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Mef2c在斑马鱼胚胎骨骼肌和心肌中表达的时相变化.方法收集不同发育时期的AB野生型斑马鱼胚胎,采用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ef2c在骨骼肌和心肌的转录情况.结果Mef2c在体节中的表达约在13 hpf,而在心脏中的表达出现在13 hpf以后,与体节中的表达时间基本平行.另外,Mef2c在体节和心脏中的表达一直维持到48 hpf.结论明确了Mef2c在斑马鱼胚胎骨骼肌和心肌发育的表达时相变化,为研究斑马鱼早期骨骼肌和心肌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MYH9-RD)是一组罕见的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巨大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病机制、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目前还不甚明确,本文作者对近年来MYH9 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视黄酸影响斑马鱼胚胎心脏房室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外源性视黄酸对斑马鱼心脏前后轴发育即心脏房室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遗传学方法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12.5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给予5×10-8mol/L和10-7mol/L外源性视黄酸处理1.5h。应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观察视黄酸对心脏特异基因vmhc,amhc,nkx2.5和nppa表达的影响。结果vmhc,amhc探针的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视黄酸处理会导致斑马鱼胚胎心脏的前后轴发育异常,表现为vmhc表达细胞的范围缩小,amhc表达细胞的范围明显增大。视黄酸可以明显增强nppa在心脏的表达。视黄酸对心脏房室分化的影响在48hpf后表现得明显。结论5×10-8mol/L和10-7mol/L视黄酸在12.5hpf处理斑马鱼胚胎对斑马鱼心脏早期发生没有影响。斑马鱼发育过程中,视黄酸对心脏的房室分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视黄酸支持心房的分化和发育,同时抑制心室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斑马鱼rnf141基因在物种间进化以及在斑马鱼胚胎发育和成体中表达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斑马鱼rnf141基因结构特征;运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和多组织RT-PCR技术分别检测斑马鱼胚胎发育不同阶段和成体各组织rnf14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斑马鱼RNF141蛋白与人类和小鼠同源蛋白(ZNF230、Znf230)分别具有79.8%、78.5%的同源性,其中C3HC4型锌指结构域及其保守的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残基组成与人类(或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84.8%、100%;而且,斑马鱼RNF141蛋白与人类ZNF230蛋白在C3HC4型锌指区域具有完全相同的二级结构.杂交结果显示,rnf141基因在斑马鱼胚胎中广泛表达,尤以端脑、小脑和后脑表达丰度为高.RT-PCR结果表明,rnf141基因在受检的成体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睾丸组织中表达丰度较高.结论:斑马鱼rnf141基因为脊椎动物保守基因,并可能在胚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g6pd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利用基因数据库和BLAST软件分别进行g6pd基因的共线性分析和G6pd蛋白质序列相似性分析。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不同时相斑马鱼胚胎中g6pd基因的表达;构建g6pd-EGFP-pCS2+重组质粒,并将其显微注射入斑马鱼胚胎内,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4、48、72 hpf斑马鱼胚胎中G6pd蛋白的表达量;改良G6pd定量比值法检测24、48、72 hpf斑马鱼胚胎中G6pd酶活性。结果: g6pd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斑马鱼与人类的G6pd蛋白质相似度为88%,斑马鱼与小鼠的G6pd蛋白质相似度为87%。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g6pd基因主要表达于斑马鱼的造血组织,显微注射g6pd-EGFP-pCS2+重组质粒后观察的结果与原位杂交试验结果一致。24、48、72 hpf斑马鱼胚胎中G6pd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4±0.03、1.47±0.05、1.54±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G6pd酶活性分别为1.74±0.17、1.75±0.12、1.71±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成功观察到斑马鱼体内g6pd基因表达部位及其变化规律,并测定了不同发育时相斑马鱼胚胎中G6pd蛋白表达和酶活性,为建立斑马鱼G6PD缺乏症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化学遗传学方法建立视黄酸缺乏的斑马鱼模型,探讨视黄酸缺乏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前后轴发育即房室分化的影响.方法 在斑马鱼胚胎孵育的5 hpf,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视黄醛脱氢酶2抑制剂DEAB(1×10-6、5×10-6、10×10-6、25×10-6 mol/L)处理斑马鱼胚胎,实时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全过程.通过给予斑马鱼胚胎外源性视黄酸,观察其对DEAB的拮抗作用.应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观察视黄酸缺乏对心脏特异基因vmhc和amhc表达的影响.结果 斑马鱼胚胎的生存率随着DEAB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DEAB浓度≥5×10-6 mol/L时,斑马鱼的畸胎率达100%.5×10-6 mol/L DEAB的致畸作用能够被1×10-9mol/L外源性视黄酸所拮抗.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视黄酸缺乏会导致斑马鱼胚胎心脏房室分化异常,表现为vmhc表达细胞的范围增大,amhc表达细胞的范围缩小.结论 通过外源性DEAB处理能有效地建立视黄酸缺乏的斑马鱼模型,DEAB影响胚胎发育存在剂量依赖性.视黄酸在斑马鱼心脏前后轴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心脏发育早期视黄酸缺乏会抑制心房的发育而支持心室的发育,出现房室分化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OXC4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造血发育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斑马鱼总RNA,利用RT-PCR克隆得到HOXC4基因片段,将克隆得到的基因片段和载体pCS2+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Xho Ⅰ双酶切后,把基因片段插入pCS2+中,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采用T3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体系制备地高辛标记的HOXC4基因反义mRNA探针,然后行全胚胎原位杂交.结果 构建HOXC4-pCS2+重组质粒,获得地高辛标记的反义mRNA探针并且完成其在野生型斑马鱼中的全胚胎原位杂交,显示HOXC4基因在Tuebingen野生型斑马鱼神经系统高表达.结论 得到HOXC4基因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造血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Lrrc15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及其在血管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rrc15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谱,显微注射吗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s,MO)至内皮细胞被特异标记的转基因斑马鱼中下调Lrrc15的表达,利用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观察和分析胚胎血管发育的变化。结果:在受精后19、24、36和48 h均检测到Lrrc15基因在斑马鱼尾静脉丛的表达,受精后24 h表达最高。下调Lrrc15的表达导致斑马鱼尾静脉丛发育缺陷。结论:Lrrc15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主要参与调控尾静脉丛形成,该基因的缺陷可导致尾静脉丛发育异常,提示Lrrc15基因在血管发育尤其是血管新生中的重要性,可为今后肿瘤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Clec14a在斑马鱼胚胎期的表达及其在血管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探讨该基因调控血管发育机制。方法:通过胚胎整体原位杂交技术,观察Clec14a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期的表达情况;在转基因斑马鱼系Tg(kdrl:mCherry)和Tg(fli1a:nGFP)中,显微注射吗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antisense oligos)下调Clec14a基因表达,同时在转基因斑马鱼系Tg(kdrl:mCherry)中注射Clec14a-mRNA调控Clec14a基因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斑马鱼节间血管(intersegment vessel,ISV)表型,统计分析内皮细胞迁移速度和数目的变化,并应用qRT-PCR技术检测下调后该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受精后24 h、48 h和72 h,Clec14a基因在斑马鱼脑、心脏、血管系统中有表达;Clec14a基因表达下调导致ISV发育缺陷,内皮细胞数目减少,抑制其迁移速度。结论:下调Clec14a基因表达能够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内皮细胞迁移调控斑马鱼胚胎血管发育。  相似文献   

11.
COX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斑马鱼COX-1、COX-2a基因,研究其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提取24 h斑马鱼胚胎的总RNA,制备DIG标记的COX-1、COX-2a RNA反义探针,整胚原位杂交研究COX-1、COX-2a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 COX-1在囊胚期和原肠胚期为弥散性表达,18 h集中表达在后部躯干,到24 h,COX-1在输尿管和远端脊索处有表达,24~36 h,头部表达量高,48 hCOX-1的表达弱。COX-2a在原肠胚期前不表达,在10.8 h开始表达,位于前端神经外胚层,在26 h,COX-2a在前脑、小脑和后脑有特异性表达。结论明确了COX-1、COX-2a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研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Rap1基因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规律。方法从斑马鱼胚胎cDNA中克隆Rap1基因片段,将Rap1基因片段和pCS2+质粒进行体外连接重组,重组质粒经双酶切、菌落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经T3RNA体外转录体系合成DIG标记的Rap1基因反义mRNA探针,采用整胚原位杂交方法检测Rap1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斑马鱼胚胎0.75 hpf的细胞分裂连接处、3.70 hpf和6.00 hpf的动物极、12.00~72.00 hpf的脊索神经部位均可见Rap1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结论 Rap1基因在斑马鱼脊索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胚胎期小鼠Tbx18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了解Tbx18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方法用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小鼠整胚TBX18 mRNA的表达,用X-gal染色检测Tbx18-Cre/Rosa26R/LacZ双杂合基因谱系示踪模型小鼠胚胎的报告基因LacZ蛋白的表达,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胚胎期心脏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发现在小鼠胚胎期9.5~10.5 d转录因子Tbx18主要在前体心外膜表达,由前体心外膜逐渐迁移定位于心外膜;在11.5~12.5 d的小鼠胚胎Tbx18主要定位于心脏、上下肢、体节及上下唇鄂区域;大于12.5 d的小鼠胚胎Tbx18除了上述部位外还定位于肾、输尿管、膀胱等区域。结论转录因子Tbx18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对小鼠心脏的发育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上下肢、体节、唇鄂、肾、输尿管、膀胱的发育中也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鼠脑发育中CDK5 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CDK5)mRNA在脑发育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采用胚胎期至老年期小鼠全胚胎及脑切片的原位杂交染色.结果①全胚胎原位杂交染色发现脑内CDK5 mRNA从胚胎10.5 d(E10.5)开始表达,主要分布于神经上皮的套层细胞内; ②脑切片的原位杂交染色观察到从E14到成年期脑内均见CDK5 mRNA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神经元的胞浆与核周,于新生期前后表达达高峰;分布于包括大脑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小脑及许多神经核团.在老年期上述区域CDK5表达均有减弱,部分区域呈阴性.结论表明脑内CDK5作用贯穿了整个脑的发育阶段,且主要参与了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成年后CDK5可能继续保持对某些区域中神经元的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5.
16.
[摘要]:目的 构建斑马鱼pCS2+-pax5重组质粒,经体外转录合成斑马鱼pax5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方法 提取斑马鱼胚胎总RNA后经RT-PCR克隆斑马鱼pax5基因片段,将得到的pax5基因片段和pCS2+质粒经EcoRⅠ、XbaⅠ双酶切后插入pCS2+质粒中,通过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菌落PCR以及插入片段序列测定鉴定后,经T3 RNA体外转录体系合成地高辛标记的pax5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结果 采用RT-PCR和pCS2+载体等相关技术获得了斑马鱼pax5基因克隆,经酶切、菌落PCR以及测序鉴定证明得到了pCS2+-pax5重组质粒以及pax5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经过斑马鱼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斑马鱼pax5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论 成功构建了pCS2+-pax5重组质粒、制备了pax5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以及完成了野生型斑马鱼不同时相的全胚胎原位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