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春喜  卢西爱 《山东医药》2007,47(27):19-19
带状疱疹(HZ)除可引起皮肤、黏膜的病变外,还可损害周围神经,少数可引起带状疱疹脑炎或脊髓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临床护理此类患者时,不仅需要做好局部皮肤的护理,更需要密切观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以利于患者早期治疗与康复。现将我们对98例HZ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彭锦绣  王粤湘  黄瑾明  张秀华  农秀明 《山东医药》2010,50(40):F0003-F000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HZ)最常见的并发症。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们应用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加上中草药湿热敷及适当护理治疗PHN,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马冬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62-426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最常见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闪电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痛,且疼痛呈一过性或持续性,程度轻重不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3〕。10%的HZ患者可并发PHN,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病率更高〔4〕。目前仍有一半左右PHN患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HL)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一种皮肤病,儿童发病率低,免疫抑制与HZ发病关系密切,近5年来所遇小儿急性白血病并发HZ3例,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 (HZ)是由致病原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侵犯脊髓后索和机体的免疫反应 ,带状疱疹愈后易遗留疱疹后神经痛 (PHN)。尤其在老年人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都极高。为了评价偏振光治疗仪 (SUPER L IZERHA- 5 5 0 )照射预防老年人 PHN的效果 ,我们对老年 HZ患者进行了常规治疗和加用偏振光照射治疗的对照观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0岁以上有典型的带状疱疹表现及神经痛 ,在出现疱疹 3d以内就诊 ,并能按本方案进行治疗者为入选病例。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疼痛的严重程度用 4级记分…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发生率及严重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研究证实≥85岁的老年人群HZ发生率甚至>50%,且有1%的概率再次发生HZ[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继发带状疱疹(HZ)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继发HZ的住院病历.结果 AECOPD住院患者中HZ发病率为0.44%(22/4276患者),男19例,年龄(69.5±7.79)岁,FEV1...  相似文献   

8.
张晓  傅志俭 《山东医药》2006,46(5):81-82
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男女发病率相似。最常发生在第1支(眼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期三义神经痛表现为患区皮肤剧烈的重度烧灼样痛、刺痛,伴偶发的撕裂样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有自限性。病变的规律多是逐渐转变为慢性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性质为受累区烧灼样、撕裂样、蚁行和搔抓样感觉异常。可持续长达数年之久,常合并抑郁和易怒的症状。现将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恩再适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恩再适(Analgecine)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20例患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恩再适注射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结果。结果患者治疗后3天、7天疼痛程度减轻(P〈0.05),治疗后1天疼痛程度未见明显减轻(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恩再适对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明显镇痛效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带状疱疹首次就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昌平区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对带状疱疹首次就诊病例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带状疱疹首次就诊病例11 202例、发病率4.94‰;全年均有发病,夏季(6—8月)发病最多;平均发病年龄(53.82±16.67)岁,30~40岁及50~70岁为2个发病数高峰;男女性别比为0.82∶1;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4.13‰、5.87‰;病例多就诊于三级医院,就诊科室主要为皮肤性病科、内科;临床诊断前3位分别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带状疱疹性神经根炎;疫苗接种量增加不明显。结论 2021年昌平区带状疱疹首次就诊病例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并发症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主;应在高危人群中做好宣传教育并鼓励高发人群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11.
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HZ)及疱疹后神经痛(PHN)可长期困扰患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HZ及PHN17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急性期应用卡维地洛预防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14d,包括抗病毒、营彝神经、消炎止痛和神经安定药物;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10mg,1次/d,共14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进行疼痛评估。观测指标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评分(NPS)、视觉模拟评分(VAS)、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痛觉总和及感觉后遣现象。结果 干预组VAS、NPS低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NPS中不适感、癀痒和烧灼感的主诉明显少于对照组(P分别〈0.01、0.01、0.05)。对照组PHN的发生率为26.6%(8/30),干预组为3.33%(1/30),P〈0.05。结论 带状疱疹急性期应用卡维地洛可降低PHN的发生率,并能缓解急性期症状。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患者因胸痛而被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报道较多,而因带状疱疹漏诊ACS的报道较少.近年来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带状疱疹显著增加了患者罹患ACS的风险,因此急诊医师对合并带状疱疹的胸痛患者应多一份警惕.本例通过还原1例带状疱疹合并ACS患者的治疗过程,探讨带状疱...  相似文献   

14.
刘晓宁  王宏  王蒙  武术 《内科》2012,7(1):29-30
目的 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阿昔洛韦等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30例(观察组)并与单用药物治疗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结论 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病.由于其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临床上合并带状疱疹的病例并不少见,其发生部位多在颈部、胸部、腰部皮肤,出现在耳道、舌面造成舌体缩小的病历罕见有报道.现将我院1例SLE合并舌体带状疱疹导致舌体缩小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最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属于难治性疼痛,可以持续数年。PHN病人异常痛苦,容易抑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终可能导致职业和社会能力的丧失。1 HZ和PHN 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所致。在最初感染机体后,VZV病毒可以无症状地潜伏在中枢感觉神经节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中多年~([1])。潜伏的VZV病毒更容易在老年人和免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征是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簇集性水疱,伴有显著的神经痛。本病愈后可获终身免疫,极少复发。南溪山医院门诊收治1例带状疱疹反复发作2次并诊断为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年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病人急性期外周血甲基转移酶样因子3(METTL3)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预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190例老年HZ病人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为对照组,检测受试对象外周血METTL3 mRNA及血清Gal-3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HZ病人是否发生PHN分为PHN组(n=44)和无PHN组(NPHN组)(n=14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HN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METTL3 mRNA及Gal-3蛋白表达水平对PHN的预测价值。结果 HZ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中METTL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血清Gal-3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PHN病人METTL3 mRNA表达水平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612,P&...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神经、皮肤损害的急性疾病,主要在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病。老年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同时存在疲劳、感染等多种促发因素,易诱发带状疱疹,据报道≥60岁的老年人占20%~30%,并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末梢神经及微循环病变,虽然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diabetes with herpes zoster,DHZ)临床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20.
魏庆 《实用老年医学》2004,18(5):281-28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潜伏在神经内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易被激活,好发本病,又因其反应迟钝,致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延误病情,产生并发症。我们于近2年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配合阿昔洛韦治疗30例老年带状疱疹,取得佳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