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自1987年以来,我院外科对124例外伤性脾破裂、16例病理性脾肿大进行了保留脾功能手术,现对手术方式、并发症、术后残脾形态、临床免疫学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40例,男107例,女33例,年龄7~65岁,平均31.5岁。病因:车祸伤87例,坠跌伤16例,撞击伤15例,刺伤、挤压伤、医源性伤各2例,肝硬变脾肿大脾功能亢进12例,脾多发性血管瘤、脾囊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各1例。124例脾外伤中有伴发伤102例,共148例次,其中肝胃同时破…  相似文献   

2.
脾部分切除与自体脾移植术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脾部分切除后脾功能。方法 作者对124例外伤性脾破裂,16例病理性脾肿大(肝硬化脾亢12例,脾囊肿,脾知管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和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各1例),施行保留脾功能手术。其中规则性脾部分切除56例,不规则性脾部分切除49例;Patel法脾移植35例,随访1~10年,共117例,对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并发症、术后残脾形态、临床免疫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 (1)脾残端用明胶海绵  相似文献   

3.
报告脾修补、部分切除和自体脾移植术后的临床观察结果 ,旨在提高脾手术后病人的生命质量。方法 对 110例外伤性脾破裂 ,10例病理性脾肿大 (肝硬化脾亢 7例 ,脾多发性血管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各 1例 )施行保留脾功能手术 ,其中脾部分切除 93例 ;Lynn氏法脾修补术 14例 ;Patel法脾移植 13例。随访 1~ 10年 ,对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并发症、术后残脾形态、临床免疫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 脾残端用明胶海绵双层三叠片处理疗效肯定 ;脾修补、脾部分切除术后各种感染率低于Patel法脾移植 ;除儿童残脾有再生能力外 ,成人残脾无再生倾向。结论 脾部分切除不仅适合外伤性脾破裂 ,对某些血液病、良性占位性病变也是安全有效的。只要保留有良好血循环的正常脾脏的 1/ 3 ,其免疫功能不受影响。脾修补、脾部分切除术后 ,机体抗感染能力明显优于自体脾移植。χ2 =2 7.6 ,P <0 .0 1,有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规则性部分脾切除治疗脾外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保存外伤性脾破裂的脾脏对感染及肿瘤的免疫功能的方法。对13例外伤性脾破裂(SchackfordⅠ~Ⅳ级)施行了部分脾切除。通过术中解剖脾门血管和复习国人解剖资料,认为规则性脾切除具有简便、安全、适应证广的优点,是脾外伤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我科自1999-2004年间,共收治小儿脾破裂35例,其中12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脾裂口修补,3例行脾部分切除,7例行脾切除脾片移植,现将7例脾切除脾片移植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7-2009年间我院行保脾手术患者36例,采用三种"保脾"手术方法:脾切后自体脾片移植、脾脏部分切除或修补、脾大部切除后保留有边缘血供的残留脾。结果本组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后经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治愈,自体脾移植和保留有边缘血供的残留脾患者术后脾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保脾手术是防止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应根据脾脏损伤程度和患者全身情况行个体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Ⅲ、Ⅳ级外伤性脾破裂达到原位保脾成功,方法:对1986年7月-2000年7月间的Ⅲ、Ⅳ级外伤性脾破裂149例,分别采用脾动脉结扎加不规则脾切除术治疗87例为治疗组;脾切、自脾移植术62例为对照组,从其术后监测周围血象,免疫球蛋白,补体,B超,彩超,CT查残留脾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加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100%,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脾功能均恢复正常,脾脏原位出现代偿性增生。而对照组治愈率96.7%,死亡2例(死于脑挫伤),有并发症2例(肠梗阻1例,假性囊肿1例),术后1年脾功能恢复正常,血流变提示血粘稠度仍高于正常。结论:原位保脾术脾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Ⅲ、Ⅳ级外伤性脾破裂,应首选脾动脉结扎加不规则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居首位,随着脾脏解剖和生理功能研究的深入,使大家认识到保脾的重要性,采取了各种不同方式的保脾手术,在此我们总结了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15例Ⅱ、Ⅲ级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动静脉分支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 198 8年~ 1999年 ,我院采用部分脾切除或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4 0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例中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19~ 5 5岁 ,平均 35岁。均经手术证实为外伤性脾破裂。1 2 术式 采用Monsol液止血涂布 2例 ,脾实质修补术 15例 ,脾修补加脾段动脉或其分支结扎术 5例 ,脾部分切除 12例和保留副脾 6例。1 3 疗效 本组无术后并发症 ,全部治愈出院。随访 3~ 7年 ,术后 2~ 3个月全部恢复劳动力 ;血细胞属正常范围内 ;免疫球蛋白测定 2 0例 (部分脾切除和保留副脾 6例 )与术前…  相似文献   

12.
脾部分切除治疗脾良性疾病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上保留脾脏的手术应运而生。我院1997—2006开展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疾病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外伤脾切除后自体脾片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元龙  师天雄 《腹部外科》1998,11(6):272-274
通过检测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M、IgA、IgG),痘痕红细胞,了解外伤脾切除作自体脾片移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并用同位素(99m)Tc扫描的方法,了解脾片成活和功能的恢复情况。认为脾切除后,机体存在着免疫、血液滤过等功能的降低和紊乱。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有助于这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脾切除对肺内细胞清除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脾切除对肺内细菌清除及移位的影响,同时观察自体脾组织移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脾切除级玫半脾移植组,采用肺炎球菌悬雾化吸入方法攻埚动物,观察肺组织学病变,肺内细菌清除和移位状况。结果:脾切除组动物肺组织严重充血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少,肺内细菌清除功能降低,细菌向肺门淋巴结移位和侵入血流加快,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半脾移植组动物能基本恢复对肺炎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大部切除术后腹膜后长期存在的残脾其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网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从微观角度评价残脾免疫细胞的状况。方法:选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行脾大部切除患者8例,采用手术和穿刺活检获取脾组织标本,分为巨脾组和残脾组,另设外伤性脾破裂8例为对照组。制作超薄切片,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内皮细胞呈"长杆状"形态,基膜清晰,膜孔存在,胞质内线粒体结构大致正常;2)可见中、小淋巴细胞,形态大致正常;3)部分巨噬细胞出现凋亡现象,核染色质边集,核膜消失及核染色质外溢;4)网状细胞减少,胞体大,核质多,胞内张力丝较清晰,线粒体等细胞器未见异常。结论:残脾脱离高压状态细胞超微结构会发生适应性改变,是残脾免疫细胞功能恢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脾切除对肺内细菌清除和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脾切除对肺内细菌清除及移位的影响,同时观察自体脾组织移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脾切除组和半脾移植组,采用肺炎球菌悬液雾化吸入方法攻击动物,观察肺组织学病变,肺内细菌清除和移位状况.结果:脾切除组动物肺组织严重充血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少,肺内细菌清除功能降低,细菌向肺门淋巴结移位和侵入血流加快,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半脾移植组动物能基本恢复对肺炎球菌的抵抗能力.结论:脾切除后动物肺抗菌功能降低,而自体脾组织移植是保留脾功能的有益术式.  相似文献   

17.
脾损伤采用保脾技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通过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达到在脾损伤时采用多种方法保留脾功能。方法 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应用保脾术于临床,近20年我们收治脾损伤263例,其中全脾切除83例(31.56%);采用多种保脾技术180例(68.44%)。后者行切脾后自体脾移植90例,脾修补和部分切除45例.脾动脉单纯结扎或保留副脾10例,非手术疗法保脾35例;脾修补的方法是用4号丝线作褥式或间断缝合;脾移植是取脾的25%切成1cm×1cm×0.5cm块状.植入网膜袋中。结果 保脾组死亡6例,占手术保脾组的4.14%,死因与保脾技术无关。存活的保脾病例随访最长15年.B超和核素锝扫描显示术后3个月脾修补裂伤愈合,脾移植的脾块显像良好;脾移植与全脾切除比较,血清Tuftsin显著上升,痘痕红细胞计数明显下降。结论 临床上采用的多种保脾技术.包括自体脾移植均能恢复脾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研究远端脾肾分流术(Warren术)与远端脾肾分流术联合脾部分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0年以来22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病人,其中Warren术组(分流组)8例,Warren术+脾部分切除组(分流+切脾组)14例,比较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7、30天的外周血象主要指标(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两组术前、术后第30天外周血免疫指标(IgG、 IgA 、IgM)。结果 Warren术+脾部分切除组病人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指标明显优于Warren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检测显示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rren术联合脾部分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疗效优于单纯Warren术。在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前提下很大程度上解决脾功能亢进,又保留了脾脏正常免疫功能。但切除脾脏比例以及适应证等需根据病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尤其在切除脾脏比例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明淋巴结清扫与脾切除在残胃癌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远端残胃癌患者63例,行D_2行淋巴结切除23例,非D_2淋巴结切除40例,并行脾切除30例,未行脾切除33例。观察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率,分析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和长期预后。结果D_2淋巴结清扫术和非D_2淋巴结清扫术切除淋巴结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6.5±1.5)枚和(7.7±1.4)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1/pT2肿瘤患者脾门区域无淋巴结转移,pT3/pT4肿瘤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4例;浸润深度为pT3/pT4肿瘤患者切脾组生存率高于保脾组(P0.01),而pT1/pT2肿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深度为pT3/pT4肿瘤患者D_2淋巴清扫术组生存率高于非D_2组(P0.01),而pT1/pT2肿瘤患者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淋巴结清扫与脾切除对晚期(pT3/pT4)残胃癌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