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单胎妊娠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均能得到健康保障,但双胎妊娠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无明显改善,围产儿死亡率仍达93.7%。而产前保健与产科处理对孕产妇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就我院5年中128例双胎妊娠的孕产妇及围产儿预后作一回顾性的分析。1 资料来源 1996-01-2000-12我院分娩总数5984例,其中双胎妊娠128例,双胎发生率占2.1%,初产妇102例占79.7%。经产妇26例,占20.3%。孕周分布为28-41周,<33周29例(22.6…  相似文献   

3.
贺梅婷  党艳丽  勇强 《中国医药》2013,(11):1627-1628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与病理妊娠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190例死亡围产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导致围产儿死亡的病理妊娠情况分类整理。结果病理妊娠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胎儿异常所引起的围产儿死亡占26.3%(50/190)、脐带异常占25.3%(49/19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21.0%(40/190)、胎盘异常占11.6%(21/190)。结论胎儿畸形、脐带异常、子痫前期、胎盘异常等病理妊娠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即孕36周后至胎儿出生24小时内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正确的对策和相应的措施,以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以三级保健网为依据,依据本区1999年至2003年各监测点的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及围产儿死亡评审记录,围产儿死亡共526例,其中孕36周后至胎儿出生24小时内围产儿死亡175例,占33.3%,进行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原因排位,前3位分别为先天畸形、脐带因素、出生窒息,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孕妇的保健意识,孕期的监测,其次是区、乡镇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和管理问题。结论先天畸形是本区围产儿死亡首要原因,因此,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加强保健知识宣教和孕期的监测,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双胎妊娠时,孕妇的并发症增多,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增高,属高危妊娠范围,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现对1990年12月至1998年12月住院分娩的102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1990年12月至1998年12月,8年间总住  相似文献   

6.
尤宝如 《江苏医药》1998,24(11):848-848
围产儿尸检对了解胎儿的死亡原因,发现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缺陷具有重要意义。我院390例围产儿尸检中有30例双胎围产儿,其中早产儿23例,20009以下低体重儿21例。其母体伴有妊高征、羊水过多、胳膜早破、脐带脱垂等并发症。除7对双胎均亡、1例三胎均亡外,余13例为双胎之一胎内死亡。病理资料一、先天性畸形《例。1例无脑儿,2例对称性联体双胎,另1例不对称联体双胎(一个较小发育不成熟,以至不能识别器官结构的寄生服附着手联体自养体的优尾部)。二、肺部病变18例。1.羊水吸入5例,两肺肺泡内有大量角化上皮、胎脂、蛋白颗粒、胆色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本院近十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变化。 方法 将本院近十年间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分成两组:前五年组(即A组)和后五年组(即B组)。排除了社会因素所致的病例外,A组的围产儿死亡数为52例、B组的围产儿死亡数为21例。计算两组的死亡率,并对两组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的围产儿死亡率为9.28‰、B组的围产儿死亡率为5.42‰,P<0.05。A组的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排位顺序:脐带和胎盘因素(44.23 % )、早产因素(23.08 %)、胎儿畸形因素(19.23 %)、母亲疾病因素(7.69 %);B组的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排位顺序:胎儿畸形因素(42.86 %)、脐带和胎盘因素(33.33 % )、早产因素(14.29 %)、母亲疾病因素(4.76%)。结论 B组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比较A、B两组围产儿死亡原因前四位排位:脐带和胎盘因素、早产因素分别由原来的第一、二位下降至第二、三位,而胎儿畸形因素则由原来的第三位上升至第一位,母亲疾病因素不变仍位于第四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降低双胎妊娠围产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兼顾减轻孕妇生理负担,探讨双胎终止妊娠的合理时间。方法随机抽取2003~2007年5年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55例双胎妊娠,共110例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A、B、C组,(A组:28~33 6周,B组:34~36 6周,C:37~40周),分别计算出各组两新生儿的出生体重、apgar's评分、围产儿结局。结果A组与B、C组间新生儿的出生体重、apgar's评分及围产儿结局有显著性差异。B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apgar's评分及围产儿结局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4周后双胎妊娠胎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s评分及围产儿结局与足月妊娠相似,因此34周后双胎妊娠发生妊娠并发症者可在促胎肺成熟后及时分娩,未满34周者应促胎肺成熟同时尽量延长孕周,这样有利于在不影响围产儿结局的同时减少孕妇的生理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规范化管理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采取常规管理建立早孕档案的57例双胎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采取规范化管理建立早孕档案的57例双胎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绒毛膜性诊断的准确性、围产儿预后和孕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前超声诊断接受率、超声检查中孕囊个数诊断率、超声诊断绒毛膜性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1 min阿氏(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直接转院、放弃抢救率均低于对照组;孕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双胎妊娠超声诊断绒毛膜性符合率,改善围产儿预后,提高母婴同室入住率,提高孕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围产儿病死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医疗文化水平和围生期医疗保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分析我院185例围产儿死亡的临床原因,以探讨如何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和探讨围产儿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以便针对性地改进围产保健工作,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按照围产期Ⅰ标准回顾性分析187例围产儿死亡病历。结果 围产儿死亡率为l7.45‰,死胎占41.71%,死产占l4.44%,新生儿死亡占37.43%。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胎盘因素、过期妊娠、妊高征、IUGR。结论 开展遗传咨询,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围产儿死亡的因素与围产保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唐召秋 《首都医药》2009,(12):39-39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平度市2006年-2008年318例围产儿的监测报告及死亡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围产儿总数为39500例,围产儿死亡318例,平均死亡率为8.05‰。胎儿畸形是3年来死亡顺位第1位。结论胎儿畸形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做好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樊芝艳 《贵州医药》2002,26(9):846-847
本文分析我科 1 98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围产儿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 ,旨在今后有针对性地改进围产期保键工作 ,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1 临床资料1 1 资料 我院产科 1 98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共分娩 91 30例 ,其中围产儿死亡 2 0 9例 ,死亡率为2 2 89‰ ,包括死胎 89例 ,死产 85例 ,早期新生儿死亡 35例。1 2 诊断标准 (根据WHO建议 ,国际妇产科学会FIGO同意和修改 ) 围产期 :指妊娠满 2 8周至出生后 7天 ,体重≥ 1 0 0 0g ,身长≥ 35cm ;死胎 :指在正式临产前胎儿死于宫内 ;死产 :指正式临产后胎儿存活 ,但死于分娩…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围产儿死亡调查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洪峻峰,王炳坤泉州卫校儿科教研组杜翠琼,苏成安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泉州地区围产儿死亡现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不同层次的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前瞻性调查,...  相似文献   

16.
杨勤凤 《贵州医药》2001,25(10):951-951
多胎妊娠并发症多 ,早产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亦高。而多胎妊娠中以双胎妊娠最为常见 ,其发生率为 1∶89n 1[1] 。本文就我科 1996~ 1999年间 5 9例双胎妊娠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资料来源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院双胎分娩总数共 5 9例 ,占同期分娩总数 60 13例的0 98%。1 2 胎位与分娩方式  5 9例双胎妊娠中双头位 31例 ,占 5 2 5 4 % ,其中剖宫产 9例 ,占 2 9 0 3% ;头、臀位 14例 ,占 2 3 73% ,其中剖宫产 4例 ,占 2 8 5 7% ;双臀位 9例 ,占 15 2 5 % ,其中剖宫产 3例 ,占33 33% ;臀、头位 5例 ,…  相似文献   

17.
十二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北京宣武妇幼保健院(100050)赵玉捷山西省活血化淤研究所杨琪按世界卫生组织及1976年国际妇产科协会同意修改,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内为围产期,在此期限内的胎儿、新生儿均称为围产儿。我院从1984年~1995年12年内围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平度市2006年~2008年318例围产儿的监测报告及死亡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围产儿总数为39500例,围产儿死亡318例,平均死亡率为8.05‰.胎儿畸形是3年来死亡顺位第1位.结论 胎儿畸形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做好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明确保健重点。方法:按照围产期Ⅰ标准,对2001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期间我院67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围产儿死亡率为1.50%,其中发生先天畸形等为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婚前检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