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例〔病者〕薛亚明、男、六岁、住如皋县如城镇沈家巷17号。〔病名〕暑风痉厥(乙型脑炎)。〔原因〕伏热内发,暑风外迫,新邪引动伏气,郁而不达,稍久即能  相似文献   

2.
暑厥     
黄某,男,4岁。住院号:80417。持续高热1月,伴全身抽搐24天,于1980年5月24日急诊入院。其母代诉:患儿在1月前始起发热,咳嗽,神疲嗜睡,便溏,7天后复作手足颤动,项强,目睛上视,烦躁不安,继则角弓反张,全身抽搐大作,始为1日1发,继而日发7~10次,且每次抽搐的时间由几分钟逐渐增至20余分钟,持续高热不退。  相似文献   

3.
治暑厥一得     
治暑厥一得广西省桂林市中医院(541002)陈桂富关键词暑厥盛夏,随师汤年光外治一老妇人。抵寓,见其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语塞,四肢厥冷,牙关紧闭,无汗,静卧如尸,脉微欲绝。究其故,其儿云:“母本年迈体虚,素有‘哮喘’及‘高血压’宿疾。今步外稍久,午后...  相似文献   

4.
暑厥治验     
邹××,男,6岁。1972年夏就诊。患儿突起高烧,头痛,烦渴,抽搐。经本县人民医院诊断为“乙脑”。住院治疗一周无效,病情日笃,沉迷不醒,气微欲殆,遂请李老救治。  相似文献   

5.
<正> 暑秽俗称“六月病”、“发痧”。夏季颇为常见。笔者自拟豆藿汤治疗此证,疗效较为满意。现对其证治谈以下体会: (一) 病因病理:夏秋之际,署湿交蒸,秽浊气盛,人若起居不慎,或饮食失宜,或劳累过度,正气不足,易感其气而发为本病。正如《时病论》所说的“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下逼,地湿上腾,署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昆于内。”暑湿秽浊之气侵入人体,或交阻于中,或壅滞肺卫,或蕴结下焦,致使三焦气化不利,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
暑温是发于夏秋季的一种急性热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乙型脑炎。笔者10年来通过对不少乙脑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体会到热、厥、脱是本病病变过程中的三个典型证候,常可由热致厥,由厥致脱。有效地治疗是预后好坏的关键。兹举验案三则如下: (一)暑温高热刘某,男,10岁,住院号97497。患高热一周,经化验脑脊液确诊为乙型脑炎,除用西药治疗外,中医已施辛凉宣卫,甘寒清气等法,仍热势鸱张。刻诊:高热40℃,颈项强急,昏矇多寐,间有抽搐,大便四日未行,脉象弦数,舌质红、苔黄厚腻。诊属暑温,辩证为腑实燥结,方用大  相似文献   

7.
暑厥是新感暑淫所致的温病。笔者曾治疗暑厥1例,现报告如下:陈某,男,27岁,军人。于1989年7月24日午后因暑热而下河游泳,既而回家电扇尽吹,当夜发热,体温高达40℃。次日黎明到我院急诊室输液观察,其间有头痛、暑寒、恶心呕吐之症。病势观察延至26日,  相似文献   

8.
宦××,女,12岁,农村学生。1973年6月11日午后至田间拾麦穗,时许,始而行走蹒跚,继则突然晕倒。余去应诊时,即将患者移至树荫处,视患儿面色(白光)白,牙关紧闭,肢厥,脉细数。急刺人中,不应。遂使用三组穴(附后)交替针刺,约20分钟,患儿叹息数声,目睛始开,予开水送服红灵丹一支,厥回。半小时后,呕吐胃内容物,继之泄泻一次,日脯身热少汗,测体温39.2℃(腋下),头晕头痛,心烦口渴引饮,苔微黄,脉滑数。予人参白虎汤加味以清热解暑。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太子参、知母、  相似文献   

9.
<正> 李某,女,40岁。1992年7月30日初诊。 患者于盛夏中午冒烈日为其父出殡,途中突然昏倒于地,继而四肢抽搐、厥冷、汗出、牙关紧闭,脉沉弦而数。既往无癫痫病史。证系暑热郁闭、伤阴动风之暑厥。治宜清热解暑、熄风解痉。先予毫针刺十宣、人中、太冲、内关、曲池、中冲穴(均用泻法),病情依然,遂在项部两大筋挑刺放血。方法是:在项部两大筋处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每隔10cm左  相似文献   

10.
针刺急救暑痉症和暑厥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暑可分为轻症、重症和危症三种。根据病情,又有中暑轻症、暑血症、暑痉症和署厥症四种,后两种为危症。现就暑痉症及暑厥症的针刺急救方法介绍如下:1 暑痉症1.1 主证  相似文献   

11.
徐光保整理:王某某,男,3岁。患儿于1976年7月14日开始发热,抽搐。18日来永修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其父代述:四天来,发热,嗜睡,神昏,抽搐发作五次。发作时,全身颤动,两眼上翻,今日来院途中,抽搐又发作二次,至今仍昏迷不醒。体检:T40℃,颈项抵抗明显,四肢肌张力升高,布氏征(+),巴彬氏征(+)右,克氏征(+)。脑脊液检查诊断为乙脑。西药治疗五天,病情未见好转,邀中医会诊。症见发热,抽搐频繁,昏不知人,喉间痰鸣,腹部膨隆,舌质红苔薄黄,指纹青紫。病属暑热挟湿,  相似文献   

12.
介绍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暑厥病的危重病例。重症热射病属于中医学"暑厥"范畴,本案患者初始辨证为亡阳证,予回阳救逆治疗,患者阳气渐复,但阴液耗伤,故维护阴液,阴中求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注意保肝护肾,并采用了片仔癀及安宫牛黄丸等中医特色药物,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何谓八会穴?     
八会穴出自《难经》。会是会合,聚会的意思。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之精气所会聚的部位。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椎,髓会绝骨。此类腧穴有调理脏腑气血,疏筋益髓的重要作用。凡属此八个方面的疾病,皆可取有关会穴进行治疗。至于为何此八者精气会合于这些部位呢?根据滑伯仁《难经本义》所述之意分析,脏会章门,章门为脾之募穴,五脏皆禀气于  相似文献   

14.
答:糖尿病是人体内葡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疾病。当胰岛素分泌充足时糖代谢可以正常进行,如果胰岛发生了病变,胰岛分泌绝对或相对减少,就会引起糖代谢过程的紊乱,血糖进入细胞进行氧化利用受到限制。由于血糖既不能被利用,又不能贮存,且  相似文献   

15.
答:白癜风又称白驳风。是一种后天性局限性皮肤色素脱失。本病主要特点是在皮肤出现边缘清楚,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片,可以单发,亦可泛发,周围皮色往往较深,斑内毛发可变白。皮疹表面光滑,不痛  相似文献   

16.
答:《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在论述病证分类方法时指出:“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同书《妇人杂病篇》又说:“久则赢  相似文献   

17.
答:百日咳综合征是指一种在临床上难以与百日咳相区别的症候群,故又称作“类百日咳”。它不是由百日咳杆菌所引起,而是由包括病毒在内的其他微生物所致,其中最常见的是腺病毒,其它尚有肺炎支原体及副百日咳杆菌等。以往在对百日咳病儿的观察中,发现有些小婴儿及已经进行过免疫接种的幼儿仍可患病,且传染性不强。针对上述情况,近几年来提出了“百日咳综合征”、“类百日咳”的病名。据临床统计,大约有20%的原诊断为百日咳的病儿实际上患的是百日咳综合征,依靠病原学检查方资鉴别。  相似文献   

18.
在针灸书中多处见到“惺惺”二字。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内庭条:“……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肘后歌》:“狂言盗汗如见鬼,惺惺间使便下针”;“腰腿疼痛十年春,应针不了便惺惺”;此外还有“虾  相似文献   

19.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小球和肾小管等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本病病程长,后期常并发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痛风的发病机理中主要环节是尿酸代谢失常所引起的血尿酸过高,当尿酸盐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骨骺、肾脏等组织而引起多种临床袭现。以往一般认为本病是欧美发达国  相似文献   

20.
答:要认识慢性荨麻疹,首先要明确荨麻疹的概念和分期。凡风团发无定处,时起时消者,谓之荨麻疹,古籍中有瘾疹、风■等名称,俗称风疹块。其发病在一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尊麻疹,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内者为亚急性享麻诊,三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尊蛛疹。急性者易愈,慢性者难疗,然治之得法,其效可待。慢性尊麻疹的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