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应用心肌做功指数(MPI)智能检测技术测量正常中晚孕胎儿的右心心肌做功指数(RMPI)。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465例。将纳入研究的孕妇按照孕龄分为21+0~27+6周组172例、28+0~34+6周组169例、35+0~40+6周组124例。留取所有胎儿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口的血流频谱图像,应用MPI智能检测系统测量以获得胎儿的等容收缩期时间(ICT)、等容舒张期时间(IRT)、射血时间(ET)以及RMPI。分析不同孕龄的3组间各参数的差异,以及RMPI与孕龄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不同孕龄的3组间胎儿的RMPI、I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433、34.359,P均<0.05),ICT、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5、0.743,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21+0~27+6周组与28+0~34+6周组的IRT、RM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8+0~34+6周组与35+0~40+6周组的RM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0~27+6周组与35+0~40+6周组的IRT、RM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65例胎儿的RMPI与孕龄存在弱的线性相关关系(r=0.340,P<0.05)。 结论RMPI值受孕龄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弱的线性相关关系。应用MPI智能检测技术测量正常胎儿RMPI为临床评估胎儿的心功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妊娠中、晚期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与孕周的关系。 方法将孕龄为21~40周的正常胎儿300例按照孕龄分为10组,分别为21~22+6周、23~24+6周、25~26+6周、27~28+6周、29~30+6、31~32+6周、33~34+6周、35~36+6周、37~38+6周和39~40+6周,每组30例。采用彩色超声仪测量收集正常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收缩期加速度时间(AT)、射血时间(E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流速(M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建立不同孕周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的正常参考值,对各参数值和孕周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 结果300例胎儿均获得满意的主肺动脉流速曲线,AT、AT/ET、PSV、EDV和MV与孕周呈线性正相关(r=0.866、0.848、0.457、0.242、0.506,P均<0.05);PI与孕周呈线性负相关(r=-0.170,P<0.05);ET、RI与孕周无相关性(r=0.195、-0.197,P均>0.05)。 结论正常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与孕周有一定的相关性,AT、AT/ET与胎儿孕周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5岁,孕1产0,孕23周在我院接受产前系统超声筛查:胎儿头位,生长参数与孕周符合,羊水、胎盘及脐血流指数均正常。脊柱缩短,骶尾骨未见确切显示(图1)。腰骶部横切面示双侧髂骨靠近,髂骨翼角度变小,呈盾牌征。超声诊断:骶骨发育不全。MRI检查:胎儿骶尾椎大部分未见确切显示(图2),约在胸12椎体水平椎管内脊髓前方可见片状T2W1等信号影,脊髓圆锥位置下移,扫及腰1~5椎体水平脊髓中部分离(图3),以远脊髓终丝增粗,固定于椎管远端。MRI诊断:骶骨发育不全,并脊髓栓系,脊髓纵裂。孕妇及家属要求终止妊娠,并放弃尸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孕11~13+6周胎儿结构畸形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孕11~13+6周胎儿超声规范化筛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4853例孕妇的孕早期(11~13+6周)胎儿行颈项透明层(NT)厚度测量,同时行胎儿主要结构超声筛查,显示胎儿正中矢状切面、颈项矢状切面、颅脑横切面、心脏四腔心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腹部横切面、膀胱切面、上肢切面、下肢切面,并保存图像。对超声检查后继续妊娠的孕妇均行中孕期Ⅲ级和晚孕期Ⅱ级超声检查,所检病例均追踪随访至出生后6周,引产胎儿均行病理检查,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孕11~13+6周超声筛查的4853例孕妇中单胎4500例,双胎353例,共5206例胎儿,发现胎儿结构异常85例,检出率为(1.6%,85/5206),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异常28例,前腹壁异常9例,心脏异常6例,泌尿系畸形3例,骨骼系统畸形2例,多房性水囊瘤及水肿胎35例,双胎之一结构异常2例。85例结构异常胎儿中6例在孕14周后复查无异常,正常出生;79例结构异常胎儿超声诊断后孕妇均选择引产;其中孕14周前选择引产73例,孕14周后超声复查及染色体检查证实胎儿畸形后孕妇选择引产6例;仅9例孕妇选择绒毛膜穿刺或羊水穿刺,胎儿核型分析3例正常,3例为18-三体综合征,3例为45X综合征。产后检查证实胎儿结构异常110例,与产后检查结果对照,早孕期超声漏诊胎儿结构异常25例(22.7%,25/110),中晚孕期补充检出胎儿结构异常22例,产前超声共诊断胎儿结构异常107例,仅漏诊3例,出生后检查新生儿室间隔缺损2例、小耳畸形1例。 结论孕11~13+6周超声结构筛查可使胎儿畸形筛查时间提前,为致死性胎儿畸形的孕妇提供较早终止妊娠的机会,有效减少结构异常胎儿出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腔心切面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11~13+6周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行孕期检查的9756例孕妇,分别于孕 11~13+6周及孕16~24周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采用四腔心切面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筛查心脏畸形,采用标准化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孕16~24周胎儿心脏畸形,并对分娩后所有新生儿及引产胎儿进行随访。 结果9756例胎儿孕11~13+6周超声筛查发现心脏畸形38例(51.4%,38/74),其中非严重心脏畸形5例(14.2%,5/35),严重心脏畸形33例(84.6%,33/39)。出生或引产后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74例,其中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39例,非严重心脏畸形35例。 结论运用四腔心切面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筛查出大部分严重胎儿心脏畸形,可为临床咨询、预后提供及时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正常胎儿小脑表面叶裂随孕周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孕16~32周正常胎儿小脑叶裂数目参考值。 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无结构异常的644名妊娠12~32周的单胎孕妇,按孕周分为2个时间段观察:孕12~15周为阶段1,孕16~32周为阶段2,在二维图像上观察原裂、水平裂的显示情况并计数孕16~32周小脑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的叶裂数目及总数目,并分析其形态变化。随机抽取40名阶段2胎儿行叶裂数目两测量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建立阶段2胎儿小脑叶裂数目的参考值范围,采用Spearman相关行叶裂数目与孕周的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拟合方程。 结果叶裂数目的计数两观察者之间的重复性检验一致性较好(ICC=0.969,P<0.001)。各散点图显示正常胎儿小脑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叶裂数目及总数目与孕周呈正相关(r=0.863、0.698、0.831、0.932,P均<0.001)。建立了各区域叶裂数目及总数目与孕周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原裂之前、原裂与水平裂之间、水平裂之后叶裂数以及总数目与孕周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974X-0.014X 2 -12.65,Y=0.362X-0.005X 2 -4.843,Y=-0.125X+0.006X 2 +0.285,Y=1.800X-0.024X 2 -22.904。 结论利用产前超声可以较好地观察胎儿小脑表面叶裂并对其发育情况作出初步评估。胎儿小脑表面叶裂数目的正常参考值以及形态变化规律能为产前超声评估小脑皮质发育作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正常妊娠11~13+6周胎儿侧脑室脉络丛相关参数及其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行早孕期胎儿结构筛查的正常胎儿277例(妊娠11~13+6周),测量胎儿双侧侧脑室脉络丛长径、面积及大脑镰长度(CF-L),侧脑室脉络丛长径、面积,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左、右侧有无差异;侧脑室脉络丛平均长径(CP-L)、侧脑室脉络丛总面积(CP-A)、CP-L/CF-L与头臀长(CRL)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CRL作为自变量,CP-L、CP-A、CP-L/CF-L作为因变量,应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探索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CRL与相关参数测量值的线性回归方程;同时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行早孕期胎儿结构筛查发现的侧脑室脉络丛异常的11例胎儿(妊娠11~13+6周)的侧脑室脉络丛参数。 结果正常妊娠11~13+6周胎儿左侧与右侧侧脑室脉络丛长径、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P-L与CRL呈线性正相关(r=0.681,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CP-L=0.134×CRL+0.577;CP-A与CRL呈线性正相关(r=0.736,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CP-A=0.251×CRL-0.267;CP-L/CF-L与CRL呈线性负相关(r=-0.514,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CP-L/CF-L=-0.047×CRL+1.011。早孕期侧脑室脉络丛异常者共11例,其中3例为双侧侧脑室脉络丛融合,1例为无侧脑室脉络丛,1例为侧脑室脉络丛不对称,另6例为侧脑室脉络丛小。 结论妊娠11~13+6周时,CP-L、CP-A、CP-L/CF-L与CRL呈线性相关,为侧脑室脉络丛检查提供一个可参考范围,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计算脊髓圆锥末端到骶尾部最后一个骨化中心之间的椎体个数来定位脊髓圆锥位置,探讨超声在中孕期快速定位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以408例正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胎儿采用二维超声检查并计算脊髓圆锥末端至骶尾部最后一个骨化中心之间的椎体个数。当椎体个数≥7时,为胎儿脊髓圆锥位置正常;当椎体个数≤6时,采用腰骶前突定位法定位脊髓圆锥末端水平对应的腰椎椎体位置。结果 408例孕妇中,341例的椎体个数≥7;67例的椎体个数=6,经腰骶前突定位法,脊髓圆锥末端位于L3—L4的有4例(6.0%),位于L3以上的有63例(94.0%)。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通过快速计数脊髓圆锥末端至骶尾部最后一个骨化中心之间的椎体数,可快速判断胎儿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当椎体个数=6时,发生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风险低;当椎体个数<6时,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早孕期(孕8~13+6周)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S)的超声表现及自然病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诊断并经引产后或产后病理证实的早孕期TRAPS 75例,总结其早孕期超声特点及妊娠结局。 结果75例TRAPS中70例为双胎妊娠,5例为三胎妊娠。早孕期TRAPS超声声像图特点为:4例孕8~10周误诊为单胎妊娠,孕12~13+6周随访检查时诊断为双胎之一无心畸形。5例孕9~10+3周外院超声提示双胎之一“停育”,随访观察双胎之一“停育”的胎儿体积增大,与泵血儿(与孕龄相符)相比小0+4~2+1周,增大的胎儿可见胎动或肢体活动。无心畸胎儿58例无心脏结构及心管搏动,胎儿结构少伴多种严重畸形,17例有心脏遗迹和心管搏动,胎儿结构发育相对较好。17例无心胎儿淋巴水囊肿,3例颈项透明层增厚,55例未见明显水肿。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39例无心畸胎通过单一脐动脉反向灌注朝向无心畸胎儿体内。14例无心畸胎后期(妊娠12+3~16周)复查出现血流自然阻断,表现为无心畸胎与胎盘间细线样结构。泵血儿67例解剖结构正常,5例合并心脏畸形,1例唇裂,2例水肿,17例心功能不全(1例后期好转)。结局及预后为:75例TRAPS中,正常分娩15例泵血儿,其中12例泵血儿存活,3例新生儿死亡;19例因孕12+5~19周宫内双死胎、16例因心功能不全、1例因孕17周胎膜早破、8例因合并泵血儿畸形最终均引产,另16例家属选择引产。 结论早孕期TRAPS有其特征性的超声表现,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的特殊血流表现及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孕期(11+0周~13+6周)和中孕早期(14+0周~17+6周)胎儿主动脉内径(AO)与肺动脉内径(PA)与胎儿生物学生长参数的相关性,初步建立早孕期和中孕早期胎儿AO与P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Z-评分方程,并评价方程的有效性。 方法随机选取孕周(GA)为(11+0周~17+6周)正常单胎胎儿270例,将成功显示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245例胎儿纳入研究,获得胎儿顶臀径(CRL)、双顶径(BPD)、股骨长径(FL)、孕周(GA)等生物学生长参数。在胎儿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测量收缩末期AO及PA,以GA、BPD和FL作为独立自变量,AO及PA作为因变量,建立AO、P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对每个参数的绝对残差(SD)进行加权回归,建立Z-评分方程。 结果采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AO和PA与非心脏生物特征参数(BPD、FL、GA)的关系。AO、PA与GA、BPD、FL均呈显著线性相关(GA与AO:r=0.9276,GA与PA:r=0.9271,BPD与AO:r=0.9551,BPD与PA:r=0.9558,FL与AO:r=0.9462,FL与PA:r=0.9483,均<0.001),其中与BPD的相关性最强。 结论正常早孕期及中孕早期胎儿的AO、PA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正常胎儿早孕期及中孕早期AO、PA的参考范围及其Z-评分方程。为早孕期及中孕早期评估胎儿大血管生长提供精确的参考标准,在早期筛查或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椎合剂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128例颈椎病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7 例被给予颈椎合剂治疗,对照组41例被给予预复康。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有效率为68.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颈椎合剂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PPH)在直肠黏膜内脱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8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愈46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达92.64%所有治疗患者无并发症。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背景:人体脊柱保护器对预防人体胸腰段脊柱损伤有保护作用,新型动力性保护器的研发需要通过多种实验手段的验证。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脊柱保护器在轴向载荷作用下对人体脊柱胸腰段的生物力学响应。 方法:从已建立的全脊柱三维有限元模型中截取胸腰段,将佩戴脊柱保护器的胸腰段模型设计为实验组,未佩戴脊柱保护器的胸腰段模型设计为对照组。给上述两组模型进行赋值、约束、加载、运算,获得目标单元的等效应力及应变。 结果与结论:在垂直承载的两组胸腰段模型中,应力均集中于L2椎体的中、后柱。根据目标单元采集数据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模型在16 ms时达到等效应力最大值,分别为3.919,5.727 MPa。统计分析得出T12与L2节段实验组与对照组等效应力比较,P 均〈0.05,对照组所受应力均大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T11与L1节段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等效应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脊柱保护器可以明显减少垂直坠地时胸腰段椎体所受的应力,分担载荷,对胸腰段椎体具有保护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颈椎管内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爱虹  刘娟  章凯  黄风莺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59-2160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0例颈椎管内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常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呼吸道、伤口、体位、疼痛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防止各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颈椎管内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切除危险性大,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1Subjectsandmethods1.1SubjectsTherewere9malesand3femalesinthisgroup.Agewerefrom42to74,averageagewas51.4.Allthecasesman-ifestedthatbilaterallowerlimbsprogressivenumbnessandasthenia,instabilityofgait;8casescombinedwithbilateralupperlimbsnumbnessandastheniaandfineactivityofhanddisable.Therewere9casesintermittentclaudications,5casesbackachesand3casesdefecationdisorder.8casessufferedAchillestendonhyperreflexia,ankleandkneeclonuspositiveandBabinski'ssignpositive.Th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128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传统中医整脊手法+综合物理治疗+颈部保健操+合理的预防措施)、对照组60例(综合物理治疗+口服药物、外用膏药)。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疗效显著,有效的预防可明显降低颈椎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止胸腰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胸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内从心理、饮食、锻炼方法进行综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分别对两组病例术后的排便时间、出现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自主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胸腰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经伤椎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分组:单纯行跨伤椎的4钉固定术(4钉组)25例,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的6钉固定术(6钉组)22例。所有患者随访16~43个月,平均随访(26.63±3.54)月。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及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内固定失败率、腰背痛评分改善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中,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69、3.56,P均<0.05);6钉组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且6钉组的伤椎前缘、后缘高度比术后及随访期间均优于4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8、3.24、5.47、3.68,P均<0.05)。4钉组固定术后过度撑开致术后后凸加重发生率为16.00%,螺钉松动率为12.00%,6钉组无上述情况。6钉组术后1周和术后6月随访腰背痛评分,平均改善率均高于4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7、3.56,P均<0.05)。但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能更直接牢固的复位和固定骨折,改善固定强度和应力分布,较传统跨伤椎固定能更好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8例与前期36例无植骨病例作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有1例断钉,对照组有7例断钉.两组矫形角度丢失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能培强椎体早期抗压稳定性,加速骨折坚强愈合,减少内固定长时间过大应力造成断裂、折弯、切割等引起矫形角度丢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青年颈椎病X线征象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8-3~2000-8所收集的40岁以下经临床和X线诊断为颈椎病,具有颈椎侧、屈曲、左右前后斜45°平片75例.结果颈椎双边双突征及椎弓-关节突错位征是颈椎退变,旋转移位的X线征象,亦是青年颈椎病的特殊X线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