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术后切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48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切口医院感染率、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性,对影响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24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术后切口医院感染48例,感染率为19.35%。对术后切口发生医院感染的48例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58.33%;革兰阳性菌24株,占33.33%;真菌6株,占8.33%。耐药性结果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糖尿病、腹腔镜手术、腹部手术史、术后造瘘、手术持续时间、吸烟、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急诊手术是导致结肠癌患者出现术后切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腹腔镜手术、术后造瘘、手术持续时间、吸烟、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腹部手术史、急诊手术等危险因素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切口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其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糖尿病、腹腔镜手术、术后造瘘、手术持续时间、吸烟、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腹部手术史等危险因素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曹波  桂光明  黄琛  杨建  李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1):1481-1483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脊柱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69例行脊椎手术的住院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69例老年病人中术后感染24例,感染率为4.22%。共检出3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67.74%),革兰阳性菌9株(29.03%),真菌1株(3.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体质量指数≥28 kg/m2、手术时间≥150 min、侵入性操作、使用内固定器材、合并糖尿病均与老年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相关(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28 kg/m2、手术时间≥150 min、合并糖尿病均为老年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老年病人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广,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行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切口感染和未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及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和耐药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BMI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手术时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部分患者存在多重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各病原菌普遍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较低,革兰阴性菌普遍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密切观察切口状况,定时换药,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针对性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以2017年全年5 635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切口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所在科室、住院时间及手术等相关资料,分析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017年共手术5 635例,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73例,感染率为1. 30%;年龄> 60岁、骨科手术、急诊手术、手术时间> 5 h、切口长度> 10 cm、Ⅲ类切口、住院时间> 10 d及放置引流管等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 05); 73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8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5株,占30. 49%;革兰阴性菌51株,占62. 20%;真菌6株,占7. 32%。结论:年龄> 60岁、骨科手术、急诊手术、手术时间> 5 h、切口长度> 10 cm、Ⅲ类切口、住院时间> 10 d及放置引流管等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出合理意见。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份我院应用手术治疗的630例结直肠癌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切口感染情况分为观察组72例(发生切口感染)和对照组558例(未发生切口感染),应用ATB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检测,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同时应用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实验中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1.43%,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为62.65%,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率居于首位,感染率为26.51%;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率为22.89%。肥胖、合并糖尿病、Dukes分期、腹腔镜手术、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造瘘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肥胖、合并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造瘘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风险较高,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切口感染风险因素,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对临床控制切口感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讨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提出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采用抽样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切口感染的高危科室普外科、胸外科、骨科的无菌手术共8 105例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8 105例无菌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共4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是0.51%,共检出52株病原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为主。结论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季节、基础疾病有关,切口感染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94例。根据有无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49例)和未感染组(245例)。采集感染组患者的术口分泌物行病原学检测以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造成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本研究患者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7%,共培养出病原菌59株。革兰阴性菌占66.1%,革兰阳性菌占30.5%。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最多,有16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有9株;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有13株。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合并肠梗阻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体质指数≥23 kg/m2的患者比例为30.6%,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为26.5%,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肥胖和合并糖尿病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应加强血糖的管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术口感染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姚金波  侯波  周美平 《吉林医学》2014,(16):149-150
目的:为了探讨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法:对1 240例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 240例患者共有38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3.71%。38例患者送检标示中共分离出25株病原菌,有3例双重感染;革兰阴性菌18株,占72%,革兰阳性菌7株,占2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析证明手术切口感染与切口类型、手术时机、骨折类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以及是否有糖尿病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应加强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分析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52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总结和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本组980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52例(5.31%),分离出56株病原菌,其中36株(64.29%)革兰阴性菌,18株(32.14%)革兰阳性菌,2株(3.57%)真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与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均为高度敏感。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均为高度敏感。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涉及的病原菌较多,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目标性监测探讨脊柱手术部位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以及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的2015年5月~2016年12月间816例首次在我院脊柱科就诊的各类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及耐药性,通过病历资料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将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中出现诊断时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炎性指标输入EXCEL软件中,统计阳性率。结果 816例患者脊柱手术部位切口分泌物培养阳性38例,目标性监测术后手术部位中的感染率为4.66%;38例患者分离得到55株病原菌,其中64.82%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前三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35.18%为革兰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8株占14.55%;未检测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严重;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等6项因素与脊柱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关。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180 min、住院天数≥15 d与脊柱手术切口感染有关。结论脊柱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药性高,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180 min、住院天数≥15 d均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 269例,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其基础资料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69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2.25%。其中切口感染47例,占全部感染92.16%,肺感染4例,占全部感染7.84%。年龄≥60岁、BMI指数≥25 kg/m2、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在非层流手术室进行、下肢手术、手术时间≥60min、接台手术是骨科无菌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存在上述因素者发生感染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与其是否发生感染无明显关系(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BMI指数≥25 kg/m2、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在非层流手术室进行、下肢手术、手术时间≥60min、接台手术是骨科无菌手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无菌手术感染与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些因素导致感染的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例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术后感染因素。结果17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致病菌1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2株,占70.59%;革兰氏阳性菌4株,占23.53%;真菌1株,占5.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β=1.119,OR=3.052)、恶性肿瘤(β=2.014,OR=7.478)、贫血(β=1.585,OR=6.063)、手术时间(β=1.010,OR=5.755)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年龄、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引发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病例120例,入选病例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对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入选的120例病例中发生切口医院感染共11例,感染发生率9.17%。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P〈0.05)。年龄〉60岁(OR=6.384)、有基础疾病(OR=5.237)、手术时间≥3 h(OR=4.726)、切口类型Ⅲ类(OR=7.153)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其中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3 h、切口类型Ⅲ类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生活水平,护理人员应明确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针对引起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从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腰椎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减少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342例腰椎闭合性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对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1) 342例患者中出现28例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切口长度、电刀使用、术前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引流管引流时间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年龄>45岁、手术时间>3 h、糖尿病、高血压、BMI>28、腰背部脂肪厚度>3 cm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以切口愈合不良为因变量,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腰背部脂肪厚度是腰椎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28例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中,切口感染最为常见,所占比为57.1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感染细菌,所占比为37.5%。   结论   患者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腰背部脂肪厚度是腰椎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和统计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病例,为有效控制和防治ICU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ICU病房的432例患者病例资料,对医院感染患者的发生部位和病原菌进行调查.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98例,发生率为22.7%;98例ICU医院感染患者中,≥60岁237人感染发生71例,为30.%(71/237);<60岁195人感染发生27例,为13.8% (27/1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x2=5.759,P<0.05);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3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为82株(59.5%),真菌为37株(26.9%),革兰阳性球菌为19株(13.8%);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53.1%)、泌尿系统(21.4%)、器官/腔隙(10.2%)、胃肠道(10.2%)和其他(5.1%).结论 针对我院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重建患者免疫系统、加强ICU病房空气清洁流通、严格无菌操作制度、科学选择抗生素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感染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569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发生感染患者的痰液、血液或尿液进行分离培养。结果:569例老年COPD患者中有86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感染患者送检的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株105例,其中革兰氏阴性菌64株占61.0%,革兰氏阳性菌29株占27.6%,真菌12株占11.4%;高龄、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是老年COP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OPD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年龄≥80岁、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均为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788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451%(184/40788)。其中男性、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有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时间≥20d及既往有手术史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完善术前准备,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措施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