌注法分离肝细胞、Kupfer细胞;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IFN)-γ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脑内富含的小G蛋白Ras同系物(Rheb)、m TOR复合物1(m TORC1)、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 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存在严重的脂质蓄积。血清TC、TG,肝细胞、Kupffer细胞,VEGF、IFN-γ含量,以及Rheb、m TORC1、S6K1、4E-BP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0. 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血清TC、TG,肝细胞、Kupffer细胞,VEGF、IFN-γ含量,以及Rheb、m TORC1、S6K1、4E-BP1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P 0. 05或P 0. 01)。其中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下调趋势最为显著,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结论:参苓白术散抗NAFL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m TOR通路中Rheb、m TORC1、S6K1、4EBP1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连红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疗效及机制。方法:6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2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高脂饲料加脂肪乳灌胃造模8 w,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黄连红曲1.1、2.1 g/kg组和奥贝胆酸0.5 mg/kg组,每组8只。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含量,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含量;生化法测定肝脏TC、TG、FF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含量;HE和油红O染色分别观察肝脏病理和脂质沉积情况;qPCR检测肝脏Nrf2和Ho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肝脏Nrf2的表达;WB检测肝脏Nrf2、H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肝指数增加,血脂TC、TG、LDL-C含量和肝脏脂质TC、TG、FFA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LT、AST活力升高,血清MDA含量增加,SOD活力、GSH-Px含量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肝脏出现脂肪样变及大量脂滴,Nrf2、Ho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连红曲组大鼠体质量减轻,血脂降低,肝脏脂质含量降低,肝功能得到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肝脏病理学显示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减轻,脂滴减少;肝脏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黄连红曲药对可以改善大鼠NAFLD,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HO-1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观察山楂叶总黄酮(THFL)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COX-2/Nrf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NASH的作用机制。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THFL高剂量组及THFL低剂量组,每组8只,以高脂饮食12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同时以250,125 mg·kg-1·d-1的TFHL进行干预,常规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比色法测定T-AOC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8-OHdG水平及COX-2,Nrf2,HO-1蛋白表达,Real time-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OX-2,Nrf2,HO-1 mRNA表达。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气球样变及NAFLD活动度积分(NAS)较正常组明显增强,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DNA损害标志物8-OHdG水平增加,COX-2,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强;应用高、低剂量的TFHL干预后,肝组织炎症程度和NAS较模型组显著降低,8-OHdG水平、COX-2 mRNA和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减少,Nrf2和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则较模型组显著增高。COX-2/Nrf2通路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的发生发展,TFHL能通过进一步促进Nrf2/HO-1表达,从而负调节COX-2,抑制COX-2的过表达,减轻氧化反应导致的细胞损伤和肝组织炎症,防止NASH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高脂血症大鼠ROS/KEAP1/PGAM5通路及氧死亡的影响,进而防治血脂异常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脾虚高脂组、香砂六君子汤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饲14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其中脾虚高脂组以及香砂六君子汤组采用饮食不节加力竭游泳方法建立脾虚模型。第10周,香砂六君子汤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11.34 g/(kg·d)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体积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形态,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C、TG、LDL-C及HDL-C水平,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肝脏ROS、NQO1、HO1水平,Rt-PCR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AIFM1、Nrf2、KEAP1、PGAM5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肝脏ROS水平、AIFM1、KEAP1、PGAM5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血清HDL-C、肝脏NQO1、HO1、Nrf2蛋白和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克癃胶囊对丙酸睾酮诱导的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克癃胶囊低、高剂量组(3.6,7.2 g·kg-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干预剂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前列腺增生的大鼠模型,同时给予药物灌服,连续4周。观察不同药物对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样品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前列腺组织中Nrf2/ARE信号通路抗氧化因子Nrf2,血细素单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升高,前列腺上皮皱褶增生,大鼠血清GSH含量明显降低,Nrf2,HO-1和NQO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克癃胶囊明显降低前列腺指数,改善前列腺上皮组织的增生,促进大鼠血清GSH的含量增加(P0.01);克癃胶囊能上调Nrf2,HO-1和NQO1的mRNA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克癃胶囊能明显抑制大鼠的前列腺增生,低剂量的克癃胶囊可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1(SIRT1)/p5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9.6 g·kg-1),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和柴胡疏肝散组给予高脂饲料,柴胡疏肝散组同时给予柴胡疏肝散浸膏剂灌胃。1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和肝组织TC、TG含量;取肝组织行HE和油红O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SIRT1、p53、乙酰化p53(Ac-p5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组肝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脂质沉积明显减轻,血清LDL-C和肝组织TC、TG显著降低(P0.05,P0.01),肝组织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而Ac-p5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组织脂质沉积,调控肝组织SIRT1/p5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Nrf2/ARE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再将各组分成3个时间亚组分别为1 d、3 d和7 d,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针刺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大鼠患侧"百会"透"曲鬓"针刺治疗。采用Longa评分法综合评价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血肿周围转录调节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术后3 d神经功能缺损最重,术后7 d减轻。针刺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的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量于术后1 d已有较明显增多,术后3 d表达最多,术后7 d较高峰期有所回落,但表达仍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大鼠各个时间点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量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与HO-1、Nrf2与NQO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以改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促进Nrf2/ARE信号通路关键因子Nrf2、HO-1和NQO1的表达,对抗氧化应激损伤,从而保护脑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代谢变化情况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建立NASH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复方绞芪方治疗,检测大鼠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LT、AST、LDL-C、FFA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HOL、T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明显下降;NAS计分明显升高。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NAS计分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CHOL、TG、LDL-C、FF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HDL-C明显升高,肝组织中CHOL和TG含量也明显下降。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复方绞芪方能一定程度纠正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