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自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而干细胞能否顺利采集是治疗的关键技术之一。临床上传统采用双静脉通路,但反复化疗的病人血管条件和体质均差,难以满足血细胞分离机对血流压力的要求。2005年1月,我科将动-静脉通路应用于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种临时血管通路建立方法在人工肝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时建立血管通路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7年5月需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300例,随机分配到股静脉置管组、外周浅表静脉-浅表动脉穿刺组、股静脉-外周浅表静脉穿刺组各100例。3组均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操作,观察比较3种血管通路建立方法的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及血肿的发生率、操作时间、疗效、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3组的血流量均可达到60~100ml/min,满足人工肝治疗时的需要,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及血肿的发生率、操作时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人工肝治疗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时选择外周浅表静脉-股静脉穿刺为最佳,其1次穿刺成功率最高,穿刺部位渗血、血肿的发生率最低,操作时间最短,医院感染发生率低,穿刺材料费较低,患者的舒适度较好,护理工作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寻找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更合适的手段,探讨间断流动式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2004-2006年12例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住院患者。①实验对象:供者5例,男1例,女4例,一般状况良好,与患者关系为同胞妹妹3例,同胞弟弟1例,同胞姐姐1例;患者7例,男3例,女4例,23~62岁,7例为自体移植,5例为异基因移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9例(非霍奇淋巴瘤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自身免疫性疾病3例(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难治复发性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②实验过程:每位供/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自体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采取不同的干细胞动员化疗方案,联合化疗后7~10d,待白细胞下降至最低点,一般为≤1.0×109 L-1时,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kg皮下注射,白细胞升至3.0×109 L-1时开始采集;对于allo-PBSCT供者直接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kg,皮下注射,1次/d,共5d,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 细胞数,至白细胞升至≥20.0×109 L-1或当CD34 细胞升高>20个/μL时采用增强型多功能血细胞分离机PBSC程序卡采集健康供者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③实验评估:分析采集效率、血液学参数、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供、受者ABO血型不合的患者回输干细胞溶血反应等情况。结果:12例供者、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共进行了24次采集,其中1次采集1例,2次采集7例,3次采集3例,平均循环次数(25±5)次,采集时间(228±32)min,处理血量(7234±1205)mL,复方枸橼酸钠溶液用量为(623±96)mL,干细胞收集量为(102±21)mL,CD34 细胞采集效率为(54.3±30.7)%,细胞计数示白细胞为(156±34)×109 L-1,单个核细胞为(79.7±13.2)×109 L-1,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 细胞为(10.30±4.38)×106/kg受者体质量。②不良反应轻微,24次采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6次均为枸橼酸盐所致低钙血症反应。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与采集前相比分别下降9.36%和11.10%。供、受者ABO血型不合的3例患者在输注造血干细胞悬液后均未出现溶血反应。③12例均获造血功能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用间断流动式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微,能有效的减少被采集者红细胞、血小板的丢失,对供、受者ABO血型不合者不需去除造血干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对比分析双腔股静脉置管与一次性内瘘针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4例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健康供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7例。分别采用双腔股静脉置管(试验组)与16 G内瘘针(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采集顺利程度、术中舒适度及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计数。结果两组供者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计数均达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穿刺成功率、采集顺利程度、术中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股静脉置管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穿刺成功率高,采集顺利,并能增加供者舒适度,且不影响采集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静脉置管常用于重危病人抢救或长期输液治疗的病人 ,也可用于肿瘤化疗给药。一般地 ,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多行中心静脉置管 ,我们采用外周静脉穿刺替代中心静脉置管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2月为 11例恶性血液病及肿瘤患者行APBSCT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1例住院患者 ,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12~75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例 ,小细胞肺癌 1例 ,卵巢癌术后复发 2例 ,前臂尤文氏瘤术后1例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NHL) 1例 ,乳腺癌术后复发 2例 ,多发性…  相似文献   

8.
影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62年发现外周血存在造血干细胞并有重建造血功能后,许多学者把外周血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白血病和某些实体瘤,获得良好效果,为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开辟了新途径。特别是血细胞分离机的发展,以及低温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进步。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外周血干细胞含量较少。从外周血采集足量的干细胞比较困难,而外周血干细胞数量是直接关系到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要想采集足量的外周血干细胞,必须多次采集才能满足临床移植要求。但分离时许多因素也可影响分离出的产品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种安全的小儿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是治疗许多恶性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的有效方法,与骨髓移植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并有取代骨髓移植的趋势[1~3].对于成人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采集,一般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可顺利完成.但对于小儿(特别是体重<20kg的小儿)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则较为困难[4].一方面是安全性的原因(血容量和Hct的迅速变化),另一方面是采集有效性的原因.为此,笔者探索了一种小儿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方法,经使用证明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血管通路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87例患者分为两组:外周静脉采集组43例,均采用16G一次性内瘘针进行穿刺,进血管路选用肘部静脉,返血管路选用大隐静脉。中心静脉采集组44例,均采用双腔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路。自体外周血造血的采集均选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Spectra Auto PBSC操作程序进行。观察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采集顺利程度、患者术中耐受度、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及最终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采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及CD34+细胞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4.159,3.147,P>0.05),且均采集达标; 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0.000 9,P>0.05); 但采用中心静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高、采集顺利、患者术中耐受性均高于采用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4,13.772 9,20.509 4,P<0.05)。结论 采用双腔股静脉置管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具有穿刺成功率高,采集顺利,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不影响采集效率和效果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的MNC程序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的MNC程序采集健康供者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供者给予G-CSF动员,患者采用化疗加G-CSF动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抗原表达细胞数。供患者共采集了53次,处理(8±2)个循环,处理抗凝全血(11420±2401)ml,时间(236±28)min,抗凝剂(957±195)ml。结果采集CD34+细胞(235.26±298.53)×10~6,MNC的采集效率为(53.05±39.03)%;患/供者采集前外周血CD34~+计数>0.04×10~9/L(n=28),采集CD34~+细胞为(4.94±4.57)×10~6/kg;而当患/供者采集前外周血CD34~+计数<0.04×10~9/L(n=25),采集CD34~+细胞为(1.07±0.64)×10~6/kg;所采集的干细胞制品中血小板含量为(5.57±4.26)×10~(10)/袋。单采后患/供者Plt、Hb、Hct分别下降14.79%,12.21%和12.23%,所有程序没有观察到严重的副反应。结论Amicus血细胞分离机的MNC采集程序能安全地采集到血小板含量低、高产量的异体和自体CD34~+细胞。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43例外周血干细胞/祖细胞的采集和护理的经验,指出了采集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血管的不良反应,枸橼酸盐中毒,血容量失衡,过敏反应,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血液循环减少等,指出了处理这些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和保证出入血管通路和通畅是采集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cell,APBSC)移植已成为治疗多种白血病和实体瘤以及组织修复治疗的有效方法。用于血液病移植治疗时细胞用量大,干细胞动员时间长;用于再生修复治疗时的细胞数量相对较少,这类患者骨髓功能无异常,对动员剂较敏感,可视个体情况而定。针对如何提高采集效率,探索采集的有效方法,总结分析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对24例患者经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共行86次血透治疗或血液灌流,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CS-3000 plus和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效率.方法 56例检测标本均来自本院2011年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或异基因移植供者,其中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33例,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23例.比较2组采集前供/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产品中白细胞数、单个核细胞比例、体外总循环量、产品体积、产品中MNC(单个核细胞总数)及单位循环量MNC、CD34+细胞总数及单位循环量CD34+.结果 CS-3000 plus与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产品中单个核细胞的比例有一定差异(P<0.05),CS-3000 plus中单个核细胞比例高于COM.TEC血细胞分离机;CS-3000 plus产品体积显著小于COM.TEC 血细胞分离机产品体积(P<0.05);按照单位循环量采集的细胞数,无论是以MNC还是CD34+细胞计算,2种机器采集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种血细胞分离机均可采集足够的造血干细胞.结论 CS-3000plus和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在单个核细胞采集效率和CD34+细胞采集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3种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中的应用,并分析影响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2005年10月~2012年1月,浙江省血液中心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129例,比较并探讨CS-3000 Plus、COM.TEC与COBE Spectra MNC3种血细胞分离机的采集效率与影响因素,评估3种仪器对供者血小板与血红蛋白的影响.结果 129例供者中,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47例,共70次;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22例,共33次;COBE Spectra MN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60例,共89次.每位供者平均采集1.5次.3种仪器采集的产品CD34+细胞总数无显著性差异,COBE Spectra MNC组体外总循环量与采集产品容量最低,对供者的血小板影响程度最低(P <0.005);COM.TEC组对供者血红蛋白的影响最小(P <0.005);采集产品中CD34+细胞总数与采集前供者MNC计数和处理血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 =0.771 4,0.397 1,P<0.001).结论 根据不同供者的循环血量、动员情况、血色素、血细胞计数、患者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单采仪器与方法,经过1~2次的单采都可以安全地采集到高浓度的、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相比之下,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产品容量大,对供者血小板影响也大.  相似文献   

17.
ABO血型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及移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血型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率及不去除红细胞和/或血浆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安全性。方法经G-CSF 5μg/(kg.d)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供者33名,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的干细胞采集程序于动员后d 5采集,其中ABO血型主要不合12名,次要不合8名以及ABO血型相合13名。根据供者外周血的红细胞压积(Hct)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对分离机参数作相应调整。输注前从产品袋中留取干细胞,检测有核细胞数、MNC比例、CD34+细胞数、红细胞、血浆含量。单次处理循环血量(9 986±2 489)ml,抗凝剂用量(971±162)ml。供者采集前注射10%葡萄糖酸钙,以预防低钙反应。观察PBSC输注后受者的生命体征、尿液颜色及是否有溶血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ABO血型主要不合组、次要不合组与ABO血型相合组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MNC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终体积近60 ml,ABO主要不合组采集物中混入红细胞为(3.67—10.25)×1010/袋,ABO次要不合组采集物中血浆量为22—38 ml,不去除红细胞及血浆,直接回输给受者,均未出现溶血反应,所有患者造血功能均获得重建。结论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通过调整分离机参数,减少ABO血型不合红细胞的混入,可以获得足够的干细胞数量并安全用于移植。  相似文献   

18.
侯翠英 《当代护士》2014,(5):100-101
总结了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股静脉穿刺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方法及护理,包括患者体位摆放、血管定位、进针角度、穿刺前患者的护理、操作中护理要点及拔针后的护理等。认为股静脉穿刺操作简便、迅速、成功率高,对常规无法建立透析通路的患者,股静脉穿刺是快速建立血管通路、顺利实施血液透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血液灌流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与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何涛  盛江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32-433
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在抢救中毒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采用股静脉直接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方法,抢救急性中毒患者.股静脉直刺法有效地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赢得了抢救时机,并为减少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牛巧红 《护理研究》2009,(10):2683-2683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因具有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快、肿瘤细胞污染少等优点,成为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并使病人长期生存的有效治疗方法。APBSCT成功的基础是获得足够数量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除了病人自身因素、动员方法和动员剂外,采集的时机及各参数的设定也影响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数量。我院应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42例病人进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分离,均取得了成功。现将采集过程的护理干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