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目的 ]评价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P ELISA )检测梅毒感染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梅毒微粒凝集试验 (TPPA)为参照 ,将 10 3份血清标本分成阳性、阴性组 ,用TRUST和TP ELISA检测 ,结果与TPPA检测结果比较。 [结果 ]TRUST的假阴性率为 5 %( 2 /3 9) ,假阳性率为 16%( 10 /64 ) ;TP ELISA检测没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TP ELISA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TRUST(P <0 0 5 ) ,且结果与TPPA完全一致。[结论 ]TP ELISA方法优于TRUST ,建议临床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用TP ELISA代替TRUST。  相似文献   

2.
4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对4种不同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方法 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乳胶凝集试验(TPLA)4种方法对76份可疑梅毒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RPR有一定假阳性和假阴性;TPPA敏感性稍差;TP—ELISA敏感性最高。结论 TP—ELISA敏感性高,适合大批献血员筛查;TPLA与其他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最高,且操作简便,适合作确认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梅毒高危人群血清学试验在临床上的检测价值。方法对3395例梅毒高危人群,常规进行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阳性者再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间接血凝试验(TPHA)血清学试验确证。结果 RPR与ELIS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组资料中,RPR阳性394例(11.6%),ELISA阳性808例(23.8%),TPPA阳性792例(23.3%),TPHA阳性780例(23.0%);TPHA阳性者,TPPA和ELISA检查同时阳性;ELISA试验共有17例假阳性,占2.1%;而RPR试验共有4例假阳性,占1.0%;有10例ELISA弱阳性标本,其中8例为TPPA和TPHA确证试验为阳性,而其他2例为确证试验阴性。结论 ELISA敏感性高于RPR,因此有条件时可用高质量的ELISA试剂进行筛查;对于ELISA弱阳性标本,应用TPPA和TPHA试剂确证,可进一步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实验室确诊为梅毒的血清标本,共计2000份,其中男性1002例,女性998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43.56±16.12岁.将上述2000份梅毒标本接受ELISA、RPR、Trust、TPPA检测.分析(1)ELISA、RPR及PCR对检测梅毒的阳性率.(2)以TPPA为最终结果,检测ELISA、RPR及PCR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结果:(1)ELISA、RPR及PCR对检测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98.4%、99.1%、99.0%,比较有差异(P<0.05).(2)以TPPA检测为金标准,RPR、ELISA、PCR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假阴性比较有差异(P<0.05),以ELISA法检测方法最佳,灵敏度、特异度高,假阳性、假阴性低.结论:本文认为ELISA法可作为临床检查梅毒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TP-ELISA与RPR法检测吸毒人群梅毒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试验)、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等三种方法检测吸毒人群的梅毒抗体,了解TP-ELISA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吸毒人群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TP-ELISA和RPR两种方法对454份吸毒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法进行确认。结果TP-ELISA检出阳性标本33份,RPR检出阳性标本17份,阳性率分别为7.26%和3.74%,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PPA检测符合率达到100%。结论TP-ELISA试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RPR试剂,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操作方法简便,通过酶标仪直接读取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TPPA、ELISA、TRUST 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瑞  李姝英  陈苗水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64-4865
[目的]对TPPA、ELISA、TRUST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越性进行比较。[方法]应用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ELIS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比较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TPPA、ELISA、TRUST3种方法检测梅毒病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8.89%、98.33%、85.00%;TPPA和ELISA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TRUST,TPPA、ELISA和TRUST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56%,0.56%,2.23%;TPPA和ELISA的假阳性率一样,都明显低于TRUST。[结论]TPPA和ELISA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是目前用于检测梅毒抗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大量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经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试验确认,并进行比较。结果 ELISA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明显低于TRUST法。结论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中具有临床价值,并优于TRUST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RPR、TRUST、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方法 以RPR、TRUST法检测门诊、住院患者标本210例:临床梅毒确诊18例,确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系统性红斑狼冷疮患者3例,乙型肝炎患者35例和健康体检者149例,RPR、TRUST阳性者以TPPA确认.结果 共检出RPR、TRUST阳性18例,检出率为8.6%,其中RPR、TRUST阳性、TPPA阳性15例,符合率为91.5%;RPR、TRUST阳性、TPPA阴性7例,RPR、TRUST假阳性率为3.3%,18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RPR、TRUST阳性15例,检出率83%;其余3例RPR、TRUST阴性,未检出率17.0%.结论 RPR、TRUST是住院、门诊人群梅毒筛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2年9月临床需做梅毒筛查试验的标本2 633份,对试验标本分别作CLI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其中任一方法阳性标本再使用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 CLIA检测阳性120例,阳性率为4.56%,TRUST检测阳性87例,阳性率为3.30%,两种方法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PPA为参比方法,CLIA的敏感性为99.17%,特异性为99.96%,阳性预测值为99.17%,阴性预测值为99.96%;TRUST敏感性为67.50%,特异性为99.76%,阳性预测值为94.18%,阴性预测值为98.47%。结论 TRUST筛查梅毒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而使用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梅毒筛查的方法是可行的,特异性、敏感性优于目前使用的TRUST。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以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为初筛的反向梅毒检测方法不一致结果(血清 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阴性)的特点,并据此选择可靠的反向梅毒筛查流程。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反向梅毒筛查方法的实验室数据,以ELISA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试验,初 筛阳性标本均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确认(梅毒螺旋体明胶粒子凝集试验,TPPA)和定量非梅毒螺 旋体抗体检测(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采用f检验统计分析实验室数据。结果21 049 份筛选标本中ELISA初筛阳性666份(3.16%)。其中TRUST阳性169份,经TPPA确认168份阳 性,1份阴性,ELISA检测假阳性率为0.6%(1/169)。在666份初筛阳性标本中,TRUST阴性497 份,不一致血清结果(ELISA结果阳性,TRUST结果阴性)的比率为74.6%(497/666),497份标本经 TPPA确认,有74份为阴性,ELISA检测假阳性率为14.9%(74/497)。经f检验,TPPA阳性组内 TRUST阴性和阳性结果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025,P=0.000),即TRUST阴性率 (71.6%,423/591)显著高于TRUST阳性率。结论选择ELISA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方法,应 对初筛阳性标本先做TPPA确认,再对确认阳性标本进行定量非螺旋体抗体检测,可避免假阳性 结果。  相似文献   

11.
健康体检人员937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加耕  闫琳  徐长娣  袁中行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264-2265
目的调查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健康体检人员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TP-ELISA)检测937名健康体检人员血清TP抗体,对阳性标本作颗粒凝集法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PA),确认阳性者再分别作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37例健康体检人员中共检出TP-ELISA阳性者13例(经TPPA试验确证均为TP抗体阳性),占总检测人数的1.39%。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不同职业人群中以药品从业人员阳性率最高,达16.67%(2/12),其次为宾馆酒店人员,阳性率为3.16%(5/158)。此13例标本中有10例RPR和TRUST结果为阴性,另3例RPR和TRUST为阳性,滴度分别为1∶64、1∶16和1∶1。结论该地区健康体检人员的TP感染率较高,有必要将梅毒检测纳入健康体检的内容。同时,在人群作TP感染的筛查时,可采用TP-ELISA试验,RPR和TRUST则不适宜。  相似文献   

12.
3种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茂良  周仁芳  王珏  何龙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10):1255-1255,1263
目的:比较3种不同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TRUST、TPPA、ELISA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98.33%、98.89%。特异性分别为78.86%、96.57%、90.86%。同时发现ELISA检测时存在假阳性。结论:TRUST不适合作为梅毒的诊断。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检测,对ELISA检测阴性的标本则不需要TPPA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筛查苍白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新模式及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临床需做梅毒筛查试验的标本1584份,对这1584份标本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CLIA)和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其中任一方法阳性标本再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滴度检测.结果 CLIA阳性57份标本,阳性率为3.6%,TPPA阳性为56份标本,阳性率为3.5%,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率达99.9% (Kappa=0.995),57份阳性标本中,TRUST检出阳性为35份,阳性检出率为61.4%,低于CLIA的100.0%及TPPA的9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CI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做确证试验,阳性再做TRUST及滴度检测的新模式是可行的,提高了敏感性,降低了假阴性,优于目前使用的传统梅毒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县区级基层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验三种方法综合比对分析,找出适合的检测模式。方法选用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三元区内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自愿接受HIV干预调查和幼托机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血清5 406人份,联合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初筛,其中一种或两种检测阳性的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胶试验(TPPA)进行确证试验。结果检测的5 406人份标本中,ELISA方法检测出92例阳性,经TPPA确证后88例阳性(95.65%);TRUST方法检测出90例阳性标本,经TPPA确证后71例阳性(78.89%)。71例ELISA和TRUST两种方法均为阳性的标本经TPPA确证后71例阳性(100.00%)。结论梅毒检测的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使用ELISA、TRUST方法筛查,TPPA法确证的模式联合进行检测可以进一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4种方法检测抗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血清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标本,同时用TRUST法、EHSA法和TPPA法进行检测,以探讨阳性结果是否存在方法学导致的假阳性.[方法]11 200例无梅毒症状的住院及门诊普通病人为实验组,210例性病门诊病人为对照组.用胶体金进行抗梅毒抗体筛查,检测阳性的标本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以TPPA法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检出胶体金法阳性181例,经TPPA法检测确认阳性126例,阳性符合率为69.6%(126/181);以EHSA法检出阳性124例,经TPPA确认全为阳性,阳性符合率为98.4%(124/126);TRUST法检出阳性100例,经TpPA确认阳性91例,9例为阴性;3种方法即EHSA,金标法,TRUST法均阳性为89例.对照组中胶体金法阳性80例,TPPA法阳性51例,EHSA法阳性51例,TRUST法阳性40例,3种方法即ELISA,金标法,TRUST法均阳性为39例.[结论]EHSA法测定抗梅毒抗体与TPPA法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对TRUST的结果应综合分析;如果多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使假阳性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LJST)、酶联免疫试验(EIJ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这3种方法 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及适用意义,根据不同检验目的 ,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EIJSA法检测服务业体检人员16 125例,ELISA阳性标奉用TPPA确证,并以TRUST法检测.结果 共检出ELISA阳性145例,检出率为0.90%(145/16 125).其中ELISA阳性、TPPA阳性143例,符合率98.62%(143/145);ELISA阳性、TPPA阴性2例,ELISA假阳性率为1.38%(2/145);143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TRUST阳性107例,检出率为81.82%,(117/143);其余26例TRUST阴性,未检出率18.18%(26/143).结论 ELJSA可用于大批量标本梅毒检测的筛查试验;TPPA可作为ELISA、TRUST、检测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TRUDT可用于梅毒疗效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17.
刘厚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5,(3):573-574,576
目的为了解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探讨梅毒抗体血清学筛查方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n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ith Treponemal Pallidam Antigen,TP-ELISA)联合检测及明胶颗粒间接凝集试验(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在梅毒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7 072例用TRUST法及TP-ELISA法同步进行梅毒抗体血清学筛查,对检出的阳性标本用明胶颗粒间接凝集试验(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进行确认。结果 7 072份标本中经TPPA确认试验阳性104例,占同期门诊及住院患者的1.47%。TRUST法灵敏度为69.23%(72/104),假阳性率为5.77%(6/104),漏检率为30.77%(32/104);ELISA法灵敏度为98.08%(102/104),假阳性率为13.46%(14/104),假阴性率为1.92%(2/104)。结论联合应用TRUST和TP-ELISA两种血清学方法可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应作为产前、术前及输血前梅毒检测的常规筛查方法和策略。对TRUST或TP-ELISA法任何一种试验阳性者均应进行TPPA检测,进一步提高阳性检测结果的可信度,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欧慧 《现代保健》2013,(22):80-81
目的:筛选有效的检测试剂,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职业健康体检10286例标本,采用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梅毒诊断,并作结果分析。结果:ELISA法检出阳性标本675例中,经TPPA确证阳性657例,阳性符合率97.33%。TRUST法检出阳性424例,均经TPPA确证阳性;而ELISA筛查阳性而TRUST阴性的标本有7.17%的假阳性结果。结论:建议3种检测方法结合应用能更有效提高梅毒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特异和特异性梅毒抗体血清学方法筛查效果,为采供血机构选择梅毒筛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同时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48235份献血者血液标本做筛查试验,对检出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RPR法阳性率0.21%(103/48235);TP-ELISA法阳性率0.42%(202/48235),2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68,P〈0.01)。经TPPA法确认187份梅毒阳性血标本中RPR法检出阳性率为52.41%(98/187),TP-ELISA法检出阳性率为96.26%(180/187),2法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3,P〈0.01)。111份RPR法阴性、TP—ELISA法阳性血标本,经TPPA法确认为阳性89份;12份TP—ELISA法阴性、RPR法阳性血标本,经TPPA法确认为阳性7份。结论TP-ELISA法梅毒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RPR法,但两法均存在漏检、假阴性或假阳性现象,若同时采用特异和非特异性2种血清学方法进行献血者血液梅毒筛查,可有效减少梅毒经输血传播,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胶体金法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四种方法对梅毒的检测,评价四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1215例病例,同时应用ELISA法、RPR法、胶体金法,若有阳性则用TPPA法确认检测,比较四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符率。结果:1215例标本中ELISA法阳性11例,RPR法阳性6例,胶体金法阳性13例,TPPA法阳性11例。结论:ELISA法是初筛梅毒试验的理想方法,胶体金法假阳性较高,RPR法假阴性较高,要结合TPPA确诊试验和临床表现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