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罗恩病(CD)主要累及胃肠道,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因此营养治疗一直是CD的重要手段,并可能伴随疾病的始终。生物制剂的问世在CD治疗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近二十年,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CD的治疗效果。营养治疗不但能够纠正营养不良,还能够诱导CD缓解,并提高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营养治疗还是CD围手术期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甚至在CD合并感染时作为生物制剂和免疫抑制剂的替代治疗手段,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在我科行TACE的肝癌患者于治疗前1d、治疗后1周和2周分别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比较。结果治疗前CD3 、CD4 、CD4 /CD8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周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较治疗前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ACE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随着肿瘤负荷减小,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输新鲜冰冻血浆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86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及输血浆组,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血IgGI、gMI、gA及补体C3,C4水平,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结果: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血IgGI、gAI、gM明显高于正常,补体C3、C4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血IgGI、gAI、gM明显下降、补体C3、C4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比较,输血浆组血IgGI、gAI、gM水平轻微高于一般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但血补体C3、C4水平高于一般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两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输血浆组血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一般治疗组,CD8低于一般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能提高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病理诊断明确的16例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CD3 、CD4 、CD8 、CD4 /CD8 及NK细胞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16例接受严格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其CD3 、CD4 、CD8 、CD4 /CD8 及NK细胞水平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在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分子靶向治疗时,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八珍汤加减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SCLC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n=60)予EP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研究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八珍汤加减。对比两组疗效、CD细胞、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低于治疗前(P<0.05),CD8+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ORTC-QLQ-C30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EORTC-QLQ-C30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联合化疗能提高SCLC患者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所致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仑伐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06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100例胆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为两组(n=50), 对照组术后给予化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仑伐替尼,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生存时间,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试验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分别是52.68±6.86、32.08±5.81、33.02±3.31、1.05±0.25, 治疗后分别是63.95±8.31、43.58±6.53、41.75±6.62、1.22±0.32, 对照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分别是53.25±6.67、31.23±5.65、32.35±3.23、1.08±0.23, 治疗后分别是57.87±7.21、36.23±5.86、35.67±4.89、1.17±0.28,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8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和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改善率为69.57%,高于对照组治疗改善率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CD8+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其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Foxp3表达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与Foxp3基因表达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确诊为进展期白癜风且治疗显效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确诊符合白癜风诊断及疗效标准。以1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对照、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各自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扩增方法检测其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进展期且治疗显效的24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总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明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显效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比治疗也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体内存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的减少和Foxp3表达的降低所造成的CD4+CD25+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爱损可能是白癜风发病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CIK细胞回输治疗对膀胱癌术后患者CD4、CD8细胞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回输治疗对膀胱癌术后患者CD4、CD8细胞水平的影响,探讨CIK预防膀胱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行CIK回输治疗,监测膀胱肿瘤复发情况、治疗前、治疗1月及治疗1年后的CD4、CD8、CD4/CD8水平、血白细胞、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结果随访24~36个月,仅1例PT1G3患者肿瘤复发(2.94%),时间为术后第24个月。治疗前CD4、CD8、CD4/CD8分别为25.3±4.1、27.5±3.9、0.92±0.17,治疗1月后和1年后cD4、CD8、CD4/CD8分别为36.3±5.1、22.8±2.6、1.59±0.28和35.6±3.8、21.9±3.1、1.62±0.34,治疗前后CD4、CD8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IK细胞回输免疫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局部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T细胞功能障碍情况及芪加肾康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21例激素联合芪加肾康治疗组和27例常规激素治疗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CD4 细胞表达率、CD4 /CD8 细胞比值、CD3 /HLA-DR 活化T细胞和CD3 /CD25 白细胞介素2受体阳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发SSNS激素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血CD4 细胞表达率、CD4 /CD8 细胞比值、CD3 /HLA-DR 活化T细胞和CD3 /CD25 表达IL-2R的T细胞均明显降低.治疗8个月后缓解期,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CD4 细胞数、CD4 /CD8 细胞比值、CD3 /HLA-DR 活化T细胞的表达仍显著减少;而治疗组与健康组比较,上述指标已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CD3 /HLA-DR 活化T细胞的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1年停药时,累积共反复11例,而治疗组患儿共反复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36,P<0.05).结论:芪加肾康对患儿的CD4 细胞数和CD4 /CD8 细胞比值失调,尤其是对T细胞的活化障碍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激素联合芪加肾康治疗能明显减少SSNS的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