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材料和方法肥研究对象为91例患者,第一组为坚固内固定组57例(平均年龄30.9岁),第二组为钢丝固定组34例(平均年龄26.6岁)。选择标准:①手术时14岁或超过14岁者;②Ⅱ类颌面畸形,适合采用BSSO手术者。第一组采用双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第二组采用下颌下缘钢丝固定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下颌骨骨折越来越多,由于下颌角是下颌骨结构上的薄弱环节,在临床上较多见。以往对该部骨折多采用口外切开内固定,不但损伤大,面部遗留瘢痕,而且易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致口角歪斜。作者通过对25例下颌角骨折行口内进路坚固内固定的观察,认为对下颌角骨折从口内进路坚固内固定不但完全可行,而且相对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4.
下颌角骨折经口内坚固内固定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解永富  王宏  杭顺初 《口腔医学》2001,21(4):195-196
目的:探讨应用小钛板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1例下颌角骨折或伴下颌体部骨折应用小钛板沿张力线作坚固内固定,复位技术及固定位置参照Champy方法,3个月~1年复查包括骨折复位准确性、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伤口愈合、关系及神经损伤等。结果:21例下颌角骨折术后1例出现感染,4例术后出现干扰,其余咬合关系正常,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结论:下颌角骨折经口内应用小钛板行张力带固定效果肯定,但不能完全摒弃颌间结扎。避免面部疤痕及面神经损伤,较传统的经颌下切口固定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下颌角骨折约占下颌骨骨折30%[1].1997年11月~1999年5月我们采用口内小切口微型钛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闭合性下颌角骨折3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耳屏前直线切口直视下行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及其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内固定术新入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 例(9 侧)髁突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直线切口,顺颞浅静脉表面向下分离,寻找面神经颞面干和颈面干,并对其加以保护后,切开下颌支骨膜,在直视下对骨断端行复位内固定.结果:此手术入路暴露充分,视野较好,直视下即可操作进行手术,术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部分病例面神经轻瘫,经治疗术后3 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此方法是进行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宁 《口腔医学》1998,18(1):22-24
对100例正颌外科病人应用钢丝固定或坚硬内固定的结果进行了回顾性比较,分析了两组病人所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研究中最明显的发现是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相同,但在并发症中术后6个月体重过度减轻(≥5kg)和张口受限(中切牙最大张口度≤35mm)两组间有明显差异,钢丝固定组分别为30%和24%,明显高于坚硬内固定组的8%和4%,主要是由于应用坚硬内固定的病人可以术后早期进行下颌运动,有利于饮食和咀嚼肌、颞颌关节的功能锻炼,而使术后体重过度减轻和张口受限的比例明显减少.由于坚硬内固定并没有增加正颌外科并发症的发生,而显示许多优点,因此将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Yin HW  Lin N  Guan J  Zhang GL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2):194-198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应用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及Ansys有限元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可吸收板和钛板坚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4种固定方法在3种咬合状态内固定系统的应力以及骨劈开处的位移,比较固定效果以及不同咬合状态下对固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咬合状态下,骨劈开处的最大位移基本相似。内固定系统的最大应力值为钛板大于可吸收板,双板大于单板,双板中上板大于下板。相同固定方式下,内固定系统的最大应力值及骨劈开处的最大位移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前牙咬合、前磨牙咬合、磨牙咬合。结论:双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作用大于单板固定。坚固内固定板材料对应力遮挡有影响,钛板的应力遮挡作用大于可吸收板。单板固定时位置应偏上缘,前牙咬合对内固定系统的不良影响较大,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口内切口行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下颌角骨折患者62例,经口内切口行骨折复位,用小型钛板固定。术后1周及1、3、6个月随访,检查患者面形、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情况,X线全景片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周所有患者面形均恢复正常,张口度大于3cm,咬合关系恢复良好;X线全景片示骨折处钛板固定良好,钛钉无松脱。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及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未发现异常。结论经口内切口行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面骨骨折的治疗 ,传统方法采用间牵引固定或切开复位钢丝结扎固定。这些方法常因限制患者咀嚼功能 ,口腔卫生差及固定不稳定等而非理想方法。我科 1 997年 1月至 1 999年 9月共收治面骨骨折病人 46例 ,其中 1 4例采用微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4例中男 1 3例 ,女 1例 ;年龄 1 5~ 48岁 ,平均2 8.5岁 ;其中单纯下颌骨骨折 9例 ,颧骨、上颌骨骨折 1例 ,上、下颌骨骨折 2例 ,颧骨、颧弓骨折 2例。下颌骨骨折中单纯下颌正中或下颌角、下颌体骨折3例 ,下颌正中及下颌角联合骨折 5例 ,下颌正中及单侧…  相似文献   

11.
下颌骨骨折的坚固内固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2.
下颌骨骨折的坚固内固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方法的新进展,介绍了坚固内固定,尤其是加压钢板的原理,愈合组织学,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评价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稳定性,为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的理论支持。方法建立下颌骨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按照Champy的下颌骨骨折理想固定线进行小型钛板固定,分别模拟切牙咬合及健、患侧磨牙咬舍,得出骨折段的相对位移情况。结果下颌骨正中联合及下颌体骨折的坚固内固定,在功能咬合时,骨断端相对位移均在150μm内;下颌角骨折,切牙咬舍时,骨断端位移也在150μm内,但在健侧及患侧磨牙咬合情况下,骨断端位移较大。在同样的咬合力下,下颌体及下颌角处一块小夹板固定时,骨断端相对位移量不能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结论两块小型钛板下颌骨正中联合或下颌体骨折坚固内固定,骨折段稳定,但在下颌角处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支持。下颌角和下颌体骨折一块小夹板张力带固定不够稳定,需选择合适的适应症及术后辅助固定或减小咬合力。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间,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技术治疗陈旧性下颌骨骨折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下颌骨骨折的坚固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常见损伤 ,根据临床统计 ,占颌面部骨损伤的 5 0 %~ 70 %。交通事故是下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 ,其次为工伤、跌伤和暴力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复位骨间内固定 ,加颌间固定 (IMF) 6~ 8周 ,或采用外固定。随着骨折固定材料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 ,出现了坚固内固定技术 (RIF)和以钛接骨板为代表的主流接骨材料。由于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实用 ,容易掌握 ,损伤小等优点 ,故很快得到广泛推广 ,迅速取代了一些传统的治疗技术 ,如骨间钢丝结扎固定、克式针固定和外固定等方法 ,象颌间结扎固定这…  相似文献   

16.
上颌骨骨折开放复位坚固内固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取开放复位,通过上颊沟和冠状切口显露骨折部位,沿原骨折线撬开,移动上颌骨至正常位置,再通过颌间牵引恢复伤前咬合关系,然后在鼻上颌、颧上颌支柱折断部位用微型接骨板和螺钉固定。对合并下颌骨骨折者,在上颌骨骨折复位手术同时应先予以解剖复位和加压内固定。治疗上颌骨骨折38例,术后面形及咬合恢复满意。基本上不需要颌间固定及颅颌悬吊  相似文献   

17.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科自2001~2004年6月采用口腔前庭沟切口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骨折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18~57岁,因车祸所致21例,因拳击或钝器等击打所致13例,其他原因5例.39例颧骨骨折均发生移位,从受伤到手术时间:5~7 d 20例,7~14 d 15例,15 d以上4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部分病例辅以颌间弹性牵引或钛钉颌间弹性牵引。结果12例术后行颌间弹性牵引,1例术后出现口内伤口部分裂开,其余均一期愈合,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固定效果好,辅以颌间弹性牵引能使咬合关系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20.
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