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全球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口数达550万,伤残人口数达4 400万[1]。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比美国高出1倍,已经上升为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第1位[2-3]。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属于脑卒中后引发的一种继发性抑郁,  相似文献   

2.
<正>脑卒中又称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1]。据报道,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为150万,脑卒中后约3/4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2]。家庭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3]。同时,家庭康复护理相对于医院康复护理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对脑卒中患者,尤其家庭较为困难的患者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现将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日趋增加,每年新发脑卒中约15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万人,其中约有70%-80%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者高达42.3%^[1]。目前大约有85%的患者能继续存活,而其中约有50%-70%遗留有偏瘫、失语等严重功能残疾,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2]。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脑循环障碍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人,全国每年发病人数逾150万人,致残率高达86.5%[1]。在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首次发病或复发[2],40%的患者会留下轻度功能障碍,15%-30%的患者会留下重度残疾,脑卒中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成为首要的致残原因[3]。脑卒中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10年来国内学者主张在发病后进行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效果更显著,可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4、5]。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存活者的致残率超过80%^[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样,在美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50万例,患者人数约200万,是康复医院中最常见的疾病^[2]。因此,研究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对恢复病人的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  相似文献   

6.
刘四维  杨美  关敏  高强 《中国康复》2020,35(1):50-53
脑卒中是一类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典型的神经系统疾病,是我国成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常见疾病[1],也是导致成年人长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2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50万。在所有脑卒中存活的患者当中有,70%~8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和谐[3-4]。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5-6],运动疗法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  相似文献   

7.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言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2]。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病人家庭护理质量评价工具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钗  姜小鹰 《护理研究》2007,21(5):1308-1309
[目的]修订脑卒中病人家庭护理质量评价量表,为脑卒中病人家庭护理质量提供评价工具。[方法]在访谈脑卒中病人及相关人员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资料,选择“家庭照护品质量表”为修订基础,结合脑卒中护理质量标准及现况拟定量表各维度条目,遴选7名专家测评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果]形成具有5个维度、34个条目的评价量表,其内容效度指数为0.97,各维度内容效度指数为0.91~1.00。[结论]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可进一步在社区护理中实施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9.
老年脑卒中患者后遗症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全国每年新增患者150万,年发病率为0.12%~0.18%,约3/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劳动能力丧失,且随着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痴呆发生率也不断增加。脑卒中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残疾率、病死率高[1]。现将脑卒中后遗症期康复护理干预、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延续性康复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90例老年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需要了解脑卒中紧急处理措施、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法、脑卒中饮食指导、脑卒中安全用药知识、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等占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延续性康复护理需求的前5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延续性康复护理服务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收入满意度、平均日照顾时间和患病种数。[结论]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对脑卒中延续性康复护理服务需求较大,文化程度高、收入满意度高、日照顾时间长、患慢性病数目多的脑卒中家庭照顾者延续性康护理服务需求更高。  相似文献   

11.
黄丽钗  姜小鹰 《护理研究》2007,21(14):1308-1309
[目的]修订脑卒中病人家庭护理质量评价量表,为脑卒中病人家庭护理质量提供评价工具。[方法]在访谈脑卒中病人及相关人员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资料,选择“家庭照护品质量表”为修订基础,结合脑卒中护理质量标准及现况拟定量表各维度条目,遴选7名专家测评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果]形成具有5个维度、34个条目的评价量表,其内容效度指数为0.97,各维度内容效度指数为0.91~1.00。[结论]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可进一步在社区护理中实施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遗症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脑卒中后遗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痊愈出院10例,好转38例。[结论]加强脑卒中后遗症病人的护理是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3.
正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1]。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已经升为中国第一位死因,脑卒中除了高致死率外,还具有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安全和生活质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stroke)是一类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五大特点的脑血管疾病[1]。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报道称[2],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00万人患脑卒中,总体患病率约为2.5%—3.7%,医疗耗费高达280亿美元。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3],脑卒中在≥40岁人群中患病数高达1242万,  相似文献   

15.
马瑞丽  刘延锦 《全科护理》2016,(12):1257-1260
正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快速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症状的临床事件[1]。脑卒中因具有致残率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及复发率高四大特征,这就决定其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2]。本研究应用美国护士协会(ANA)认可的标准化护理语言——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评估脑卒中病人的健康问题,有特异性地给予持续性护理干预,并进行结局评价,以明确护理效果,从而探索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病人护理中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且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2]。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并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3]。脑卒中患者经治疗后仍有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4],如肢体障碍、行为和认知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在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和生存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日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社区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制订个性化心身康复干预训练计划,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生存满意指数A(LSI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病人ADL、LSIA均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帮助病人摆脱家人照顾的依赖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功能障碍及坏死的一类疾病。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脑卒中在西方是第三大死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1],并占全球10%的死因[2]。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我国现有脑卒中幸存者700万例,每年新发病人约为150万例,发病率为每年219/10万人。脑卒中的致残率为86.5%[3],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达到了43.2%[4]。脑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机体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急性脑血管病事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1]。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高、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目前,国内脑卒中护理的重点在患者住院期间,如超早期的溶栓治疗和护理、急性期的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后的早期康复护理[2]。  相似文献   

20.
江华  张素玉  黄淑珍  李冬莲 《护理研究》2010,24(7):1828-182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实施定期心理康复指导、康复训练指导,干预30d。[结果]干预组病人精神压力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早期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病人精神压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