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孙宁  黄富表  叶婷  赵合欢 《中国康复》2021,36(12):725-728
目的:观察滚筒作业活动对改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起立床、气压、针灸及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等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天进行辅助下的20 min的滚筒作业活动,每周5次,持续6周。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晨起卧床时的血压值及站起立床到最高角度时站床角度值和此时血压值,并记录2组患者轮椅端坐位下体位性低血压不适感消失的时间和不适感消失的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晨起卧床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2组患者站起立床最高角度的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观察组的舒张压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站起立床到最高角度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站起立床到最高角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适感消失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体位性低血压不适感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滚筒作业活动可以改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现象:提高体位性低血压的血压值和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2.
直立性低血压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量直立性血压时是否应同时测量脉搏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血压与脉搏的变化均为诊断直立性低血压的重要指标。测量时的体位应视病人的身体状况而定。如果身体状况允许 ,应让病人在仰卧位、坐位和站立时分别测量。Mc Bee在她所著的《急诊室指南》中介绍了直立性血压的判断方法 :首先让病人仰卧位至少 2 min,测量并记录血压与脉搏。如果身体情况允许 ,让病人迅速坐起并将双腿悬在床边 1 min,最后让病人站立 1 min,分别测量并纪录。正常情况下随着体位的改变 ,收缩压会轻微地下降或无变化 ,而舒张压升高。有直立性低血压倾向的人随着体位的变…  相似文献   

3.
张细顺  张莉 《护理学报》2016,23(22):49-52
目的:观察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对腰椎术后卧床患者首次起床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4月在我院脊柱骨外科行腰椎手术患者137例,术后第1天按照手术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采用床头放平或抬高床头<15°平卧或侧卧交替体位,常规指导患者行双下肢踝关节屈伸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双下肢行空气波压力治疗。测量起床当天2组患者卧位、坐位和站位时血压、脉搏,观察起床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卧位时,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及站位时,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高于对照组,脉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坐位、站位时无症状体位低血压、有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术后卧床的患者采用双下肢行空气波压力治疗,能有效降低术后起床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电动站立床训练时,可能影响患者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或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等不适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03/12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进行电动床站立训练的58例瘫痪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职业、诊断、症状、伴发病、病程、卧床时间、每次站立训练持续时间、站立角度等,分别使用χ2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方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资料分析显示,下列因素为患者站立训练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不适的危险因素:职业—病前从事非体力劳动者(P<0.01)、卧床时间>1个月(P<0.01)、第1周站立训练角度>70°(P<0.01)、并发心脏病、糖尿病等,这些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容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或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而性别(P>0.05)、年龄(P>0.05)、瘫痪情况等与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或头晕、胸闷等不适关系不大。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第1周站立训练的角度、卧床时间、是否有伴发病及职业等密切相关。结论:在给患者进行斜床站立时,要注意影响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以防发生不良反应,使训练能安全、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5.
直立性低血压是脊髓损伤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中经常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尤其是高位损伤患者更多见。随着康复理念的发展,我们对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宣教和治疗,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无人施加干预对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制定以直立床站立及下肢缠绕弹力绷带为主的护理措施。此项研究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改善疾病的预后,重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后的体位性低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直立体位下的血压的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常发生在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中,影响患者的训练和康复。但到目前为止,其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就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原因;典型症状、诊断和测量;治疗和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陈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098-6098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应用电动起立床对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86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采用逐步摇高床头,治疗组采用电动起立床进行训练。结果两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例数与达到直立位所经历的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动起立床训练能有效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从卧到站过程中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且所耗时间短、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电动站立床训练时,可能影响患者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或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等不适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03/12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进行电动床站立训练的58例瘫痪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职业、诊断,症状、伴发病,病程,卧床时间,每次站立训练持续时间,站立角度等,分别使用,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方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资料分析显示,下列因素为患者站立训练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不适的危险因素:职业一病前从事非体力劳动者(P&;lt;0.01)、卧床时间&;gt;1个月(P&;lt;0.01)、第1周站立训练角度&;gt;70&;#176;(P&;lt;0.01)、并发心脏病、糖尿病等,这些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容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或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而性别(P&;gt;0.05)、年龄(P&;gt;0.05)、瘫痪情况等与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或头晕、胸闷等不适关系不大,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第1周站立训练的角度、卧床时间、是否有伴发病及职业等密切相关。结论:在给患者进行斜床站立时,要注意影响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以防发生不良反应,使训练能安全、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9.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即从平卧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所发生的低血压.本文将我科1992年9月~1993年7月10个月收治的23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用消炎痛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在预防腰椎术后患者首次下床直立性低血压发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腰椎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首次下床血压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首次下床时从平卧位到站立位前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波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首次下床过程中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流程在预防腰椎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时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中的效果显著,避免了患者因首次下床直立性低血压而导致跌倒等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与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兰溪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31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有无直立性低血压分为直立性低血压组73例与非直立性低血压组24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以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差异,进一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分析直立性低血压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 直立性低血压组与非直立性低血压组在24 h收缩压均值、日间收缩压均值、夜晚收缩压均值以及血压昼夜节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立性低血压组与非直立性低血压组在年龄、合并糖尿病、卧位收缩压均值、卧位舒张压均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发现反杓型血压是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此外,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卧位收缩压亦为直立性低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除了既往发现的直立性低血压影响因素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与血压昼夜节律中的反杓型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血压、心率的测量与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降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增药期间,取不同体位进行了血压和心率的测量。结果:平卧位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直立位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直立位与平卧位相比,心率平均快41次/min,舒张压平均高1.1kPa,而收缩压平均低1.32kPa。其中有5例患者平卧位收缩压正常,而直立位时收缩压<12kPa。作者提出:①给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测量血压、心率时,应分别取平卧和直立位进行测量,才能了解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②增药期间应采取直立位测量,对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斜床站立治疗颈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斜床站立对颈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6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斜床组和常规组,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每日监测卧立位血压,治疗前后评定脊髓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治疗后脊髓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36例颈髓损伤患者有27例(75%)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后完全性脊髓损伤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两组均无明显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斜床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卧立位血压差值减少(P<0.05)。与常规组相比较,斜床组治疗后血压改善(P<0.05)。结论 颈髓损伤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完全性颈髓损伤均不同程度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斜床站立可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民致的体位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对脊髓损伤低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监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并比较血压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显著比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间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可明显提高脊髓损伤低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兔脊髓损伤(SCI)后体位性低血压(OH)动物模型,探讨斜床站立训练和生脉饮对兔SCI后OH的影响。方法应用胸5脊髓完全横断和斜床抬高60°的方法建立兔SCI后OH模型,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第4天开始斜床站立训练和/或服用生脉饮,共治疗28d。用无创兔耳血压仪检测各组动物术后3d、10d、17d、24d、31d平卧位和60°体位收缩压(SBP)和脉率(PR)变化,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术后31d平卧位和60°体位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术后24d60°体位收缩压高于损伤组,60°体位较平卧位收缩压平均下降值明显低于损伤组。术后31d训练组、联合治疗组60°体位收缩压高于损伤组,生脉饮组、训练组、联合治疗组60°体位收缩压较平卧位收缩压平均下降值均显著低于损伤组;损伤组、生脉饮组、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平卧位和60°体位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低于假手术组,生脉饮组、训练组、联合治疗组平卧位和60°体位下血浆E、NE浓度与损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斜床站立训练和生脉饮治疗能部分改善兔SCI后OH,联合两种治疗可缩短疗程,但均不影响交感神经活动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兔脊髓损伤(SCI)后体位性低血压(OH)动物模型,探讨斜床站立训练对兔SCI后OH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5脊髓完全横断和直立倾斜实验(HUT)抬高60°的方法建立兔SCI后OH模型,术后第4天开始斜床站立训练,共训练28天,用无创兔耳血压仪检测各组动物术后3天、10天、17天、24天、31天平卧位和60°体位收缩压(SBP)和脉率(PR)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术后31天下丘脑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蛋白表达。结果:训练组斜床站立训练28天60°体位SBP高于损伤组,60°体位SBP较平卧位SBP平均下降值显著低于损伤组;损伤组动物下丘脑ANGⅡ、ACE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多于假手术组,训练组ANGⅡ、ACE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明显多于损伤组。结论:兔T5脊髓完全横断结合HUT实验可导致OH。斜床站立训练28天能部分改善兔SCI后OH,这一作用可能与斜床站立训练上调下丘脑ANGⅡ、ACE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斜床站立对兔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建立兔脊髓损伤(SCI)后体位性低血压(OH)动物模型,探讨斜床站立训练对 OH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T5 脊髓完全横断和斜床抬高 60°的方法建立兔 SCI后 OH模型。训练组动物术后第 4 d开始斜床站立训练,共训练28d。用无创兔耳血压仪检测各组动物术后3 d、10 d、17 d、24 d和31 d平卧位与60°体位动脉收缩压(SBP)和脉搏(PR)变化;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术后31 d平卧位与 60°体位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变化。结果 训练组动物术后31 d 60°体位SBP高于损伤组,60°体位SBP较平卧位平均下降值显著低于损伤组;损伤组、训练组动物平卧位和60°体位PRA、AngⅡ浓度均高于假手术组,训练组平卧位和 60°体位 PRA、AngⅡ浓度与损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兔 T5 脊髓完全横断可导致OH,斜床站立训练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可能不是通过激活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治疗性运动对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脊髓损伤患者(多见于T6以上SCI)由卧位到站立训练过程中常见的干扰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目前尚无有效手段。为了观察治疗性运动对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我们对34例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高龄干部人群中高血压患者体位造成血压变化的特点以及体位性血压改变与明显的神经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对入选7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卧立位血压测量,体位性低血压(OH)定义为直立位后收缩压下降≥2.6 kPa(20 mmHg)或舒张压下降≥1.3 kPa(10 mmHg),将直立位后收缩压升高≥2.6 kPa(20 mmHg)定义为体位性高血压(OHT),无上述两种异常者定义为体位性血压正常(ONT)。结果在住院高血压患者中,OH发生率18.2%,OHT发生率为9.0%,3组在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OH组明显的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ONT组。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中,OH可能是加重神经认知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年近70的马大爷,如厕起身时一阵眩晕摔倒在地上,急送医院诊疗。医生说,马大爷是体位性低血压所致。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5%至20%患有体位性低血压。其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由于从卧位或蹲位,突然转变为坐位或立位,引起血压下降。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关。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在无其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证据者中也是如此。所以,有这种毛病的人应注意在以下日常生活中采取预防措施:1.蹲位大便后不可突然站起,应扶墙或借助其他物体逐渐起立。2.洗热水浴时要事先准备好小椅子,洗时坐在椅子上,洗完后适当躺一会儿再起立活动。浴后周围血管扩张,同时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强及迷走神经活动性降低,结果使得动脉收缩增强,外周阻力增大。这样,一方面循环血量不足;另一方面心脏射血受阻,极易使老年人于体位变动(由坐位或卧位站起)时发生低血压。3.不宜久站,呈站立状态时要每隔几分钟活动一下。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