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高危妊娠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和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高危妊娠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改善产妇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临产妇共14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7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各项评分情况、各产程时间及分娩前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等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评分为(1.47±1.04)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7±0.5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4.52±0.36)、(5.23±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产程为(8.86±1.02)h,显著少于对照组[(13.87±1.6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后SDS、SAS、HAMD分别为(41.28±1.37)、(40.06±2.24)、(4.35±0.0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61±1.87)、(51.75±5.49)、(8.65±1.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恐惧情绪,同时降低分娩中危险情况的发生率,保障分娩顺利进行,提升分娩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围生期综合护理对改善母婴结局的作用。方法选取产科住院待产的产妇2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包括产前教育、熟悉流程、个体咨询指导、心理护理等围生期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娩方式、心理状况、母亲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平均得分92.3分,对照组为87.5分;干预组剖宫产率为22%,对照组为36%;干预组产妇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1%;干预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对照组为18%;干预组产妇分娩前焦虑自评得分为(45.4±8.6)分,对照组为(44.9±8.5)分;而分娩前抑郁自评得分分别为(48.3±8.3)分及(47.4±8.2)分。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剖宫产率、母亲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产后焦虑自评分及抑郁自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围生期综合护理可提高产妇的满意度,缓解产妇焦虑、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艳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4938-493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产妇,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检查、围生期准备、宣教、给药等;试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试验组产妇在分娩前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缓解高危妊娠产妇不良情绪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敏 《中外医疗》2023,(35):172-176
目的 探究预见性运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妊高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8)、研究组(n=5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预见性运动护理。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及生活质量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100, WHOQOL-100)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降低,且研究组的(55.92±3.78)分、(56.54±3.57)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8、3.709,P<0.05),护理后,研究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WHOQOL-100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时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的100例GDM患者,根据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分为A组(血糖控制正常)50例和B组(血糖控制不良)50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定期产检的非糖尿病产妇(50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母婴在分娩前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而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及时诊治对妊娠结局至关重要,及早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孕前检查联合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接受孕期检查的产妇300例。依据是否接受孕前检查将其分为对照组(n=150)和研究组(n=150)。对照组接受孕期保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孕前检查。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节点的心理状态(SDS、SAS评分),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研究组妊娠3周、6个月及分娩后6 h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早产、宫内窘迫、难产、早夭或胎死腹中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出现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贫血等情况,且胎膜早破、胎位异常、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前检查联合孕期保健可调节高龄产妇心理舒适度,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对产妇分娩疼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产检建卡的初产妇4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产前接受拉玛泽分娩法学习,对照组产前行常规健康教育,并于分娩前后应用焦虑自评表( SAS)以及抑郁自评表( SDS)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两组分娩疼痛程度、产程进展、分娩方式、APgar评分、产后出血、产后泌乳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结果:与护理前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下降( 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无变化( P>0.05)。观察组分娩疼痛等级、新生儿APgar评分等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泌乳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前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对产妇进行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情绪,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分娩时间,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李文君  黄伟妍  夏斌 《海南医学》2022,(14):1902-1904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结合预见性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在住院期间分娩,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结合预见性护理,两组产妇均护理至出院。出院时,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产妇产后并发症及胎儿妊娠结局;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及产妇出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总护理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胎儿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至产妇出院时,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6.21±2.24)分、(48.16±2.42)分,均明...  相似文献   

10.
王丽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56-4657
目的:探讨择期引产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孕产妇根据胎肺成熟情况实施择期引产干预,对照组实现自然临产。记录和分析2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方式、效果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均顺利分娩单胎新生儿,无母婴死亡情况,分娩成功率100%;研究组剖宫产率(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75.00%)( P<0.05);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20.00%)、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5.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40.00%、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35.00%)( 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正确有效的择期引产干预,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丁晶 《大家健康》2014,(8):294-295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施孕期管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产妇在妊高征、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的新生儿在各种并发疾病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对产妇妊娠期控制好产妇的血糖,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谢淑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89-90,92
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全产程镇痛对产妇围产期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产妇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研究组在分娩过程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分娩过程疼痛差异,采用产妇抑郁量表(EPDS)及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产妇围产期心理变化。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胎儿娩出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1个月研究组EPDS评分及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1周研究组HAMA评分及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腰硬联合镇痛能够减轻分娩过程中疼痛的痛苦体验,减少产后焦虑及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情况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护理结束后,比较2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 经护理后2组产妇心理状态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及产后SAS、SDS分数低于对照组(俨<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的新生儿阿氏评分≤7分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感及镇痛分娩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能够降低初产妇抑郁及焦虑评分,改善心理状态,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分娩疼痛和产后出血量,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产妇按照盲选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产妇实施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两组产妇不良心理状况改善情况,观察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并且研究组产妇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窘迫的发生风险,对保障母婴健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危妊娠产妇应激心理及心理护理实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高危妊娠产妇,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收治的76例健康产妇。通过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对两组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将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记录两组妊娠结局。结果:高危妊娠组产妇SAS、SDS评分[(56.65±6.62)、(59.63±7.37)]分显著高于健康组产妇[(39.27±6.42)、(41.62±5.94)]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降至[(46.79±5.21)、(43.52±4.16)]分,与本组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4.74%、23.68%、26.32%、23.68%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心理应激情况较健康产妇更明显,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产妇心理状态,对改善产妇妊娠结局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韩燕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36-4337
目的:分析一对一责任制助产与传统助产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近2年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照组给予传统助产模式,对比分析2组产妇分娩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SDS评分(34.88±3.44)分、SAS评分(27.45±1.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SDS评分(53.45±4.22),SAS评分(58.22±2.18);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248.30±80.70)mL,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402.30±145.60)mL;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一对一责任制助产,产妇心理状态、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助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科围产期的人性化体贴式护理对于稳定产妇情绪和改善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8例产妇,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两组产妇的情绪状态和分娩结局。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均得到显著改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人性化体贴式护理的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67.19%51.56%)、护理满意度(93.75%81.25%)相对更高,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3.13%9.38%)、新生儿疾病发生率(04.69%)、SAS评分[(38.46±3.31)分(48.33±3.94)分]和SDS评分[(38.23±3.22)分(47.76±4.11)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产科围产期的人性化体贴式护理对于稳定产妇情绪和改善分娩结局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8):16-19+23
目的 探讨全孕期心理管理对孕期出现异常情绪且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方法改善异常情绪,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全孕期在我院定期产检、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按照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筛查,将有轻、中度抑郁和(或)焦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在常规产检的基础之上,于早、中、晚孕期进行心理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比较两组剖宫产率、产后2 h阴道出血量、早产率及孕早期、孕晚期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试验组孕早期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全孕期心理管理后,试验组孕晚期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其孕早期评分(P0.05);对照组孕妇孕晚期SAS、SDS评分与其孕早期评分比较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30.00%)低于对照组(60.00%)(χ2=9.090,P0.05);试验组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0,P0.05);试验组产后2 h出血量(166.70±52.50)mL明显低于对照组(262.80±82.7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孕期心理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具有异常情绪的不良孕产史孕妇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抑郁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广西鹿寨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高龄初产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仅进行一般性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渐进性肌松训练。比较两组产妇入组时、产前SAS、sDs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产前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应用于高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的防治,效果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熊玉 《当代医学》2014,(25):89-90
目的 观察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产妇焦虑抑郁状态的差异。方法 将四川省郫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64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自然分娩273例设为试验组,剖宫产375例设为对照组。在入院时和产后3d采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产妇进行评估。比较2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差异。结果 试验组产妇在产后3d焦虑抑郁状态评分(SAS、SDS)分别为(45.56±4.36)分、(45.63±4.23)分,比入院时的(54.72±4.82)分、(55.58±5.32)分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对照组在产后3d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SAS、SDS)分别为(48.68±4.26)分、(50.72±4.18)分,试验组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34岁产妇发生焦虑抑郁的比率为51.95%、50.00%,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年龄段产妇的61.50%、59.33%和59.91%、5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岁以下产妇发生焦虑抑郁的比率稍高于35岁以上产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然分娩产妇明显较剖宫产产妇焦虑抑郁情绪低。护理工作中要关注剖宫产产妇情绪,及时给与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