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CT灌注成像(CTP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发病24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头颅CT平扫与CTPI检查,计算缺血半暗带区及梗死区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峰值时间(rTTP)、相对峰值增强(rPE)的灌注参数及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结果 CT平扫显示脑缺血性改变29例,其中为责任病灶21例,未见异常16例,未见责任病灶24例;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46.67%(21/45),特异性为72.41%(21/29)。CTPI显示灌注异常44例,均为责任病灶;灌注正常1例,后经头颅MRI证实为急性脑干梗死;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为97.78%(44/45),特异性为100%(44/44)。CTPI较CT平扫对急性脑缺血性病灶更敏感(P〈0.01)。缺血半暗带区及梗死区各个灌注参数相对值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CTPI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CTPI能够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定量分析可区分中心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有助于早期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缺血性脑卒中后的梗死面积的大小、部位、脑水肿的程度、颅内压的变化、再梗死和梗死后再出血的可能对预后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和治疗的要点。早期溶栓、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以及防止梗死后再出血的发生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连续入选1978例发病7 d内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血管病危险 因素和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评价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结果,包括梗死灶的部位、数量、急 性梗死灶的分布特征及责任动脉、责任动脉有无严重狭窄、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随访患者1年内 有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复发,通过多元Cox回归分析缺 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95例(4.8%)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复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缺血性卒中病 史、缺血性卒中发病前3个月内反复TIA、责任脑动脉狭窄程度≥70%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1年内复发 的危险因素。 结论 后循环梗死、有责任脑动脉严重狭窄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病史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 发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10—2013-10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血管狭窄分为A、B组,A组72例为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组,B组48例为无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组,间隔6月复查1次MRA、MRI,比较脑血管病变狭窄程度的增加情况,观察供血区有无新发梗死,总结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的关系。结果 A组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后再发率分别为69.44%、65.28%、62.50%,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再发的原因相对复杂,但脑动脉硬化性狭窄是其病理机制。为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进程,评估患者病情的进展与预后,需对脑动脉硬化性狭窄程度作评估,并给予针对性预防与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MRI特点,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1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查后发现血管性痴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验组)66例,非血管性痴呆患者(对照组)58例。经头颅MRI检查后,比较2组患者的脑梗死发生部位、数目、大小。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饮酒和吸烟时间、并发高血压、心脏病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病程较长、患糖尿病几率以及卒中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语言即刻记忆、时间定向、语言复述、言语表达和图形描述等评分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注意和计算、短程记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小梗死较为常见,实验组患者梗死部位主要发生在额叶和丘脑,以大梗死发病较多,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额叶、丘脑等是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主要梗死部位以大中梗死较为常见,与年龄、卒中次数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MRI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MRI表现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了皮质下多发梗死28例痴呆患者和33例非痴呆患者的MRI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相关高危因素。结果:痴呆组中顶叶皮质下、内囊膝部和丘脑的梗死发生率,顶叶皮质下、侧脑室体旁前部、内囊膝部和丘脑平均梗死数目,4级LA的出现率以及所有脑萎缩指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但Logistic回归后,只有平均脑沟宽度、侧脑室指数和丘脑梗死的数目进入了方程。结论: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可能与脑萎缩的程度和丘脑梗死的数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采用CT血管成像(CTA)与CT灌注成像(CTPI)相结合的技术探讨对脑动脉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及超早期治疗的价值。方法:3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患者行CT平扫,CTA和CTPI检查。对比观察梗死区和对侧对照区,梗死病灶中心区与周边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数值;分析AICVD与CTA变化的关系。结果:30例AICVD患者,CT平扫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均未见异常,20例脑梗死(CI)患者有1例有小灶性低密度。CTA显示10例TIA患者中正常8例,狭窄2例;20例CI患者中1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狭窄,1例正常,为脑干梗死。CTPI显示未见异常者12例,其中10例TIA,2例CI(1例基底节区腔隙梗死,1例脑干梗死)。灌注异常者18例中,梗死侧与健侧、病灶中心与周边区rCBF、rCBV、T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A联合CTPI对早期AICVD有诊断价值,并能指导临床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脑分水岭梗死(watershed infarctions,WSI)作为脑梗死的特殊类型,约占缺血性脑卒中比例的10%~([1]),WSI也称边界区脑梗死,为两个或多个非吻合的动脉系统远端连接处供血区的缺血性病变。梗死部位位于大脑三个主要动脉供血区或这些动脉深浅支之间,血管远端脑血流量,脑容量,灌注  相似文献   

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动脉闭塞导致的脑组织梗死,是现代社会中致死和致残的最重要的CNS血管事件。血尿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近期在其治疗研究中备受关注。本文就血尿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治疗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通过 2个途径 :一是溶解血栓 ;二是阻止缺血引起的脑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及生化反应 ,防止神经元的死亡 ,即神经保护治疗。一、神经保护的合理性脑梗死的发生取决于脑血流 (CBF)量下降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全脑缺血时 ,神经元的死亡发生于选择性脑组织易损区 ,其形态学改变出现在缺血后2~ 3d。局灶性脑缺血时 ,梗死发生于动脉阻塞后 4~ 6h ,2 4h后梗死区则明显可见。脑缺血后 ,若血液循环在一段时间内恢复 ,脑功能可获得完全恢复 ,该时间为再灌注时间窗(reperfusionwindow)。但如脑缺血后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CIND)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19~80岁汉族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起病后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和美国精神疾病统计和诊断于册第4版修订本进行认知测定,利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CIN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185例研究对象纳入统计分析,42例诊断为CIND,占2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面积和中等面积梗死(OR:4.687,P<0.05;OR:4.734,P<0.05)、糖尿病(OR:2.887,P<0.05)是缺血性卒中后CI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梗死面积是缺血性脑卒中后CI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重视脑分水岭梗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也称脑交界区梗死(cerebral borderzone infarction)或脑边缘带梗死,是指发生在2条或3条脑主要动脉末梢交界区的脑梗死。过去CWI仅能通过病理解剖诊断,自CT和MRI应用于临床后才有了临床诊断,其发病率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0%,大多数患者能查出发病病因,如果能得到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因此,重视脑分水岭梗死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低血压和低血容量是引起脑分水岭梗死最常见的病因;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43例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GE3.0T超导MRI扫描仪进行常规序列、磁敏感(SWI)和ASL检查,通过软件后处理获取SWI最小密度投影及CBF伪彩图。通过观察MR检查结果,依据缺血梗死区不同灌注状态分为高、低灌注组,分析缺血梗死区不同灌注状态与HT的相关性;依据梗死核心区灌注状态分为高、低灌注组,分析梗死核心区灌注状态与HT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43例,其中缺血梗死区高灌注22例,发生HT 14例(63.64%);缺血梗死区低灌注21例,发生HT 5例(23.81%),HT与缺血梗死区灌注状态相关(P0.05)。梗死核心区高灌注8例,发生PH型HT 4例(50%),梗死核心区低灌注35例,发生PH型HT 3例(8.57%),梗死核心区高灌注与PH型HT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HT发生及类型与缺血梗死区灌注状态具有相关性,ASL检查可为临床提供HT评估信息,对于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分型诊断(CISS)、受累血管区域、合并小脑外梗死病灶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19例急性小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头颅MRI影像、病因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等资料。结果 119例小脑梗死患者中,单侧小脑梗死78例(UCI组),双侧小脑梗死41例(BCI组)。两组的CISS分型无明显差异。UCI组以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发生率最高(35.9%),与BC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CI组中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区梗死发生率最高(39.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区域的梗死发生率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63/119例(52.9%)同时合并小脑外梗死灶。BCI组合并小脑外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率(53.7%)较单侧UCI组高(P0.05),而UCI组合并前循环梗死较BCI组更多(P0.05)。主要症状、体征包括:头晕/眩晕、眼球震颤、眼倾斜反应、听觉减退、小脑性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浅感觉障碍、锥体束征以及意识障碍等。意识障碍在BCI组的发生率高于UCI组(P0.01),其余各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在UCI中最常见,BCI常合并小脑外的后循环供血区梗死;UCI和BCI的受累小脑动脉以及合并小脑外梗死的区域有一定差异,提示两者病因机制存在不同;意识障碍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在BCI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地形图(BEAM)在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先螺旋CT扫描,再进行MILI、DWI及BEAM检查。结果58例患者在发病24h内,未见异常51例,显示低密度灶7例。再经过MRI和DWI检查,发现皮质梗死20例,皮质下梗死38例。以此作为分组依据,分为皮质梗死组和皮质下梗死组,BEAM在皮质梗死组20例中,19例有病变侧的局限性慢波功率明显增高;皮质下梗死组38例中,仅4例有局限性慢波功率增高,其他34例均属于正常范围脑地形图。经校正卡方检验,二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BEAM能够早期发现皮质脑梗死,有助于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以便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中枢神经系统内皮素与缺血性脑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及其受体不仅存在于人和动物外周组织器官,亦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自身合成释放内皮素的能力。具有血管调节肽、神经介质、神经调质作用的中枢神经系统内皮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内源性致病因子,加剧了缺血性脑损害区血管痉挛,加重了梗塞灶脑组织缺血及神经元损害,促进了缺血性脑损害发生发展。进一步研究内皮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整体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脑分水岭梗死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脑分水岭梗死(CWl)又称边缘带梗死、低血流梗死等,是 指相邻两条动脉供血区边缘带局限性缺血造成的梗死,60岁以 上老年人多见,发病率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脑分水岭 梗死病因复杂,体循环低血压是其主要原因。老年心衰患者由 于心排血量下降,导致脑灌注压降低,故易合并脑分水岭梗死。 我院2001年9月~2004年9月共收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 脑分水岭梗死14例。本文通过对14例老年心衰合并脑分水 岭梗死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分 水岭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注脑分水岭梗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CWI)也称脑交接区梗死(Cerebral Borderzone Infarction,CBI),是指发生在2条或3条脑主要动脉末梢交接区的脑梗死.过去仅能在患者死后通过病理解剖方可诊断,自从CT和MRI应用于临床后才有了临床诊断.其发病率大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0%[1].  相似文献   

19.
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条件的改善,工作压力大,体育活动的减少等种种原因导致卒中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众多因素导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缺血性卒中仍然在卒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带来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急性缺血性卒中时梗死区旁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以增加缺血区的血流供应,保护局部受损的脑组织,最大限度地降低脑组织的损伤,减少梗死面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动态变化 ,讨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动态变化的意义及与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 将 4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3 9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的 1、7、1 4d做血清 VEGF含量测定 ,并且对患者进行梗死面积测定。从而比较 VEGF含量与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VEGF含量在 1、7、1 4d皆高于正常人 ,发病第 7天 VEGF含量最高 ,并且一直持续到发病后 1 4d仍高于正常人。 VEGF含量与梗死面积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 VEGF含量明显增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梗死面积与 VEGF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