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珊瑚人工骨和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兔下颌骨实验性骨缺损,术后行X线、核素骨显像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复合珊瑚骨移植术后6周有明显的成骨现象,12周骨缺损被修复。复会珊瑚骨移植成骨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珊瑚骨移植。实验结果表明,珊瑚骨与骨髓复合为成骨作用提供支架、成骨细胞和骨诱导物质,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良好的骨代用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珊瑚/ 骨髓复合人工骨( 简称复合骨) 的成骨效应。方法: 将复合骨植入兔背部肌袋和颅骨缺损, 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 检测其成骨情况。结果: 复合骨植入肌袋后4 周, 局部有骨组织形成, 而单纯珊瑚植入区未见骨组织成分。复合骨植入骨缺损后6 周, 局部形成的骨组织量明显多于同期的珊瑚植入区( P< 0-01) 。术后12 周, 复合骨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 而单纯珊瑚植入区则表现为不完全性骨修复。结论: 复合骨具有良好的骨再生和骨修复能力, 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兔深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对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及其机制。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桡骨15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植人深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B组植入深冻异体骨,C组植入自体骨。术后不同阶段分别行大体、组织学及x线检测。结果:(1)3组骨缺损均有成骨现象发生;(2)A、C组骨生成、骨连接情况明显优于B组;(3)A、C组骨缺损愈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A、C组骨缺损均于术后8周愈合.B组骨缺损在术后10周仍未愈合。结论:提示兔深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其取代自体骨植骨修复骨缺损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珊瑚/骨髓复合人工骨(简称复合骨)的成骨效应。方法:将复合骨植入兔背部肌袋和颅内缺损,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其成骨情况。结果:复合骨植入肌袋后4周,局部有骨组织形成,而单纯珊瑚植入区未有组织成分,复合骨植入骨缺损后6周,局部形成的骨组织量明显多于同期的珊瑚植入区(P〈0.01);术后12周,复合骨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而单纯珊瑚植入区则表现为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 (CHA)结合重组合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rhIGF I)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为临床、科研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CHA作为rhIGF I的可吸附性载体 ,制备成复合人工骨 ,将其植入兔尺骨中段 10mm骨缺损处 ,以单纯CHA组 ,自体骨移植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 ,在术后 2 ,4 ,8,12周 ,进行大体解剖、X线摄片、病理组织切片、生物力学测试等观察 ,研究各组骨愈合 ,血管化情况及力学强度。结果 在 2 ,4 ,8周病理组织切片及X线摄片显示骨缺损修复程度 ,CHA/rhIGF I组明显优于自体移植骨组 ,优于单纯CHA组 ,而空白组骨缺损处被纤维组织及肌组织等填充。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术后 12周CHA/rhIGF I组抗扭转强度明显优于自体骨移植组。结论 CHA与rhIGF I结合有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强于自体骨移植及单纯CHA移植。成骨方式包括骨传导、骨诱导 ,二者协同 ,可用于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珊瑚/骨髓复合人工骨修复颌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珊瑚/骨髓复合人工骨用于充填9例颌骨囊肿和3例造釉细胞术后贵留的骨腔,术后1周、1、6和12个月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以评价其骨修复效果。结果:10例伤口Ⅰ期愈合,术后1个月缺损区有新骨形成;6个月缺损区可见大量成熟的骨组织,部分珊瑚被降解吸收;12个月珊瑚完全被宿主骨取代,缺损区得到完全修复。另有2例因伤口袭开需去除珊瑚骨。结论:珊瑚/骨髓复合人工骨可促进颌骨缺损的修复,是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减少缝合时伤口的张力是植骨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珊瑚/骨髓复合人工骨成骨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珊瑚/骨髓复合人工骨(简单复合骨)的成骨效应,将复合骨植入兔背部肌袋和颅骨缺损,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取材后通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其成骨情况。结果显示:复合骨植入肌袋后4周,局部有骨组织形成,而单纯珊瑚植入区未见骨组织成分。复合骨植入骨缺损后6周,局部形成的骨组织量明显多于同期的珊瑚植入区(P〈0.01);术后12周,复合骨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而单纯珊瑚植入区则表现为不完全  相似文献   

8.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治疗骨缺损的效果,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1只新西兰白兔双侧尺骨中段制成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和自体微小颗粒骨与红骨髓复合物,同时设立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4W、7W进行大体形态、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术后9W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修复骨缺损的疗效。结果:术后7W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更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空白组无骨 愈合迹象;术后9W生物力学测试证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骨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成骨速度快,成骨量多,骨的机械强度高,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明显强于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珊瑚-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复合人工骨临床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珊瑚-bBMP复合人工骨治疗21例不同情况骨缺损患。术后随访观察3-15个月,根据患恢复情况做出评价。结果:随访病例骨缺损均于4-6月得到满意修复,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珊瑚-bBMP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疗效确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
钛网植骨修复四肢长骨干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钛网包裹游离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用40只新西兰实验大白兔,分成二组,制成骨缺损模型。分别予以单纯游离植骨和钛网植骨移植,术后4,8,12,16周取材,通过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手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单纯骨移植,可在16周基本完成骨缺损修复,但有较高的骨不愈合率;钛网植骨移植,在12周即可基本完成骨缺损的修复,其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均优于单纯骨移植。结论:钛网包裹游离骨移植利于骨的紧密接触,并且有一定的固定支持作用,且不影响周围血管经网孔的长人,利于骨缺损的修复,且其相溶性较好,可任意塑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MSCs)复合异体松质基质复合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兔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于体外分离,培养,增殖,与异体松质骨基质复合,选用大白兔28只,造成桡骨干缺损12mm的动物模型,分别行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异体松质骨基质复合物和单纯异体松质骨基质移植,术后3、6、9、12周取材,通过X线、大体和形态学观察,术线摄片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骨缺损处的骨痂灰度。结果: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异体松质骨基质复合物在骨缺损的愈合过程中其成骨量,成骨速度及时间均优于单纯异体松质骨基质,约在9周使骨缺损基本得到修复,结论: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异体松质骨基质复合物经异体松质骨更能有效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12.
组织工程骨预制及其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组织工程化骨预制的方法,研究组织工程化预制骨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 实验1:应用骨髓基质成骨细胞(MSO)和脱细胞骨基质(ABM)形成MSO/ABM复合人工骨(MACAB),并将其植入肌瓣内。实验2:将预制8周后的MACAB移植修复骨缺损。术后用X线摄片、组织学检查评价MACAB成骨、血管化情况及其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 MACAB肌瓣内移植成骨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8周已完全血管化。预制骨的骨缺损修复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肌瓣内成功地预制了组织工程化骨组织,预制骨(MACAB)修复了骨缺损。  相似文献   

13.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珊瑚复合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 rh BMP- 2 ) /珊瑚复合人工骨的骨诱导活性和骨修复能力。  方法 :rh BMP- 2和珊瑚以一定的方式复合后 ,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和兔颅骨标准大小缺损 ,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不同时间取材 ,通过组织学方法检测其骨诱导活性和骨修复能力。 结果 :复合人工骨植入小鼠肌袋 1周诱导软骨形成 ;3周形成编织骨 ;6周形成含骨髓的板层骨 ,同时珊瑚被部分降解吸收 ;复合人工骨植入兔颅骨缺损后 ,以引导成骨和诱导成骨双重机理完成骨修复过程。术后 12周 ,植入物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 ,其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珊瑚。  结论 :此复合人工骨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活性 ,骨修复能力较强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生物性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珊瑚/胶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rhBMP-2)复合人工骨的骨诱导活性。 方法:将珊瑚/胶原/rhBMP-2 植入大鼠背部肌肉内,以珊瑚/胶原或珊瑚/rhBMP-2 植入作对照。术后1 周和4周取材,通过组织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评价其异位诱导成骨情况。 结果:珊瑚/胶原/rhBMP-2 植入后1 周,在局部诱导软骨形成;4 周,形成含骨髓的板层骨;诱导成骨的量有明显的rhBMP-2 剂量依赖性(P< 0.001)。珊瑚/胶原或珊瑚/rhBMP-2 植入区无骨或软骨形成。 结论:珊瑚/胶原/rhBMP-2 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异位骨诱导活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用复合人工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建立双侧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并分为4组:bBMP-胶原-珊瑚复合人工骨组(5侧)、肌骨瓣组(5侧)、单纯珊瑚组(4侧)、对照组(14侧,为以上各组的对侧)。造模及植入后定时行X线、核素骨显像、MRI及CT检查。结果:①核素骨显像示:6周及12周,I组股骨头核素摄取量静态相头/干比升高,但血流相及血池相不升高。②MRI:10周示I组骨缺损内多量新生骨形成,Ⅳ组骨缺损内囊腔中为脂肪性信号,周围为低信号的硬化带。③拍片及CT示:14-16周,I组骨缺损大多完全闭合,珊瑚已吸收,其余各组骨缺损部分残留,Ⅳ组骨缺损囊壁硬化带形成。结论:该复合人工骨有较强的传导成骨及诱导成骨作用,是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良好移植材料,但它不能改善缺血坏死股骨头的血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无机骨骨髓复合物和自体皮质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制作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1.5 cm)模型,分别植入无机骨骨髓复合物和自体皮质骨,进行放射线片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单纯异种无机骨植入者,直至12周,仍为缓慢的骨传导过程,周边骨小梁向无机骨内爬行替代,异种无机骨内大部分为纤维组织,只有少数中心区域有新骨形成.而复合骨髓的异种无机骨植入后2周即有新骨形成,8周无机骨基本吸收替代完毕,12周髓腔形成、塑形改造,基本相当于自体皮质骨移植的融合速度.结论:复合骨髓的异种无机骨成骨能力明显优于单纯异种无机骨,与自体皮质骨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珊瑚人工骨复合庆大霉素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临床应用珊瑚人工骨复合庆大霉素充填33例颌骨缺损,并与血块充填组37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珊瑚人工骨复合庆大霉素充填组的骨修复速度快,抗感染性明显优于血块充填组。结论:珊瑚人工骨制备简单、经济,可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良好的骨代用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新的骨代用品,探讨不同植骨方式的成骨及降解差异。方法:以杯状珊瑚为实验材料,进行兔顶骨骨膜下充填植骨、嵌入植骨。并于术后4、12、24周处死动物,进行放射学、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术后4周-24周,充填植骨组新骨逐渐长入珊瑚,珊瑚体积较好保存;嵌入植骨组新骨亦逐渐长入珊瑚,二者新骨均来自骨膜下及骨与珊瑚接触面,但后者珊瑚降解和新骨形成均明显快于前者。结论:杯状珊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亲和性。充填植骨后能从骨膜下及顶骨骨面引导成骨,较好保存了植入时的体积;嵌入植骨后由于其缓解的降解和从骨膜及骨缺损处的同时引导成骨,使骨缺损得到较好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新西兰白兔制成双侧桡骨中段1cm的感染性骨缺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自体微小颗粒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术后2、4、8、12周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并行Lane-sandhu评分。结果术后2、4、8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X线评分及组织学评分高于自体微小颗粒组(P﹤0.05);术后第12周两组X线及组织学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能力优于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生物陶瓷复合自体骨髓液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骨缺损患者采用复合自体骨髓液的贝奥路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手术植入治疗,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24个月,定期行X线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切口一期愈合,X线片显示:术后1个月生物陶瓷替代骨和宿主骨接触界面变模糊,有新骨形成 2个月骨壁增厚,新骨生成明显,生物陶瓷雪片样崩解 4~6个月时骨缺损基本修复,骨皮质明显增厚,骨密度和健侧相近,髓腔形态改建 18~24个月生物陶瓷完全降解.骨愈合率为100%,平均骨性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 复合自体骨髓液的生物陶瓷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是一种充满前景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