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院采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进行术后镇痛的39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单纯采用芬太尼镇痛的39例腹部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和Ra-masy评分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Ramas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9例患者中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两组患者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小儿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B组于麻醉拔管后缓慢静注凯酚1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C组以生理盐水5ml缓慢静注,注药时间均为2min。观察术后1、2、4、8、12、24h疼痛评分;凝血功能异常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A组也明显低于B组(P<0. 05)。三组各时点均无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发生,三组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较术后应用能有效减轻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急性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小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氟比洛芬酯镇痛,对照组术后采用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后观察组CRISE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比洛芬酯在小儿骨折术后的镇痛疗效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丁冬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603-1604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到达炎症部位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并降低脊髓、中枢的敏感性,从而减少痛觉冲动,发挥镇痛效应。可用于骨科、普外科、妇产科患者术后的止痛及癌痛患者,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比.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避免局部胃黏膜刺激等不良反应并且起效更快。日本学者Ohmukai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作用时间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现将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使用静脉注射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凯芬),进行剖腹产手术的术后镇痛,和临床上常用的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杜冷丁)的镇痛疗效进行比较。所有病例都采用硬膜外麻醉。在术后监护室内要求使用镇痛药时,静脉点滴凯芬50mg或者肌肉注射杜冷丁100mg。两组都显示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凯芬组未出现副反应。而牡冷丁组有8例出现恶心、眩晕,且凯芬组在镇痛时间上明显长于杜冷丁组,克服了杜冷丁的易成瘾、呼吸抑制、恶心、眩晕、心率增快等副作用,更安全、更舒适。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497-1498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生理盐水静脉缓注,观察组患者在术前15min采用氟比洛芬酯静脉缓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镇痛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h、4h、6h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24h镇痛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Ⅱ级和Ⅳ级的术后镇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I级和Ⅲ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于术后急性疼痛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96例,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20μg/kg+昂丹司琼8mg(对照组);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8mg(观察组)。每组98例,术毕接PCA泵静脉自控镇痛,分别于术后6h、12h、24h、48h观察记录生命体征(BP、HR、SaO2、RR)、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结果: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VAS评分、Ramsay评分、PCA按压次数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过度镇静和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用芬太尼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镇痛效果确切,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8.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胆囊术后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术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进行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n=25)芬太尼1.2 mg+生理盐水共100 mL;研究组(n=25)氟比洛芬酯100 mg+芬太尼0.6 mg+生理盐水共100 mL。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SS)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VAS评分、24 h用药量、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S评分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胆囊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围术期不同时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5例,A组于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B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C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术毕3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氟比洛芬酯150mg+芬太尼0.6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比较3组术后2,8,24h时VAS评分,记录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术后2,8,24h时VAS评分及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C组(P<0.05),A组手术结束后2,8h时VAS评分及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B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开始前或手术结束前30min应用氟比洛芬酯均可增强食管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但手术前应用较手术结束前应用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原发性淋巴水肿淋巴静脉吻合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淋巴静脉吻合术A组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B组各30例,手术结束前10-2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观察术后1、2、6、12h和24h的VAS评分、镇痛药的补救措施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后1和2hVA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h、12h和24h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淋巴静脉吻合术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不能取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肿瘤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肿瘤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乳腺肿瘤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Ⅰ组)30例,曲马多组(Ⅱ组)30例,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术毕拔管后Ⅰ组氟比洛芬酯50 mg缓慢iv,Ⅱ组曲马多100 mgim。采用Prince-Henry疼痛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记录用药后2 h、4 h、6 h、8 h、10 h、15 h疼痛评分及镇痛时间;监测并记录注药前,注药后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和心电图变化以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10 h内各时点疼痛评分均值小于2,镇痛满意率Ⅰ组为83.3%,Ⅱ组为90%;镇痛持续时间Ⅰ组略长于Ⅱ组(12.4±3.5 h vs 11.9±3.6 h)(P〉0.05)。术后镇痛期间两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均稳定。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Ⅱ组。结论:与曲马多相似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肿瘤手术后镇痛是有效的、安全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氟比洛芬酯用于鼻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氟比洛芬酯在鼻腔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鼻腔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Ⅰ组患者术前5分钟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mg/K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观察术中的出血量,血糖的变化,及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记录术后2、6、12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麻醉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中出血量Ⅰ组和Ⅲ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术前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Ⅰ、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但Ⅰ、Ⅱ组术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血小板聚集率术前和术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2、6小时VAS评分Ⅰ、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但Ⅰ、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2小时VAS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观察中均未发现相应的并发症。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氟比洛芬酯可用于鼻部手术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完毕后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氟比洛芬酯组(K组),芬太尼组(F组),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KF组)。在PCA开始后的3、6、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镇痛效果、用Ramsay法观察镇静效果、病人自控镇痛(PCA)的给药按压次数,及镇痛后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镇痛后的病人满意度。记录观察数值,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与术后镇痛的三组病人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KF组的镇痛效果最好,VAS评分均小于K组和F组(P<0.05),PCA的按压次数少于另外两组(P<0.01),镇痛后满意度也好于另外两组,且镇痛后的不良反应最少(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A)是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癌症疼痛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治疗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38例未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每天静脉注射50mg/5ml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分别就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有效率为71.0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但未见一般非甾体类药物常见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也未见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可靠,生活质量可得到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部分作为临床候选药品或口服吗啡替代药。  相似文献   

15.
静注氟比洛芬酯对胸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观察氟比洛芬酯(凯纷)对开胸手术患者的镇痛效应,探讨其在胸科术后镇痛中的可行性。方法: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3组(n=12):A组(术前静注凯纷1mg/Kg),B组(术毕静注凯纷1mg/Kg),C组(空白对照)。记录各组患者术毕清醒拔管后即刻(T1),1(T2),2(T3),4(T4),6(T5)和12小时(T6)后的VAS评分(P<0.05)。结果:术后4小时内,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12小时内,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B组和A组。接受凯纷镇痛的患者,未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与术后给药相比,术前静注凯纷提供了更好的镇痛效果,且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少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n=6):肿瘤+生理盐水组(C组)、肿瘤+氟比洛芬酯10 mg·kg-1·d-1组(CK10组)、肿瘤+氟比洛芬酯25 mg·kg-1·d-1组(CK25组)、肿瘤+氟比洛芬酯50 mg·kg-1·d-1组(CK50组)和假手术组+生理盐水(sham组).大鼠胫骨接种肿瘤14d后,腹腔分别注射相应剂量氟比洛芬酯及生理盐水,每天两次,连续7d.于造模前、后3、5、7、10d及14、17、21 d给药前、后半小时测量左后足底机械性缩足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和行走痛行为评分.结果:在14、17、21d给药后,与C组(2.67±1.03,2.13±0.96,1.73±0.43)相比,CK25组(5.00±1.10,6.00±1.26,6.33±0.82)、CK50组(6.67±1.03,7.00±1.10,7.67±1.51)大鼠PMWT明显增加(P<0.05)与C组(2.17±0.41,2.50±0.55,3.33±0.52)相比,CK25组(1.50±0.55,1.33±0.52,1.50±0.55)、CK50(1.10±0.63,1.17±0.41,1.00±0.63)大鼠行走痛评分显著减少(P<0.05);CK10组PMWT(3.60±0.89)和行走痛评分(2.50±0.55)与C组比较在d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7、21d给药前,与C组比较,CK25组(5.33±1.03,6.33±0.82)和CK50组(5.67±0.82,7.00±1.10)PWMT值明显延长(P<0.05),CK50组(1.67±0.52,2.00±0.63)行走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CK25组(2.17±0.41)行走痛评分在d21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可以剂量依存性缓解骨癌痛,镇痛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血小板在肿瘤细胞转移与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拟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血小板GPⅡb/Ⅲa、GMP-140表达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下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FS组);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另选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1,4,8,12,24和48 h镇痛的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麻醉前(T_0)、手术开始后2h(T_1)、手术结束后4h(T_2)、手术结束后24 h(T_3)、手术结束后48 h(T_4)时GPⅡb/Ⅲa与GMP-140的表达.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比较,FS组在T1时的GPⅡb/Ⅲa、GMP-140表达明显增加(P<0.05);FS组在T_2、T_3、T_4时的GPⅡb/Ⅲa、GMP-140表达明显低于S组(P<0.05);与T0比较,S组在T_1、T_2、T_3时的GPⅡb/Ⅲa和GMP-140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术后采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能有效减轻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及抑制血小板GPⅡb/Ⅲa复合物与GMP-140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8.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超前镇痛组:Ⅰ组在麻醉诱导前30分钟静脉推注氯诺昔康0.12 mg/kg,手术开始后以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氯诺昔康0.02 mg/(kg.h),手术结束后以PCA泵静脉持续输入芬太尼,至术后两天;术后镇痛组:Ⅱ组在术前和术中以生理盐水替代氯诺昔康,手术结束后静脉持续输入芬太尼至术后两天。记录患者术后6 h、12 h、24 h及48 hVAS评分;分别于术前30 m in、术后24 h测血浆中皮质醇、β-内啡肽浓度,血液中CD3+、CD4+、CD8+标志细胞百分率。记录患者术后三天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结果:(1)术后各时间段Ⅰ组疼痛评分与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Ⅰ组术后皮质醇、β-内啡肽浓度低于Ⅱ组(P<0.05)。(3)Ⅰ组术后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均高于Ⅱ组(P<0.05),其CD8+细胞百分率与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两组恶心、呕吐及头晕的发生率无差异。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有效的抑制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鞘内预注曲马多对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伤害性效应的影响,探讨曲马多在脊髓水平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64只Wistar大鼠蛛网膜下腔埋入导管并长期留置,实验时经导管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于大鼠左后爪掌心皮下注射2.5%福尔马林50μl建立伤害性动物模型。实验分为A、B两大组,A组于福尔马林注射前5min给药;B组于福尔马林注射后15min给药。A、B两组分别再分为四组(每组8只大鼠):即生理盐水组,曲马多1、5、10μg组;以大鼠福尔马林注射后第二期反应的疼痛行为观察指标,并进行Dubuisson & Dennis评分,观察注药后的反应。结果:无论在福尔马林注射前或后给药,曲马多均能产生量效、时效相关的抗伤害作用,ED50分别为:3.68μg和5.08μg;95%置信区间分别为(1.34,6.29)和(2.27,7.92)μg。福尔马林注射前鞘内注入5、10μg曲马多的抗伤害效应评分在福尔马林注射后的第35、40、45min时低于福尔马林注射后鞘内注入相同剂量曲马多的评分(P<0.05)。结论:在脊髓水平,曲马多能产生量效、时效相关的抗伤害作用,且具有超前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