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放免技术,检测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头穴透刺后可使大鼠脑组织中cAMP含量明显升高,cGMP含量下降,使cAMP/cGMP比值趋于正常。结论:头穴透刺可以通过调节cAMP、cGMP含量及二的比值,改善梗死区脑组织供血,从而取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哮喘豚鼠肺组织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血浆中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血浆环核苷酸(cANP和cGNP)含量指标,研究了时间因素与针刺效应的关系。结果显示,不施电针刺激的对照组大鼠环核苷酸血浆含量在每日4个时辰呈双峰样节律波动,电针引起环核苷酸血浆含量的升高或降低,表现为双向调衡作用,午时电针后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变化的百分数显著高于其它3个时辰的变化百分数,提示时间因素在针刺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鼠腹腔分别注射阿托品(10mg/kg),东莨菪碱(10mg/kg)和B—7601(15mg/kg)可引起血浆cGMP含量明显减少(P<0.05)。血浆cAMP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阿托品显著地增加cAMP/cGMP比值(P<0.05)。东莨菪碱、B—7601可增加cAMP/cGMP比值,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大鼠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与中枢cAMP和cG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不同脑区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30min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间脑cAMP、端脑cGMP含量显著降低(P<0.05).脑干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枢环核苷酸可能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内cAMP,cGMP含量的变化并研究其对阴茎勃起功能影响。方法:取4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hcy组。Hhcy组给予3%高蛋氨酸饲料喂养,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饲养四周后后分别注射阿扑吗啡进行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实验,抽取血清检测Hhcy含量,麻醉后取阴茎海绵体测量cAMP,cGMP含量。结果:Hhcy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阴茎组织中cAMP,cGM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阴茎海绵体中cAMP,cGMP含量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曲润江  郭鹞  郑振兴 《医学争鸣》2000,21(11):1314-1316
目的 观察电磁脉冲(EMP)照射大鼠后,松果体和血浆中cAMP,cGMP浓度的变化,探讨EMP对大鼠昼夜节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EMP照射大鼠后松果体及血浆中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 照射组大鼠松果体中cAMP,cGMP和cAMP/cGMP的数值及昼夜波动幅度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位相发生移动;血浆中cAMP,cGMP位相也发生移动。结论 EMP照射能影响大鼠松要  相似文献   

9.
香菇多糖对小鼠血浆,胸腺,脾脏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香菇多糖注射于小鼠皮下,观察其胸腺、脾脏重量改变及血浆、胸腺、脾脏cAMP、cGMP含量和比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香菇多糖能增小鼠胸腺的重量,对脾重量无影响;能增加小鼠血浆、计及胸腺cGMP含量(P〈0.05):降低胸腺及脾脏cAMP含量(P〈0.05)。表明香菇多糖对机体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学方法观察了出生并生长在海拔397米的标化SD大鼠,急进入高原24小时后,其大脑皮层和小脑内cAMP和cGMP的含量,所选海拔高度为2300米,5000米和8000米,结果表明,大脑皮层cAMP的含量因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P<0.005),与海拔5000米相比,海拔8000米时cAMP的含量有所降低,(P<0.05),cGMP含量未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改变,cAMP/cGMP比值在三个海拔高度依次出现低,高,低的相应变化(P<0.005),小脑内cAMP和cGMP含量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高(P<0.05),三个海拔高度cAMP/cGMP比值未见显著性变化,提示cAMP和cGMP参与了脑缺氧反应。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从炎性因子水平探究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等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加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IL-6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IL-6和hs-CRP水平较治疗1周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IL-6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NIHSS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和mR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法改善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机制与降低血浆IL-6、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杂种狗为对象,观察了急性创伤后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内cAMP、cGMP及DNA水平的变化。发现创伤早期骨髓中cAMP及cAMP/cGMP值分别下降31%和34.1%(P<0.05)。从而有利于骨髓细胞的生长与分裂,加速粒细胞的释放。淋巴结、血浆和白细胞内环核苷酸水平在伤后早期亦有相应改变,cGMP及DNP水平保持稳定,说明在创伤早期机体主要免疫器官无明显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4.
电针对大鼠全脑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全脑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电针在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全脑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5),提示中枢环核苷酸可能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影响。方法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55例,西药对照组38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百会、水沟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及脑复康注射液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显著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各治疗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针刺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中药脑络通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香丹注射液治疗,针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法和脑络通方联合治疗。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独立生活能力量表(BI)评价。【结果】(1) NIHSS评分疗效方面: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2.4%,针药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基于BI评分的残疾率方面:治疗后,针药组残疾率为43.33%,对照组为75.86%,针药组的残疾率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 BI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药组对NIHSS、 BI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中药脑络通方联合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周亮  肖文生 《河北医学》2010,16(9):1058-1060
目的:探讨血栓通与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栓通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以及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明确,均可选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东凌克栓酶(DF-521)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设立对照组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DF-521 10U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3d,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0d,对照组给予红花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大剂量VitC 4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阿斯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VitE 0.1g口服,每日1次,根据脑卒中病人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监测治疗前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DP)、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出血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结果:4周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34.4%)及显著进步率(4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5.1%)及显著进步率(18.2%),治疗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DP)较前明显下降,而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出凝血时间及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并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东凌克栓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检索并选取公开发表的关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利用RevMan4.2软件对国内2004~2010年公开发表的16篇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16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率比(RR)合并值为1.23(95%的可信区间为1.17~1.29)。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氟西汀结合眼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糖及PSGL-1水平的影响,分析患者神经功能、血糖及PSGL-1缓解程度间相互关系。方法:病例均来自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3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72例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氟西汀干预治疗,研究组81例在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氟西汀结合眼针干预治疗,根据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PSGL-1、FPG、HbA1c水平及NIH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治疗前后PSGL-1、FPG、HbA1c及NIHSS评分改善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虽然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72%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36%,但无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PSGL-1、FPG、HbA1c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后PSGL-1、FPG、HbA1c水平及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治疗前后PSGL-1、FPG、HbA1c及NIHSS评分改善程度两两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上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糖及PSGL-1水平关系密切,在氟西汀基础上采用眼针干预治疗,在降低血糖水平及缓解神经功能上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