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3):331-333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不同剂型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8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补液,根据脱水程度及电解质测定情况调整补液张力、电解质和补液量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常规治疗+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1/2包,温水冲服,每日3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1.5 mg/kg,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儿给予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1.5 mg/kg,每日3次。两组患儿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顺应性、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总配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较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疗效更显著,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2.
3.
消旋卡多曲颗粒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5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补液、口服蒙脱石散和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每次1.5 mg/kg,每天3次,治疗3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2.1±1.0)d,短于对照组的(3.7±1.2)d(P<0.01);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3.5±0.5)d,短于对照组的(4.2±1.2)d(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8.57% (P<0.05).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5.
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儿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P<0.01);治疗组疗程(5.12±0.98)d,对照组疗程(6.80±1.0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P<0.01)。用药5 d后两组各有1例出现嗜睡和皮疹。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有利于减轻腹泻症状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病毒唑治疗患儿48例为对照组,消旋卡多曲治疗患儿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止吐时间(2.1±0.7)d、止泻时间(2.5±0.9)d、退热时间(1.8±0.6)d、住院时间(4.6±1.3)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2.6±1.0)d、(3.2±1.1)d、(2.3±0.8)d、(6.7±1.5)d,观察组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对sbJL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50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蒙脱石散剂治疗,实验组患儿在使用蒙脱石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来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14%。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其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蒙脱石散,且治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仝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5):123-124
目的研究分析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思密达治疗,观察组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思密达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止泻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泻时间为(3.2±0.7)d,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9±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思密达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2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60例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6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总疗程及症状(止泻、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4d后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止泻时间、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及总疗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取消旋卡多曲颗粒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选取6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时间选为2018年6月—2020年1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32例.选用蒙脱石散治疗为单一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为联合组,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双岐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蒙脱石散加双岐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过程中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蒙脱石散、双岐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双岐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蒙脱石散加双岐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蒙脱石散、双岐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1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王会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7):46-47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婴幼儿秋季腹泻病例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均给予抗炎、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另给予消旋卡多曲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5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可较快地缓解病情,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年龄组服用不等量的消旋卡多曲颗粒,连服6 d,追踪观察治疗后排便次数、性状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止泻时间、总病程较对照组短(P<0.01),且有效率达9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较快减少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有效缩短腹泻病程,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剂治疗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引起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我院所接收治疗的感染轮状病毒并已至肠炎的患儿160例,按照就诊顺序均分为A、B、C、D 4组,每组40例。四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A组作为对照组,不再做其他处理;B组给予口服培菲康胶囊散剂;C组口服葡萄糖酸锌;D组给予培菲康胶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四组患儿腹泻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恢复平均时间。结果 D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B、C组(P<0.01、P<0.05、P<0.05);A、B、C、D组患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别为(4.18±1.12)d、(3.42±1.06)d、(3.42±1.53)d、(1.95±0.98)d。平均止泻时间D组显著短于A、B、C组(P<0.01、P<0.05、P<0.05)。结论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培菲康胶囊及锌剂,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125例,均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应用乳酶生、复合维生素B治疗的125例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大便异常、发热、腹痛、呕吐、腹泻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止泻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金双歧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利巴韦林口服,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口服,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止泻时间。结果治疗后有效止泻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2,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明确,有效止泻时间短,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9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补液、调整饮食、口服思密达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 mg/(kg.d)、西咪替丁15~20 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或炎琥宁5~10 mg/(kg.d)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P<0.01)。结论:更昔洛韦、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