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间沟与静脉自控镇痛对上肢断肢再植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断肢再植的成功不但需要及时、精确的手术,而且要求术后完善的止痛,扩张血管,防止血管痉挛,减少组织肿胀,维持断肢良好的血液循环。肌间沟与静脉自控镇痛都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但应用于上肢断肢再植术后两者差异性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拟通过监测尺、桡动脉血流速度和指脉波的变化,观察再植肢体的皮温、肤色、肿胀的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布托啡诺静脉镇痛对断指再植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指再植手术术中要求麻醉平稳,术后镇痛完善.防止患指血管痉挛,减少再植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是确保再植指成活的重要因素.2003~2006年期间我院采用布托啡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再植指成活率的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肢(指)体离断施行再植恢复原有的外形与功能是人们所期望的.中国骨科老前辈山东省省立医院王志先[1]于1960年、上海长征医院屠开元[2]于1962年先后开展了断肢再植的动物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1963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等[3]为1例前臂远端完全离断的工人采用血管套接法实施断肢再植获得成功并恢复了功能,证明肢体离断后经再植不仅可以成活而且能恢复功能,为我国及国际再植外科开创了先例,为外科界做出了里程碑贡献.从此中国大地开展了断肢再植的技术培训、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获得了广泛成功.  相似文献   

4.
腹部手术由于创伤大,往往伴随中重度的术后疼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1]。常规使用的硬膜外或静脉自控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存在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肠麻痹甚至呼吸抑制等风险[2]。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现将QLB的解剖基础、操作方法及其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显微血管再植术病人,术后常因局部创伤或精神抑郁诱发动脉痉挛,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易致吻合血管血栓形成,对再植血管成活及机体康复极为不利[1],所以早期实施有效的术后镇痛非常必要。本研究拟观察芬太尼、氟哌利多和咪唑安定不同药物配伍用于显微血管再植术后病人持续静脉镇痛(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为显微血管再植术后镇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异丙嗪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患儿静脉自控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患儿术后镇痛时镇痛效果明显,因而被广泛应用。但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却一直是影响其PCIA在患儿术后镇痛领域中进一步应用的重要障碍之一。而常用的氟哌利多用于患儿术后镇痛引发锥体外系症状较成人的发生率为高[1]。为了解决芬太尼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断指再植术后连续臂丛阻滞镇痛对再植指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自控镇痛(PCA)对断指再植指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手术Ⅰ~Ⅱ级经肌间沟进行连续臂丛阻滞麻醉断指再植40例共53指,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留管连接电子镇痛泵作连续臂丛PCA。镇痛配方为芬太尼0.4mg加布比卡因400mg加生理盐水至150ml,术后第3天拔除导管;B组术后按需肌注哌替啶。观察两组镇痛效果评分、再植指的血运状况、血管栓塞率、再植指成活率。结果A组镇痛时间平均为(63.25±0.85)h,镇痛效果全部为Ⅰ~Ⅱ级,手术成功率及再植指成活率100%;B组镇痛效果Ⅰ~Ⅱ级12例占57%,手术成功率及再植指成活率84%。结论经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用于断指术后自控镇痛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明显提高了再植指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负荷量吗啡加芬太尼静脉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薛倩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12):676-677
目前多数学者仍认为吗啡是最好的术后镇痛药[1] 。硬膜外吗啡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EA)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胃肠功能减弱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而使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因其作用时间短而使镇痛不全的发生率较高。本文采用PCEA进行临床比较 ,评价硬膜外负荷量吗啡加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5例择期胸部、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 :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组 (Me组 ,n =11例 ) ;硬膜外吗啡负荷量加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MF组 ,n =12例 ) ;…  相似文献   

9.
269例断肢(指)再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吻合技术是断肢(指)再植忠者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现对我院收治的269例断肢(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合镇痛方剂用于脊柱后路胸腰椎内固定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后路脊柱胸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双盲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在病人术毕缝合皮肤前给予复合镇痛方剂(吗啡+肾上腺素+罗哌卡因+生理盐水)椎旁肌肌注,B组为对照组,不予肌注.记录术后4、8、12、24、36、48 h病人刀口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调查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36、48 h刀口疼痛评分显著降低,镇静评分升高,且手术12h后差异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整体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而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减少术后补救镇痛次数.[结论]该复合镇痛方剂用于脊柱后路胸腰椎手术术后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静脉镇痛,观察对术后疼痛、镇静效果及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60例急诊行单指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即对照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组(B组),观察术后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断指再植后的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和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评分小于A组(P<0.05).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右美托咪啶可以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对血管痉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断指再植术操作精细,费时较长,要求手术野绝对平静,术后能较长时间的镇痛.而传统的臂丛阻滞不能满足现代创伤显微手术的需要.近年来,本院采用改良腋路臂丛置管用于断指再植及术后镇痛,经临床22例应用,均获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断肢、断指再植围手术期和术后康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断肢再植的普及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断肢断指再植的存活与成功率已显著提高。肢体成活的关键.不单依赖手术的熟练技术,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也至关重要。我科于99年2-12月收治断肢断指再植病人58例,全部成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菲  蒋丽娟  陈婷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1826-1826
断肢再植是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在光学放大镜的助视下,将离断的肢体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高度精细手术[1]。我院于2010年1月~2010年7月断肢再植5例术后肢体均存活,功能尚可,现将术中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芬太尼和曲马多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并与传统的肌注镇痛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2):2106-2109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在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断肢再植中的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4年10月采用VAC一期覆盖断肢再植缺损区22例。二期行植皮或者转移皮瓣消灭创面。[结果]经封闭式负压引流7~18 d后,22例患者VAC海绵下内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除一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术后疼痛,成活5 d后要求截肢外,其余21例断肢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VAC技术安全、简单、实用,可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引流充分,为软组织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不影响再植肢体的血供,可明显缩短病程,控制感染,提高成活率,为二期植皮或者转移皮瓣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两种自控镇痛方式对脊柱融合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发表于1985年5月~2013年7月在接受脊柱融合术后行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后,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文献的术后VAS评分和使用镇痛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取整理成电子基线表,通过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482例患者,其中3篇文献质量等级为A级,5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术后第1、2天VAS评分分析[加权均数差值(WMD)=-0.47,95%CI(-0.74,-0.20);WMD=-0.66,95%CI(-1.14,-0.19)],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好(P<0.05);术后第3天VAS评分[WMD=-0.58,95%CI(-1.38,0.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反应:硬膜外镇痛在术后皮肤瘙痒[相对危险度(RR)=1.53,95%CI(1.08,2.16)]、感觉异常[RR=3.34,95%CI(1.12,9.98)] 的发生率较静脉镇痛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恶心[RR=1.05,95%CI(0.79,1.40)]、呕吐[RR=0.80,95%CI(0.48,1.3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融合术后第1、2天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较静脉镇痛好,但皮肤瘙痒、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在断肢(指)再植术后肢(指)体延长矫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断肢(指)再植成功后合并肢(指)体短缩的病例,术后3个月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进行肢(指)体延长术。[结果]术后6个月,骨折完全愈合,肢(指)体延长满意,恢复等长,经过2年随访,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肢(指)体离断造成的骨缺损,Ilizarov外固定器技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肢(指)体延长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四肢手术后镇痛泵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刺激后的一种反应 ,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1] ,影响手术的预后。骨科手术后由于四肢的感觉神经末梢丰富 ,对疼痛敏感 [2 ] ,因此手术后的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而需要镇痛治疗。我科 1 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对 68例四肢手术的病例采用镇痛泵镇痛 ,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 36例 ,男 5 2例、女 84例 ,年龄 1 3~ 81岁 ,平均 42 .0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1 9例 ,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6例 ,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1 3例 ,骨折术后不连 64例 (桡骨 1 8例、股骨 1 4例、胫骨 32例 ) ,…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6):1449-1453
[目的]观察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用于肩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组(SA-PCA)和静脉自控镇痛组(IV-PCA)。SA-PCA组为0.2%的罗哌卡因持续泵注背景剂量为5 ml/h,负荷量为8 ml,单次剂量为5 ml,按压锁定时间20 min;IA-PCA组为2μg/ml的舒芬太尼持续泵注背景剂量为2 ml/h,负荷量为2 ml,单次剂量为2 ml,按压锁定时间20 min。观察术后2、6、12、24、48 h的静态、动态VA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镇痛泵的使用情况,患者对镇痛总体满意度。[结果]SA-PCA组在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与IV-PCA无明显差别,SA-PCA组在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明显低于IV-PCA组(P<0.05),SA-PC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IV-PCA组(P<0.05),SA-PC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IV-PC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P<0.05)。[结论]肩峰下间隙自控镇痛用于肩关节镜术后可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