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与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8例难治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1组(氟西汀+阿立哌唑)24例和2组(氟西汀+奥氮平)24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及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ve,HAMD-17)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55.0%,奥氮平组为52.3%。奥氮平组第4周HAMD评分低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无显著性。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好,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李朝霞 《北方药学》2011,8(5):77+84-77,84
目的:探讨氟西汀辅助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实验组进行氟西汀辅助奥氮平治疗。奥氮平剂量215mg/d,氟西汀20mg/d,疗程为7周。运用汉密顿的抑郁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来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在7周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显效率84.00%,而对照组6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接受治疗后1周起效,而对照组在接受治疗2周后起效;在接受治疗后的1~7周各周末该两组间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有显著差异(P〈0.05)。各周末的不良反应量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辅助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有很好疗效,对改善睡眠障碍、焦虑和躯体化症状非常有效,同时其辅助治疗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时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5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肯随机分为两组,在脑卒中康复治疗基础上,试验组30例,加用氟西汀20mg/d及奥氮平2.5mg/d口服,对照组28例.单加用氟西汀20mg/d口服。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定疗效。并随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在1周末起效,对照组在2周末起效;治疗1~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间HAMD及S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起效快.疗效优于对照组,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奥氮平组(对照组)和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组(研究组),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疗效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5.7%和64.3%,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1周末起效,对照组在2周末起效;治疗后1、2、4、6、8周末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周末TES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克服了抗抑郁药本身起效慢的缺点,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剂量≤5mg/d)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单用组)和氟西汀合用奥氮平组(合用组),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并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合用组与单用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0.00%和7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1,2,4周末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HAMD因子分在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TESS评分及1年内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可提高疗效,并能迅速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躯体化症状,对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小剂量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访分为两组:氟西汀组54例,予以氟西汀20 mg/d口服,合并奥氮平76例,予以奥氮平2.5~5.0 mg/d口服,均治疗观察8周.结果 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减分率第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这种差异在每个访视期均存在,合并奥氮平组在第1、2、4周末的有效均较氟西汀组高(P<0.05或0.01);两组治疗8周末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周焱  沈学武 《淮海医药》2011,(6):492-493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氟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用氟西汀治疗,治疗12周,2组分别在治疗2、4、8、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用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起效时间。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伴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分析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SIOS)得分。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HAMD下降,治疗3d SSIOS得分下降,对照组治疗4周HAMD下降,治疗1周SSIOS得分下降,氟西汀联合奥氮平较盐酸度洛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起效更快(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好,起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来采用汉密顿抑郁量(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米氮平组总有效率91.5%,氟西组为89.6%,两组治疗各时段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米氮平组显效时间较氟西汀组快,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氟西汀组。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依从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无精神病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无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氟西汀)22例和治疗组(氟西汀联合奥氮平)25例,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和第4周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疗效评价以HAMD减分率为标准,不良反应以TESS评分为标准。结果: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TESS评分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剂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郁星菖志汤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抗抑郁疗效,记录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6w末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率分别为83.3%、73.3%;HAMD评分治疗组1w末起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2周末起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MESSS评分两组6w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较氟西汀好,且起效更快,不增加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75.4%,氟西汀组为7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2周末HAN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酞普兰组TESS评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 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均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西酞普兰具有起效早、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将确诊为抑郁症的10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每组各52例,分别进行2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82.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的患者在治疗2周后的HAMD和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司西酞普兰组明显低于氟西汀组;而且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4、6周后HAMD评分也明显低于氟西汀组;氟西汀组出现乏力、便秘、恶心比例明显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较氟西汀更适合于老年期抑郁的治疗,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分改善的时间更早,且安全性更好,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帕罗西丁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疏肝解郁胶囊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3周末、治疗6周末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HAMD量表减分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廖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32):427-428
目的研究黛力新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在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用药情况,为黛力新治疗抑郁症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2008年至2011年期间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并记录不良反。结果在临床疗效上,两组的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优于阿米替林,临床上对其合理用药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吴玉秋 《华夏医药》2009,(4):296-298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後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梗塞後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桂哌齐特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每天320毫克静点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後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後比较,两组均有效;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後抑郁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陈晓燕  王若丹  郭宇  张帆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09-2610
目的 探讨初发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卒中部位、严重程度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 对100例初发ACI患者通过CT或MRI进行病灶定位,于发病后第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指数进行评分.结果 初发ACI大脑半球左、右侧病灶、多发病灶患者间PS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91%、25.00%、33.33%,x2=0.2512,P>0.05),前循环梗死与后循环梗死PS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96%、14.89%,x2=4.8307,P<0.05);卒中严重程度与PSD发生率呈正相关(16.67%、31.37%、36.36%,x2=3.9188,P<0.05).结论 初发ACI患者PSD的发生与卒中部位无明显相关性,且前循环梗死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PSD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阿立哌唑作为增效剂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作为增效剂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59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1例在原SRI类似药物的基础上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同时以28例继续应用SRI类似药物治疗为对照。阿立哌唑起始量为第1周5nlg·d^-1,第2周为10mg·d^-1,第3周为15mg·d^-1,口服,之后可根据个体的疗效和耐受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d^-1,疗程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体评定量表及副反应评定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及治疗第8周末各评定1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Yale-Brown强迫量表(12.0±5.4)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3.74-3.2)分、大体评定量表总分(48.2±11.7)分,与治疗前(29.8±5.4)分、(23.50±3.61)分、(26.95±10.61)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Yale-Brown强迫量表减分率判定:痊愈率16%,有效率48%,无效36%。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患者均可耐受并与对照组在各项量表评分上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阿立哌唑可作为常规抗抑郁剂的增效剂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