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肿瘤组织中分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在冷冻瘤菌刺激下的增殖反应和抗肿瘤作用。方法 利用冷冻瘤苗刺激从肝癌组织、头颅恶性肿瘤组织手术标本中分离得到的TIL,在培养30天后,观察TIL的增殖反应及抗肿瘤活性。结果 冷冻瘤苗刺激后的TIL与未经冷冻瘤苗刺激的TIL相比,扩增倍数无显著差异。但抗肿瘤活性显著提高。结论 冷冻瘤苗刺激可使TIL的肿瘤杀伤活性大为增强,但并不能使TIL细胞更有效地扩增。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体外研究卵巢癌细胞诱导脐血来源的CTL的扩增及其杀瘤活性。探索其用于卵巢癌过继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从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用不同剂量的SKOV 3细胞及IL -2刺激扩增 ;用FCM检测表型变化 ,MTT比色法检测其对SKOV 3及K 5 62的杀伤活性 ,并与用同样方法所得外周血来源CTL细胞相对照。结果 用 2× 10 6个 /ml的卵巢癌细胞可诱导脐血CTL细胞较高的杀伤活性为 5 3 .46%± 8.45 % ;诱导 10天后杀伤SKOV 3活性为 44 .0 9%± 6.95 % ,杀伤K 5 62的活性为41.0 3 %± 5 .79% ,CD3、CD4、CD 8及CD4/CD8值分别为 5 2 .0 0± 9.5 0、3 6.0 0± 4.80、3 8.0 0± 10 .2 0、1.10± 0 .40。结论 应用适当剂量的抗原可诱导较高活性的脐血源CTL ,对卵巢癌细胞株有较高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5.
6.
肝癌瘤苗激活的TIL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方法:使用冷冻方法制成肝癌瘤苗,用于激活TIL。对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其CD3、CD4、CD8、CD4/CD8比例和NK活性的变化,计算其1a、2a、3a生存率,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应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患者,其CD3、CD4、CD4/CD8比值和NK活性明显升高,CD8则明显下降,其3a生存率明显升高。结论:应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能明显地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8例人原发性肺鳞癌的TIL进行分离培养并检测了TIL的抗瘤活性及细胞表型。结果表明8例TIL的平均扩增倍数为430;TIL在10.30天之间显示出高水平的非特异性杀伤活性,10-20天时对A1及Daudi的杀伤百分率分别为79.2%和43.4%,20.30天时分别为51.7%和27.9%。非特异杀伤活性在30天以后降至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肝癌(H22)固化瘤苗的免疫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应用高温固化结合手术切除治疗肝癌曾作介绍.随访发现高温免疫远位效应.为研究此种治疗方法与免疫的关系.应用小鼠移植性肝癌H_(22)在65℃/5min射频条件下制备成固化瘤苗.用该瘤苗免疫小鼠(BALB/C)发现能特异性主动免疫抗同源H_(22)3×10~8癌细胞的攻击,抗癌率为86.6%,未出现瘤苗促癌生长现象.与对照组鼠比较,具有显著细胞免疫效应.认为固化瘤苗的实验有临床应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多抗甲素(Polyactin A,PA)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瘤苗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方法 用GM-CSF、IL-4、TNF-α体外诱导扩增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中的DC,24h后将凋亡、坏死的HeLa、HepG2细胞分别加入CBMCs共孵育,使DC接受肿瘤细胞全抗原刺激,成为DC瘤苗,之后再加入PA刺激活化DC瘤苗,3天后以CBMCs为效应细胞(另设未加PA组为对照),以相应的肿瘤细胞为靶细胞,用MTT法测定不同效靶比下效应细胞对HeLa、HepG2细胞的杀伤率。 结果加入PA后,CBMCs对HeLa、HepG2细胞的杀伤率显著提高,明显高于未加PA组。 结论PA可增强DC瘤苗对相应肿瘤的杀伤率。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结肠癌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达到以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抗结肠癌免疫反应的目的,以结肠癌细胞系LOVO肿瘤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激活并经GM-CSF及IL-4联合刺激的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体外能够诱导自体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CTL,该CTL及其上清液对LOVO肿瘤细胞均有强大的杀伤力,而对HepG2肿瘤,该CTL细胞及HOS-8603肿瘤细胞仅有微弱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外周血DC体外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抗结肠癌免疫反应。提示DC作为一新概念上的肿瘤疫苗可能在肿瘤治疗及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2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979~1991年间我科治疗的21例原发性肿癌患者,经放射治疗后肝内肿瘤完全消失,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21/21)、78.9%(15/19),56.3%(9/16)和33.3%(3/9),提示放射治疗后若肝内肿瘤完全消失,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本文尚分析了肝内肿瘤完全消失与放射剂量、肿瘤直径和综合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大肠癌免疫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并抑制其生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 C)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能否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及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方法 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M C S F)及白介素4( I L4)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培养出 D C;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细胞的肿瘤抗原粗提物刺激 D C; D C激活同源的 T 淋巴细胞; D C激活的 T 淋巴细胞预防性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随后接种的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移植瘤发生率;观察 D C 激活的 T 淋巴细胞抑制已接种于裸鼠的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移植瘤生长。结果 D C 体外激活的 T 淋巴细胞明显能预防裸鼠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移植瘤发生(预防组 10% , 对照组 100% , P< 0001); D C 体外激活的 T 淋巴细胞抑制该移植瘤生长〔对照组、治疗组 及加强 治疗组 肿瘤 大小分 别为 873m m 2 ±19m m 2 、569m m 2 ±17m m 2 、361m m 2 ±26m m 2 , P< 005 及 P< 001〕。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 D C体外诱导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不仅能预防人大肠癌细胞系 L O V O 裸鼠移植瘤发生,而且能抑制该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14.
用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对经83~158周实验的55只树鼩肝组织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切片进行原位分子杂交研究。在45只接种过人HBV的树鼩中,有30只在肝细胞检出HBV DNA。这55只树鼩,有41只摄入了AFB_1,其中肝细胞HBV DNA阳性的A组22只,有10只发生了HCC;19只HBVDNA阴性的B组,只发生2例HCC,两组差别显著(P<0.05)。未接触过AFB_1的14只树鼩中,肝细胞HBVDNA阳性的8只(C组),发生1例HCC;而HBV DNA阴性的6只(D组)无HCC发生。提示HBV和AFB_1在诱发树鼩HCC中起协同作用;并支持HBV感染与HCC存在病因学关系的观点。该实验HBV DNA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癌外肝细胞胞浆内,少数位于肝细胞核。癌组织内HBV DNA阳性率低于癌外肝组织。与在人肝癌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树鼩是研究HBV致癌分子机理的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16.
Gastric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occurring carcinoma in China. The effect of currentmethods such as surgical, radiotherapeutic andchemotherapeutic treatment against middle stage and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is not satisfactory. The gene therapy started a new way to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diseases. The enzyme/prodrug system that increases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tumor cells has emerg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selective elimination of tumor cells. This kind of drug sensitive ge…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 IL- 2基因转染的瘤苗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 :应用腺病毒介导的鼠 IL- 2基因转染 CT2 6小鼠结肠癌细胞 ,灭活后用作瘤苗治疗荷瘤小鼠 ,观察皮下肿瘤生长及其存活期。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 CTL、L AK、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鼠 IL- 2基因转染瘤苗治疗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生长并明显延长其存活期 (P<0 .0 1)。体内免疫功能检测表明 ,鼠 IL- 2基因转染疫苗治疗组小鼠脾细胞 CTL 活性、L AK活性和 NK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腺病毒介导鼠 IL- 2基因转染的瘤苗体内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效应 ,其机制可能是提高了荷瘤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