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依据以及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270例甲状腺癌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根据颈部区分标记可能为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并在超声下观察其表现。对所选的患者进行颈廓清术,同时将标记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将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详细记录颈廓清除术中转移淋巴结的分布以及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经超声检查共发现536枚转移淋巴结,经过病理检查正确存在442枚转移淋巴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2.46%。对颈部实施廓清术在Ⅱ、Ⅲ、Ⅳ、Ⅴ、Ⅵ区域转移淋巴结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20/36)、70.83%(68/96)、70.00%(70/100)、30.58%(74/242)、52.38%(22/42)及87.85%(188/214),各区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比较Ⅱ、Ⅲ、Ⅳ、Ⅴ区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Ⅵ区出现转移淋巴结的几率明显高于Ⅱ、Ⅲ、Ⅳ、Ⅴ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形态、大小、回声与淋巴结转移并不存在相关性,而与微钙化、有无淋巴门以及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最重要的部位在Ⅵ区,因而对颈部的Ⅵ区实施淋巴结清扫非常关键,在对甲状腺癌诊断时,无淋巴结微钙化和无淋巴门现象对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关系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方法:以本院收治的2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TSH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TC组平均年龄以及结节平均直径均小于BTN组,而TSH水平则较BTN组明显增高,其中TSH水平升高是病发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42,P=0.031)。两组在不同浓度TSH的人数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χ2=16.835,P=0.002),其中TSH≥2.20μIU/mL的患者中DTC患者明显多于BTN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C患者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平均TSH浓度较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TSH浓度升高是病发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影响颈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之一,而TSH浓度≥2.20μIU/mL可作为判断良恶性肿瘤的辅助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148枚淋巴结行超声检查,同时对淋巴结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分析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的超声特征表现.结果 148枚淋巴结中有119枚淋巴结为转移性.占穿刺淋巴结的80.4%,非转移性淋巴结29枚,占19.6%.转移性淋巴结中有34.5%出现在Ⅲ组,有40.3%出现在Ⅳ组.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类圆形,呈等回声或偏高回声结节,回声分布不均匀,淋巴结内部有钙化,血流信号2~3级.若根据超声表现为短轴/长轴〉0.5,回声分布不均,淋巴结内部有钙化,淋巴结内血流信号2~3级其病理诊断为转移性和非转移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在形态、内部回声结构及血流分布等方面有较为特征性表现,同时结合超声引导下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可对颈部淋巴结的病理性质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彩色超声征象(CDU)、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淋巴结细针穿刺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含量(FNA-Tg)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CDU、FNA-C、FNA-Tg、术前血清Tg、术后病理结果,并分析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率。确定FNA-T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最佳诊断阈值。然后分析术前血清Tg、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Tg抗体(TGAB)与淋巴结FNA-Tg的相关性。  结果  CDU典型转移超声征象的淋巴结中,FNA-Tg的准确率为100%;CDU非典型转移超声征象(淋巴结皮质厚度不均匀,皮质厚度≥2 mm)的淋巴结,FNA-Tg准确率为88.9%,优于CDU和FNA-C;淋巴结FNA-Tg诊断PTC颈淋巴结转移的阈值为2.57 ng/mL;淋巴结FNA-Tg与血清Tg、TGAB无相关性(P > 0.05),而与TSH有相关性(P < 0.05)。  结论  CDU显示颈部淋巴结典型转移征象PTC患者结合CDU征象、淋巴结FNA-C、FNA-Tg,可准确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CDU显示颈部淋巴结非典型转移征象(皮质厚度不均匀≥2 mm)的PTC患者应引起注意,淋巴结检查FNA-C和FNA-Tg可明显提高诊断率,形成临床治疗PTC患者颈淋巴转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MRI成像特点及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 选取甲状腺癌患者43例,术前均行颈部MRI检查,标记可疑转移淋巴结,按颈部分区定位.同期行颈清扫术并将淋巴结分区送病理检查,MRI标记的可疑淋巴结做病理对照,记录术后颈清扫标本中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及其在Ⅱ、Ⅲ、Ⅳ、Ⅴ、Ⅵ区的分布,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MRI标记阳性淋巴结210枚,术后病理证实194枚,阳性率为92.4%.手术标本中阳性淋巴结285枚,病理证实的MRI标记阳性的淋巴结占手术标本中阳性淋巴结的比例为68%(194/285);转移淋巴结在颈部Ⅱ、Ⅲ、Ⅳ、Ⅴ、Ⅵ区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Ⅵ区的阳性率最高,在Ⅴ区的阳性率最低.结论 (1)MRI对转移淋巴结的鉴别有较高的灵敏度,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2)颈Ⅵ区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转移的重要部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无论有无颈部淋巴转移,对颈Ⅵ区进行清扫十分必要.(3)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转移为多分区分布,Ⅱ、Ⅲ、Ⅳ、Ⅵ区为主要的转移部位;对cN+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应进行包括Ⅱ、Ⅲ、Ⅳ、Ⅴ、Ⅵ区的改良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区别,评价术前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的63例甲状腺癌患者共计164枚淋巴结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应用灰阶超声评估淋巴结大小、形态、边界、边缘、晕圈、内部结构、内部回声、回声均质性、有无钙化,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血流分布及血流丰富程度,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测量收缩期最高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相比,纵横比≥1、有丰富血供、淋巴结内有微小钙化、RI较高者常见于转移组。转移性淋巴结以Ⅵ区、Ⅲ区、Ⅳ区分布为主,转移率分别为52.2%、43.5%、43.5%。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1.6%,特异度为92.3%。结论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综合多个指标判断可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术前行超声、CT检查,并于术后接受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与CT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分析超声与CT检查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图像特点。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2例甲状腺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41例(44.57%);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0.49%(33/41),特异度为86.27%(44/51),准确率为83.70%(77/92);CT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3.17%(30/41),特异度为76.47%(39/51),准确率为75.00%(69/92)。结论超声与CT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后细针穿刺活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因颈部淋巴结肿大、临床疑似淋巴结结核的患者105例,采用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A组(47例)和B组(58例)。A组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B组先行超声造影后再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结果 A组患者47枚淋巴结超声表现:18枚(38.3%)为低回声,29枚(61.7%)为低回声伴液化。病理诊断结果:33枚为颈部淋巴结结核,2枚为反应性增生,1枚为转移癌,病理诊断阳性率为76.6%(36/47)。B组患者65枚淋巴结行超声造影:全淋巴结增强型和淋巴结部分增强型58枚(89.2%),7枚(10.8%)为淋巴结边缘增强型和淋巴结无增强型。58枚适合穿刺的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结果:47枚为颈部淋巴结结核,5枚为反应性增生,3枚为转移癌,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4.8%(55/58)。B组细针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阳性率高于A组(χ2=7.47,P<0.05)。结论 超声造影后细针穿刺活检术应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可明显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高频彩超诊断,观察淋巴结门部回声、边缘有无缺损或钙化情况,同时对淋巴结纵径、横径、内部阻力指数和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等进行测量,将其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频彩超检测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7例(69枚),非颈部淋巴结转移者23例(102枚)。高频彩超检测的阳性诊断率为83.78%(31/37),超声敏感性为86.11%(31/36),诊断正确率为81.67%(49/60)。转移性淋巴结的部位以Ⅲ区和Ⅳ区分布最高,分别为80.56%(29/36)和61.11%(22/36)。转移性淋巴结的各超声特征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高频彩超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检测(FNA-Tg)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所有病例选自2010年7月-2014年3月因甲状腺结节来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就诊患者,超声发现104例可疑甲状腺癌患者伴有184个颈部可疑转移淋巴结,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同时获得穿刺冲洗液送检甲状腺球蛋白检测。以手术病理为参考,评价FNAC和FNA-Tg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FNAC和FNA-Tg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4.0%、100%、89.1%和92.2%、100%、96.7%;FNAC与手术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FNA-Tg与手术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结论 FNA-Tg作为一种安全、简便、可靠、准确的辅助检查手段,可提高FNAC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5,CEACAM 5)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表达与肿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55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的表达情况,3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salivary pleomorphic adenoma,SPA)及3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作为对照;分析CEACAM 5、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果 MEC组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SPA组和对照组(P<0.01)。病理分级Ⅲ级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理分级Ⅰ+Ⅱ级,TNM 分期Ⅲ+Ⅳ期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TNM 分期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01);不同性别、年龄、部位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和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与PCNA表达阴性者的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表达阳性者(P<0.05)。 结论 CEACAM 5和PCNA在涎腺MEC组织中异常高表达,能够协同调控肿瘤的增殖,影响肿瘤的生物学活性,最终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摘要] 〖HTH〗目的〖HTSS〗观察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水平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5年复发/转移率有无区别。 〖HTH〗方法〖HTSS〗选取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20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后采用甲状腺全切+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甲状腺患侧及峡部切除+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为微小乳头状癌。分别对中危组与低危组进行不同水平的TSH抑制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观察约5年。 〖HTH〗结果〖HTSS〗至5年左右随访时,中危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转移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HTSS〗5年内,对中、低危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来说,应用药物替代并未增加其术后的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AE1/AE3)在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对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分析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组织1 585枚,前哨淋巴结冰冻剩余组织经过规范化脱水、透明、石蜡包埋组织块、连续切片,做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CK(AE1/AE3)标记。 结果1 585枚前哨淋巴结冰冻剩余组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AE1/AE3)标记显示,有95枚发生淋巴结宏转移,36枚发生淋巴结微转移,有54枚发生孤立性肿瘤细胞(isolated tumour cell,ITC)转移;根据HE染色结果显示,冰冻报告为淋巴结可疑转移5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AE1/AE3)标记显示3例未发生转移。 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中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AE1/AE3)标记,降低HE染色的假阳性率,有助于孤立性肿瘤细胞的检出,提高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的方法,检测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miR-655-3p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对表达水平与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中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P<0.05);miR-655-3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在临床分期(P=0.038)、组织分化程度(P=0.036)及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42)各临床特征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等临床特征组的构成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头颈鳞状细胞癌中miR-655-3p表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失活,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摘要] 目的 探讨髋关节结核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与关节病变严重程度及在判断疾病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髋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abhulkar髋关节结核分期标准将患者分成4组:A组(Ⅰ期,滑膜炎期)58例;B组(Ⅱ期,早期关节炎期)51例;C组(Ⅲ期,关节炎期)33例;D组(Ⅳ期,晚期关节炎期)24例。对A、B组患者采用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对C、D组患者采取手术及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时间点各组PCT变化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来评价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着病变程度的逐步加重,PCT浓度及VAS评分均逐步增高,Harris评分逐步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到手术治疗1年后,4组患者的PCT浓度下降幅度、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髋关节结核患者,关节病变严重程度与PCT水平相关;抗结核药物可以降低PCT水平,但手术治疗后的PCT下降速度更快,髋部疼痛缓解更好,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甲状腺功能正常IMT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中的IMT正常组;纳入甲状腺功能正常IMT增厚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中的IMT增厚组;纳入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对照组年龄、糖尿病病程、Hcy、TSH、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IM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T正常组年龄、FPG、Hcy、TSH、HbA1c水平显著升高,HDL-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MT增厚组年龄、BMI、FPG、TG、Hcy、TSH、HbA1c、IMT均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年龄、BMI、MT、TG、FPG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TSH为正相关性(r=0.312,P=0048),与Hcy为正相关(r=0.986,P=0.002),与BMI为正相关(r=0.637,P=0.013)。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IMT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BMI、TG、FPG、TSH、Hcy等,其中Hcy、BMI、TSH是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HTK〗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 (IGFBP-5)、细胞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HTW〗方法〓〖HTK〗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组织、37例CIN、40例宫颈癌组织中IGFBP-5、cFLIP表达,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上述患者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 DNA。〖HTW〗结果〓〖HTK〗IGFBP-5蛋白在正常组织、CIN、宫颈癌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Ⅱ/Ⅲ组达高峰,在宫颈浸润癌中IGFBP-5表达下降,且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IGFBP-5 mRNA在宫颈癌中高于正常组织,但低于CIN组(P<0.05)。cFLIP蛋白及mRNA在正常组织未见表达,在CIN及宫颈癌中随病变程度加深而表达量增加,各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率在CIN及宫颈癌中高于正常组(P<0.05)。〖HTW〗结论〓〖HTK〗IGFBP-5及cFLIP与宫颈病变的发展有关,可用于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cell length factor,rhEGF)联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面颈部瘢痕整形患者TLR4水平及Ⅰ/Ⅲ型胶原比值的影响。 方法选择面颈部瘢痕整形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hEGF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比较2组即时回缩率、皮肤扩张率、扩张时间、Ⅰ/Ⅲ型胶原比值、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OHP)含量、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 TLR4)表达水平、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即时回缩率、扩张完成时间、Ⅰ/Ⅲ型胶原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扩张率、OH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第2期手术时,2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TLR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rhEGF联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面颈部瘢痕整形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观察抑制PLK1基因表达后对胃癌AZ521细胞生长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探讨PLK1基因作为胃癌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及相关机制。 方法应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PLK1基因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AZ521细胞PLK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Z521细胞中PLK1、MMP-9、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Z521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AZ52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siRNA组PLK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siRNA组PLK1、Vimentin、MMP-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ontrol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siRNA组G2/M期细胞细胞表达量明显高于control组,S期细胞表达量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2组G0/G1期细胞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NA组AZ521细胞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control组(P<0.05)。 结论PLK1 siRNA可以阻断PLK1的表达和功能,PLK1在胃癌的生长和侵袭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