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金钠多加早期康复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早期康复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变化。结果金钠多加早期康复组治疗后血脂、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能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功能结局,提高康复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09例纳入研究,最终失访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卒中单元组40例,联合组33例。对照组入住神经内科普通病房,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普通康复治疗项目;卒中单元组入住卒中单元,病情稳定后全程介入卒中单元综合管理治疗;联合组在卒中单元组的基础上给予TOT,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价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牛津残障评分量表(OHS)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前3组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3组的NIHSS评分、HAMD和OHS评分均较前下降(P0.05),且卒中单元组和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低于卒中单元组(P0.05);FMA、MBI和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卒中单元组和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高于卒中单元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综合治疗结合TOT能更好地改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运动功能、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金钠多组(金钠多加早期康复)和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早期康复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金钠多加早期康复组治疗后血脂、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临床基本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能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早期应用自动输氧器(静舒氧)实行内给氧加康复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将脑卒中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55例在脑卒中后24h内应用静舒氧及脑卒中后1~10d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45例不进行静输氧及康复治疗。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于初期、末期(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  相似文献   

5.
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单元康复组318例,普通病房对照组172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卒中单元康复组早期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给予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改良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同时比较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入院两组患者NIHSS、FMMS、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卒中单元康复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F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病房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病房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支持配合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加早期康复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量表(F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临床疗效和医护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6周后,2组患者MBI、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6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对医护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支持配合早期康复干预可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2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及BI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专案突破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2年2月28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案突破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肌力水平、运动康复情况[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独立性[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QLI)]。结果:干预后,两组肌力水平、FMA和FIM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NIHS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QLI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专案突破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给予基础药物及针刺治疗,对照组按脑卒中护理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路径模式进行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于治疗前、治疗2、4周对患者进行简化Fugl-meyer(FMI)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两组肢体功能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FMI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观察组FMI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中医规范化康复护理能较好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肢体功能,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具有中度以上神经功能缺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评定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Cys-C、MMP-9水平.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上、下肢FMA评分升高,AROM增大,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FIM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Cys-C及MMP-9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胡靖然  陈小飞 《中国康复》2020,35(12):633-636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Lokomat下肢机器人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BBS和FMA-LE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FAC分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分级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2,常规治疗与康复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2,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功能、日常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上肢、下肢及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康复护理能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预后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多功能床边康复治疗车干预对中风早期患者肢体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160例中风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功能床边康复治疗车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统计治疗期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FM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多功能床边康复治疗车应用于中风早期患者时,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负性情绪,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200例脑卒中后偏瘫颈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疼痛程度、肢体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  相似文献   

17.
梅娜  李惠芬 《中国康复》2022,37(11):643-647
目的:探讨镜像结合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血清tau蛋白、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135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均45例。研究过程中每组均有2例脱落。3组患者均接受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取镜像结合动作观察疗法,对照1组采取镜像疗法,对照2组实施动作观察疗法。比较3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及血清tau蛋白、GDNF表达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3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N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CNDS评分较对照1、2组低(P<0.05);3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中上肢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研究组上肢功能评分、BI评分均较对照1、2组高(P<0.05);3组血清tau蛋白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血清GDNF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血清tau蛋白水平较对照1、2组低(P<0.05),血清GDNF水平较对照1、2组高(P<0.05)。结论:对卒中偏瘫患者实施镜像结合动作观察疗法,可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有效调节血清tau蛋白、G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NF技术躯干模式强化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躯干活动能力、上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2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训练组)和观察组(躯干强化训练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性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以综合性规范化康复治疗结合PNF技术躯干模式强化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躯干损伤量表(TI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的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TIS、FMA上下肢运动功能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TIS、FMA下肢、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NF技术躯干模式强化训练能促进早期脑卒中患者躯干活动能力、下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尤其对下肢运动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陆敏  魏凤芹  肖峰  彭军 《中国康复》2012,27(6):411-413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2组均接受基础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后进行上肢Brunnstrom分级、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上肢Brunnstrom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FMA-UE和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肢体康复训练指导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血压控制、用药指导、生活能力训练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肢体康复训练指导。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活动能力、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护理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护理后2组患者上肢、下肢的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护理后2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肢体康复训练指导能有效促进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