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目的:评价“社区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社区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药治疗方案”(中药、针刺或穴位敷贴)。两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巴氏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NIHSS量表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BI、改良Rankin、NIHSS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药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珺  王怡  米秀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9):42-44, 10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祛风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兼瘀证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均予合理饮食、控制血脂和血糖等处理;治疗组口服益气养阴活血祛风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口服科素亚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ACR、Cysc、GFR、FPG、HbA1c、TC、TG、TNF-α等指标变化。  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两组Cysc、尿ACR、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④治疗后,治疗组FPG、HbA1c、TC、TG、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祛风法能减轻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尿蛋白,降低TNF-α水平,改善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药棒叩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药棒叩击等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量表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分级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量表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各评分及指数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Barthel指数分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棒叩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消除肿胀、麻木症状,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以低频电针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疗程28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法(LKSS)观察两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LK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低频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可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利培酮治疗脑卒中后幻觉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98例脑卒中后幻觉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口服利培酮片治疗,疗程3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87.76%;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化等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记忆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血浆5-H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利培酮片治疗脑卒中后幻觉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浆5-HT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温针、电针和闪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单纯西药治疗)、温针组(28例,患侧面部温针灸)、电针组(28例,电针疗法)和闪罐组(28例,针刺后加闪罐),疗程4周。比较各组临床疗效、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和治愈时间。  结果:①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6.4%,电针组为85.7%,闪罐组为85.7%,均高于对照组75%(P<0.05);温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②治疗后,4组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针灸治疗3个组H-B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温针组优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③3个针灸治疗组患者痊愈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温针组短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  结论: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其中温针疗法在恢复面神经功能和治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肝养肺止咳汤结合推拿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2例过敏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治疗组予平肝养肺止咳汤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gE含量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为57.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IgE含量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平肝养肺止咳汤结合推拿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疗效良好,并可降低IgE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宝根1号”方治疗肺脾两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120例肺脾两虚型RRTI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宝根1号”方和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IgG、IgA、IgM含量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P<0.01),治疗组IgG、IgA、IgM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CD3+、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CD3+、CD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宝根1号”方能改善RRTI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治疗肺脾两虚型RRTI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夏枯草口服液治疗气郁痰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和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为51.52%;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均明显缩小(P<0.05,P<0.01),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甲状腺结节数目减少(P<0.05),且治疗组结节数目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结合化瘀降浊方沐足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4例脾肾两虚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和化瘀降浊方沐足,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肾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5.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益气清利化瘀方内服结合化瘀降浊方沐足可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8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栓和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 rg/次,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疗程均为8周.若仍有心绞痛发作者,两组均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片0.5 mg/次.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OD及TAC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MDA及LPO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心肌细胞的氧化和抗氧化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易筋经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习练易筋经功法。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FMA量表、改良Rankin量表、BI量表和QOL量表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MA量表、BI量表和QOL量表积分均明显增加(P0.05),改良Rankin量表积分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量表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基础上习练易筋经,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独立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具有补肾益气功效的中药复方软脉煎治疗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软脉煎,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终点事件发生率等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MT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增厚(P0.01);治疗组IMT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大(P0.01)。治疗组斑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其治疗前后斑块面积差值较对照组增大(P0.01)。治疗组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软脉煎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增厚,延缓斑块面积进展,降低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脉血康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影响.方法:将12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T,APTT,TT较治疗前时间延长(P<0.05),Fib、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能改善患者的血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方法: 90例DPN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疗程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灯盏花素50 mg,1次/d,2周为1个疗程,间隔2周后进行下一疗程,共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优于对照组的71.11%(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MNCV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SNCV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AOC、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并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显著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能改善DPN患者神经症状、体征,改善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频率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后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率组、中频率组和高频率组(每组30例),针刺频率分别为30次/min、60次/min、90次/min,疗程30天。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低频率组总有效率为93.33%,中频率组为100.00%,高频率组为90.00%;中频率组临床疗效优于低频率组和高频率组(P0.05)。治疗后,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中频率组低于低频率组和高频率组(P0.05);三组肢体运动能力Fugl-Meyer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1),中频率组高于低频率组和高频率组(P0.05)。结论中等针刺频率治疗有助于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障碍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JINSanZhen”therapycomposedof“NieSanZhen” ( 3pointsinthetemporalregion :2cunstraightsuperiortotheear tip ;1cunante riorandposteriortothefirstpointonthesamelevelseparately) ,“SiShenZhen” [4pointsaroundBaihui (GV 2 0 ) :1.5cunanterior ,pos terior,leftandrighttoGV 2 0resp…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早期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90例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刺组,每组各45例。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对两组进行组间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急性期针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和ADL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血脂与血流变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早期介入治疗中风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的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qd和立普妥20 mg,qn),治疗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汤剂,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CAT水平变化,测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降低,分别为(4.08±0.67),(1.20±0.65),(1.98±0.24)mmol·L~(-1),(1.03±0.41)g·L~(-1),而CAT水平明显升高(20.07±5.83)U·L~(-1),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分别为(3.65±2.15)分,(9.27±7.11)分,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的血脂水平、升高CAT水平,从而提高患者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