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不同给药途径对冻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低温乙醇和水混合浸泡法制备大鼠冻伤模型,测定模型大鼠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浸泡、口服加浸泡3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后部分免疫细胞因子和血栓戊烷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β,TNF-β)、TXB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6-keto-PGF1α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显著降低IL-6的含量(P〈0.05),浸泡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血清IL-6含量无显著的降低作用(P〉0.05),两种给药方式对IL-6的影响无交互作用(P〉0.05);口服组、浸泡组TNF-β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两种给药方式对TNF-β的影响有交互作用(P〈0.05)。口服、浸泡黄芪桂枝五物汤对TXB2含量无降低作用(P〉0.05),两种给药方式对TXB2的影响无交互作用(P〉0.05);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使6-keto-PGF1α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浸泡黄芪桂枝五物汤对6-keto-PGF1α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两种给药方式对6-keto-PGF1α的影响有交互作用(P〈0.05)。 结论:冻伤模型大鼠存在免疫应激和血栓易形成状态,口服加浸泡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冻伤局部的改善较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冻伤大鼠免疫功能和TXB2-PGF1α失衡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配方颗粒与汤剂对气虚冻伤大鼠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气虚冻伤模型组(模型组)、气虚冻伤模型组加黄芪桂枝五物汤传统汤剂组(传统汤剂组)、气虚冻伤模型组加黄芪桂枝五物汤配方颗粒剂组(配方颗粒剂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动物不造模不施加任何刺激,自然饲养。造模后第2天,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传统汤剂组、配方颗粒剂组给予相当于生药材量4.8 g·kg-1·d-1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灌胃。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气虚冻伤大鼠的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等指标。结果传统汤剂组、配方颗粒剂组IL-1α、IL-2、IL-6、TNF-β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配方颗粒剂组IL-1α、IL-2、IL-6的影响较传统汤剂组的影响较弱,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汤剂组与配方颗粒剂组均能调节气虚冻伤大鼠的免疫力,但配方颗粒在免疫调节方面的功效较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流变学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其比值的变化。方法采用游泳疲劳加饮食失节法复制大鼠脾虚证模型,测定大鼠造模3周、自然恢复1周时的血流变学和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其比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3周时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还原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01或P<0.05),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P<0.01),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变形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第4周时150 s-1、38 s-1、10 s-1、5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还原黏度仍显著升高(P<0.001);红细胞压积与变形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血浆TXB2无明显差异(P>0.05),6-Keto-PGF1α显著升高(P<0.001),TXB2/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5)。结论脾虚证大鼠存在血液高黏和易形成血栓状态,恢复期血液高黏同时伴有扩血管因素的增强。提示脾虚证有血流变学异常和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平衡失调,主要涉及血小板和血浆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黄芪桂枝五物汤抗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冰水游泳结合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给药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点1I导联心电图T波变化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大鼠血栓素B2(TXB:)和大鼠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降低血清LDH、CK的活性和TXB2的含量,提高6-Keto—PGF1α含量。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诱导的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预防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40只健康WISTA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谷胱甘肽(GSH)组、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和GSH组在第1、2、8、9、15、16、22、23 d时重复腹腔注射奥沙利铂溶液(2.5 mg/kg,5%葡萄糖溶液稀释)进行OIPN大鼠造模,空白组给予相同体积5%葡萄糖溶液腹腔注射,GSH组在化疗当天及前后2 d 给予谷胱甘肽1.5 g/m 2/d尾静脉注射。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灌胃 (10 mL/kg,每日1次),空白组、模型组、GSH组予0.9%生理盐水灌胃(10 mL/kg,每日1次)。第0、7、14、21、28 d运用VonFrey试验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第28 d处死大鼠分离大鼠脊髓及L4.5背根神经节,检测脊髓过氧化酶活性、背根神经节细胞的ROS荧光以及p53-Bax通路相关线粒体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持续降低(P<0.01),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背根神经节(DRG)细胞ROS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及GSH组在机械性缩足阈值、过氧化酶活性及ROS荧光强度方面均优于模型组(P<0.05),且在机械性缩足阈值及过氧化酶活性方面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优于GSH组(P<0.05);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组较模型组可以显著降低DRG细胞P53、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及抑制P53-Bax通路诱导的DRG细胞线粒体损伤来预防OIP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丹参不同配比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β(6-keto-PGF1β)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黄芪丹参不同配比组,每组各10只。黄芪、丹参的总给药量均为原药材15 g/kg,黄芪、丹参比例分别为5颐1、3颐1、1颐1、1颐3、1颐5。采用饥饿、游泳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各组大鼠给予不同配比的水煎液冻干物,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XB2、6-keto-PGF1β含量。结果气虚血瘀模型组血流变参数和TXB2显著升高,6-keto-PGF1β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模型复制成功。黄芪丹参3颐1、1颐1、1颐3、1颐5配比组可改善血瘀状态,使升高的TXB2水平降低,提升6-keto-PGF1β及6-keto-PGF1β/TXB2比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结论黄芪丹参对大鼠气虚血瘀证确有疗效,其中1颐3配比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活化探讨补阳还五汤改善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气虚血瘀模型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14.0 g·kg~(-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3.5 g·kg~(-1)),每组10只。大鼠以5%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沿颈部正中线做1 cm切口,一次性向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生理盐水溶液(5 mL·kg~(-1))。注射完后立即将大鼠直立旋转,使药液在肺内充分分布均匀,缝合创口。造模后第2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能够显著降低全血黏度(P0.05)、血浆黏度(P0.05),可显著升高6-keto-PGF1α、cAMP含量(P0.05),显著降低TXB2、β-TG含量(P0.05);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cGMP、vWF、Fn含量。结论补阳还五汤能降低气虚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改善血液的高黏状态。补阳还五汤通过改善血小板聚集、黏附,抑制血小板释放亢进的状态等方面来缓解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玉米须水提物对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法刺激健康大鼠诱发寒凝血瘀证的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玉米须水提物给药组,与模型组中的血栓素B2(thromboxane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F1α,6-k-PGF1α)的改变。结果玉米须水提物可以使6-k-PGF1α产生增多,TXB2的浓度降低,改善寒凝血瘀症状。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玉米须水提物可通过降低TXB2和增多6-k-PGF1,使TXB2/6-k-PGF1的比值保持在正常水平内,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止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诱发小鼠阵发性皮肤瘙痒,记录小鼠30min内的阵发性皮肤瘙痒发作次数及时间,并测定小鼠血中组胺、TXB2、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阵发性皮肤瘙痒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中组胺含量(P0.05或P0.01),但以中剂量组最佳;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TXB2均显著降低(P0.01);而黄芪桂枝五物汤大、中剂量组6-Keto-PGF1α显著升高(P0.05或P0.01),小剂量组6-Keto-PGF1α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苯海拉明组相比,在瘙痒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上,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剂量组(P0.05)较高低剂量组(P0.01)差异小。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明显的止痒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拮抗组胺释放和促进血循环均有关系,但与抑制组胺释放关系最为密切;其止痒作用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通窍活血巴布剂作为外用剂型对血瘀证大鼠血流变学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血瘀模型组、通窍活血汤组、通窍活血巴布剂组3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反复注射肾上腺素和施以冰水浸泡的方法制备成中医血瘀证大鼠模型,监测各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结果通窍活血巴布剂组各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值均明显低于血瘀模型组(P0.05),但高于通窍活血汤组;通窍活血巴布剂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高于血瘀模型组(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血瘀模型组(P0.01);通窍活血巴布剂组在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方面与通窍活血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通窍活血汤组明显优于通窍活血巴布剂组(P0.01)。结论通窍活血巴布剂具有明显改善血瘀证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对血液的高凝状态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