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 ,有的放矢制定预防和矫治措施 ,我们于 1998年 6月在对本市某县城区148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行为问题调查的同时 ,对其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玩具的多少等相关因素又作了进一步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对象调查对象为本市某县城区 3~ 7岁 (残疾、弱智儿童不在调查之内 )儿童及其家长。二、方法1.对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独生子女等方面详细登记 ;2 .把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及玩具等主要相关因素拟成“相关因素调查表” ,以“是”或“否”分别打勾 (√ ) ,根据打勾的情况判断结果。3.儿童行为问题诊断标准详…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有的放矢制定预防和矫治措施,我们于1998年6月在对本市某县城区148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行为问题调查的同时,对其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玩具的多少等相关因素又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杭州市长江实验小学一到六年级全部在校学生1039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标准化版的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检测所有调查对象的行为问题,家庭环境量表对调查对象的家庭环境进行评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对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中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的各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对象共1039名儿童,其中有193名儿童有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8.6%。经多元性回归分析,儿童品行问题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成功性、与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呈正相关性,儿童品行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娱乐性、娱乐性和亲密度呈负相关性;儿童多动指数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成功性和母亲惩罚严厉具有正相关性,儿童多动指数与家庭环境的知识性、组织性具有负相关性:儿童学习问题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成功性、父亲偏爱被试呈正相关性,与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和母亲偏爱被试具有负相关性;儿童身心障碍与家庭环境的矛盾性呈正相关性,与亲密度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家庭环境的多种因素会对儿童的行为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应重视这些因素,避免矛盾和争吵,为儿童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1 儿童行为问题的概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儿童行为问题呈明显增长趋势.发达国家报告已累积学龄儿童的5%~10%,故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儿童少年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克林 《华夏医学》2001,14(3):378-379
近年国内外许多学者是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了研究 ,有人认为与社会和家庭因素有关。为了使儿童少年行为问题能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 ,我们对柳州市部分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进行行为问题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抽样 采用随机群体抽取的方法 ,抽取质量中等水平的中小学各 2所 ,质量好的和质量差的中小学各 1所 ,幼儿园 4所。其中每个班级取 1~ 2 0号学员为调查对象 ,男女各半。1.2 调查方法 采用艾森博克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 [1 ] ,按全国统一流程、统一方法、统一标准抽取柳州市 4~ 16岁儿童少年 10 40…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1997年及2009年儿童的行为问题,了解儿童行为问题的发展与变化。方法对我院心理门诊1997年104例和2009年139例6~11岁智力正常、因行为问题就诊的患儿,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9年患儿与1997年患儿比较,其行为问题在总分及内向性和外向性行为分值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童12年前后焦虑(9.76±4.63vs.6.76±1.96)、强迫(9.33±1.37vs.10.25±3.24)、攻击(25.99±5.76vs.21.42±1.98)和违纪(11.12±2.63vs.10.75±4.70)因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女童12年前后抑郁(10.60±1.52vs.8.71±0.90)、多动(12.50±2.12vs.9.60±2.82)、体诉(12.50±2.12vs.8.00±4.24)因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时期儿童行为问题呈增加趋势,男童表现在焦虑、强迫、攻击和违纪行为,女童表现在抑郁和体诉行为。应根据儿童的行为特点制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桦  刘苓 《吉林医学》2012,(1):137-139
目的:了解芜湖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芜湖地区6 381名(3~16岁)儿童进行测查,由家长填写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芜湖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25.25%;男童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4个因子分明显高于女童,女童的心身障碍和焦虑2个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童;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行为问题有显著差异,父母良好的养育态度及管教方式可减少孩子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行为问题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避免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方法 采用相关因素问卷,对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 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早期进行素质教育,是预防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恶性肿瘤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utter行为问题父母问卷,对120名恶性肿瘤儿童分别实施问卷调查,同时采用临床观察、深入访谈等方式确定影响恶性肿瘤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结果:120名恶性肿瘤儿童中,行为问题检出率:0~3岁54.6%,≤7岁61.5%,≤14岁24.3%,显著高于对照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关系、父母及儿童的应对方式、主要照护人的选择等是恶性肿瘤儿童行为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以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提高心理应对能力,培养良好性格,促进恶性肿瘤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宁夏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永宁县6所小学和2所初中6 ~15岁学生共1394名.其中回族282名,回族留守儿童112名.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和自编儿童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行为问题相关因素.结果 6~15岁回族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25%,高于汉族留守儿童的17.84%(x2=11.556,P=0.001),亦高于回族非留守儿童的14.12%(x2=14.904,P=0.00l).回族留守儿童中,6~11岁年龄段、留守起始年龄在5~7岁年龄段、父母与老师交流<1次/月者行为问题检出率高(x2=14.904,6.327,7.904,P<0.05).回族少年儿童中,6-11岁的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2 ~ 15岁的回族留守儿童(0R=0.179)及父母与老师联系频繁的回族留守儿童(OR =0.362)不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结论 宁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嘉兴市新居民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新居民儿童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居民儿童548例,本地儿童1248例,采用自编量表评估儿童家庭影响因素,长处与困难问卷评估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问题,心理痛苦温度计评估主观心理痛苦程度,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评估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量表评估社会支持程度。结果新居民儿童主观评定心理痛苦程度高于本地儿童(P=0.002)。新居民儿童亲社会化行为低于本地儿童(P=0.000),多动/注意缺陷问题高于本地儿童(P=0.011)。儿童忽视虐待量表本地儿童5个因子得分低于新居民儿童:责骂因子(P=0.000)、恐吓因子(P=0.000)、情感忽视因子(P=0.000)、教育忽视因子(P=0.000)、身体忽视因子(P=0.000)。社会支持量表本地儿童3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新居民儿童:客观支持(P=0.032)、主观支持(P=0.000)、对支持的利用度(P=0.000)。新居民儿童在新居民儿童学校、混合学校、本地儿童学校的3类学校中亲社会化行为、忽视因子、虐待因子、社会支持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新居民儿童较本地儿童心理发育行为明显落后,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其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个性特征与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个性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艾林克个性问卷(EPQ)对本市三所小学的419名6-11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男童个性特征与行为问题无显著相关。有行为问题的女童有神经质、精神质倾向。结论:个性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有性别差异。女童个性特征与行为问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浙江省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1193名小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教师问卷和父母问卷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63%和11.65%,行为问题的性别差异和城市差异显著,其他种因素的差异则与问卷及统计指标有关。结论:存在行为问题的小学生只占少数,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要考虑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浙江省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1193名小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教师问卷和父母问卷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8.63%和11.65%,行为问题的性 别差异和城乡差异显著,其他种因素的差异则与问卷及统计指标有关.结论存在行为问题的小学生只占少数,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要考虑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行为、遗传因素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关系,为T2DM患者制订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梁山县T2DM患者(152例)及对照组(120例)核心家系进行调查,收集病例及对照组成员生活行为及一级亲属家族信息,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并采用Falconer法估算遗传度.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家族史、高脂饮食、高糖饮食、体育锻炼、多食绿色蔬菜及腰臀比(WHR)等因素与T2DM之间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一级亲属累积发病率为6.60%,对照组一级亲属累积发病率为1.1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44.839,P<0.01),152个家系一级亲属T2DM遗传度为57.4%.结论 T2DM是遗传和行为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社会心理因素、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别.[方法]将受试者分为早发性抑郁复发组(RGD),晚发性抑郁组(LOD),继发性抑郁组(SGD).每组各30例.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Framingham 研究评分方法进行评定.[结果]RGD组神经质特征得分与LOD组及SG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GD组负性生活事件及健康因子与RGD组及LO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OD组血管危险因素评分值与RGD及SGD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老年抑郁症之间人格特征、社会心理因素和血管危险因素均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率以及相关行为因素的流行水平.方法按照分级系统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2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共计调查社区居民2109人.结果在被调查者中,患心血管疾病568例(26.9%),患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分别为506例(24.2%)和377例(18.1%).515例(24.4%)吸烟,253例(12.0%)经常饮酒,1001例(47.9%)超重或肥胖,1251例(60.3%)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结论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行为危险因素较常见,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C2)筛选行为问题儿童,并按同性别、同年龄设立对照组;用津医精神运动功能测验(JP B)测量儿童精神运动能.结果①问题组和对照组在选择反应时、 数字符号、连接数字3项分测验和JPB总分上,在数字符号异常率和JPB影响率上差异显著; 混合问题组与单一问题组在JPB异常率上有显著差异.②CBCL总分与JPB总分、选择反应时、 数字符号、连接数字的T分有显著负相关.③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母孕期不良因素 和儿童学前期疾病是JPB的影响因素.结论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较差,有轻微脑损伤的可能;母孕期不良因素和儿童学前期疾病是儿童精神运动功能的 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及影响因素。方法: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2)筛选行为问题儿童,并按同性别、同年龄设立对照组,用津医精神运动功能测验(JPB)测量儿童精神运动能。结果:(1)问题组和对照组在选择反应时,数字符号,连接数字3面分测验和JPB总分上,在数字符号异常率和JPB影响率上差异显著;混合问题组与单一问题组在JPB异常上率有显著差异。(2)CBCL总分与JPB总分,选择反应时,数字符号连接数字的T分有显著负相关。(3)多元Logisitc回归结果显示,母孕期不良因素和儿童学前期疾病是JPB的影响因素,结论:行为问题儿童精神运动功能较差,有轻微脑损伤的可能,母孕期不良因素和儿童学前期疾病是儿童精神运动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8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应用自编相关问卷及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评.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7%,男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女生(P<0.01),男生的A行为高于女生,女生的N行为高于男生(P<0.01).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母孕期情绪及营养、子女出生后的安静度、亲子关系、玩游戏机、父母养育方式、子女个性等因素相关.结论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系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