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3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的患者为CSF组,冠脉造影血流正常的患者30例为NCF组。以校正TIMI帧数>27,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采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1周,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观察EPCs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结果:CSF组外周血EPCs数量及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患者外周血EPCs功能降低可能参与CSF现象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与EPCs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接种至明胶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 d后进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EPCs,采用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TRAP-PCR银染法检测EPCs端粒酶活性.结果 从人外周血能成功分离EPCs细胞.从冠心病患者分离的EPCs增殖、迁移、黏附能力较非冠心病患者下降.冠心病患者EPCs端粒酶活性较非冠心病患者低.结论 冠心病患者EPCs功能显著减弱.可能与EPCs端粒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 〖HTH〗目的〖HTSS〗〖KG*2〗评价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胆囊管治疗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HTH〗方法〖HTSS〗〖KG*2〗回顾性分析31例接受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胆囊管治疗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HTH〗结果〖HTSS〗〖KG*2〗30例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经微创完全取出,术后无胆管损伤、出血、胆漏等并发症,随诊 8~12个月,均无结石复发及胆管狭窄。 〖HTH〗结论〖HTSS〗〖KG*2〗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胆囊管治疗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直观,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摘要] 〖HTH〗目的〖HTSS〗〖KG*2〗观察生理性海水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和依巴斯汀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的治疗效果。 〖HTH〗方法〖HTSS〗〖KG*2〗将中重度AR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外用及依巴斯汀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理性海水喷鼻。2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评估2组鼻相关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体征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HTH〗结果〖HTSS〗〖KG*2〗2组鼻塞VAS评分、鼻痒VAS评分、喷嚏VAS评分、流涕VAS评分、总VAS评分和体征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试验组各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HTSS〗〖KG*2〗生理性海水、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及依巴斯汀联合治疗中重度AR患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患儿临床症状可以得到迅速缓解,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 〖HTH〗目的〖HTSS〗〖KG*2〗分析异位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情况,以便提高诊治水平。 〖HTH〗方法〖HTSS〗〖KG*2〗回顾性分析62例异位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HTH〗结果〖HTSS〗〖KG*2〗异位阑尾炎患者以化脓性阑尾炎和单纯性阑尾炎居多。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进行评价,超声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较多层螺旋CT检查更高。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无1例出现伤口感染、腹腔及盆腔脓肿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HTH〗结论〖HTSS〗〖KG*2〗临床上应对异位阑尾炎有足够的认识,超声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一经确诊,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KG*2〗对比分析磁共振、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 〖HTH〗方法〖KG*2〗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磁共振与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 〖HTH〗结果〖KG*2〗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术前磁共振定性诊断43例,漏诊2例,磁共振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6.6%;术前超声检查定性诊断39例,漏诊6例,术前超声对子宫内膜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86.7%。磁共振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高于超声。 〖HTH〗结论〖KG*2〗磁共振是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超声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首诊时常规检查与流行病学筛查。  相似文献   

7.
〗[摘要] 〖HTH〗目的〖HTSS〗〖KG*2〗评价比较不同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为有效开展慢性病管理、提高控制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HTH〗方法〖HTSS〗〖KG*2〗随机抽取2016-2017年西安市2个社区连续管理满2年的65岁以上慢性病老年患者各500例,根据管理模式分为规范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通过健康管理档案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文化程度、体重指数、随访记录、血压血糖控制、药物选用及服药情况等。分析药物选用,计算年内服药率及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价不同管理模式的效果。 〖HTH〗结果〖HTSS〗〖KG*2〗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管理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年内随访频率优于常规管理组(P<0.05)。规范管理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各遵医行为和控制率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规范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随着年内随访次数增多血压、血糖控制率均明显升高(P<0.05)。 〖HTH〗结论〖HTSS〗〖KG*2〗规范化管理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依从性,提高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慢性病控制率,有效解决老年患者在自我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动态形态学和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分离、诱导分化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态观察两组内皮祖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两组患者内皮祖细胞集落和计数、黏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组内皮祖细胞集落计数为(5.87±0.55),细胞计数为(74.73±11.38),黏附能力为(26.13±5.13),增殖能力为(0.273±0.060),迁移能力为(15.83±2.02);高血压组内皮祖细胞集落计数为(1.73±0.24),细胞计数为(56.70±9.72),黏附能力为(19.97±3.07),增殖能力(0.192±0.058)而迁移能力为(10.33±2.30).两组相比,脑出血组内皮组细胞功能明显增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高血压组相比,脑出血组内皮祖细胞和集落出现较早,集落体积较大和典型,细胞密度较大.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内皮祖细胞数目增多,黏附、增殖和迁移功能增强.这可能有助于血管损伤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9.
[摘要] 〖HTH〗目的〖HTSS〗〖KG*2〗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中的意义及其对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HTH〗方法〖HTSS〗〖KG*2〗选择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的EMs不孕患者(EMs组)40例,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对照组)40例,比较2组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组取卵当日血清、卵泡液GH水平,密度梯度法提取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贴壁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2组患者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将贴壁后EMs患者颗粒细胞按干预方式分为空白组和GH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 〖HTH〗结果〖HTSS〗〖KG*2〗EMs组血清、卵泡液GH水平和颗粒细胞Bcl-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EMs组Bax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组较空白组Bcl-2表达水平升高,Bax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HTSS〗〖KG*2〗EMs患者的低GH水平可能引起颗粒细胞凋亡增加,从而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及胚胎的发育潜能。一定浓度的GH可能改善EMs患者颗粒细胞凋亡状态。  相似文献   

10.
[摘要] 〖HTH〗目的〖HTSS〗〖KG*2〗探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与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XA)对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骨密度检测的诊断价值。 〖HTH〗方法〖HTSS〗〖KG*2〗将行健康体检的260例绝经期女性且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XA监测(B组)、QUS检测(A组),以DX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2组检测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的差异,分析QUS检测在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HTH〗结果〖HTSS〗〖KG*2〗B组检出骨质疏松症52例,不同年龄组患者之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出骨质疏松症48例,不同年龄组患者之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B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A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99.42%,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为96.10%。 〖HTH〗结论〖HTSS〗〖KG*2〗QUS用于诊断绝经期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较高,且无辐射,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及对血压昼夜变化节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者160例,测量其血压,并对其危险度进行分级,分析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高血压程度及危险度的关系。结果:以AHI分为三组,各组间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HI严重程度与血压的程度及危险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OSAHS作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OSAHS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节律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多导睡眠图确诊OSAHS患者60例,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OSAHS组(n=18),中度OSAHS组(n=22),重度OSAHS组(n=20).对照组为年龄、性别、BMI匹配,经多导睡眠监测除外OSAHS者2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h1/Th2细胞比例并进行各组间比较.对OSAHS患者睡眠期AHI和Th1细胞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HS组Th1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8.2±5.4)%和(12.5±3.8)%,P<0.05],其中重度OSAHS组增高较对照组尤为明显[(21.8±4.6)%和(12.5±3.8)%,P<0.01].OSAHS患者Th1细胞比例与AHI呈正相关(r=0.668,P<0.01).Th2比例差异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Th1细胞激活程度显著增高,且与OSAHS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的患者100例,分为单纯OSAHS组43例和OSAHS合并OHS组5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结果:OSAHS合并OHS组患者的颈围、腰围、动脉血PaC...  相似文献   

14.
曹娟  王春  姜敏  范晓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1):1506-1510
目的:通过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及C反应蛋白(CRP),探讨OSAHS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图检测结果,将60例OSAHS患者分为轻度OSAHS组20例,中度OSAHS组22例,重度OSAHS组18例,选取排除OSAHS诊断的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受试者的年龄、睡眠状况及睡眠中末梢血氧,抽取空腹血两份,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检查血CRP值。结果:OSAHS组最低血氧、平均血氧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在OSAHS严重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3+及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在OSAHS严重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组CD8+/CD3+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OSAHS组CD16+CD56+较对照组升高(P<0.05);CD1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外周血CRP均较对照组和轻度OSAHS组升高(P<0.01和P<0.05)。结论:OSAHS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同时伴有炎症反应增强,并且与OSAHS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6例睡眠打鼾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其中OSAHS168例,单纯打鼾患者38例,同时对30例无睡眠打鼾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行PSG检测,分别观测各组睡前、晨起血压变化,同时对OSAHS组晨起舒张压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02)、夜间平均SaO:、SaO:低于90%时间(T90)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及单纯鼾症组相比睡前、晨起血压变化不明显;OSAHS各组睡前、晨起收缩压变化不明显,而舒张压晨起较睡前明显升高,晨起舒张压变化与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AHI、190成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aO2成负相关。结论OSAHS患者血压变化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睡眠呼吸紊乱对于OSAHS血压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OSAHS可能为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Apneagraphym,AG200)联合螺旋CT在评估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对经PSG确诊的22例中度和18例重度OSAHS患者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应用多层螺旋CT测量软腭后区、舌后区平面的横截面积。对比联合应用AG200和螺旋CT定位诊断不同程度OSAHS阻塞平面的价值。结果 AG200和螺旋CT检查均能很好地判断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对于中、重度OSAHS患者阻塞平面的判断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200和螺旋CT检查对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均具有诊断意义,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手段可以明确提高OSAHS患者,尤其对重度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HS)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障碍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5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根据PSG监测结果,将老年心衰组分为单纯心衰、心衰合并轻度OSAHS、心衰合并中度OSAHS、心衰合并重度OSAHS4组,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另将53例经超声检测无心功能异常者为对照组。结果老年心衰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障碍发生率60.3%。与单纯心衰相比,心衰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LVEF较低,夜间血氧饱和度较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LVEF呈负相关(r=-0.76,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障碍发生率高,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可能影响左心功能,通过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可降低心衰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 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 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2 年3 月- 2013 年2 月间我院住院或门诊确诊的OSAHS 患者61 例,正常对照20 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将OSAHS 划分为轻、中及重度组,所有研究对象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应变及应变率曲线的分析测量通过STI 完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SAHS 组TAPSE、E/A、IVA 减小,RAVM、E/Em、DTm、IVRT 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心肌SR、SRs、SRe、SRe/SRa 均减小,SRa 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评价OSAHS 患者右心室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全天血糖波动的特征。方法 根据多导睡眠图检测结果选取48例符合OSAHS诊断的受试对象作为OSAHS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组)。动态监测两组受试者72 h血糖的变化,同时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 OSAHS组全天血糖平均值比对照组(5.98±1.21mmol/L vs 5.21±0.91mmol/L,P<0.05)升高;OSAHS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夜间血糖波动幅度(NMAGE)及IRI较对照组(4.25±0.6 mmol/L vs 2.12±0.51mmol/L,1.93±0.04 vs 1.12±0.34和3.7±0.5 vs 2.4±0.2,P均<0.05)明显升高;OSAHS组:MAGE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IRI呈正相关(r=0.357、0.361,P均<0.05),AHI与IRI呈正相关(r=0.360,P<0.05)。结论 OSAHS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异常,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孙福财  张秀华  陈宏  曾海环 《浙江医学》2009,31(8):1092-109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SAHS)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MSAHS)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中的构成比,并分析3者主要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的993例SAHS患者,对3种类型SAHS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同时对相关的观察指标[包括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平均及最低血氧饱和度(MSaO2、LSaO2)、血氧饱和度〈90%的累积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bL(〈90% T)]作组间的比较分析。结果(1)SAHS中OSAHS占96.4%,CSAHS占1.5%,MSAHS占2.1%。(2)与OSAHS组比较,CSAHS组患者白天嗜睡、夜尿增多、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合并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或0.01),MSAHS组患者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及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3)与OSAHS组比较,CSAHS组患者AHI显著增加(P〈0.01),MSAHS组患者AHI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SAHS中OSAHS所占比例最大,但以CSAHS的临床症状最为严重,OSAHS临床症状最轻,MSAHS介于CSAHS及OSAHS之间;上述3种类型SAHS的发病机制如何导致临床症状的差异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