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3.
4.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脓毒症组(45例)和脓毒症休克组(25例),分析NT-proBNP、CRP、PCT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自入院第1天起,各个时间点APACHEⅡ评分均比前一时间点低,且明显低于脓毒症休克组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组入院第1、7、14天NT-proBNP、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脓毒症休克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CRP、PCT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NT-proBNP、CRP及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可以有效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和病情,其指标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B型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且与观察组年龄相仿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BNP、Hcy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对BNP、Hcy、hs-CRP与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清BNP、Hcy、hs-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326~44.120,P<0.05);而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Hcy、hs-CRP水平均与FT3、FT4水平呈正相关(r=0.375~0.573,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BNP、Hcy、hs-CRP、FT3及FT4水平显著增高,血清BNP、Hcy、hs-CRP均与FT3、FT4水平呈正相关,以上指标联合检测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RP、BNP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脑利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浓度,试图了解CRP在CH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Ⅳ级(NYHA)CHF患者77例,年龄33~85岁(63.1±12.6),年龄<60岁30例,>60岁47例;伴有低钠血症者(<135mmol/L)34例,不伴低钠血症者43例。36例正常志愿者,年龄36~82岁(56.4±16.0)。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放免法测定血浆BNP。结果:CHF患者的血清CRP、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含量随心功能恶化而明显升高,Ⅱ~Ⅳ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CRP与LVEF、血钠呈负相关(r=-0.197,P<0.05;r=-0.295,P<0.01)。结论:随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CRP可能是心衰恶化的标志物之一,但心衰CRP增高与年龄分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同期40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作为非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28 d后是否存活将脓毒症组分为存活组(n=24)和死亡组(n=16)。分析比较各组入院24 h内PCT、CRP、IL-6、IL-10的水平,并绘制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症组血清中PCT、CRP、IL-6、IL-10水平均显著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脓毒症组40例研究对象中死亡16(40.00%)例,死亡组血清中PCT、CRP、IL-6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1;t=2.26,P=0.03;t=2.39,P=0.02;t=2.19,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PCT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4,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cystatin 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总结三者在慢性心衰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19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Ⅱ组( n=49)、NYHAⅢ组(n=47)和NYHAⅣ组(n=23),其中109例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房室腔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并根据LVEF分为LVEF<50%组(n=61)和LVEF≥50%组(n=58)。选取心内科无慢性心衰症状的同期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n=20)。测定血浆hs-CRP、cystatin C、NT-proBNP 水平。结果NYHAⅢ、NYHAⅣ组hs-CRP、cystatin C、lgNT-proBNP水平较NYHA Ⅱ组明显升高( P<0.01), NYHA Ⅲ、NYHAⅣ组LVEF明显低于NYHAⅡ组(P<0.01)。 LVEF<50%组hs-CRP、cystatin C、lgNT-proBNP明显高于LVEF≥50%组和对照组(P<0.01)。 cystatin C、hs-CRP、lgNT-proBNP均与LVEF呈负相关(r=-0.28、-0.22、-0.48,P<0.05)。 LVEF≥50%组hs-CRP、lg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但cystatin C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ystatin C、hs-CRP 均与lgNT-proBNP呈正相关(r=0.407、0.283,P<0.01),hs-CRP与cystatin C 呈正相关(r=0.261,P<0.01)。结论慢性心衰随着NYHA 分级增高和LVEF降低,血浆hs-CRP、cystatin C、lgNT-proBNP值升高,三者结合更有利于评价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脑利钠肽(BNP)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分别测定51例KD患儿应用IVIG前、后及15例对照儿童(对照组)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结果 KD组、对照组血浆NT-proBNP、BNP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KD(n=12例)血浆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患儿明显升高,BNP水平增高不明显。结论血浆BNP和NT-pro BNP可作为早期诊断KD较好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水平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2013年5月入住本院EICU的危重患者120例,其中脓毒症患者63例,非脓毒症患者57例作为对照。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各组的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脓毒症组血清PCT和CRP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大于非脓毒症组(P<0.05);血清PCT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大于血清CRP(P<0.05);生存组的血清PCT和CRP值在第1、3、5、7天均显著地小于死亡组(P<0.05),并有显著的时间效应(P<0.05),但在死亡组却无显著的时间效应(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是诊断脓毒症和评估预后的可靠指标,并且血清PCT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血清CRP。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肥胖与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价值评估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塞(AMI,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患者240例,根据体重指数指数分组。各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监测其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 NT-proBNP血浆浓度在体重指数较低的患者中含量较高(P〈0.001)。各组间NT-proBNP血浆浓度:正常体重组2,393±4,022pg/ml,超重组1,506±3,074pg/ml,肥胖组1100±1137pg/ml(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肥胖人群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一个独立的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肥胖人群低于非肥胖人群,但NT-proBNP水平仍然是一个独立的肥胖人群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93例NHL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1年内生存情〖JP2〗况分为生存组(n=74)和死亡组(n=19),另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CRP、PCT及IL-6〖JP〗水平,分析不同病理学特征NHL患者血清CRP、PCT及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CRP、PCT及IL-6水平与NHL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组血清CRP、PCT及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PCT及IL-6水平与NHL患者Ann Arbor分期、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分化程度有关(P<0.05);死亡组血清CRP、PCT及IL-6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由ROC曲线,血清CRP、PCT及IL-6联合评估NHL患者预后的AUC为0.910,高于三者单独评估的0.739、0.702、0.720(P<0.05)。 结论 NHL患者血清CRP、PCT及IL-6水平呈升高趋势,血清CRP、PCT及IL-6水平受Ann Arbor分期、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分化程度影响,三者有望成为评估NHL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浆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表达对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46例入住该院ICU的危重病患者,于入科第1天检测血浆中NT-proBNP水平,并行APACHEⅡ评分,根据28 d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不同APACHEⅡ评分分值,分为小于15分、15~25分、>25分组.结果 APACHEⅡ评分15~25分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小于15分组(P<0.05),>25分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15~25分组(P<0.05);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r=0.658,P<0.01);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血浆NT-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cTnT)、C反应蛋白(CRP)和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联合检测应用慢性心力衰竭(CHF)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为CHF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初诊为CHF住院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研究对象的cTnT、CRP、NT-proBNP指标水平差异,同时比较不同NYHA分级CHF患者3项指标的差异。 结果 NYHA分级越高则3项指标的含量越高,不同分级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YHA-Ⅰ级患者CRP、NT-proBNP指标远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T指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心脏分级与NT-proBNP、CRP、CTnT均呈正相关关系(r=0.875、0.412、0.312,均P<0.05),其中相关性较强为NT-proBNP。 结论 NT-proBNP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cTnT、CRP联合NT-proBNP检测能够准确诊断CHF患者,同时能够对不同病情程度进行分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常见,发病机制复杂,多种细胞因子参入其中[1].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测指标[2].本研究探讨其浓度变化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4月~2004年4月,以“急性左心衰”收住入院的患者77例,经住院治疗后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好转出院,随访10~22个月,随访率100%。比较两组不同BNP水平变化患者的远期随访结果。结果高浓度BNP心衰患者较低浓度BNP心衰患者的远期死亡率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BNP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指标,是预测死亡的一个良好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酯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激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变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其治疗前与治疗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测定NT-proBNP、CR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对照组、干预组NYHAⅢ级、Ⅳ级与Ⅱ级的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Ⅱ、Ⅲ、Ⅳ级患者CR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Ⅳ级与Ⅱ、Ⅲ级患者CR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NT–proBNP、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可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NT-proBNP和炎性因子CRP的表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检测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为其在临床诊断预测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458例,分为观察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83例)和对照组(无心力衰竭组,275例),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定采用NYHA分级标准,并且在患者NYHA各级比较NT-proBNP及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心率(HR),既往病史[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U)史],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房颤动),血清肌酐(Scr),NT-proBNP及CRP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0.
脓毒血症患者监测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脓毒血症及判断脓毒血症严重程度方面的意义.方法 纳入2005年6月至2007年9月间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72例,其中脓毒症22例、严重脓毒症26例,脓毒症休克24例.纳入同期非脓毒血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比较脓毒症与非脓毒症间、不同程度脓毒症间和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间的血清PCT、CRP水平,以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的差异.转出或出院时病情显著改善或改善为预后良好,无改善或死亡为预后不良.结果 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清PCT值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1.51±1.57)、(5.62±3.78)和(13.56±8.16)比(0.12±0.33)μg/L,P<0.05或P<0.01],CRP水平、APACHEⅡ和SOFA评分也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或P<0.01).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间PCT水平、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有显著差异,随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P<0.05或P<0.01);而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脓毒症预后良好组的血清PCT水平、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1),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T优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CRP炎症反应参数,可作为早期鉴别全身感染,并可作为判断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