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izzetto 等于1977年首次在肝细胞核中发现δ抗原作为与HBV 具有关联性的一个标志,已得到广泛承认。在流行病学方面δ抗体阳性率虽然在南意大利HBsAg 阳性人群中高达59%,但其他欧洲各国仅占1~9%,美国0~32.5%,台湾7.5%,在日本也只有1.3%。含有δ抗原的核心由HBsAg 构成的被膜覆盖,形成了直径约35~37nm 的粒子。δ染色体组是分子量为5.5×10~5道尔顿的RNA。δ因子是一种缺损病毒, 相似文献
2.
免疫复合物(IC)作为各种免疫异常病的病因已被注意,作者检查了肝病患者的冷凝球蛋白(Cryo)并进行C_(19)结合试验(C_(19)BT),发现肝病血中IC 检出率比预想还高。另外试用从C_(19)-BT 高值的病例血清中捉纯的Cryo 分析肝病患者IC 的抗原抗体组成成分,报告了与乙型肝炎相关的抗原抗体及甲型肝炎抗体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3.
4.
自发现HBV以来 ,有关HBV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 ,先后发现了HBsAg、HBcAg、HBeAg、HBxAg等多种病毒蛋白 ,其中HBeAg及其装配形成的HBV核壳体有着独特的免疫学特性 ,并且有很多没有清楚的地方 ,其中它的免疫调节作用成为热点 ,与HbcAg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肝炎特别是HBeAg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众所周知 ,病毒性肝炎是肝细胞癌的首要起因 ,肝细胞癌是世界八大癌症之一。而乙型肝炎在现在及将来将占绝大多数比重 ,丙型肝炎尽管也占一定比重 ,但重要性则差之。肝癌在慢性肝病患者隐袭的发生 ,当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X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上至少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即S、C、P、X区。其中有关S区、C区的意义已被阐明。而X区的意义仍未明了。Morarty报告,针对合成的部分X蛋白(由X基因编码)的抗体,在HBV感染者中.特别是肝癌患者中检出率较高。从此,HBVX遗传基因的发现和各种HB的关联,日益引人注目。此次,为阐明HBV感染时X蛋白的意义,采用通过大肠杆菌产生的完整X蛋白,对HBV感染的慢性肝病患者血中X抗体的出现动态及肝组织中X蛋白的产生动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HBe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重要意义,正日益增加。已经知道HBe抗原阳性血中含有大量的HBV而且感染性强,加上最近又弄清了HBV持续感染的病理状态与HBe抗原的关系,使HBe抗原受到了新的重视。这里试对HBe抗原的意义,整理如下: 1.作为感染性的标记日本通过对黑猩猩的感染性试验,弄清了HBe抗原阳性血清的感染力,比HBe抗体血清约强10~8倍。已经知道在母婴感染时,HBe抗原阳性病毒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婴儿,有80~90%成为携带者。关于婴儿的携带者形成率问题,需详细说明。如果母体血的HBe抗原是用灵敏度低的方法调查的,结果是当母亲为HBe抗原阳性时,婴儿成为携带者的比率很高,但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90年曾报告把 NANB—1株病毒(吉泽1982)传代于一只叫 Gabriel 的黑猩猩体内,在黑猩猩发生急性肝炎前期取其血浆6L,超速离心分离病毒,并从其中提取病毒核酸(该核酸中既含 DNA 也含 RNA,因未敢进行破坏 DNA 的操作),准备合成 cDNA。由于此时不清楚目的基因片段是 DNA 还是 RNA,而且即使是RNA 也不知道其是否具有 polyA,故分别使用寡脱氧胸腺嘧啶核苷(oligo dT)和无规六核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作为同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关抗原抗体之一的IgM 型的HBc 抗体(IgMclass anti—HBc),应用放射免疫测定(RIA)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于诊断急性乙型肝炎,认为很有用处。同时由于提高了测定方法的敏感程度,在HBV 持续感染者病例中,也能检查出来。一、对象和方法对象:HBs 抗原阳性群:无症状病原携带者(AsC)79例,急性肝炎(AHB)6例,慢性肝炎(CHB)80例,肝硬化症(LCB)12例。HBs 抗原阴性群:急性肝炎(AHNB)8例,慢性肝炎(CHNB)23例,肝硬化症 相似文献
9.
成人型T细胞性白血病(ATL)为血液系统的癌症,在南日本多发。最近,京都大学病毒研究所预防治疗部门的日沼赖夫教授等在成人型T细胞性白血病的细胞中发现了特殊的抗原。到目前为止的调查中已查明。患成人型T细胞白血病的所有患者都具有对这种抗原相应的抗体。从人类癌细胞中检出的抗原,以如此清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0.
11.
最近,有人报告pre-S2抗原不但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而且是选择抗病毒药及免疫刺激剂的标志。从上述观点看,检测治疗对象的pre-S2抗原有着决定性意义。现将作者对慢性乙型肝炎各期pre-S2抗原检测结果报告如下。对象:经组织学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71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SC)20例。其中e抗原阳性者61例[ASC10例;慢性持续性肝炎(CPH)1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A11例,2B17例;肝硬化(LC)10例],e抗体阳性30例(ASC10例;CPH1例;CAH2A7例,2B6例;LC6例)。方法用酶免疫测定法(特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分类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 ,在病毒性肝炎由A~E诸类型中 ,与肝癌密切相关的是乙型和丙型。为积极防治肝癌 ,有必要关注乙、丙型肝炎的研究 ,以期寻找出预防和治疗肝炎的良策。本专辑在报道病毒性肝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乙、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专辑选译自 :《医学のあゆみ》2 0 0 2年Vol2 0 0 ,NO 1特集———ウイルス性肝炎の现况と展望。全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姚桢教授主译、主审。 相似文献
13.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专辑──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时的习惯性流产镝木淳一等Nilsson发现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常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和胎盘梗塞。此后相继报告狼疮凝血因子、抗心肌磷脂抗体等有关抗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容易发生习惯性流产(宫内死胎)。为此习惯性流产己成为... 相似文献
14.
对于抗酸菌的鉴定,过去几乎全是依据生理学和生化学的方法,不仅时间长、方法繁琐,且灵敏度低,易发生鉴定错误等情况。为了寻求简单、快速的鉴定方法,许多学者进行了努力。1961年大阪大学微生物病研究所米田教授等由结核菌的培养滤液中,发现了抗酸菌普遍存在的一种α抗原,但由于当时抗原的纯化尚不充分,所制备的抗血清纯度不高,又不能进行种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因而未能实际用于抗酸菌的鉴定。笔者继续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提出了用α抗原抗体进行血清学反应作为抗酸菌的鉴定方法。该法的要点有三:一是要将各种抗酸菌的抗原尽可能纯化;二是要制备与α抗原相对应的优质抗血清;三是能确切地检出同一种抗酸菌的所有菌株的α抗原。首先对结核菌α抗原的纯化,简述如下:将结核菌 H_(37)Rv 株在苏通(Sauton)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在重症肝炎伴随肝窦内皮细胞损害所出现的血液高凝状态,其导致的继发肝微循环障碍与肝细胞坏死的进展有关已有报道。抗磷脂抗体可促进血栓形成,故保有本抗体者如患急性肝炎时,将引起肝窦内血栓形成,进而引起细胞广泛坏死,认为结果导致肝炎重症化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作者测定了重症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明确乙型肝炎(HB)时出现IgA 型HBc 抗体这个问题后,进一步明确了这种抗体活性的主体在乙型急性肝炎(AH)是聚合体型IgA(P-IgA),在慢性肝炎(CH)是单体型IgA(m-IgA)。此次为了从乙肝病毒感染形式来解明IgA 型HBc 抗体的分子性状之不同点,对患者末梢血淋巴细胞(PBL)的IgA 型HBc 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诊断、手术技术的进步,正在讨论缩小胃癌手术范围的可能性。在早期胃癌中,粘膜下癌(Sm癌)比粘膜内癌(m癌)的淋巴结转移率高而预后不佳,然而癌灶浸润的深度、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在手术前是难以正确诊断的。作者以早期胃癌患者为对象,对增殖期细胞所特有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染色,根据PCNA标记率来探讨缩小手术范围适应证。一、对象与方法以经手术切除的早期胃癌82例为对象。这些患者在术前经内镜检查所取病理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腊包埋后制成切片。福尔马林固定时间<2小时。一次性抗体为抗PCNA抗体经稀释100倍后使用,在室温下与组织切片作用1小时。以streptoavidine-boiti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二氨基联苯胺显色,镜下观察500个以上癌细胞,求阳性细胞百分率,作为PC-NA标记率。 相似文献
18.
创伤时应用维生素E的意义一、创伤与脂质的过氧化反应在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虽可被细胞内的大量清除酶所消除,但释放到被活性化的中性粒细胞外,消除活性氧酶的反应系统较弱。因此,特别是在炎症反应时,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生成的在向细胞外释放处,将引起细胞功能的...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