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方法:将44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与同期6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A组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而心力衰竭、休克、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心肌酶学各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生理变化不同,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变化,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方法:将44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与同期6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A组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而心力衰竭、休克、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心肌酶学各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生理变化不同,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变化,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探讨和总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患者情况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14.29%、23.81%、4.76%、4.76%,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分别95.2%和79.1%,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炎症反应、脂质代谢、斑块动力学、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导致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血栓扩展,最终引发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可归结为长期缺血所致心肌细胞死亡,心电图ST—T变化可反映出心肌缺血的特征。为了采取不同对策早期积极干预AMI,临床上根据患者发病时心电图ST段的变化特点,将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两型。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AMI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但对两者的合并症、冠状动脉(冠脉)血管病变特点、发生部位及预后是否存在差异尚很少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VLP)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阳性发生率的差别.方法 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1-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6例(其中STEMI组304例及NSTEMI组72例患者)进行VLP检测.结果 STEMI组VLP阳性率为53.6% (163/304),NSTEMI组VLP阳性率为38.9% (2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3,P<0.05).VLP阳性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14.1% (27/191),VLP阴性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0%(13/1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96,P <0.05).VLP阳性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2.178,95% CI为1.087 ~4.366,P<0.05).结论 STEMI组VLP阳性率明显高于NSTEMI组.VLP阳性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VLP阴性患者.VLP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张晓静 《新医学》2015,(2):119-122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吸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STEMI患者132例,比较吸烟组(n=57)患者与非吸烟组(n=75)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的各项参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等与LVEF<40%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吸烟组患者比较,吸烟组患者年龄[(59.6±10.9)岁vs.(64.9±8.9)岁,P=0.007]较低,CRP(30.09 mg/L vs.21.14 mg/L,P=0.010)增高,合并前壁(14.0%vs.8.0%)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比例(50.9%vs.25.3%)更高,LVEF[(40.3±8.7)vs.(53.0±10.6),P<0.001]降低,CK-MB峰值[(174.37±114.73)U/L vs.(145.88±112.44)U/L,P=0.015]、脑钠肽前体[(2 293±1 165)pg/L vs.(1 872±662)pg/L,P=0.025]增高,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22.8%vs.9.3%,P=0.032)比例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OR=3.423,95%CI 1.694~8.735,P=0.019)与LVEF<40%相关(P<0.05)。结论吸烟可能使STEMI早发,心功能更差,合并的炎症反应更强。  相似文献   

7.
7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那曲肝素治疗的对照组和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冠脉再通率及再鼻塞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再通率要高于对照组,再闭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拜阿司匹林、那曲肝素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减少患者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建立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是广泛使用和容易获得的最初诊断工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有赖于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的综合判断。识别高危心电图及其微妙变化将使患者早期血运重建明显获益。本文主要对非典型的心电图诊断相当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一些规律,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满足Sgarbossa标准、Wellens′综合征、QRS波终末变形、超急性T波、de Winter征和aVR导联抬高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导管室救治院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绿色通道流程建立以来的100例外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导管室内接受急救治疗,统计患者救治需要的平均时间、统计成功抢救率;另外收集绿色通道开通前期间100例相同病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抢救的平均时间。结果导管室内救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9%(99/100),有1例患者抢救无效并最终死亡。与之前的抢救流程比较,导管室救治的时间大幅度缩减,前后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导管室紧急救治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血糖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或就诊血糖升高)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9月我科确诊STEMI患者41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血糖正常组(A组)与就诊血糖升高组(B组)、2型糖尿病组(C组)的预后。结果:(B+C)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24.7%vs.9.4%,P0.05),C组住院期间再发心肌梗死率明显高于B组和A组(3.9%vs.0%vs.0.7%,P0.05),C组、B组与A组比较,再发心绞痛率(23.4%vs.31.0%vs.14.7%,P0.05)、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率(41.6%vs.50.0%vs.22.1%,P0.05)、住院期间MACE(58.4%vs.65.5%vs.33.4%,P0.05)及一年全因死亡率(34.2%vs.31.4%vs.16.7%,P0.05)发生率更高。结论 :STEMI合并血糖代谢异常的预后差于血糖正常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aVR导联ST段抬高(STEaVR)与STNTAX评分(SS)之间的关系。结论 回顾性分析316例NSTEMI患者,对患者总体临床特征、入院时心电图ST段在不同导联的抬高及压低、在院期间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峰值肌钙蛋白I水平等辅助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所计算的SS进行统计及分析。以是否具有STEaVR对患者进行区组分析,探索STEaVR与SS之间的关系。结果 316例NSTEMI患者中有STEaVR的207例(65.5%),无STEaVR的109例(34.5%)。有STEaVR患者的高SS评分(SS≥23)者比率更高(50.7%比21.1%,P<0.01),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的发生率更高(43.5%比22.9%,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STEaVR(OR=2.640,CI=1.404~4.963,P=0.003)以及前壁导联ST段压低(OR=1.817,CI=1.053~3.135,P=0.032)是高SS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STEaVR是高SS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sST2)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6个月内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心内科并确诊为STEMI患者117例,入院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浆sST2水平,随访并记录6个月内MACE(定义为新发心力衰竭或心源性死亡)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事件组与非MACE事件组,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并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17例STEMI患者随访6个月内,发生心力衰竭20例,心源性死亡2例。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基线sST2与基础心率、cTnT峰值、Killip分级、NT-proBNP呈正相关(r=0.253、0.335、0.401、0.46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01,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基线sST2值是STEMI患者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17,P=0.001);而LVEF、cTnT峰值也可独立预测患者MACE事件的发生(HR=0.818、1.328,P=0.003、0.001)。结论基线sST2水平与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关,可独立预测患者6个月内MACE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罪犯血管发生自发再灌注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及造影特点。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安贞医院28病房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519例,根据直接PCI术前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把患者分为自发再灌注组(TIMI血流Ⅲ级)和无自发再灌注组(TIMI血流0~Ⅱ级)。通过冠脉造影观察直接PCI前罪犯血管自发再灌注的发生率,并对其临床相关因素及造影病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CTnI峰值、≥2支血管病变高血栓负荷以及罪犯病变位于LAD部位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P值分别为0.000、0.000、0.002、0.000和0.003)。而在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既往心绞痛、罪犯血管分布、罪犯病变在LCX和RCA分布以及侧枝循环建立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未发生自发再灌注的患者相比,自发再灌注的STEMI患者年龄较小,CTnI峰值较低,血栓负荷较重,罪犯病变多位于LAD远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PCI术中36例(20.7%)患者发生无复流现象,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精确给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观察左心和右心功能不全、观察出血、心理护理等。结果行PCI术后成功172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15%。死亡2例均发生无复流现象,在36例无复流患者中死亡比例为5.56%。其中1例患者死于反复恶性心律失常发作,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对于PCI术中无复流患者,护理要点在于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处理,要求护士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心肌特异性微小RNA-208a(microRNA-208a,miR-208a)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血中的含量变化,探讨血miR-208a在STEAM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30例STEAMI患者发病12h内的外周血,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中miR-208a相对含量,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以30例健康者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STEAMI患者血cTnⅠ (μg/L)、CK-MB (μg/L)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cTnⅠ:17.72±8.43比0.05±0.01,CK-MB:250.83±177.26比71.20±20.50,均P<0.01).在PCR 60个循环内,健康对照者血均未能检出miR-208a,STEAMI患者血中可检出miR-208a(0 ~6 h为44.95±4.77,6~ 12 h为43.98±4.68);以健康对照者血miR-208a阈值循环(Ct)值60为基础进行统计,AMI患者血miR-208a相对含量至少高于健康对照者215倍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miR-208a可作为STEAMI患者早期诊断的新型敏感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ST改变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使用过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UK)溶栓治疗的对照分析。结果:对溶栓后ST段回降率分析发现P〉0.05,表明两组溶栓药物对ST回降率影响差异不大。t-PA溶栓治疗46例ST段2小时回降率54.35%,略高于UK治疗组47.37%,6小时ST回降率以UK疗效优于t-PA,12~24小时后ST回降率以t-PT疗效稳定持久。结论:t-PA与UK对早期(24小时内)ASTEMI溶栓治疗均有效,t-PA的溶栓作用显效快,疗效确定,并发症少。UK6小时内静脉溶栓效果肯定,是目前基础医院无法开展介入治疗、选择溶栓方案时简便有效的方法,UA溶栓时间窗局限,远期效果较t-PA差。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33-4234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4例,根据PCI时机分为延迟组与溶栓组各27例,溶栓组中溶栓时间距发病时间≤6h,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及择期行PCI;延迟组则在患者入院后给予PCI进行治疗,距发病时间为12~24h。记录患者治疗阶段临床症状的改变,以及分析其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结果治疗后,溶栓组TIMI分级:0~1级为7.4%(2/27),2~3级为92.6%(25/27);延迟组TIMI分级:0~1级为3.7%(1/27),2~3级为96.3%(26/27),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并发症方面,延迟组在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方面高于溶栓组(P<0.05)。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尽早将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疏通,但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于早期溶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时机选择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NSTEMI患者200例,合并高血压100例,其中早期行介入治疗50例,择期行介入治疗50例;合并糖尿病100例,其中早期行介入治疗50例,择期行介入治疗50例。比较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早期与择期行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高血压组中早期组与择期组患者血糖、BM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择期组(P<0.05);糖尿病组中早期组与择期组患者BM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择期组血糖、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早期组(P<0.05)。结论:针对合并高血压的NSTEMI患者应及早进行介入治疗,针对合并糖尿病的NSTEMI患者应择期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指标与ST段抬高指数(∑STI)回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STEMI患者,依急诊PCI手术后2 h∑STI的回落程度将其分为非∑STI回落组(n=26)和∑STI回落组(n=42)。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并分析∑STI回落与各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TI回落组的发病至就诊时间短于非∑STI回落组,cTnI峰值、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期间急性期冠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均低于非∑STI回落组,住院期间LVEF、急诊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高于非∑STI回落组(P<0.05)。∑STI回落与cTnI峰值(r=0.289,P=0.017)、住院期间LVEF(r=-0.698,P=0.000)、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r=-0.331,P=0.006)、急诊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r=0.276,P=0.023)、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r=-0.318,P=0.008)均显著相关。结论∑STI回落对行急诊PCI手术的A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