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在成功制备小鼠抗人IL-13Rα2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mAb)的基础上,通过分子克隆方法获得该抗体可变区基因序列。方法:从1株小鼠抗人IL-13Rα2 mAb杂交瘤细胞LX147-7中提取总RNA,以此为模板反转录获得cDNA,用针对小鼠mAb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PCR反应。将PCR产物连入克隆载体,经筛选阳性克隆,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后送测序,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抗人IL-13Rα2 mAb LX147-7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结论:获得了抗人IL-13Rα2 mAb LX147-7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序列,为构建相关基因工程抗体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人源化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高亲和、特异结合人骨唾液酸蛋白(BsP)的人源可变区单链抗体(scFv).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以重组的BSP蛋白为包被抗原,从噬菌体可变区scFv中筛选特异性结合BSP的小分子scFv,经过3轮亲和富集筛选后,再用ELISA方法进一步鉴定与抗原BSP有特异结合活性的scFv阳性克隆,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的插入轻、重链基因片段,并对阳性scFv分子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的scFv片段可以特异地结合BSP蛋白,PCR扩增都得到了长为368 bp、527 bp和935bp的轻链、重链和轻链-连接片段-重链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分析发现上述scFv片段在轻链有11处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在重链区域氨基酸组成则有3处不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符合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序列的结构特征.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BSP蛋白的特异性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抗人CD154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为基因工程抗体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从分泌能抑制免疫反应的抗人CD15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7E8中提取总RNA,合成cDNA第一链后,经PCR扩增获得抗人CD154单抗轻链可变区 (VL)和重链可变区 (VH)基因,分别克隆入pUC18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①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基因全长为 341bp,编码113个氨基酸,归属于Ig的Vκ2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轻链可变区含有明确的 4个骨架区和 3个抗原决定簇互补区,在第 2 3位和第 93位氨基酸为半胱氨酸,是与抗体二硫键形成有关的两个特征性氨基酸;②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基因全长为 354bp,编码118个氨基酸,归属于小鼠IgVH基因,D、J区基因分别属于DSP2.9和JH2,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重链可变区含有明确的 4个骨架区和 3个抗原决定簇互补区,在第 2 3和第 97位氨基酸为半胱氨酸,是与抗体二硫键形成有关的两个特征性氨基酸。结论: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所克隆的基因分别为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4.
一种快速简便的定点突变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简便的定点突变方法。方法 应用一步反向PCR方法,分别对鼠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结果 成功地将鼠抗hTNF-α抗体重链可变区88位Ser突变为Ala、轻链可变区17位Glu 18位Lys分别突变为Asp和Arg。结论 此种定点突变方法操作简便、突变效率高,整个操作过程不需亚克隆、不需酶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获得抗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VL)基因并分析序列.方法 从分泌抗HPV16L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形成cDNA,用5'-RACE策略扩增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测序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VL基因全长336bp,编码112个氨基酸,基因测序结果符合小鼠抗体轻链可变区特征.结论 5'-RACE法成功获得了抗HPV16L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的真实序列,为基因工程抗体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针对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系噬菌体抗体库并从中筛选出特异性的抗体。方法以Raji细胞免疫BALB/c小鼠,RT-PCR法从脾淋巴细胞中扩增抗体轻链к和重链Fd基因。经SacI/XbaI和XhoI/SpeI双酶切,依次克隆入噬菌体载体pComb3H-SS中,并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以辅助噬菌体VCSM13进行超感染,构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系特异性Fab噬菌体抗体库。以Raji细胞为抗原进行筛选,获得抗Raji细胞的抗体,通过ELISA法进行抗原结合活性的测定,并对所得阳性克隆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构建了容量为2.18×107的抗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系的Fab噬菌体抗体库,并筛选获得了与Raji细胞系特异性识别结合的8株阳性克隆。对其中两个阳性克隆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重链可变区、轻链可变区分别与免疫球蛋白基因库中已注册的鼠源性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成功地构建Fab噬菌体抗体库并筛选出针对Raji细胞系膜抗原的抗体,为进一步研究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构建和表达抗β-淀粉样多肽(Aβ)人-鼠嵌合抗体,减低鼠源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人体免疫排斥反应.方法从分泌抗Aβ1-42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鼠源性抗体全长基因,并通过Blast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利用重组PCR技术拼接重轻链可变区及人IgG1的恒定区基因,并对重链Fc段进行定点突变以降低排斥反应;分别构建人-鼠嵌合基因重轻链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将其同时导入COS-7细胞中表达,并利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分泌的抗体功能和性质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Blast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抗体基因序列,将可变区基因与人IgG1的恒定区基因拼接以及Fc定点突变后,成功构建了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真核表达;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了所分泌抗体的人源性和与Aβ的结合特异性.结论成功地构建和表达了抗阿尔茨海默病Aβ人-鼠嵌合抗体,为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治中应用和进一步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和表达抗人CD154人-鼠嵌合抗体Fab段。方法:从分泌鼠抗人CD154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4F1中提取总RNA,分别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mAb VH和VL的DNA编码区基因。同时,从人脾脏细胞中克隆出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嵌合Fab共表达载体pTXB1-Fab,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特点,对重组Fab进行原核表达。利用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NCBI数据库BLAST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Ig可变区特征。表达质粒pTXB1-Fab构建正确,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表达。表达的人-鼠嵌合抗体与亲本抗体具有相同的识别位点。结论:成功地克隆获得阻断型抗人CD154 mAb(4F1)的轻链、重链可变区基因,成功构建pTXB1-Fab共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表达,为人源化抗体的制备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人-鼠嵌合抗血小板单抗SZ-2 Fab片段基因的构建和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鼠源性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2的免疫原性。为其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Trizol试剂从SZ-2杂交瘤细胞抽提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出SZ-2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克隆入载体pUCm-T,测序分析,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SZ-2轻,重链可变区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γ1重链CH1和к轻链恒区基因进行拼接,构建人-鼠嵌合Fab片段基因表达质粒pSW1-2Fab/Hu,并导入大肠杆菌XL1-blue诱导表达,以ELISA,Western blot和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的特征;表达质粒pSW1-2Fab/Hu拼接正确;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约为180μg/L;表达产物具有与血小板GPIb结合的特性并可抑制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结论:成功地克隆了SZ-2可变区基因;并表达了可溶性人-鼠嵌合Fab基因工程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预设CDR3基因的噬菌体抗体库,通过抗原表位导向选择方法筛选抗人整合素ανβ3单克隆抗体(mAb)人源化Fab。方法:将鼠mAbLCDR3重组到人轻链可变区文库中并与人/鼠嵌合重链Fd基因配对构建杂合噬菌体抗体库,用固相人整合素ανβ3抗原筛选人源化轻链基因。再用所获人轻链基因与移植有鼠mAbHCDR3的人重链Fd基因配对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人源化Fab。结果:分别构建了库容为2.1×106和2×107的杂合噬菌体抗体库和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到3株人源Fab克隆。经间接ELISA及竞争抑制ELISA证实,能特异结合整合素ανβ3抗原,其中人源D5株Fab克隆的基因序列表明,人轻链可变区基因属VKIII亚群,人重链可变区基因属VH1亚群。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进行了鼠抗人整合素ανβ3mAbE10人源化的改造,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CD20嵌合抗体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抗CD20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从分泌鼠源抗人CD20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1-28中钓取其轻、重链基因,连接至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还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抗CD20单克隆抗体(mAb)1-28的轻、重链蛋白,切取轻链及重链条带,质谱测定氨基酸序列,Biolynx和pepeseq软件分析可信度。对比所测DNA序列与蛋白序列,确定所钓取基因的正确性。将mAb1-28轻重链可变区基因,连接至表达载体pCMV-VH和pCMV-VL,构建成嵌合抗体C1-28的轻链真核表达载体C1-28L及重链真核表达载体C1-28H。PCR、酶切及序列测定以确定连入基因的正确性。脂质体介导法将嵌合抗体的轻重链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入293T细胞,RT-PCR检测mRNA水平的表达,夹心ELISA法检测蛋白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大小。结果钓取到mAb1-28基因。mAb部分蛋白序列测定结果与根据所钓取基因推出的蛋白序列相对应。成功构建了嵌合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真核表达,表达量可达257mg/L,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与人IgG的Mr一致。结论为后续研究嵌合抗CD20抗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cken 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 against mammalian-conserved molecules by cell fusion and phage display using the mouse mAb expression vector pPDS. However, chicken hybridomas produce relatively small amounts of antibody when compared with mouse hybridoma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PDS may be limited in two-antibody assays with a mouse mAb because it contains mouse Cκ as a detection tag. To circumvent the above problems, two expression vectors were established and used to produce a functional recombinant chicken mAb. These vectors, which were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a single chain fragment of the variable region (scFv) of the antibody, contained a chicken Cλ and FLAG with or without 6× histidine sequences in the 3′ terminus of the scFv to serve as detection and purification tags. In this study, a prion protein (PrP)-specific chicken mAb (HUC2-13) was expressed as phage-displayed and soluble scFv mAb forms by using these vectors. The scFv mAbs expressed by these vectors exhibited the same antigen-binding specificity to PrP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HUC2-13, could be purified with ease, and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ouse mAb.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s described herein offer an alternative to chicken mAb production from hybridomas and immunized chicken splenocytes, and may contribute to the use of chicken mAb reagents in numerous fields.  相似文献   

13.
抗bFGF McAb制备、鉴定及轻链可变区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抗原免疫小鼠,建立多株稳定分泌bFGF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并对bFGF单克隆抗体(McAb)可变区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分析.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沉淀法对抗体特异性和Ig类型进行鉴定,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Vk基因的DNA片段进行克隆,并对4a2Vk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bFGF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人重组bFGF抗原,且均为IgM.由杂交瘤4a2、3d3细胞株扩增Vk基因是由330个碱基组成,编码110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国际联机检索进行EMBL和Kabat基因库扫描发现,4a2VkDNA仅与Ig同源,符合小鼠Ig的Vk基因特征;同源性为90%~98%,应归属于Ig的Vk基因.结论杂交瘤4a2、3d3细胞株可稳定分泌bFGF单克隆抗体,并获得其轻链可变区基因,为进一步构建和表达单链Fv(ScFv)抗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敲低P34H表达,分析其对小鼠精子P34H表达和精子透明质酸酶(HYD)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3种附睾精子P34H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GV-P34H-sh RNA-1、GVP34H-sh RNA-2和GV-P34H-sh RNA-3,提取阳性克隆质粒测序,转染HEK293T细胞,生产慢病毒颗粒。将3种重组慢病毒及阴性对照病毒分别注入小鼠附睾中,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其对P34H m RNA和蛋白的沉默效果。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P34H蛋白在小鼠精子上的定位,改良透明质酸钠-明胶底物膜法检测小鼠精子HYD活性(HYD阳性反应率和HYD活性强度)。结果:测序结果证实3种慢病毒载体均包装成功。感染小鼠附睾后,P34H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较阴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GV-P34H-sh RNA-1作用最为显著,精子P34H阳性表达率和HYD活性均较阴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阴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附睾P34H基因沉默可抑制小鼠附睾中精子P34H阳性表达率和HYD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能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特异结合的单克隆抗体SZ-21构建成单链抗体,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逆转录及多聚酶甸反应,扩增并克隆SZ-21的可变区基因VH、VL,经测序后构建SZ-21单链抗体(SZ-21AScFv),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ELISA和Western印迹检测其与血小板的结合特性。结果 VH、VL可变区基因符合小鼠抗体可变区特征,SZ-21ScFv基因拼接正确。表达产物除少量为分泌型外,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21%,经过变性和复性后,该单抗体保留了与血小板特异结合的能力。结论 成功表达了SZ-21单链抗体。该小分子抗体具有特异结合血小板的能力,有望用于抗血栓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识别CD40分子新位点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转人CD40转基因细胞L929-CD40为免疫原,常规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融合,以L929-CD40转基因细胞为抗体筛选阳性细胞,经免疫荧光标记分析对杂交瘤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的克隆化培养;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及竞争抑制结合试验分析了该mAb的亚类及抗原识别位点;采用MTT法分析mAb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促增殖效应、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分泌以及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获得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CIM0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86),该mAb能特异性地识别人CD40分子并较好的识别肿瘤细胞株H08910表达的CD40分子并能够体外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结论:成功地研制1株识别CD40新位点mAb,该mAb能够很好地识别肿瘤细胞表达的CD40分子并具有体外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RT-PCR技术,从分泌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HAb18中,扩增出抗体VH和VL连接肽基因,将VH和VL连接成ScFv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VH,VL,linker拼接正确,基因全长为726bp。用噬菌粒表达载体pCANTAB 5E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可溶性的ScFv融合蛋白,经流式细胞仪分析表达产物可特异地与肝癌细胞结合,而不与正常肝细胞及胃癌细胞结合。  相似文献   

18.
具有GPX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利用分泌具有GPX活性的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3G5,克隆其mAb体的可变区基因。方法提取杂交瘤细胞的总RNA ,分离mRNA ,反转录合成cDNA。经PCR扩增VH 基因和VL 基因 ,将VH 基因和VL基因与载体 pGEM T连接后 ,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构建了2个分别含有VH 和VL 基因的重组质粒。序列分析表明 ,VH 和VL 分别属于mouscheavychainsubgroupIII和mouselightchainsubgroupV亚群 ,长度为372和324bp ,编码124和108个氨基酸 ,在高变区分别有4和2个丝氨酸。结论克隆的VH 和VL 基因符合功能性重排的鼠抗体可变区基因特征 ,为将来制备具有GPX活性的单链抗体提供了可靠的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19.
抗人CD40人-鼠嵌合抗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抗体改造技术构建并表达抗人CD40人-鼠嵌合抗体。方法:从分泌鼠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5C11)中提取总RNA,用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mAbVH和VL的DNA编码区基因。根据序列分析的结果,设计引物扩增VH和VL基因相应的信号肽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mAb5C11的VH、VL基因及其相应信号肽序列与人IgG1的CH基因、Cκ链基因进行拼接,构建人-鼠嵌合抗体基因的表达质粒pIRES/h5C11。用脂质体法将其导入293T细胞株中进行瞬时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NCBI基因数据库Blast的结果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VH、VL基因及其信号肽序列的特征。表达质粒pIRES/h5C11的构建正确,并在293T细胞株中获得瞬时表达。表达的抗人CD40的人-鼠嵌合抗体和mAb5C11具有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结论:成功地克隆了鼠抗人CD40mAbV区编码基因,并实现了可溶性抗人CD40的人-鼠嵌合抗体在293T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